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读书】023 光阴荏苒 40年前准备好的征文
查看: 897|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023 光阴荏苒 40年前准备好的征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5-22 22: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5-23 21:24 编辑

这份读后感写于约40年前,更未公开发过。那会儿,公某还是青涩的大二生,就等某位美美的小版主来收作业呢,哪承想,一等就是40年,我,我容易吗?

公某思忖,不能颤抖着双手,递上读后感,一抹眼泪就走人吧。既然是参加征文,规定动作不能省,看官不妨忍忍前面这些程序性文字。

列夫·托尔斯泰伯爵(1828-09-09—1910-11-20),俄国小说家、政治思想家,也是非暴力基督教无ZF主义者。作为俄国最杰出的艺术巨匠,位列世界最伟大文
豪天花板。

高尔基有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就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而列宁
或许觉得自己的语文和逻辑比前者更胜一筹:托尔斯泰乃“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有必要提一件绝非八卦的公案:世人皆知印度那位苦行僧——位尊印度国父的圣雄甘地,坐拥全世界非暴力、不合作、和平主义伟大导师称号,以及《时代》杂志20世纪风云人物第三位,其粉丝包括马丁·路德·金、昂山素季、纳尔逊·曼德拉等,但没多少人知道,托翁才是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导师!

证据包括:1908年,托翁在致印度人民的公开信中谴责英国殖民统治的同时,提出“勿以暴抗恶”原则,鼓励印度人用“爱的原则”拯救自己。留学英国时就喜爱托尔斯泰的甘地大为震动,于1909年开始与托翁书信交往,直到第二年托翁逝世。重点是,深受托翁影响的甘地在南非期间,竟建立了一个“托尔斯泰农场
,完全接受“勿以暴抗恶”的托翁思想,更被罗曼·罗兰誉为“托翁圣火的传人”。

有点扯远了,回归正题。托翁最著名的代表作当属划时代巨著《战争与和平》,更有所谓“欧洲文坛无任何作品可与之媲美的、白璧无瑕的艺术珍品”《安娜·卡列尼娜》。

但是,欲了解托翁的思想高度,特别是晚年理想境界,就不能不读面世于1899年的《复活》,她是托翁封笔长达20年后,倍受全世界粉丝渴望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其创作时间更长达10年,可谓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

这就不能不提,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托翁的世界观发生嬗变:他摆脱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念,用平民的眼光重新审视俄国社会,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征兆包括早在《复活》出版20年前,托尔斯泰就在《忏悔录》中写道:“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变得忧郁……”。

小说梗概:
该书取材于一真实事件。小说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出身贵族家庭,年轻时与姑妈家的女仆玛丝洛娃邂逅。后者是一女仆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诚地爱上了聂赫留朵夫。但这个纨绔少爷却诱奸她后,又抛弃了她,导致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陷入种种悲惨遭遇。之后她沦为妓女,其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再也不相信什么上帝和善,并通过吸烟、喝酒、玩世不恭等麻醉自己。最后因被诬告谋财害命,进了监狱,并被昏庸的法官判处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

在法庭审判玛丝洛娃时,碰巧聂赫留朵夫是陪审员。当他认出她时,良心发现,决意通过拯救她赎罪。于是开始为她奔走申冤,上诉失败后,又陪她流放西伯利亚,并准备和她结婚。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怀下,消除前怨,恢复昔日爱情,重新唤起内心深处的美德,自动戒了烟酒,更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声地位而拒绝与他结婚,选择与另一爱她的囚犯西蒙斯结合。

聂赫留朵夫也放弃贵族生活,把土地分给农民,与贵族社会断绝交往,虔诚信奉宗教,相信这是克服种种社会罪恶的方法。

公某并没有完整地读托翁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尚未开始读,央视引进英国的同名连续剧就开播了,引发同学之间长久争论。而《复活》,不只是老老实实读完了,还装模作样地写下了不小篇幅的笔记。下面是当年写下的读后感,仅做了少许勘误性的文字编辑。


不可省略的声明:
别赖公某,读后感作者叫初生牛犊。是年20岁。竟然敢对你家偶像托翁的写作指手画脚!尤其无法容忍的是,竟然胡说托翁最后写不下去了才收尾!叔可忍,婶不可忍啊!

----------------------------------------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尽管好几十万人麇集在不大的一块地方,千方百计把他们聚居的那块土地毁坏的面目全非,尽管他们把石头砸到地里去,不让任何植物从地里长出来,尽管出土的小草一概清除干净,尽管煤炭和石油燃烧的烟雾弥漫,尽管树木伐光,鸟兽赶尽,可是,甚至在这样的城市里,春天也仍然是春天。太阳照暖大地,青草在一切没有锄绝的地方死而复生,不但在林荫路的草地上,甚至在石板的夹缝里长出来,绿油油的。桦树、杨树、野樱桃树长出发粘的和清香的树叶,椴树上鼓起一个快要绽裂的花蕾。寒鸦、麻雀、鸽子像每年春天那样已经在欢乐地搭窝,被阳光照暖的苍蝇沿着墙边嗡嗡地飞。植物也罢,鸟雀也罢,昆虫也罢,儿童也罢,一律兴高采烈。唯独人,成年的大人,却无休止地欺骗自己,而且欺骗别人,折磨自己,而且折磨别人。人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这个春天的早晨,也不是上帝为造福众生而赐给的这个世界的美丽,那种使人趋于和平、协调、亲爱的美丽;人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却是他们臆想出来借以统治别人的种种办法。”

《复活》这部世界文学史上的巨著就是这样开头的。景物描写令人赞叹。然而,更深一层的意义,却在于用大自然的和谐和美丽与社会中人的矛盾、丑恶形成鲜明对比;在于用景物讽刺统治阶级一切为维护其统治的种种手段都是无用的。

这部小说的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作品之所以伟大,原因也正在于此。

作者站在社会最底层受苦受难劳动群众的立场上,无情地、毫不忌讳地揭露俄国社会官僚机构的官僚们、大地主富豪们、以及司法机构,从上倒下对人民犯下的罪行。揭露了当局对社会的危害,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腐败,用冷潮热讽的笔调,鞭挞、批判伪君子们的丑恶行径。

作品最巧妙之处,在于对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最后关系的处理。马斯洛娃的堕落,所遭受的苦难,直接原因是聂赫留朵夫的行为所致,然而,根本原因却不在聂,而在于这个社会的腐败。聂赫留朵夫前期的堕落就很说明问题。至于聂为了赎罪,尽力挽救玛丝洛娃,正是他心灵走向复活的开始。聂一个个坚定的行动,从去监狱看望玛丝洛娃,到宣布要同她结婚;从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到毅然陪她去西伯利亚。这种拯救使玛丝洛娃一颗原本美好的心灵开始从变态心理中复苏。玛丝洛娃从不愿想他,甘愿在麻木中生活,到敌视他,怨恨他;从不愿接受他的帮助,到悄悄地爱上他;从完全原谅他,到那样深沉地、真挚地爱他;直到最后,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让他做出牺牲,完成了心灵的艰难复活。

至此,两人心灵都得以复活,他俩的关系又怎么办呢?
如果聂赫留朵夫跟玛丝洛娃结婚,无异于毁了聂的前程。无论对个人,对社会都不利。这就削弱了玛丝洛娃的形象。聂赫留朵夫做出的牺牲还不够多吗?如果聂不实现自己的许愿——和玛丝洛娃结婚,这又会削弱主人翁聂的完美形象。

于是,作者安排了西蒙松出场。这位革命者的人格、品质、思想和行动都是足够理想的,而他也爱上了玛丝洛娃,这就由不得聂赫留朵夫。而玛丝洛娃为了聂赫留朵夫的将来,宁愿与西蒙松结合(尽管内心深处仍深深地爱着聂)。既然她有了西蒙松这样一个极好的保护人,聂再跟着她也就失去了意义。于是,作者把结局安排为玛丝洛娃与西蒙松结婚,而聂赫留朵夫开始自己新的生活。这样,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都保住了完美、高大的形象,人物塑造最终完成。

所谓“完美、高大的形象”,当然是从作者的世界观出发的,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作者所鼓吹的救世良药、改变社会的方法是根本错误的。实际上,作者根本没有提出推翻俄国现存社会制度,达到他所谓理想社会——所有人按照基督徒的信条生活——的方法。作者所想象的社会固然是美好的,然而,她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一个天国里的世外桃源,根本不可能实现。作者之所以没有指出走向这个理想社会的道路,是因为没有这样一条道路,他根本不可能指出罢了。书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心灵复活了,但作者却找不到他们的生活道路,因为他所抱有的那种思想是没有出路的。作品之所以按现在的样子结束了,这是因为作者无法继续顺畅地写下去了,不得不结束。

托尔斯泰是这样结尾的:
“从这天晚上起,对聂赫留朵夫来说,一种全新的生活开始了,这样说,倒不是因为他已经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环境,而是因为从这个时候起,他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对他来说,都取得了一种跟以前截然不同的意义。至于他一生当中的这个新阶段会怎样结束,那却是未来的事了。”

这部作品写于一八九九年。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3-5-22 23: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中规中矩,确实那个时候的范本。
好奇这个标题,意思是茉莉版主年轻到比这个帖子出世还晚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5-22 23:12 |只看该作者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2 23:11
中规中矩,确实那个时候的范本。
好奇这个标题,意思是茉莉版主年轻到比这个帖子出世还晚吗?

如果我假定人家是我的同龄人,会不会挨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5-22 23: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5-22 23:12
如果我假定人家是我的同龄人,会不会挨揍?

根据小黑的遭遇,很可能。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5-22 23:19 |只看该作者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2 23:13
根据小黑的遭遇,很可能。

这可是你说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5-23 09: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3-5-23 13:08 编辑

【读书】023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5-23 09:18 |只看该作者

看最后一行吓一跳,以为这个帖子写于一八九九年。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5-23 09:20 |只看该作者

100分的作文因为标题扣5分,得95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5-23 10:04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5-23 09:20
100分的作文因为标题扣5分,得95

哦,我以为65分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5-23 10:06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5-23 10:04
哦,我以为65分呢



《复活》我也看过,只是竟然完全不记得情节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5-23 10:31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5-23 10:06
《复活》我也看过,只是竟然完全不记得情节了。

情节都是作者编得,没啥意义,记得作者想说啥,够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5-23 21:26 |只看该作者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2 23:11
中规中矩,确实那个时候的范本。
好奇这个标题,意思是茉莉版主年轻到比这个帖子出世还晚吗?

考虑到那个小插曲,标题还是改了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5-23 21:46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公理支持,今天晚了,明天来细读作业。你的帖子年龄确实比我大,哈哈,缘份哪。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5-24 09:44 |只看该作者
又见茉莉花 发表于 2023-5-23 21:46
谢谢公理支持,今天晚了,明天来细读作业。你的帖子年龄确实比我大,哈哈,缘份哪。

哦,这我就放心了,说明我的判断力还没那么糟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5-25 08:13 |只看该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的很多作品都读过,现在想想大部分忘记了具体情节 ,可是一温习就全部回来了。读过和没读过,收获是完全不一样的。再有不同年龄段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收获与思考。好书,值得一读再读。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5-25 08:15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5-24 09:44
哦,这我就放心了,说明我的判断力还没那么糟

嗯,熟悉的开个玩笑没什么的。完全没交集的那种自来熟和没有分寸的自以为风趣的调侃,我是适应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5-25 11:04 |只看该作者
又见茉莉花 发表于 2023-5-25 08:13
列夫·托尔斯泰的很多作品都读过,现在想想大部分忘记了具体情节 ,可是一温习就全部回来了。读过和没读过 ...

是的。这类世界文学名著,按某些实用主义思维,当然不是必须读的。但有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所谓人的修养,其中相当部分就是通过阅读这类闲书获得的。读书无用论,即使不与实用书籍挂钩,也是站不住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5-25 11:11 |只看该作者
又见茉莉花 发表于 2023-5-25 08:15
嗯,熟悉的开个玩笑没什么的。完全没交集的那种自来熟和没有分寸的自以为风趣的调侃,我是适应不了。

呵呵,理解。这边论坛环境,跟秋千差别比较大,什么样的ID都可能遇到。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有些,不理会就是了。绝大多数还是识趣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5-25 16:06 |只看该作者

我也温习温习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5-27 09:38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5-25 11:04
是的。这类世界文学名著,按某些实用主义思维,当然不是必须读的。但有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所谓人的修养, ...

增长见识,要么读万卷书,要么行万里路。人到老年认为读书无用或许因为千帆过尽,但是对一个还在成长的少年或者还想进步的成年人来说,这样的倡议是荒谬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5-27 09:42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5-25 11:11
呵呵,理解。这边论坛环境,跟秋千差别比较大,什么样的ID都可能遇到。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有些,不理会 ...

嗯,自己喜欢怎么玩就怎么玩,但是别消费和裹挟别人就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5-27 09:58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网上阅读,现在电子产品都有朗读功能,不知是否有人尝试过以听代读?我在家里做事时,经常打开时政评论视频。类似于听广播。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5-27 10:01 |只看该作者
又见茉莉花 发表于 2023-5-27 09:38
增长见识,要么读万卷书,要么行万里路。人到老年认为读书无用或许因为千帆过尽,但是对一个还在成长的少 ...

嗯,越年轻,越需要读书,这点不该有什么异议。

那些宣扬读书无用论者,不让他们的孩子读书,才有说服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