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闲侃正史】朱温的军阀一生
查看: 214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侃正史】朱温的军阀一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7-14 15: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6-7-14 15:08 编辑

【闲侃正史】
                  
                                              朱温的军阀一生

1、

       时势造英雄,当然也顺便造狗熊。翻开中国历史,此类案例不胜枚举,故不多赘述。

       今天要说说唐末朱温这个家伙。

       这人要用今天的话说,算是乱世英豪,当然,是否英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老小子终结了大唐历史,公元907年,他取代了大唐李姓子孙的天下,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梁。这个年号很重要,因为它算是唐兴衰的最后总结,就此开创了五代十国的时期。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兵器就是草头王。

       这个朱温算是典型了。

       从根上说,这老小子是当年跟着黄巢造反起家的,按照现在一句流行语:活久见。应当是这样解读,算他命硬运气好,能活下来,而且能活成一方军阀。当然,如何活还真的是个技术问题,这朱温身在黄巢营盘,心可不安分,干了一件让人瞠目的事情。

       黄巢闹腾的有声响之后,就建国称帝了,跟着黄巢混的朱温毕竟是有两把刷子的,于是在分封的时候,黄巢给了他一个同州防御史的职务。

      这防御使,算是唐代的一个重要官职了,有都防御使和州防御使两个职位。这州防御使,按照现在的理解,相当于城防司令员,或者叫卫戍区最高长官吧。

       可见,黄巢还是很看重朱温的,殊不知朱温未必看重黄巢,这算是人各有志,还是心怀鬼胎你慢慢看。

       身在黄巢营中,朱温的心思未必在。

       于是,他做了一件让黄巢绝望的事情,率部反叛,投奔了唐僖宗。

       这唐僖宗被黄巢义军们闹腾的烦躁不已,一看有朱温来投,自然很高兴。皇帝一高兴没别的事情,一是封地二是赐官,所以,唐僖宗同学封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这可是唐朝正三品的官职,掌管皇帝禁卫、扈从等事的亲军。还有一个职务:河中行营副招讨史,居然还赐名:“全忠”,这有点搞笑。

       这要看明白,唐僖宗也是个实诚人,看到朱温来投,没拿着当外人,直接把一个有造反派前科的朱温任命为身边嫡系了。

       当然,你要真的以为这是朱温的终极人生理想和目标,那你一定错了。当然,朱温的反叛也加速了黄巢帝国的灭亡。

2、

       唐僖宗在位15年,12岁登基,27岁挂掉。
  
       要不怎么说“活久见”这话有无数意思呢。
   
       唐僖宗病逝之后,他的弟弟继位,这就是唐昭宗,李氏江山这不能轻易改弦易张。
   
       晚唐其实就是一个病体沉疴的病人,基本属于无药可救。唐昭宗继位没几天,内乱就来了,宦官刘述季等人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好时机,于是就把唐昭宗软禁了。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宦官们觉得这是可以操纵皇帝的好机会,殊不知朱温也等着这一天呢,要“师出有名”,进京戡乱你得有理由,那就是拯救皇帝这理由无比高大上。于是朱温联合宰相等人,进宫就把宦官们灭了。

       唐昭宗很高兴啊,被宦官们禁锢的日子不好过,朱温能来救他,能让他白救么?赶紧封官,这算是救驾有功,于是朱温就被封为梁王,人靠时运马靠膘,谁有朱温这样的运气,在乱哄哄的晚唐能一路顺风顺水?

       实话说唐昭宗确实是倒霉蛋级别的,他居然又一次被宦官和臣子劫持,这一次是宦官韩全诲和节度使李茂贞劫持到了凤翔。朱温的机会又来了,他有这个实力啊,兵临凤翔,逼着交人,对方一看这个惹不起,老老实实把唐昭宗送了出来。

       于是朱温的队伍护着唐昭宗,一路招摇的回了长安。

       其实朱温心里明白的很,一看这唐昭宗属于扶不起来的阿斗,谁都可以欺负型的,那自己还等什么?所以,回到长安的唐昭宗,事实上是被朱温“关照”起来了。虽然名义上唐昭宗还是一国之君,其实早已经是木偶了,牵线的是朱温。

       等到公元904年,朱温干脆把唐昭宗软禁到了洛阳,不久唐昭宗就死在了洛阳,你说是怎么死的,还用问吗?

       然后他儿子李柷继任皇帝,年仅十几岁,这是晚唐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

       多少年的苦心经营,朱温终于等来了他最想要的一刻,公元905年史上著名的“白马驿之祸”发生,几乎屠光唐朝所有有分量的臣子,三十多唐重臣死于非命。朱温扫清了他前行路上最后的障碍。

        现在,朱温没有任何可以忌惮和惧怕的,任何对手对他都不构成威胁,所以,公元907年朱温受禅称帝,唐朝历史大幕轰然落下,五代十国来了。

3、

       朱温称帝后,改名为晃,朱晃确实能“晃”,晃晕了历史,晃出了气候。改元太平,改国号为梁,这就是史称后梁,朱温成为后梁太祖。

       但是,别以为皇帝那么好当。朱温时期,正是晚唐诸侯番邦自立山头的时期,各路列强军阀哪一个是白给的。

       你朱温称帝,你想让人家服哪里那么容易?

       在他称帝的时候,也是他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其中尤以晋王李克用的势力最强,而且他联合了其他军阀和朱温的后梁作对。这股反朱势力,成为朱温最头疼的敌手。

       但是,别以为朱温是一个只会穷兵赎武的糊涂蛋,他看明白了,要想稳住后梁,还得发展经济,稳定生产,休养生息。

       同时朱温也看到了他的军队的素质不高,原本就是一群草莽之众折腾出的气候,这要不严加管束,他这皇帝估计也是兔子尾巴。要说这朱温也算是个明白人,一手抓发展,一手整治军队。

       因为他看到了唐朝是如何覆灭的,所以,这也算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首先他对他的高级将领毫不客气,只要听到了有关的负面信息,就坚决动手要么杀要么关。整治军队的目的是和晋王李克用对着干啊,所以在他当政期间,很重要的军事行动基本就是征讨晋王李克用,但是,李克用也不愧为地头蛇,朱温在征讨他的大大小小军事行动里,愣是没沾到任何便宜,几乎可以说,朱温的后梁和晋王李克用打的大大小小的仗,他基本没沾到任何便宜。

       到了公元909年,朱温迁都洛阳。和晋军作战屡战屡败,让他对自己的军队和将领产生了不信任感,原本就是一个多疑的人,他居然把守卫长安的王重师杀了不算,还灭了人家九族,这让其他的将领看的胆寒和绝望,如此无情谁和你混?

        所以,朱温的人品都是他自己败光的,怨不得别人。

       冷血嗜血是朱温的本色,作为曾经的军阀,他深知自己前行的每一步,都是踏着别人的尸首而来的,残暴军阀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屠杀史。滥杀无辜,疑神疑鬼,冷血无情,这样的君主,谁能一心一意和你一起混?

       你这性格反复无常,多疑敏感,动辄取人性命不算,还灭人九族,这种玩法,你上哪里找民心?你指望谁和你一心一意?

       在朱温的军队里,将领万一战死,其部属则必须一起死,否则回来也是个死。所以,朱温的军队开小差率那是非常高,因为这太没道理了,将军死了,别人也不得活,所以跑路就成为朱温军队官兵的正选。你想逃?没那么容易,朱温有更损的招数,在所有士兵的脸上刻字,逃了凭着字也能抓到你然后杀了。

4、

      你以为朱温仅仅残暴那就错了,还有更甚的嗜好,那就是荒淫无度。
   
       当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王好色天经地义,甚至到了无可厚非,所以,这荒淫无道倒也不难理解。

       朱温原配妻子活着的时候,鉴于原配夫人能压住茬,朱温也没有太大的出格。等到他当了后梁王,原配死了,没有人能挡住他的路了,于是他开始享乐了。

       享乐到疯狂,他如果看好哪个臣子的妻女,必定要强占。这还不算,连儿媳妇们他也不放过,什么伦理这些在这个混人面前都不好用。

        当爹的给儿子戴绿帽子,天下这样的事情还是少见,足以证明这朱温实在寡廉鲜耻。

       有荒唐的爹就有荒唐的儿子,别以为他的儿子们对自己的亲爹朱温宠幸自己的媳妇有什么不满,居然很乐意的看着自己的媳妇进宫服侍自己的老子,这都是什么样的狗血剧本才能有的情节啊?

        朱温和儿子们做到了。

       这都是什么事儿?但是,儿子们不白把媳妇贡献给老子,那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进了宫伺候朱温的儿媳妇们,竭尽自己的能耐还招数,不但把朱温伺候的舒舒服服,还要为自己和老公争取利益最大化,盼望老公爹朱温高兴了,给儿子储君的好处。

        天底下还有比这个更荒诞的吗?

       没有,肯定没有。

       后宫多少佳丽不算,还要揽着儿媳妇入怀,朱温算是极品了。

       实话说,朱温应当感谢晚唐乱世,否则哪有他如此的结局。

       一个生在乱世,且有野心的人,成就一番霸业倒也符合时代特色,当然最主要的是在官场为官人要无情加厚黑,这一点朱温同学算是做到了极致。

5、

       公元912年,时年61岁的朱温依然有一颗想征服天下的心,一个乱世军阀,本身就是靠着乱世起家,靠着杀人上位,这对朱温而言,实在不是什么事情。他当然希望天下都归他朱温,可惜他没这个能耐。

       这一年,他二度起兵征讨镇州和定州二地,结果是几场战事下来,后梁败的稀里哗啦,历史形容败势用了:惨败这样的字眼,足可见这样的结果对朱温而言是何等的打击。

       最要命的是,内忧外患在这个时候集中爆发了。

       儿媳妇在他病榻前的争宠,直接影响到了他身后事的走势。

       一度朱温对养子的媳妇言听计从,甚至准备把后梁传国证物交于养子,此消息传出,朱温的亲子朱友珪闻讯勃然大怒:

       我还是不是你亲儿子?是不是亲生的?你的江山竟然不想传给我?

       罢罢罢,你不仁,我不义,我把媳妇都让给你了,最后是这个下场?朱友珪不干了。

       一场宫廷政变就此发生,而朱温在政变之中被刺杀。动手的是朱友珪的部下,白刀子进去,刀把在外面,刀刃穿透朱温,刀尖都在背部露出。而朱友珪也做得出来,直接用一张破毡裹着朱温,埋葬于寝殿。

       一声叹乎,真是有什么样的爹就有什么样的儿啊。

      身出寒门逢乱世,割据一方是枭雄;
      反唐归唐终亡唐,惊叹朱温最无常。
      
                                                             2016年7月14日星期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7-14 15:34 |只看该作者
无论枭雄还是英雄,不到乱世出不来,一出来老百姓就遭殃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7-14 15:39 |只看该作者
我来坐沙发,学历史。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7-14 15:40 |只看该作者
副沙发也算沙发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7-14 15:45 |只看该作者
闲山静水 发表于 2016-7-14 15:40
副沙发也算沙发哈哈

楼主不在,俺代上茶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7-14 15:52 |只看该作者
活得最惨的人是啥类型的呀,有此文可见,末代皇帝也算其一,细察,刘禅还算其中命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7-15 17:51 |只看该作者
写得不丑!一口气阅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7-15 23:09 |只看该作者
比读唐史轻松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