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人在旅途——剑门.阆中记游(旧文)
查看: 5191|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在旅途——剑门.阆中记游(旧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5-6-7 22: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金戈戈 于 2015-6-8 08:48 编辑


  剑门雄关和阆中古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都涵盖了三国文化。因此,春节的这趟出行,不按时间、游历赘述,就随意铺展吧。大致上,分版块阐释:






  
  一、关于丹霞地貌:
  剑门关是古剑门蜀道的一处重要关隘。历史上有说:“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足见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当年蜀将姜维曾凭借天险,抗拒魏军十万之师于关外。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慨叹。在剑门雄关,颇有些这类的感触,故而李白的《蜀道难》被刻成碑文,在景区内赫然醒目。只可惜混迹煮妇行列多年,我早已背不全原文了,在龙飞凤舞的碑迹前,搜索记忆胡乱辨认,悻悻然羞惭而去。
  先生和儿子在“地质博物馆”,一番煞有介事的争论,让我懂得了“丹霞地貌”的概念,沿途再看绝壁悬崖时,竟是另一种风采了:
  剑门关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经过长期风化剥离、重力崩塌、流水侵蚀等,形成陡峭崖面、异峰、奇岩等堡垒状的地貌形态,包括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因此,剑门关的雄、险,不在于海拔高度,而在于特定地貌的陪衬。
  这让我想起来泰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连同杜甫也锐气满满,豪情万丈念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的海拔高度,甚至不到两千米,却跻身中华十大名山之首,也号称“五岳独尊”,乃是缘于周围都是丘陵,相对高度而言,自然唯泰山为极致。“封禅大典,祭告天地”等仪式,也多次选址在此,专制皇权的加诸,精神文化的延展,更是赋予泰山神圣化,需仰望才得以见了。
  站在“关楼”下,也不计较它并非原装货——真要说起来,历经天灾、人祸,中华大地还残存多少原装货呢?仰视两边崖壁,对峙若狭门,也无怪李白会惊呼:“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沿石阶缓步而上,攀援并不艰难,我是踩着高跟鞋的。但两边崖壁的逼仄感,还是扑面而来,那种陡峭的、垂直的姿态,雄赳赳、气昂昂,让人生出些许怯意来。原来,壁立千仞无依倚,地势险峻难攀援,竟是丹霞地貌的完美杰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领悟透澈的?
  左侧的崖壁高处,斜拉了两根缆绳,有游客呼啸而过。那是天梯峡、绝壁道所在,听这名字就胆寒,很难想象在速度和高度里,是否会惨白了脸色,吐得胆汁尽出?五丁力士的传说,倒也增加了剑门蜀道的情趣:说是蜀王受人蛊惑,派出五位大力士,披荆斩棘,劈山开道,终究打通了巍峨剑门。而这诸多说辞,许多传说,也愈发证明剑门关是“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
  沿着金牛峡随意而走,半空搭建的木栈道,颤巍巍让人惊心。驻足,往上看犬牙差互的崖壁,有窒息感从头顶压下,向下望缥缈无依的虚无,有寒气从脚底攀升。先生微笑不语,只伸手牵了我,继续往前迈进。间或从岩石下穿行,他须得弯腰塌背才能。我便拖着儿子扬长而去,颇有些洋洋得意。
  嗯,想来吧,该感谢丹霞地貌,铸就了巍峨的雄关——剑门关。虽然海拔并不高,我也能闲散而游,到底也让我见识了气势和雄壮。联系峥嵘岁月,遥想刀光剑影,聆听鼓角争鸣,又该是怎样的荡气回肠和惊心动魄呢?






  
  二、关于三国文化:
  剑门关和阆中古城,若是不懂三国文化,便贸然进入,实则很浪费景致。
  先说剑门关吧,据说是诸葛亮为通行旅而建关设尉,故而三国文化积淀深厚,各类遗迹俯拾皆是。正史《三国志》里有诸多记载,小说《三国演义》更是详尽阐释,不单刘备数次出入,诸葛亮出祁山伐魏,也囤积粮草于此,并驻军练兵。而蜀汉大将姜维与魏将邓艾交战,驻扎剑门关长达三月之久。
  此外,姜维凭借剑门天险,抵挡魏将钟会十万大军于关外,民间传说更是不胜枚举。不过,那“姜维泉”,倒就被儿子质疑了几句,好在先生教训他说:又不是专职考古的,能感受下文化氛围就行,哪有许多的讲究呢。
  再说阆中古城。蜀汉大将张飞,任巴西郡太守,驻守阆中达7年之久(公元214-221)。然伐吴前夕被部下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建“汉张桓侯祠”——现存四合庭院式建筑群,是明清时重建的,占地二千多平米,是三国文化的一大胜迹,也很值得瞻仰、观赏。此外,三国蜀汉好几位名仕、名将,都是阆中人士,例如:程畿、黄权、马忠等。
  剑门关景区内,古关楼,点将台,姜维墓,张飞井等,每处遗迹都有故事,令人穿越了时光,回到古战场去,目睹盛衰兴亡,见证烽火沧桑。剑门景区更别出心裁,在栈道上,崖壁处,安放了三国旌旗、兵将等,迎着寒风猎猎作响、虎虎生威。
  《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跌宕传响,绵延不绝,在石壁危崖的映衬下,愈显得雄浑、慷慨、悲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恍惚间,有时空交错的疑虑,很不合时宜地,就想起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在剑门关逗留时,有友推荐翠云廊,说不该被错过。我才也知晓,“翠云廊”,是被誉为蜀道灵魂的古老行道树群。相传为时任巴西郡(阆中)太守的张飞,号召士兵和百姓们沿着驿道种植。那些年代久远的古老柏树,因而还有个俗名叫:张飞柏。
  以剑门关为中心,辐射至阆中、梓潼、广元等,几百里古栈道,郁郁葱葱,古柏参天,浓荫蔽日,何等的规模?这样想来,不由得对那莽汉子,《三国演义》里,长坂坡那声怒喝,也多了份柔情的欢喜来。再到阆中古城时,张飞庙——汉张桓侯祠,便有了亲切的质感。
  关于三国文化,还有些题外话。在剑门关,先是看到“八卦图”的景点标志,以为跟“八卦阵”挂钩,拖拽着儿子飞奔进入,想邂逅昔日的布阵辉煌,却是迷宫似的竹林,供游人绕着圈玩的,也有攀岩、钻洞等小游戏,也就陪儿子嬉戏。其次是新春伊始吧,景区有游园活动,是有奖灯谜竞猜,几乎都跟三国文化相关,也偶有例外的,站下来随意猜了猜,给儿子赢了两包豆腐干。小东西乐坏了,追着要我再猜、再猜,却不肯遂他心愿,单说:做人,不能太贪,意思下足矣。






  
  三、关于科举制度:
  阆中古城的“四川贡院”,即科举时代士子应试的考场,是封建社会长期选拔人才的重要场所。我对它的好奇之心,甚至超越了我对三国文化的探究,似乎靠近它、揭秘它,就能解答我对“科举制度”的困惑。
  说到科举制度,总不免想加限制词:封建的。定向思维,呵,拜职业所赐。
  中学教材里,有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己》,对科举制度的抨击不遗余力,我虽间或有些腹诽,但也不能误人子弟,毕竟是要考学分的。孔夫子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都成为科举制度的罪恶佐证。
  通过所谓教辅、教参,我们要灌输给学生:封建科举制度戕害了读书人,他们鬼迷心窍、中毒至深,奢望“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故而轻贱劳动阶层,一旦考上便“平步青云、鸡犬飞升”,成为贪官污吏,考不上就沦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社会废物。
  事实如何呢?我颇为分裂地说:恐未必如此罢。起码在我看来,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科举本身有它存在的价值。撇开社会腐败、考官作弊等主观因素等不谈,科举制度是极为公正的考核,它能够使贫寒子弟,获得与他人同等机遇。这让我想起现代“高考制度”。我始终认为,纵然它弊端很多,但瑕不掩瑜,毕竟是最为公正、公平的。而况,制度的弊端,能调整并完善,不足以全盘否定。
  就我所知,古代还有“荐举制度”,它让我想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还有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为达成“出仕”的愿望,无不将希望寄托他人,何其缥缈、玄虚的事?更加之,言辞的急切、溜须之嫌,又怎能掩人耳目?文革时期,也有所谓推荐,逼得多少知青,尤其是女知青,出卖灵魂和色相?
  综上,何者更靠谱,该是不言而喻了吧?
  缓缓踏入“四川贡院”,据说,是保存最完好的高等级科举考场。考舍、考务室、监临、致公堂等,揭开面纱逐一呈现:
  一排排鸟笼式的格子建筑,便是曾经的考舍。格子小得不行,三面被坚壁隔断,让人有窒息感。很佩服昔日考生的意志,几日几夜的艰辛苦战,居然能熬得下去。
  考生进入前,是要严格搜身的,料想不到,在这等监督下,考生也能花样百出,看到小抄书、作弊服等展品,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关于科举的逸闻趣事,也让人频频捧腹而乐,例如苏东坡的“一语失状元”。
  无论如何,孔夫子是该拜的,他的很多言论,确实为我所欣赏,何况他还是教育界的鼻祖呢。不知书生入场前的作揖叩首,是何等的心理感受?祈愿红榜高中呢,还是纯粹的仰慕?
  状元馆里,诸多姓名可考,被人津津乐道的,是那幅对联:“兄状元弟状元兄弟二状元;子丞相父丞相父子三丞相。”不过,想起“江郎才尽”这说辞,想起蒲松龄等落地者,究竟是高中出仕,在官场里劳形更好呢,还是在民间施展更好,只恐很难定论了。但愿他们都是快乐的,毕竟留下了痕迹,为后人所惦念、瞻仰。
  假若不吝惜钱,再花人民币35元,就能过一把复古的瘾:在考官的“开考”声中,在“衙役”们的锣声里,玩玩“科举应试”的全套游戏。不过,仅仅是玩而已,“十年寒窗苦,一朝高考时”,个中滋味谁能知晓?







  
  四、关于特色餐饮:
  我虽不算吃货,但人在旅途,对各地饮食,也会格外关注。例如:剑门的豆腐宴、阆中的保宁醋、勾魂面、张飞牛肉等。
  剑门豆腐宴,据说缘起于姜维,经过创新、烹制,逐步形成特色。往剑门景区走,随便哪家饭店的菜品,无一例外都是豆腐,名字奇巧、做工考究,让人眼花缭乱。印象里,我们吃的,好像是“怀胎豆腐”,“烂肉豆腐”,“熊掌豆腐”,“雪花豆腐”这几道。以“怀胎豆腐”为例,是豆腐里嵌入馅心,层次迥然色味俱佳。
  我总以为,中国旅游市场很中庸,各地纪念品或小吃,基本大同小异。但剑门就多了一道风景:豆腐干。凑热闹看看,我也没敢下手买,毕竟露天摆着,摊主捏来捏去的,想想都不能下咽。不过,该风味不错吧,经过压榨、卤制的豆腐干,令人垂涎三尺的。
  “张飞牛肉”这说辞,让人颇为遐想,那莽汉该是大块切吃的吧?迟疑很久,跟人问了价也终究没买,我对牛肉本就没兴趣,冠以“张飞”名义,吸引我多看了两眼,仅此而已。
  “勾魂面”倒是真正吃了的,说白了就是热干面,但辅以几个传说,便颇具魅力了,我最感兴趣的那则,是妖精们做了勾魂面,祸害过往行人,有个小妖精爱上了个书生,不忍加害于他,于是携手远逃,结成了夫妻,将“勾魂面”传承了下来。看我热烈要吃,先生笑得不行,说:这就是文字的魅惑。

      保宁醋是阆中特产,我虽长期顽笑,闹着翻醋坛子,也不能老远买坛醋。不过,买了瓶醋饮料,那种甜甜的,又略带醋的酸味,别有一种风味。儿子舔着嘴唇,说:“妈妈,味道好奇怪呢。”笑眯眯答他:“喝不惯,给我喝好了。”他抠门护着,辩解道:“只讨论味道,没说喝不惯。”先生与我,相视而乐。

   





      尾声:

      风驰电掣回家。高速路上,遭遇惊魂,所幸不碍事。
      休息两天,翻着照片,回味,颇有些遗憾,说:“哎,走太近了,太不尊重假期。”
      先生笑了,善解人意道:“国庆吧,去西安,或者湖北。”
      这日子,余韵悠长。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6-7 22:23 |只看该作者
图片明儿抽时间贴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6-7 22:30 |只看该作者
补一下三国知识,有空定要去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6-7 22:31 |只看该作者
金戈戈 发表于 2015-6-7 22:23
图片明儿抽时间贴吧。。。

那就明儿贴呗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6-7 22:50 |只看该作者
风花 发表于 2015-6-7 22:30
补一下三国知识,有空定要去看看

三国演义我看了几遍,(*∩_∩*)。可惜情节记不准太多。。。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6-7 22:51 |只看该作者

嗯啦,明天电脑贴。

我休息了,晚安,风花。。。。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6-7 22:5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6-7 22:50
三国演义我看了几遍,(*∩_∩*)。可惜情节记不准太多。。。

我一遍也没看完,都是听来的。不过里面的歌我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6-7 22:5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6-7 22:51
嗯啦,明天电脑贴。

我休息了,晚安,风花。。。。

我也睡。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6-7 23:14 |只看该作者
金戈戈 发表于 2015-6-7 22:23
图片明儿抽时间贴吧。。。

我正想说,怎么没照片呢?哈哈,原来你打的是时间差。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6-8 07:52 |只看该作者
下次就去剑门关,就这么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6-8 07:58 |只看该作者
去剑门关,看了张飞柏,兴许还能邂逅金戈戈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6-8 08:23 |只看该作者
马刀 发表于 2015-6-8 07:52
下次就去剑门关,就这么定了。

去红原草原吧,湿地草原,不比蒙古草原逊色半分——九寨、黄龙也在那个方向。红原草原、花海我去过几次,有兴趣再走这条线路倒是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6-8 08:24 |只看该作者
马刀 发表于 2015-6-8 07:58
去剑门关,看了张飞柏,兴许还能邂逅金戈戈

邂逅我干嘛?我又不跟你勾肩搭背旅行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6-8 08:25 |只看该作者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6-7 23:14
我正想说,怎么没照片呢?哈哈,原来你打的是时间差。

图片有了,字体也放大了,茶也给你沏好了~~~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6-8 08:26 |只看该作者
风花 发表于 2015-6-7 22:52
我一遍也没看完,都是听来的。不过里面的歌我喜欢。

嗯啦,影视剧里片尾曲,我尤其喜欢: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6-8 08:27 |只看该作者

合理安排作息,对身体健康很好。表扬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6-8 08:37 |只看该作者
金戈戈 发表于 2015-6-8 08:25
图片有了,字体也放大了,茶也给你沏好了~~~

哟!谢谢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6-8 09:44 |只看该作者
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包括穿越草原,翻雪山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6-8 10:21 |只看该作者
金戈戈 发表于 2015-6-8 08:24
邂逅我干嘛?我又不跟你勾肩搭背旅行的~~··

邂逅着了,与戈戈来盘“怀胎豆腐”,喝上二两,摆摆六星的龙门阵不行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6-8 12:50 |只看该作者
云舟孤帆 发表于 2015-6-8 09:44
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包括穿越草原,翻雪山

早知道云帆是同道中人,只不知已走过这么多地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6-8 12:51 |只看该作者
马刀 发表于 2015-6-8 10:21
邂逅着了,与戈戈来盘“怀胎豆腐”,喝上二两,摆摆六星的龙门阵不行啊?

嗯啦,这个可以有。马刀你记得买单哈,我可以按着菜单选贵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6-8 15:18 |只看该作者

l阆中古城,这个地方只有几间房子是古迹,大多数是新盖的仿古建筑,到处是按摩院。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6-8 16:47 |只看该作者
金戈戈 发表于 2015-6-8 08:26
嗯啦,影视剧里片尾曲,我尤其喜欢: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你们说的书还是电视?糊涂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6-8 16:52 |只看该作者
阅罢全文,虽然在一些文字上还可打磨。但仍不失为一篇有阅读价值的游记。加精。置顶一周。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6-8 17:15 |只看该作者
云舟孤帆 发表于 2015-6-8 15:18
l阆中古城,这个地方只有几间房子是古迹,大多数是新盖的仿古建筑,到处是按摩院。

研究太透彻了,也就失去了意义。包括那座关楼,其实也是新盖的,不是吗?我所看重的,已经不再是古迹涵义,而是它带给我的历史回顾。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5-6-8 17:16 |只看该作者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6-8 16:47
你们说的书还是电视?糊涂了!

混搭,O(∩_∩)O哈哈~。本来是说书的,说着、说着,就联系上电视连续剧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6-8 17:17 |只看该作者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6-8 16:52
阅罢全文,虽然在一些文字上还可打磨。但仍不失为一篇有阅读价值的游记。加精。置顶一周。

我很多游记都是随想随记,没想过怎么打磨文字滴。嘘,嫑说,回头要被批评不严谨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6-8 17:18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6-8 17:16
混搭,O(∩_∩)O哈哈~。本来是说书的,说着、说着,就联系上电视连续剧了~~~~

我知道是说的书,风花说的是电视,你一回帖我就晕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5-6-8 17:2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6-7 22:50
三国演义我看了几遍,(*∩_∩*)。可惜情节记不准太多。。。

我在文革期间读的《三国志》,觉得比《三国演义》好看,因为字里行间夹杂有金圣叹的点评,还顺带把水浒踩了几脚。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6-8 17:24 |只看该作者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6-8 17:23
我在文革期间读的《三国志》,觉得比《三国演义》好看,因为字里行间夹杂有金圣叹的点评,还顺带把水浒踩 ...

好久远的记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