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华夏儿女 围棋起源
查看: 337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围棋起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5-4 23: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黄山云雾 于 2013-5-4 23:26 编辑

据说水区新上任的版主——九段高手也是个围棋爱好者,酱油又要我写一篇关于围棋的体会,哈哈,俺老黄是个爱面子的人,对于别人一般的要求不好拒绝,只要不是向我寄钱,或者争女人,我都可以答应,因此花点时间,和各位来侃侃围棋。


围棋,在我国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尧、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已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了。《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元前559年,卫国的国君献公被卫国大夫宁殖等人驱逐出国。后来,宁殖的儿子又答应把卫献公迎回来。文子批评道:“宁氏要有灾祸了,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用“举棋不定”这类围棋中的术语来比喻政治上的优柔寡断,说明围棋活动在当时社会上已经成为人们习见的事物。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有关围棋的活动鲜有记载。《西京杂记》卷三曾有西汉初年“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的记述,但这类记载亦是寥如星辰,表明当时围棋的发展仍比较缓慢。到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1952年,考古工作者于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墓中发现了一件石质围棋盘,此棋局呈正方形,盘下有四足,局面纵横各17道,为汉魏时期围棋盘的形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与汉魏间几百年频繁的战争相联系,围棋之战也成为培养军人才能的重要工具。东汉的马融在《围棋赋》中就将围棋视为小战场,把下围棋当作用兵作战,“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当时许多著名军事家,像三国时的曹操、孙策、陆逊等都是疆场和棋枰这样大小两个战场上的佼佼者。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除了以诗赋名著于世外,同时又是一个围棋专家。据说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对围棋之盘式、着法等了然于胸,能将观过的“局坏”之棋,重新摆出而不错一子。

  我国围棋之制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重要变化,主要是在于局道的增多。魏晋前后,是第一次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魏邯郸淳的《艺经》上说,魏晋及其以前的“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这与前面所介绍的河北望都发现的东汉围棋局的局制完全相同。但是,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棋经》却载明当时的围棋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表明这时已流行19道的围棋了。这与现在的棋局形制完全相同,反映出当时的围棋已初步具备现行围棋定制。

  由于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导致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下围棋被称为“手谈”。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他们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等级)。当时的棋艺分为九品,《南史·柳恽传》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见棋类活动之普遍。现在日本围棋分为“九段”即源于此。上述这些变化,极大地促进了围棋游艺技术的提高,为后来围棋游艺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向国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可以视为围棋游艺在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化时期。由于帝王们的喜爱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围棋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弈之风遍及全国。这时的围棋,已不仅在于它的军事价值,而主要在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智慧。弈棋与弹琴、写诗、绘画被人们引为风雅之事,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艺娱乐项目。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第187号唐墓中出土的《仕女弈棋图》绢画,就是当时贵族妇女对弈围棋情形的形象描绘。当时的棋局已以19道作为主要形制,围棋子已由过去的方形改为圆形。1959年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的瓷质围棋盘,唐代赠送日本孝武天皇、现藏日本正仓院的象牙镶钳木质围棋盘,皆为纵横各19道。中国体育博物馆藏唐代黑白圆形围棋子,淮安宋代杨公佐墓出土的50枚黑白圆形棋子等,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围棋的变化和发展。

  唐代“棋待诏”制度的实行,是中国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标志。所谓棋待诏,就是唐翰林院中专门陪同皇帝下棋的专业棋手。当时,供奉内廷的棋待诏,都是从众多的棋手中经严格考核后入选的。他们都具有第一流的棋艺,故有“国手”之称。唐代著名的棋待诏,有唐玄宗时的王积薪、唐德宗时的王叔文、唐宣宗时的顾师言及唐信宗时的滑能等。由于棋待诏制度的实行,扩大了围棋的影响,也提高了棋手的社会地位。这种制度从唐初至南宋延续了500余年,对中国围棋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唐代始,昌盛的围棋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逐渐越出国门。首先是日本,遣唐使团将围棋带回,围棋很快在日本流传。不但涌现了许多围棋名手,而且对棋子、棋局的制作也非常考究。如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来唐入贡的日本国王子所带的棋局就是用“揪玉”琢之而成的,而棋子则是用集真岛上手谈池中的“玉子”做成的。除了日本,朝鲜半岛上的百济、高丽、新罗也同中国有来往,特别是新罗多次向唐派遣使者,而围棋的交流更是常见之事。《新唐书·东夷传》中就记述了唐代围棋高手杨季鹰与新罗的棋手对弈的情形,说明当时新罗的围棋也已具有一定的水平。

  明清两代,棋艺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表现之一,就是流派纷起。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形成了三个著名的围棋流派:一是以鲍一中(永嘉人)为冠,李冲、周源、徐希圣附之的永嘉派;一是以程汝亮(新安人)为冠,汪曙、方子谦附之的新安派;一是以颜伦、李釜(北京人)为冠的京师派。这三派风格各异,布局攻守侧重不同,但皆为当时名手。在他们的带动下,长期为士大夫垄断的围棋,开始在市民阶层中发展起来,并涌现出了一批“里巷小人”的棋手。他们通过频繁的民间比赛活动,使得围棋游艺更进一步得到了普及。

  随着围棋游艺活动的兴盛,一些民间棋艺家编撰的围棋谱也大量涌现,如《适情录》、《石室仙机》、《三才图会棋谱》、《仙机武库》及《弈史》、《弈问》等20余种明版本围棋谱,都是现存的颇有价值的著述,从中可以窥见当时围棋技艺及理论高度发展的情况。

  满族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与提倡,也使围棋游艺活动在清代得到了高度发展,名手辈出,棋苑空前繁盛。清初,已有一批名手,以过柏龄、盛大有、吴瑞澄诸为最。尤其是过柏龄所著《四子谱》二卷,变化明代旧谱之着法,详加推阐以尽其意,成为杰作。

  清康熙末到嘉庆初,弈学更盛,棋坛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家。其中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四人被称为“四大家”。四人中,梁魏今之棋风奇巧多变,使其后的施襄夏和范西屏受益良多。施、范二人皆浙江海宁人,并同于少年成名,人称“海昌二妙”。据说在施襄夏30岁、范西屏31岁时,二人对弈于当湖,经过10局交战,胜负相当。“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成为流传千古的精妙之作。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5-4 23: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黄山辛苦!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5-4 23:16 |只看该作者
先在网上找一些,先供大家了解,等有时间,我来写自己的围棋人生。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5-4 23: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九段,给黄山大哥上茶!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5-5 07:20 |只看该作者
没事的时候你们俩可以下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5-5 07:37 |只看该作者
围棋我不懂。看别人玩过五子棋。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5-5 09:23 |只看该作者
我不懂围棋, 可家里也有个围棋迷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5-5 09:29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3-5-5 09:23
我不懂围棋, 可家里也有个围棋迷

舟舟{:soso_e178:}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5-5 09:29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3-5-5 09:23
我不懂围棋, 可家里也有个围棋迷

九段九州有点像哥俩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5-5 09:30 |只看该作者
红尘一梦 发表于 2013-5-5 09:29
九段九州有点像哥俩

象姐弟哈{: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5-5 09:31 |只看该作者
红尘一梦 发表于 2013-5-5 09:29
舟舟

梦梦{:soso_e178:}{: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5-5 09:32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3-5-5 09:30
象姐弟哈

{:soso_e120:}反正名字都有九像姐俩也行?就怕九段不肯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5-5 09:41 |只看该作者
红尘一梦 发表于 2013-5-5 09:32
反正名字都有九像姐俩也行?就怕九段不肯

是呢, 他是高手-----静

而摄者是低手------动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5-5 09:43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3-5-5 09:41
是呢, 他是高手-----静

而摄者是低手------动

那咱们还是先下手为强吧.....反正他是静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5-5 09:44 |只看该作者
红尘一梦 发表于 2013-5-5 09:43
那咱们还是先下手为强吧.....反正他是静的

恩....恩{:soso_e197:}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5-5 09:51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3-5-5 09:44
恩....恩

不知道九段有木有在打喷鼻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5-5 14: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3-5-5 09:41
是呢, 他是高手-----静

而摄者是低手------动

欢迎九天行舟在水区举办一次个人摄影展。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5-5 15:27 |只看该作者
问好黄山,辛苦{: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5-6 05:55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3-5-5 07:41
是呢, 他是高手-----静

而摄者是低手------动

妙语连珠。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5-6 05:56 |只看该作者
晴晴ら公主 发表于 2013-5-6 00:00
强帖终于出现,要顶的啊,谢谢楼主

欢迎!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