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施夷光的缺点之辨
查看: 6967|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施夷光的缺点之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1-6-28 11: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其实,以施夷光为题,本文不免降低了许多看点,而若以其俚称“西施”为题,满世界的登徒子非奔走相告趋之若鹜不可。不过,自古做大文章者,必先正其名,盖因名不正则言不顺而事不成,文章还不如不写,是故,老牛宁愿冒着减少读者群的风险,也要固本清源,在本文题目中以“施夷光”显。尔尔,尔尔。

西施,乃古四大美女之翘楚,古今美女的代名词,戴三块表的代言人,估计其颜色从古至今无人能及。美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当年伊在溪水边浣纱,鱼儿见了她的姿色后都觉自惭形秽,匆匆地把鱼头沉了下去。故有人送给西施一个雅号,曰:沉鱼。有篇牛伯一写的短文中更提到,那夫差老儿,在九泉之下有天无聊看电视剧,竟看到了后人所饰演的“西施”。看了几眼,竟把这老儿给看吐了。手下人忙扶住,问为何。夫差大怒道:勾践那臭小子,当年要是给我送这么个货色来,我哪还会给他机会尝什么苦胆。我早让他天天睡在屎堆里吃屎了!

千百年来,市井中的各类长舌妇们,嫫母无盐张飞他妈猪八戒他二姨之流,无不对西施恨到牙根儿都痒痒。原因倒是可想而知,水火不同炉嘛!要是没有了美,哪还有丑呢?周星驰在经典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起初对巩俐扮的秋香不以为然,认为不过是个姿色庸常之辈罢了,直到秋香身侧的诸丑女一起回过头来,周星驰方才元神归位诈尸般大叫了一声:哎吆!非如此,不能看出秋香姐的绝世美貌也!可见,美丑的对比是多么地抓人眼球,对人多么地具有启发性!

长舌妇们,嫫母无盐之流,以及她们身前身后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阴损男人们,在如此这般憋了一肚子又一肚子的腌臜气之后,终于想出来了个报复,甚至灭掉西施的好办法------以莫须有的缺点,往这位大美人头上扣几个让她摘都摘不掉的屎盆子,一举多得地出一下自己心中的鸟气,不亦乐乎。

屎盆子之一就是:西施脚大。他们煞有介事地言道:西施虽然美丽,但脚却比一般人的大,于是她想方设法地掩盖这个缺点,因为喜欢跳舞,所以她经常穿长裙,以长裙盖住自己那双难看的大脚!

说得有鼻子有眼,跟真的一样。不过,谎言就是谎言,说一千遍也难免露馅儿。据老牛所知,在古代,女子的脚,尤其是未出阁少女的脚,那几乎是和贞操本身划等号的。各色人等无不珍而重之,拿出吃奶的劲儿维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它”。那些泼皮无赖小混混,若想吃个女人的豆腐,哪怕往她们胸上乱摸上几把,因为位置上属于瓜田李下的范畴,被捉了现行后也许还可以信口混赖,说SORRYSORRY,某是因为不小心才碰到了那敏感部位的,请恕无心之失云云。而若是走在街上,忽捧起一擦身而过之少女的脚丫子乱摸上一通,则任其浑身是嘴,也再也说不清了!不把他当作流氓犯给办了算怪!

女人的脚,古今亦然,和性紧密相连,属于绝对隐私。试想,一个西施那样的绝顶美人,怎么会把那么重要的少女的脚展露到大庭广众之中,群众雪亮的目光之下呢?何况连该谣言的始作俑者自己都说,西施经常穿长裙,以长裙盖住自己那双难看的大脚。既然她的脚总为长裙所盖,别人就更看不到庐山真面目了!这谣言的可信性至此也就岌岌可危了。

所有的谣言无有例外,都具有强大的似是而非蛊惑人心的特征。拿西施的脚,而不是她身体的其它部分说事儿,高就高在“似是而非”上,听了之后,信的人怎么想怎么都会觉得有理,而不信的人呢,哼,有了信的人,你还怕不信的人不改弦更张么!

或者有人会说,他吴王夫差既然和西施能尽享鱼水之欢,西施身上别的地方,夫差都可以昂头随意进出,何况一双脚乎?一定是夫差的嘴不严实,将西施脚大这一丑闻昭示天下的。啊呸。西施是谁啊?那是吴王夫差最最宠爱的人物!为了她,夫差宁可天下都不要,又怎么会自曝其短呢?这真是与虎谋皮的天真之想!

夫差当年的盛景,提起来,难说有哪个男人不想舍身一试的。据说,自从得了西施后,夫差在姑苏大兴土木,建造起了“春宵宫”,以便夜夜春风。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日与西施做水中之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等。西施绝活多多,尤擅长跳“响屐舞”,夫差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在此起舞,长裙上还环系小铃,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地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恨不得夜幕快些降临,以便春风再度玉门关。

坐拥天下第一美人,美酒美食挥手即至。这样的人生,如果可以得其所哉,还要什么江山呢?江山社稷,不过是神马浮云。

眼看西施脚大的谣言地位不保,后世的金庸金老夫子又跳将出来,在其大作《鹿鼎记》当中,以小流氓韦小宝的口吻,狠狠地挖苦了西施一把------说西施说话的声音不好听。鹿书第三十二回原文:韦小宝(对陈圆圆)道:“决不是取笑。其中大有缘故。我听人说,西施是浙江绍兴府诸暨人,相貌虽美,绍兴人说话‘娘个贱胎踏踏叫’,哪有你苏州人说话又嗲又糯!”陈圆圆巧笑嫣然,道:“原来还有这个道理。想那吴王夫差也是苏州人,怎么会喜欢西施?” 韦小宝搔头道:“那吴王夫差耳朵不大灵光,也是有的。”

这个提法就更没道理了。且不说夫差贪图淫乐,连西施的长裙上都要系上铃铛,以饱他的耳福,足以说明韦小宝的推断“那吴王夫差耳朵不大灵光,也是有的”,纯属小流氓不要脸大无畏的说辞,就算西施的确曾说过绍兴当地的土话,待入选宫中,做了王妃,成了“第一夫人”以后,难道就不能舍弃土话改讲“普通话”吗?那夫差,日日天明盼天黑,主要原因之一,若不是想听西施的枕边风,才真是匪夷所思呢!

这些谣言的炮制者,自知狡计虽施难成,于是,更扔出顶“红颜祸水”的大帽子。就此荒谬言论,清代大才子吴伟业,早就奋笔疾书加以驳斥了,写下“妻子何应关大计,英雄无奈自多情”的诗句。写的虽是陈圆圆,又何尝不是为她施夷光平反昭雪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6-28 20:41 |只看该作者
看牛兄洋洋洒洒说西施。算平反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6-29 08:14 |只看该作者
平反了平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7-1 10:50 |只看该作者
说得有鼻子有眼,跟真的一样。不过,谎言就是谎言,说一千遍也难免露馅儿.
---------------------------------------------------------------
然也。

比如“据老牛所知,在古代,女子的脚,尤其是未出阁少女的脚,那几乎是和贞操本身划等号的。”
——老牛你知道么,你说的这些“三从四德”之类的“封建礼教”,形成于宋代。晚于西施一千五百年。
老牛胡扯的不错。

欢迎继续胡扯,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7-1 10:5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色妞妞


    陶朱公即范蠡,《东周列国志》说范蠡送她去吴国的路上就跟她生了个孩子,呵呵。

    范蠡与西施泛舟西湖,不过是后人的美好愿望而已。连西施是否确有其人,都不可考,正史如《左传》,《史记》在叙述吴越兴亡中,对西施只字未提。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7-1 10:57 |只看该作者
也要固本清源,

----------------
呵呵。

怎么连“固本”这类词都出来了?卖保肾大力丸的?笑。

正本清源,好不好?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7-1 11:00 |只看该作者
使夫差如醉如痴,恨不得夜幕快些降临,以便春风再度玉门关。

-------------------------------------------------------
这夫差怎么像老牛这般饥色?

若只为了“春风再度玉门关”,何须等天黑?又何须“大兴土木”?一张大床即可。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7-1 14:02 |只看该作者
使夫差如醉如痴,恨不得夜幕快些降临,以便春风再度玉门关。

---------------------------------------- ...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1-7-1 11:00


呵呵,问好醉笑兄,回帖质量虽然比较低,但数量可观。让老牛也得表示下赞赏。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7-1 20:44 |只看该作者
呵呵,问好醉笑兄,回帖质量虽然比较低,但数量可观。让老牛也得表示下赞赏。
牛伯一 发表于 2011-7-1 14:02



    牛兄的水平眼界,领教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7-1 21:40 |只看该作者
说得有鼻子有眼,跟真的一样。不过,谎言就是谎言,说一千遍也难免露馅儿.
----------------------------- ...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1-7-1 10:50



    易经和礼记是从宋代才有的吗?把历史渊源弄明白了再来大放厥词好吗?~和你讨论学问~我总觉得是在侮辱学问。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7-1 21:46 |只看该作者
这样一个连三从四德之出处都整不明白的家伙,还跑来班门弄斧,津津乐道什么正史,什么眼界。本牛必须得以小时候在乡下听到过的赶鸡声正色告之:咄,咄,呕湿,呕湿~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7-1 21: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7-2 03:24 编辑
也要固本清源,

----------------
呵呵。

怎么连“固本”这类词都出来了?卖保肾大力丸的?笑。

...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1-7-1 10:57



    我只能浪费我神圣的口水呸你一下了。你别这么招笑好不好,不知道的成语查查再说话,别这么下三滥一样自取其辱。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7-1 22: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牛伯一 于 2011-7-1 22:03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7-1 22:56 |只看该作者
缠足一事,似乎真的不可考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7-1 23:03 |只看该作者
如果西施是真人,

在春秋的时候,中国人还真就不那么假道学。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7-1 23:07 |只看该作者
貌似宋代以后才开始缠足的吧?是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7-2 03:23 |只看该作者
醉笑别的不如你,但有两件事,你不行。

    一是学识:你差得太远了。

     醉笑本着“正本清源”的理念,免费给你上两节课。

    1:谈论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你需要好好学学儒家思想的发展史
    我在《读书心得 四 》中提到:周朝社会等级森严,各种礼仪典章完备,“三从”“四德”的概念都出自《易》《礼》。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记住:宋代以前,中国的传统礼教并未形成!

     记住没?
     简单给你讲讲儒家思想发展史中的三个阶段:从孔孟的“儒学”如何演变成“礼教”的。
    孔孟之道,历来是非常重视"人性”的,孔子的学说就是以“仁”为核心,——仁者爱人也,食色性也;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强调“仁义”和“人性本善”。
    儒家思想到了汉代,就被”经学“扭曲了,把儒家学说奉为“经典”,逐字考究,注重考据,脱离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发展成汉末两晋时期的”玄学”。【才使得“佛教”大举进入,占领了中国思想阵地,为民众所接受。----这是知识:“佛教就是这样进入中国的”。我不教你,你能知道吗?这条赠送】
   五代末期和宋代,出现“河图洛书”,从陈抟的先天太极,到周敦颐的“易变”,即“阴阳互变”“否极泰来”,以探究事理,而形成“理学”。 又经过张载和王明阳,结合儒学发展成为“义理”。
到了南宋朱熹将孔孟之道与义理和而为大成,用孔孟之道套起“义理”将中国社会格式化,把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进一步丰富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又在孟子”仁、义、礼、智“四端”基础上,添加了“诚信”,合成“仁义礼智信”为“五常”。 认为“三纲、五常”是人类自身存在的“天理”,并提出必须克制人自身的欲望,所谓“行天理灭人欲”,,——至此才完整的构成封建“礼教” 能看懂不?



就女性的贞洁观来说,五代以前中国社会的伦理观念并不是十分严苛的,一直保持着“父终子及”,“兄终弟及”的习俗,所以李治娶了唐太宗的武才人,和李隆基娶了儿子的妃子杨贵妃,在当世,不是什么太可耻的事情,这个懂不?所以你所说的“据老牛所知,在古代,女子的脚,尤其是未出阁少女的脚,那几乎是和贞操本身划等号的。各色人等无不珍而重之,拿出吃奶的劲儿维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它”。只能出现在宋以后,包括妇女裹脚的恶习,是有史可考的,就是在宋以后形成的。
就你那道听途说来的一知半解,就敢嘲笑醉笑?子曰: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关于“固本清源”与“正本清源”。这两个词你都弄不明白,说明你初中没毕业。

  固本清源:是中医的一个冬令进补的原则,又称”固本培元”,这是医学概念,谅你也不懂。
           而“正本清源”,词典的解释:正,使之正,引申为整顿;本,树根,引申为根本;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源,水源,源头;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看懂没?这个好懂,小学文化就能看懂。


       请牛伯一同学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以施夷光为题,本文不免降低了许多看点,而若以其俚称“西施”为题,满世界的登徒子非奔走相告趋之若鹜不可。不过,自古做大文章者,必先正其名,盖因名不正则言不顺而事不成,文章还不如不写,是故,老牛宁愿冒着减少读者群的风险,也要【XXXX】,在本文题目中以“施夷光”显。尔尔,尔尔。

    问:括号里,用“固本清源”,还是用“正本清源”更恰当?   

    还有一件事,你不行:装流氓。

    你理屈词穷时,“本牛必须得以小时候在乡下听到过的赶鸡声正色告之:咄,咄,呕湿,呕湿~“”我只能浪费我神圣的口水呸你一下了。你别这么招笑好不好,不知道的成语查查再说话,别这么下三滥一样自取其辱。”
    靠,玩学识你不是对手,又摆出一副杂谈流氓的操行。

   《艺文视点》是让思想走的更远的地方,不是让牛X 吹的更远的地方,也不是摆杂谈流氓那副操行的地方。
   关于流氓,醉笑跟你这样戴个眼镜,用文字“意淫”流氓概念的杂谈选手,说多了没用,只告诉你一句话:醉笑见过流氓,不是你这样的。

     醉笑面前,你连“装”流氓都不配!
     醉笑起身正色言道:学术争论,醉笑奉陪,再装流氓,请你看看版规。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7-2 11: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牛伯一 于 2011-7-2 11:52 编辑
醉笑别的不如你,但有两件事,你不行。

    一是学识:你差得太远了。

     醉笑本着“正本清源”的理 ...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1-7-2 03:23



    唉。周公旦的学说被你这个流氓扭曲得不成样子。你连周公旦都敢扭曲,后来人也都不在话下了。历史在你嘴里,成了可张可弛的工具了。你真给“无耻”二字做了精彩的猪脚。不过,再无耻的流氓,你也就一流氓而已。

至于固本清源,你虽然现查了字典,却有意只留前半部的解释,故意掩盖了半部,以图继续恶意地混淆视听。

固本清源,原指中医的一个冬令时节食补的原则,后演变为稳固根本,清理源头的意思。这个词本牛用得有何不妥,你以流氓的无畏精神加以扭曲,给老中医开起了偏方。还跟我说朱熹,按你的说法,乾隆老儿组织编纂了“四库全书”,之前整个古代文化就可以说全是他发明的了。就你这点儿下三滥的口水文化,还敢奢谈什么学识,必须的继续对这种妄人:咄,咄,呕湿,呕湿。

把你当鸡赶,鸡都未必乐意。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7-2 11: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1-7-2 12:47 编辑

回复 19# 牛伯一

我错了,呵呵言论自由。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7-2 11:59 |只看该作者
既然无法沟通,醉笑退避三舍。

后会!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1-7-2 12: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7-2 12:03 |只看该作者
既然无法沟通,醉笑退避三舍。

后会!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1-7-2 11:5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以这种心态为论坛服务啊!你这个只因丢了首版就魂不守舍的家伙!记住啊!不要小肚“鸡”肠,不要“鸡”鸣狗盗地对别人的帖子进行恶意屏蔽!要恪守做版主的职责!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7-2 12:08 |只看该作者
刚才有人对我说,老牛实在过于谦抑了,该“鸡”后面,应该给加上个“巴”字,以“正本清源”,老牛决不同意。虽然该“鸡”的为市井之徒,却非要沐猴而冠,企图坐而论道,但本牛还是要以慈悲心度之。唉。君子可欺之以方。受些窝囊就忍受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7-2 12:18 |只看该作者
二位都少说几句吧。

艺文是论道,而不是人身攻击。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7-2 12:52 |只看该作者
二位都少说几句吧。

艺文是论道,而不是人身攻击。
冷笑 发表于 2011-7-2 12:18



    抱歉!

实际上,也是不知道醉笑来了本版~前几天好像他在时尚女性版,也就是今天才发现他来了本版。汗~否则,此文未必会发。

打扰了,见谅~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7-2 12:52 |只看该作者
刚才有人对我说,老牛实在过于谦抑了,该“鸡”后面,应该给加上个“巴”字,以“正本清源”,老牛决不同意 ...
牛伯一 发表于 2011-7-2 12:08



    牛先生对“鸡”及“鸡巴”很有研究,果然家学渊源。

   这里不是杂谈。为观瞻记,把你祖传的这些东西拿回去研究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7-2 12:55 |只看该作者
抱歉!

实际上,也是不知道醉笑来了本版~前几天好像他在时尚女性版,也就是今天才发 ...
牛伯一 发表于 2011-7-2 12:52



    前天《艺文视点》无人看守,我临时上版的,没及时知会牛B先生,抱歉。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7-2 13:00 |只看该作者
涉及人身攻击的言论,我屏蔽了。

抱歉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7-2 13:03 |只看该作者
牛先生对“鸡”及“鸡巴”很有研究,果然家学渊源。

   这里不是杂谈。为观瞻记,把你祖传的这 ...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1-7-2 12:52


唉~算了,虽然你很讨厌,但我不和你一般见识。你随便吧。继续便 。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7-2 20:19 |只看该作者
抱歉!

实际上,也是不知道醉笑来了本版~前几天好像他在时尚女性版,也就是今天才发 ...
牛伯一 发表于 2011-7-2 12:52



呵呵,老牛,你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你不怕他挑毛病。他在哪,贴子就发到哪,这用咱东北话说,叫“各应”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