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聊聊晚清五“羊”
查看: 9403|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聊聊晚清五“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1-4-11 23: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嘿!六星的朋友好!老驴算是新人,不过这里的很多朋友算是老驴的老相识,马樱花、灵之舞,还有大名鼎鼎的桃花都在红袖共事过,今天带来一篇小文算是拜山帖吧!
  
  聊聊晚清五“羊”
  
  今天开此贴,聊一聊晚清这个话题。纯粹就是聊天,不讲辞章、不讲考据,意兴则归,大家可以尽情发挥,有砖最好!
  
  晚清有个有趣的现象,国之扛鼎,大多属羊!曾国藩(1811)、李鸿章(1823)、慈禧(1835)、袁世凯(1859)、光绪(1871),呜呼,五“羊”治国,巧合乎,机缘乎,抑或宿命乎!
  
  《狼图腾》为什么能肆虐中国现代文坛,概因狼文化倍受军界、商界之推崇。草原的游牧部落的图腾是嗜血的狼,他们瞧不起中原人,绵软如羊。那么晚清五“羊”,真的绵软如羊吗,真的因为他们的性格要为一个又一个屈辱条约埋单吗?这个老驴要打几个问号。首先属羊未必羊。大家看一下,五个“羊”的年代并非是连续的,间断的1847年却出现了岭南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属羊之中却出现了华南虎!
  
  那么下面我将一个一个解读老驴眼中的晚清五“羊”!
  
  一曾国藩
  
  枣核脸、三角眼、大把胡子堆颌前。曾国藩的骨相面相在老驴眼里并不美,似是权谋之人。老驴认真读过曾公的相学名作《冰鉴》,无论怎么与其相貌相对比,这个人怎么也不会成为晚清第一名臣!然而就是这个人,毛泽东说:“吾与近人,独推曾文正公!”,蒋介石说:“曾文正家书及书札,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
  
  曾国藩生于1811年(嘉庆十六年)的湖南长沙府。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1851年开始的太平天国运动成全了曾国藩,促成其7年跳十级的做官记录。满清末造,八旗军、绿营兵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江南江北大营被太平军打得是稀里哗啦。咸丰紧急号召“团练”,曾国藩回湘,募集乡勇,组成赫赫有名的“湘军”!曾国藩用戚继光的方法募勇练兵,外加部分洋枪洋炮,讲究兵贵精不在多,因此湘军的战斗力在当时的清军中是最强的,有道是“无湘不成军”。
  
  可以说,曾国藩是一人之力绞杀了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亲自攻下安庆促成历史转折点。攻下天京的是其弟曾国荃,攻打江苏率领淮勇的李鸿章是其门生,攻打浙江率领湘勇的左宗棠是其大力推荐擢提的。
  
  曾国藩攻杀太平军是血淋淋的狼,其杀人如麻,嗜血成性。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称其为绞杀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民间称为曾屠户、曾剃头。
  
  然而面对外国人,曾国藩却成了羊!
  
  1870年发生在天津教案,使曾国藩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1870年,天津流行瘟疫,天津教堂收养的婴儿大量死亡。民间流传是法国神甫和修女用迷药挖眼剜心制药的结果,最终酿成惨案,法国人首先开枪,但被愤怒的中国人砸死了20多名神父和修女,一时舆论大哗。
  
  法国这个国家很有意思,中国门户大开后,英国人是拼命经商,法国却拼命传教,英国的赫德成了中国的总税务司,法国的传教士却当着中国皇帝的面指责“太监制度”是侵犯人权,因此法国的传教士在中国是上下公愤。
  
  天津教案后,慈禧指示:“和局固宜保全,民心尤不可失!”,而法、英、美、俄等纷纷抗议,法军舰抵大沽河!留给了时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的是天下第一难题。
  
  曾国藩认真调查后,所谓迷药、挖心、剜眼、制药等均属无稽之谈,但法国教堂过于神秘,终年紧闭,又拒绝调查,特别是法国人首先开枪射杀中国人,理应各打50板!
  
  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枪声在耳,当时同治中兴时期的大清,前有僧林格沁的蒙古马队,后有军机大臣文祥的粮草押运,中有恭亲王奕?运筹帷幄,尚被英法联军打得屁滚尿流,最后引来奇耻大辱火烧圆明园。那么现在太平军刚刚镇压完毕,捻军却又在四处肆虐,国库亏空,湘军裁撤,又有何人何力抵抗法军呢!与其大辱在后,不如小辱在前,因此曾国藩上书朝廷,杀人偿命、赔款道歉!
  
  转瞬间,诟詈之声大作,谤讥纷纷,举国欲杀,湖南同乡引以乡人之大耻,曾国藩积年清望,扫地日尽。
  
  说起来,是个中国人都会引以为辱,特别当时的法国跟德国的普法战争正酣,大清正当利用之。更为可笑的是,普法战争在1871年结束的时候,法国大败,除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外,赔款竟然是天文数字50亿法郎!!
  
  都德的《最后一课》写的就是当时情景下,阿尔萨斯一个小学被逼迫学德文的悲惨故事,然而这样的悲惨故事却又要在天津上演,而逼迫上演的却是一个俾斯麦手下的败将,这就更加叫人难以忍受,所以当时的国人不得不将“卖国贼”的帽子送给曾国藩,而曾国藩又不得不带。
  
  郁郁中,曾国藩在1872年死去了,是年61岁,谥成“曾文正公”!《清史稿》给了曾国藩很高的评价:“汉之诸葛亮,明之王守仁”!
  
  “戎马倥匆下围棋,百战归来还读书”,老驴喜欢曾公,亦因围棋、读书是老驴之所爱。而对于曾国藩,凭老驴之才学又何能写其万一!
  
  曾国藩作为国学大儒、理学大师,在晚清享有很高的文学地位,而其治家之严谨,又倍受世人所爱,其《曾国藩家书》影响深远。其识人之才,用人之能又有几人能比!
  
  慎独、敬恕、静心,而又何尝不是今人之必修!
  
  最后用左宗棠的挽联做结束语吧!
  
  左宗棠: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4-11 23:19 |只看该作者
哈,这个排版很糟糕啊!
今天先聊一下曾国藩,明天后天继续聊!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4-11 23:21 |只看该作者
老驴好啊,看到你就想起曾经,那么一段有趣的日子。
没要紧,俺来帮你排下版。
看文长学问啊,多贴点咱就多学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4-11 23:22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4-12 03:21 |只看该作者
很好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4-12 09:33 |只看该作者
我上过一堂课,就是学习曾文正公,如何实现管理绩效的。
那堂课不错,有很多精髓。看了极有体会。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4-12 11:32 |只看该作者
挤过来欢迎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4-12 13:23 |只看该作者
挤开春江,迎接三味
生怕你不知道滴说,俺是小单啊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4-12 14:23 |只看该作者
很新奇,这么多人都属羊,真的是巧合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4-12 14:24 |只看该作者
看见大家都认识楼主,想必是个名人儿,幸会、欢迎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4-12 14:25 |只看该作者
看见大家都认识楼主,想必是个名人儿,幸会、欢迎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4-12 15:5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马樱花


    哈哈,谢谢马樱花,这么快就帮我修改好了帖子!
现在的六星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4-12 15:5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独醒客


    你好独醒客,谢谢顶贴!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4-12 15:5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信以为真


    谢谢信以为真!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4-12 15:5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王小虎的老虎


    哈,你好老虎!

前几天看见你的几个砖贴,很有味道,本想给你几砖,但当时时间不允许我杀几个回合!

以后拜访!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4-12 15:5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子曰


    你好子曰!

中国的历史教科书给了很多人很多的错觉,战则英雄,和则汉奸。这个的确是有违历史!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4-12 15:5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春江潮水


    谢谢春江潮水!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4-12 15:5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王小虎的老虎


    哈,你好老虎!

前几天看见你的几个砖贴,很有味道,本想给你几砖,但当时 ...
三味老驴 发表于 2011-4-12 15:56

你不砸,小虎不疼。
求砸,吨级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4-12 15:5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王小虎的老虎


    哈,你好老虎!

前几天看见你的几个砖贴,很有味道,本想给你几砖,但当时 ...
三味老驴 发表于 2011-4-12 15:56



    欢迎,但不要用马甲哦。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4-12 15:59 |只看该作者
挤开春江,迎接三味
生怕你不知道滴说,俺是小单啊
扑尔敏 发表于 2011-4-12 13:23



    哈,你是小单啊,刚刚知道!

那么你跟小虎都是一样的王小波迷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1-4-12 16: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知音


    知音你好,幸会!
大家都在红袖玩过,所以熟悉!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4-12 16:00 |只看该作者
欢迎,但不要用马甲哦。
王小虎的老虎 发表于 2011-4-12 15:59



    哈,小虎,我基本不用马甲!

你应该在弈城和红袖玩过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4-12 16:0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马樱花


    嗯,我先把这个帖子捣鼓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4-12 18:14 |只看该作者
冲着老驴的学问特地登录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4-12 23:16 |只看该作者
二  李鸿章

“天皇陛下同意停兵了!”

“?!!”

当陆奥宗光告诉李鸿章日本天皇承诺停兵的时候,满脸绷带只露一眼的李鸿章惊喜交加,竟然露出孩童般的笑容!早一天停兵,大清就早一天免遭涂炭。然而这一承诺靠的是老夫子脸中的子弹换来的!大清孱弱至此,令人伏案长叹,太息不已!

这一情景来自1895年3月的日本马关,其时,李鸿章作为大清的全权大臣在此与日本的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商谈和议。李鸿章提出先停战后再商谈,然日本人不许。幸有日本浪人刺杀李鸿章未遂,引起世界舆论大哗,才使日本人主动停战。李鸿章伤的其所啊!然而扶伤自问,李鸿章何止是皮肉之伤呢!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1885年,当李鸿章跨7000吨铁甲船定远号巡视太平洋的时候,穿过澎湖,遇大风而舰不少动,其时的李鸿章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堪比公瑾当年,东方俾斯麦声明远扬。日本弹丸小国岂能撼我大清乎!日本来使洽谈通商合约,要求比照西方索要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时候,李鸿章是一声冷笑,拂袖而去,留给日本人的是一个傲岸的后背和一个粗重的大辫子!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然而仅过10年,一场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定远号自炸于威海港前,陆上淮军也是一溃千里,一败再败,京师岌岌乎可危!这个时候的李鸿章,坐在马关春帆楼谈判桌前的时候,辫子依旧,而后背却不得不矮半截了。李鸿章还在纵谈中日友好,亚洲共荣、共逐鞑虏的时候,陆奥宗光轻轻一笑:真是个可爱的小老头。李鸿章的老朋友伊藤博文拿出条约书的时候,更是温柔的说:“中堂但有签与不签,言他无用”。李鸿章涎上老脸,一分一分的争,说到痛处,几乎落泪,说到怜处,几乎下跪!

然而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终于签定,割地赔款,其条约之苛,列晚清之首。大清帝国犹如晴天霹雳,视为国耻!梁启超说:吾国4000年之大梦至今日始方醒!大清自此走入转折点,日复一日颓势下去。而李鸿章自此走下了权利的顶峰,日渐老去!

李鸿章生于1823年的合肥,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前一句说的就是李鸿章,后一句说的是他的政敌翁同龢。就做官来说,李鸿章做到了晚清汉人的最高级别,大学士又称中堂,即入阁拜相,而文华殿大学士比其老师曾国藩的武英殿大学士更胜一筹,可以说李鸿章是晚清第一重臣!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认为李鸿章是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可与世界一争长短之人,美国总统格兰特认为李鸿章为当时世界四大伟人之首。这些评价在老驴看来,有其据但也过誉。

李鸿章20岁即中举,入都参加乡试前,写下了“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此诗可见其胸吞天下之志,24岁即中进士,选入翰林,任庶吉士!这个翰林是清代文人的分水岭,清代重臣多出翰林,如入军机,翰林是最根本。左宗棠一生耿耿于怀,因为他只是一个举人,他是李鸿章一生之死敌。虽然他后来破格入军机授东阁大学士,这主要来自于他的赫赫战功!而李鸿章耿耿于怀的却是他从来没有做过主考官收过学生。清代人很看重这些功名,师生、同年、同乡是清代做官很重要的裙带关系。

李鸿章早起的功名来自于他的剿匪,以14营淮军起家,肃清上海太平军,令世人刮目,后来屠城常州,攻克苏州,战无不胜。但争功于浙江却与左宗棠解下大仇。太平天国失败后,李鸿章又荡平捻军,可谓战功卓著!就战斗力来说,后期的淮军已远胜湘军,利用上海的饷源,淮军可谓全副武装,洋枪洋炮成为常备。湘军裁撤后,淮军成了京畿重兵,也是李鸿章达到权利顶峰之所赖!

李鸿章一生重洋务,倡变法!办工厂、开煤矿、修铁路、设电报、兴教育,后来创立了亚洲了第一的北洋水师。作为一个大臣来讲,他该做的,他能做的,几乎都做了!

李鸿章的外交,讲究“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他主张丢小利求和局,以给大清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自强自盛。他的这种思想有其积极的意义,也留给世人“秦桧”的名声。

然而李鸿章终究不过是大清的一个裱糊匠,一间破屋,四处漏风,任你如何东补西贴,也不过是暂时补救,小风小雨尚可支撑,一遇强力,必将暴露真相,不可收拾!

《辛丑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心力交瘁,一命呜呼,时年78岁。临终遗诗一首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做了大半辈子的裱糊匠,不辞辛苦,忍辱负重,然而所谓的爱国清流们,袖手旁观,冷眼相对,却始终不肯帮一把扶一手。这些所谓的清流们真的能比李鸿章裱糊的更好吗?梁启超在《李鸿章传》评语:“当今二品大员,50岁以上者,无人望其项背!”此谓盖棺定论!

老驴叹曰:李鸿章幸哉!经3000年未遇之变局,一展抱负,经略八方,遂成累世之基业;文忠公痛哉,遭3000年未遇之强敌,曲意逢迎,韬光养晦,终负万世之骂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4-13 15:55 |只看该作者
拍下驴P——老驴好有学问呐~~!
我等无学无问之徒当45度角仰望之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4-14 01:00 |只看该作者
来了一个大学问家啊,也挤过来欢迎欢迎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4-14 11:37 |只看该作者
这个系列很好。谢老驴送来的好文章哦。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4-16 23:32 |只看该作者
最近广州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慈禧太后不识灯泡,直把瓦数当烛数》,言:“慈禧愚昧无知,又不谦虚好学,翻开清史,这样的笑话比比皆是。1903年,德国工程师在慈禧的寿乐宫装上电灯后,慈禧一看灯泡这么明亮,就随口问道:“这是多少烛的?”意思是这灯泡称得上多少支蜡烛的亮度。”
  作者按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把孔子《论语•为政》里的这句话送给慈禧及慈禧之类的人,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慈禧太后不但昏庸,而且无知,又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所以她说的一些贻笑大方的雷人话就见怪不怪,不足为奇了。
  
  老驴观后,大跌眼镜,一屁股做地下,长久不起,无语中……
  
  1903年,大清重修漪园,李鸿章为漪园亲自从德国置办了一批灯泡,我想作者所说的也许就是这批灯泡。灯泡是1879年爱迪生发明的,其后批量生产直到生活中应用,大抵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就中国而言,慈禧也许是使用灯泡的第一人。对于当时的新型产物,慈禧不耻下问,本来是应当大为表彰鼓励的,在作者眼里却成了没有基本的生活常识,成了愚昧无知又不谦虚好学的典例,不得不对作者不顾历史背景大放厥词、断章取义表示万分惊讶。
  
  慈禧果真愚昧无知又不谦虚好学吗?答案是否定的!
  
  慈禧从小就敏而好学,四五岁的时候开始读私塾,八九岁已经会写大字和画画,入宫后是后宫唯一一位会汉语满语的双语人才,被咸丰提拔为自己的“秘书”,甚至代批奏章,因此引起肃顺的极大不满,称之为“牝鸡司晨”!慈禧不但不是愚昧无知,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皆通。
  
  慈禧好戏,也会司琴,曾经请琉璃厂的大琴师到宫中授课。慈禧会围棋,这个很难得,老驴尤为欣赏,慈禧的书法不错,8岁能写大字,其母70岁大寿时,慈禧在宫中亲写“寿”字为母祝福,慈禧好画,犹擅画兰花、海棠。她的字画常常赏给大臣,放在现在也是价值连城,其中部分作品,有人认为是谬氏代笔,未可知。
  
  慈禧很善于学习,记忆力也不错!小同治上学后,有一本很通俗的读物《帝鉴图说》,教导做帝之道的,慈禧便跟着一起学习这本书,还找人专门为其研讲。慈禧最初写个奏疏是错字连篇,读奏章也是比较吃力,经过几年的学习,是大为精进,对一些引经据典的奏章也是一眼就能读出作者本意。辛丑条约后,慈禧一改过去敌视西人的做法,主动召见外史,对西学很感兴趣,凡事都问。对西学如此感兴趣“皇帝”中,也只有康熙能比。作者所说的那个灯泡烛数之说,就是慈禧好学的明证。德龄写了很多关于慈禧晚年的生活趣事,大多给予正面的评价。而广州日报的那位作者却断其一节,胡乱评价,有违历史记述者本意。
  
  晚清的屈辱,使后人对慈禧近乎妖魔化的评价很多,尤以康有为、梁启超为盛。康梁评价慈禧是个丑八怪、荒淫无度、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玩弄权术的卖国贼,是扼杀百日维新的刽子手。
  
  康梁一说,自是斗争的需要,大多不足信。
  
  丑八怪:慈禧靠选美入宫,能歌善舞,倍受咸丰宠爱,即使70岁时,声如少女,指如葱根,脸上尚能挂住粉。慈禧重保养、重美容,寅时起床,上朝前的美容、装饰、打扮至少需要2个小时,睡觉前沐浴洁身也需1个小时,所以老年时给外人的感觉也非常年轻,德龄第一次见到慈禧的时候,还以为她只有50岁。
  
  荒淫无度:慈禧守寡的第一天起,就没有涂口空的权利了。另外慈禧几乎没有私密空间,睡觉的时候也有宫女、太监侍奉。以前皇帝每天临幸都有敬事房认真记录,对于慈禧即使没有皇帝那么严格,但一般的记录也会有的。慈禧宠信的两位太监安德海、李莲英,净身净的很彻底,其中的安德海被丁宝桢杀死后还暴尸三日。荣禄,这位几乎跟李鸿章一样宠信的大臣,是慈禧小时候的玩伴,至于光绪是不是两人的产物,据老驴考证不足信,唯一可以信的是慈禧晚年有一个英国年轻军官叫拜克豪斯的情人。慈禧不是武则天,她不可能有固定的男宠,当然26岁就守寡的妙龄少妇,深夜啮骨之痛还会有的,悄悄的偷个腥也会有的,至于说到荒淫无度,实在不足信。
  
  心胸狭窄:作为女人,小心眼、心胸狭窄这些缺点,慈禧有。但更多的是宽容和心胸博大。她容人之量即使男人也未必做到,一些跟她打过交道的外国人都认为她是少有的女子,坚强、宽厚,心胸博大!
  
  卖国贼:慈禧是晚清的鹰派,中法战争,慈禧表现出超人的强硬态度,中法合约没有割地也没有赔款。中日甲午战争,慈禧也是强硬的主战派,“说和者斩”,庚子义和团运动,慈禧更是坚决的主战派,说和着,杀无赦、斩立决!只是大清无能,败者多、胜者少,主权逐渐沦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外国人其实根本不领情,那时的八国联军讨论的是瓜分中国土地还是瓜分中国财产的问题,仅仅给人家一点“物力”其实是很难满足列强欲壑的,不过说到家,中国在晚清给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这其实已经让很多外国人对慈禧刮目相看了。
  
  维新变法:灭六国者,六国也!维新变法即使没有慈禧也是必然失败的一场变法。因为这场变法大失民心,特别是失读书人之心!看上去很美,其实中看不中用。仅仅的102天,变法之条约如羊屎豆一般没完没了,纯粹意气用事,一场闹剧而已。康梁的日本顾问伊藤博文叹曰:久病之人下如此猛药,岂能不死!
  譬如废科举改策论。八股取士弊病久矣,李鸿章不知?荣禄不知?还是慈禧不知!难道仅仅你康梁知道吗,废除科举,几百万童生、几十万秀才、几万举人、几千进士、几百翰林出路何在!你总得先给人一碗米汤,再夺人饭碗吧,不想退路,只知攻取,岂能不败!
  
  泱泱大国5000年,至晚清却遭此屈辱,慈禧必有其咎,但仅仅把她作为一只替罪羊,丑化她,妖魔她于今何用!《清史稿》洋洋洒洒百万言,慈禧杂陈其中,字不盈页,可惜可叹!
  儒家文化的重压之下,慈禧的名声只能苟延残喘,垂帘听政、牝鸡司晨,名不正、言不顺。综有治国之才,也必声明狼藉!
  
  牝鸡司晨,使晚清之失给儒家文化极好的借口,赵尔巽在《清史稿》里大叹:“一代之兴亡,系于宫闱,天哉!天哉!”赵尔巽替后代儒家们喊出了心声。切!老驴叹曰:将必亡之大清,系于宫闱,悲哉!悲哉!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4-16 23:33 |只看该作者
感谢马樱花、玉玲珑、子曰、风飘飘的顶贴!

另子曰对曾李的评价点的很到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