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北斗六星网 返回首页

北斗流星论坛唐山妞妞的多彩空间 http://www.bdlxbbs.cn/?9079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愿心中美好塑成永恒,让真实生活充满笑颜

日志

【原创散文】秋游清东陵散记

已有 841 次阅读2013-4-17 16:30 |个人分类:原创散文| 清东陵, 秋游, 散文

                                                       秋游清东陵散记
                                                                作者:唐山妞妞
 
 
      秋高气爽,正是旅游的好季节,我们得到清东陵博物馆的邀请。游玩清东陵是我梦寐以求的事,真没想到梦想变成现实。欣赏美景,了解东陵历史,还想用摄影来表现其魅力。博物馆的领导是父亲多年之交的兄长,也是我的新浪博友,当得知唐山妞妞就是我时,非常高兴,当即表态说这次去旅游,我是主客父亲当陪客,同时鼓励我要拍出好作品,写篇文章与照片相得益彰;当然,欣赏我的歌声与舞蹈也是流程之一。我暗想:这主客不好当,纯粹是赶考啊。临行前,父亲告诉我,摄影对角度与视觉的把握非常重要,光影对建筑魅力的表现得靠老天护佑,只有天人合一才能出好作品,前提是必须深刻理解你所要表达的主题与内容。最终的结果是,老天眷顾我在七天时间里,顺利地完成了一组摄影作品,并为此写了一篇秋游清东陵散记。

  

       几年前,我看过《东陵大盗》电影,还有许多清宫连续剧,因此心中对清东陵的神秘充满了好奇。自从父亲与一位新华社图片记者叔叔一起教我摄影,通过严格的专业学习 ,技巧与审美日益提高,了解与拍摄清东陵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最感兴趣的是:1928年,军阀孙殿英带兵以军事演习的名义掩人耳目就为在此盗陵,不料此事败露后,举国震惊。80多年过去了,我不知道清东陵现在怎么样?尤其是想看看这些皇帝的陵寝到底是什么样子?当时帝后们死后的排场究竟有多大?盛世之君乾隆的裕陵豪奢到何种地步?曾以腐朽闻名天下的慈禧太后陵寝又如何?这里古建筑群到底有多么的宏伟壮观?我怀着种种的好奇心坐车上路了。  

       

       我们的商务车很快就到达清东陵的金星山下,首先看到一列东西走向的巍峨山脉扑面而来,主峰突起,两侧山峦层层朝拱,主次分明,气势雄伟,地图上标明这是燕山余脉昌瑞山。我们登上金星山极目远眺,只见漫山遍野都是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烟缠雾绕,紫气如纱,真是名不虚传风生水起的祥瑞之地。一座座金黄披顶的紫红色山陵隐现其间,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远处的昌瑞山前,宽阔的原野上,无数的石牌坊、石人、石兽、碑亭、享殿、明楼分列其间,井然有序,好不气派。据清史记载: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个皇帝,14个皇后,136个妃嫔,还有孝庄皇太后以及一些公主皆葬在这个25平方公里的区域里。

  

       父亲讲古人非常迷信地理风水。历代皇帝对龙穴的金井很重视,也对地面上的风水格局同样重视。你看清东陵北有昌瑞山为后靠,主峰龙脉高耸如锦屏翠帐、庄严肃穆,大气磅礴;从主脉分出数支龙脉围绕太峰旁伸开来依岭而下结成数个龙穴。从对面的金星山上看,正好形成圈椅形,每一个龙穴就是一个皇帝的陵寝;从昌瑞山主峰上看,南有金星山如持芴朝揖,毕恭毕敬;中有影壁山如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腾越,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似两条玉带环绕其间。四面群山环抱有情,辽阔的原野植被四季如春,在霞光的映照下,瑞气蒸腾、薄烟轻雾时隐时现,犹如神龙游离其间,亦真亦幻,此地雍容大度、皇气浩荡,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之宝地。据说当年顺治皇帝来到这一带行围打猎,就被昌瑞山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

 

      顺治皇帝在位不足18年,他在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整顿吏治,注重农业生产,提倡节约,减免苛捐杂税,广开言路,网罗人才,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也为清王朝走向强盛开创了新局面。自从他挚爱的皇贵妃董鄂氏死后,他的精神支柱完全崩溃,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24岁时染上了天花,死后就葬在昌瑞山太峰之下,名曰“孝陵”。寓有“以孝治天下”的意思。封建社会里,尤其是在皇权制度下非常讲究尊卑长幼、身份地位等级森严。祖先的墓穴自然处于雄踞的主峰,后代子孙的墓丘依次而下左右排列,陵前的那些石像生,在顺治的孝陵里有十八对,那么以后皇帝的石像生就只能在这个数目之下了。对封建皇帝来说,礼法斗不过私欲,历代的皇帝在祖制形式上非常遵守礼法,不敢在外观形式上僭越,但却在享殿、碑楼、石雕、地宫、陪葬等方面大下功夫,迎头越过,奢侈铺张、尽情挥霍。其规制既承袭了前朝,又有了展拓和创新。乾隆、慈禧等陵寝的豪奢或许就是引起军阀孙殿英盗陵的缘故之一吧。

 

      清东陵面积广阔,只能开车顺着主神道走,父亲讲当年皇帝召集全国的风水大师,翻山越岭,历尽艰难各自顺着祖龙脉一路寻来,最后都确定在一个点,就算寻穴成功。所谓龙穴,其实就是地宫里皇帝棺椁下面拳头大小一尺来深的金井,金井就是龙脉地气出口,井口对着棺里尸体的背心处,就可让尸体面目如生,百年不腐。如果金井里有水,就得重新选址,所有大师则小命不保。你看金星山与太峰山正好处于中轴线,而主神道就位于中轴线上,其余皇帝的神道只能在主神道上分支。每一条神道的两旁都有一系列石像生,这些石雕兽类都呈天然状态,体型相当巨大,而且威风凌凌,神气十足;尤其是那憨态可掬的大象背披锦缎上顶瓶罐,煞是好看。每一个石像生都精雕细刻得威武肃穆、生动传神,它们象征着护陵神兽的马、象、骆驼、狮子,麒麟、狻猊等组成。石像生诸如文臣武将之类,当然得是官居一品的才行啊,文臣补服绣有仙鹤,武官补服绣有麒麟。虽然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冲刷,但这些石像生的服饰、官阶标志至今还显得十分的清晰。

 

      我们先去乾隆的裕陵,走过了裕陵前面石像生夹峙的神道,进入一道大牌楼门前,楼外宽阔广场上四角各竖华表一根,汉白玉八棱柱上雕刻着升腾的盘龙,周围的石栏板上皆雕有二龙戏珠,整组华表玲珑剔透,寓动于静。举目看到一座重檐歇山顶,琉璃黄瓦的精巧建筑,它就是神道碑亭。在夕阳的照耀下艳丽非常,我赶紧抓拍了几张。檐墙四面各辟一券门,进去一瞧,两只石龙龟各驮着一块巨大的石碑,那石碑上用汉、满、蒙三种文字镌刻着死者的谥号和功绩。所有清朝帝后的谥号都长得要命。乾隆的碑上文字就是这样镌刻的:“高宗法天隆运到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之陵”。左下角有一印章,仔细辨认上刻六字即:“嘉庆奠亲之宝”。碑文由嘉庆撰写,字体由清代著名书法家、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墼书写,书法潇洒豪放,出神入化,此碑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精品,也是研究乾隆帝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通过神道碑亭后的弯曲而坑洼的神道,就看到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建有三座规制相同的一孔拱桥,龙凤雕柱白玉栏杆,这三座拱桥造形优美,雕工精细,这在清东陵中仅此一例。桥下有水,碧波如镜,在霞光的映照下宛如仙境般唯美的画面。再向前就是隆恩门,再进去则为隆恩殿,也就是所谓的享殿。这些殿宇建设得无比堂皇富丽,汉白玉石雕相当精致,尤其是裕陵大殿巍峨高大进深宽阔,里面设有香阁、佛楼等等,东暖阁辟为佛楼,曾供奉各式佛像以及大量奇珍异宝。据说这些宝贝都让军阀孙殿英洗劫一空,只剩下搬不走的大殿了。不过,从现存的大殿中来看每一个细节丝毫不减当年皇家气派,可见乾隆 是多麽的爱摆排场。我问父亲,乾隆帝六下江南真有其事吗?父亲告诉我,乾隆帝六次南巡,排场一次比一次大,耗费一次比一次多,甚至造成了国库枯竭,也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据《清史稿》中 《吴熊光传》记载了乾隆评价自己说:我当皇帝六十年,自认为自己没犯什么大错。惟有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把好事办成了坏事。出隆恩殿看到的明楼也是全陵最高的建筑物。后面是宝顶,下面即是地宫,也就是安放乾隆帝棺椁的墓室。

 

       裕陵地面上的建筑基本上与北京故宫非常相似。但地宫里却规模宏大,里面有照明灯,即使在地下也很明亮。其进深54,落空面积 372平方米,为青白石砌成的拱券式结构,分前后三室,门楼上雕有出檐、瓦垅、吻兽,八扇汉白玉厚石门上都刻着菩萨的立像浮雕,法身自然、祥和庄严、形态多姿。第一道门洞两侧精雕有四大天王,其造像栩栩如生,威武凛然,目光如电;不论你站在哪个位置,它的眼神总是在注视你,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墓室内壁、券顶雕刻有各种姿态的小佛像,二十四佛、五欲供、狮子、八宝、法器、佛花以及古印度文和藏文雕刻的经文布满整个空间。据记载,古印度文字共647个、藏文29464 个,都是阴文刻就。从整体来看线条流畅细腻,造型生动传神,雕法娴熟精湛,布局精妙,自然天成。此地宫堪称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和石雕艺术宝库。最后面的是金券,石床上安放着乾隆和他的两个皇后、三个贵妃的棺椁。内棺里外也布满雕漆经文。在乾隆棺椁前,陵区设立了两个玻璃橱陈列着陪葬的珠宝,也是80多年前军阀孙殿英盗墓后的零星残余物,仍可看出有些珍珠象小莲子那么大,足可想象到当年陪葬品数量之巨了。 

 

      我们离开裕陵,又去定东陵。普祥峪定东陵位于昌瑞山南麓偏西,是慈安皇太后的陵寝,与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并排而建,因两陵均居咸丰帝定陵之东故统称为定东陵。两个皇太后的陵寝同一称谓,无非两人都是正宫娘娘。慈安是名分所在,慈禧生个儿子载淳做了同治皇帝,所以母凭子贵。慈禧陵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装修豪华,建筑精美,毗邻的慈安陵倒显得黯然逊色。据说慈禧陵的精美超过了清朝历代皇陵,它耗银达227万两之多。仅殿宇贴金一项就用掉黄金4500多两,单是小碑楼内那块重达20余吨的龙蝠巨碑,光开采和运输就用去银子22000多两,其他开支更不用说了。看到两陵如此不一样,我想起慈安的死是否与慈禧有关?父亲告诉我,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日戌时,慈安猝死于钟粹宫,终年45岁。慈安与慈禧共同垂帘达20年之久,在社稷江山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其利益是一致的,她俩没有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自然也没必要害死慈安。这一点,精明聪颖的慈禧应该比谁都清楚。据清史专家徐彻先生考证,通过深入研究,得出结论是慈安死于脑溢血。这种病的诱因是操心疲劳过度。正值国难当头内忧外患一国之主哪能不操心劳累啊。

 

       慈禧陵的地面建筑群工艺水平最高,主要表现在玉石雕刻和彩绘贴金上。隆恩殿周围汉白玉石雕栏,均雕有凤龙图案。大殿前,正中台阶处镶嵌有一块长3.18、宽1.6的丹陛石,上面雕刻的“龙在下,凤在上”。丹凤凌空展翅,穿云俯身向下;蛟龙出水曲身,腾空昂首向上,凤引龙吟相戏火珠。清东陵的雕刻,基本上都是龙在上,凤在下,唯独它别具一格,是凤在上,龙在下。整块石头为高浮雕加圆透雕,凤舞龙翔,云霞弥宇,升腾翻涌,活灵活现。这块丹陛石是卓越的汉白玉石雕艺术精品。一般皇家建造的石栏望柱中,“龙凤望柱”的等级最高,大都在望柱头上以一龙一凤相间排列。而慈禧陵的月台望柱却不同一般,整个雕栏雕琢了240只凤,308条龙。隆恩殿周围的汉白玉石栏杆、栏板和栏柱上布满了“龙凤呈祥”、“水浪浮云”的图案。隆恩殿周围69块汉白玉石板上都雕成了“凤引龙追”的造型,74根望柱头打破了历史上一龙一凤的规制格式,均为“一凤压两龙”,这一组组、一对对的“凤引龙”图案,暗示她两度垂帘听政。有人说是慈禧权欲熏心的写照,又有人说是她依仗权势为所欲为的见证。或许慈禧自有她自己的想法和用意吧。

 

      隆恩殿独具一格的红褐色门窗菱花和梁枋斗拱,乍看不如宫廷红漆彩梁柱艳丽,细瞧之下才发现全是名贵稀少的黄花梨木。遍访各处建筑,用此木建殿堂者,唯有慈禧陵。三殿64根柱皆盘绕铜龙镀金嵌饰,比北京故宫太和殿的6根金柱还要华丽。大殿的梁柱、藻井、彩画全是金丝镶嵌,在光的映衬下处处金碧辉煌。三殿内外大小30块砖墙及228平方米范围内,寓意“万福万寿”、“福寿万代”的内壁雕砖图案全部筛扫红黄金粉,真是富贵堂皇。据记载,慈禧三殿共用金叶子4592.1403两,金饰的豪华程度堪称一绝,不仅在明清两代的皇陵中独一无二,就是在紫禁城中也难以见到。享殿之后,照例是明楼,宝顶,慈禧陵地宫与乾隆地宫相比稍逊风骚,但有两点是裕陵地宫不可比的:第一是她的第二道石门的上门槛是铸铜,还有四个铜门簪,铜门簪面是铜水浇铸的龙凤呈祥图案,非常精细,裕陵地宫没有;第二是慈禧地宫下有两道排水暗沟,像两条龙须斜伸到陵园以外,地宫里有六个龙须沟漏孔,它的作用就是地宫一旦积水,就会通过龙须沟排到陵园之外,这两点就是裕陵地宫所比不了的。慈禧敢僭越祖制,不遵礼法,其胆识与魄力也算千古一人。    

 

       最后在隆恩殿里看慈禧的生活展览。大量的实物和资料概括了她的一生,其晚年照片也在其中。她十六岁进宫,以兰贵人身份走进后宫,当上贵妃而受宠于咸丰帝;又经历了无数次政治风雨,艰难地走上了“垂帘听政”之路,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她以其残暴奢糜、专横跋扈、玩弄权术而成为"女人乱政必亡国"的逻辑代言人,百年以来,被冠之为“阴险狠毒、睚眦必报、狐狸其貌而虎狼其心的泼妇人”。面对这一切,她没有辩驳,也无法辩驳了。唯有她的陵园依然不肯低头,像是在抗议人们对她一生评价的不公……。父亲告诉我说,慈禧非常勤政,即使在病中也如此。她在统治期间,一直尽力维系帝国运转,使中国免于陷入割据乱世或殖民地。其家人除袭“承恩公”一虚爵外,并无人涉政。相对当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歪风,慈禧这方面还算公私分明。至于她是否坏女人?想当年咸丰帝为她戴上珍珠耳丁,慈禧至死也没有取掉,可见她是一位有感情的女人!大清从嘉庆开始内忧外患,道光时已病入膏肓;到咸丰时内乱四起,列强焚掠,国库已无分文。慈禧主政48年里经历了无数的战乱纷争与变革。古今中外任何帝王与后妃也无此经历。慈禧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千年难遇的大变动格局,治理国家的难度要远超过历代帝王。即使武则天也好吕后也罢都无法相提并论。上几代大清皇帝遗留下的祸根,却让一个女人去背负乱政亡国的千古罪名,真可谓世事难料啊!

 

      我们看到的裕陵、定东陵就是这样,康熙陵寝暂没开放,其地面建筑保存不错;咸丰与同治的陵寝其地面建筑不但寒酸而且破败不堪,甚至有的享殿建筑已经坍塌,许多条石破损而且风化严重。今天的清东陵整个园区绿化非常好,许多建筑保护不错,这还是经过大力修复之后的面貌。那么在八十多年前,军阀孙殿英盗陵的时候,这些地方曾经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据史料记载,当时,军阀孙殿英借口军事演习,为掩人耳目,部队把陵区围得水泄不通。亲自命令士兵在乾隆和慈禧陵寝的琉璃影壁前掘洞,遇到障碍就点炮炸开,然后明火执仗,带着利斧武器,缒绳而入。他们设法进入到安放棺椁的金券,用斧头劈开棺椁,硬生生地拖出帝后们的尸体,然后争夺珠宝,搞得尸骨狼藉。有的官兵们为了抢夺珠宝,互相砍杀,还死了好几个人。军阀孙殿英盗陵之后,绿林人物又带麻袋爬将进去,把地上狼藉的小骨头和杂物统统装进麻袋,来到河边淘洗珠宝。暴雨后的墓室全灌满了水,帝后们的尸骨也都躺在泥泞里。这就是当时其凄凉悲惨的场景。

 

       记得有本书名字叫做《东陵于役日记》,作者叫做徐埴。原来几个陵被掘的消息辗转传出之后,遗老遗少们号啕痛哭,溥仪派人去善后,徐埴也是其中一员。他在办事过程中,逐日写了日记,然后刊行问世,也就从另一方面,留下了一些比较翔实的记载。同时还看到了这样一些堪称野史的资料:这一行人乘坐十五辆汽车匆忙赶到清东陵。他们在裕陵前面拾到脊骨、胸骨各一块。派徐埴夜坐木盆浮水到地宫里去察看,因水深无功而返。等抽干水才进入石室,看到尸骨狼藉,棺木破败,遍地碎木。不知道谁为帝,谁为后,谁为妃。室角有一个约五十岁的妇人尸蜡,面目如生。他们把这具尸蜡放进棺木,把其余五人的骨头统统搜集在一起,放进另一棺木。在一堆骨头中,有一特大的头颅骨,上面只残存一枚牙齿,他们猜想必定是乾隆吧。以后,他们又按照溥仪当年的嘱咐,把拾得的珍珠,当众锤碎,然后掩闭石门,封塞隧道。至于慈禧墓穴呢,盗陵的人剥了慈禧的黄龙袍,剪取珠饰之后,就乱丢在路上,被当地乡民拾去,清王朝遗老们用八块钱把它赎了回来,龙袍上的龙目和佛字上镶嵌的珍珠已都被拆得精光。遗老们进入地宫拾得一只绣花鞋。慈禧皇太后的棺木四分五裂,慈禧本人上身裸露,尸体俯伏,头发散乱,左手反搭在背上,翻转过来的时候,遍身已经发霉,生满了白毛,两目深陷,烂成两黑洞。下身穿着是完整的,但只有一只脚穿着绣鞋……

 

      逛东陵,翻史料,让我在观赏璀璨的中国近代建筑艺术明珠的同时,既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也了解许多历史秘闻,学到不少书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同时增长了不少社会见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意识。 通过清东陵看一些帝王与后妃生前死后不同的悲惨境遇,从中可以品味人间百态……

 

                                              2012928修改于唐山市南湖公园凤凰

 


鸡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