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惊魂之愛》(长篇言情小说连载,线装书局出版社出版)
查看: 1849|回复: 1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惊魂之愛》(长篇言情小说连载,线装书局出版社出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2-28 16: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4-2-28 17:11 编辑

第一章 枪神

神话传说中,夸父为了让光明永远留在人世间,他开始追太阳,他想让太阳永远不落。夸父逐日到林扒镇渴死了,他的手杖化为邓林,后来就有了邓林镇,清朝时改为林扒,所以林扒镇是千年古镇,也是河南省邓州市的四大名镇之一。 
  
  年至 1945 年间,国民党军队枪支管理松懈,一些军官私卖枪支到民间,导致民间土匪四起、民不聊生 !
   
  河南省邓州市林扒镇(民国叫林扒区)西边的西山盘踞着一窝土匪,山脚下所有的村庄都空了,村民们都为了保命、保财产舍弃了家园。村子里的小巷子荒草丛生,野兔们居然都把小巷子里的荒草踩出条条道来!
  
  林扒镇驻扎着一个国民党民团,团长叫许立砚。
  
  有一天,许团长得到内线的消息,西山的土匪们要到林扒镇打劫。许团长立即命令他的保镖张智带领十几个民兵到土匪必经之路的一处玉米地里的坟园阻击。张智带着民兵到了玉米地里的坟园,立即埋伏在十几个坟头下。张智派民兵小喜子去打前哨,侦察土匪的动静。
  
  日落西山的时候,小喜子突然惊慌失措地从前哨的地方跑过来,他背指着西山方向对张智说:“妈呀,土匪来了!黑丫丫的一大片,百十号人!”
  
  他这一叫,把那十几个民兵也吓慌了!他们一窝蜂地从坟园跑了,只剩下带头大哥张智伏在一个坟头下!
  
  这一下,好戏来了!难不成一个人阻击百十号带枪的土匪?
  
  是了,英雄都是在危难之际展露头脚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张智拿着盒子枪从坟头探出头观察着动静。不一会,一个身影出现在张智的视野。
  
  好一个张智!只听的一声清脆的枪声,那身影应声而倒!后面百十号土匪一下子警觉了,纷纷卧倒在地 !
  
  过了一会,土匪头子让几个兄弟越过倒下的兄弟往前冲!只听得啪啪几声枪响,那几个探出头的土匪应声而倒!后面的土匪们一下子被震住了!
  
  土匪头子红了眼,命令七八个土匪一起向坟园方向冲!又是几声枪响,倒下了几个土匪!真是枪枪致命!剩下的土匪终于隐隐约约看到,从那坟园的一个坟头的右边一个人闪了一下脑袋,枪声就从坟头的左边响起!
  
  好枪法!只见张智从一个坟头滚到另一个坟头,每次只要从坟头一边冒出头,看到一个土匪,马上枪声就从坟头的另一边响起!
  
  土匪们搞不清虚实,不知道坟园里到底埋伏了多少人。一个小时过去了。土匪倒下了十几个。吓得后面的土匪全部爬在地上不敢动 !
  
  不久之后,民团团长许立砚骑着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带着几十个民兵赶到坟园。前面已经没有动静,派人一看,土匪们都撤走了,留下了十几具尸体。许团长到近前一看,大吃一惊,十几具尸体个个都是脑门中弹——好枪法!一个人阻击百十号土匪——好胆量!
  
  许团长很激动,一把拉过保镖张智,把他扶到自己的马上,亲自牵着,和大伙一起兴高采烈的回镇上了。
  
  这张智何许人也?原来,张智是林扒镇北边的一个叫沈堂村的大户人家的长子,长得虎背熊腰,浓眉大眼,国字脸,大个子,威风凛凛。这家大户拥有几千亩良田,家有好几个长工,有马车马夫,还有佣人和张智的童养媳。可惜张智的父母染上了大烟(鸦片烟),因为当时大烟很贵,两个人戒不掉毒瘾,把家产都抽光了。
  
  二十来岁的张智既迫于生计又要挣钱为父母抽大烟,只好到民团给团长许立砚当保镖,他带着一家人在镇上租了一套房子安顿下来。众所周知,人类的意志是战胜不了毒品的,所以张老先生和他太太败光了家产之后,依靠张智的工资,继续抽鸦片,直到不久后仙逝。
  
  说起这张智的枪法,实在是神奇!
  
  这既跟他勤于苦练有关,也跟他的天赋有关。镇上的居民们多年来每天清晨天朦朦亮就听到镇南面的排子河河谷里传来隐隐约约的枪声。张智还经常用被子蒙着盒子枪在被窝里快速熟练地拆装。
  
  冰动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张智算是把枪玩到出神入化了!
  
  有一次,张智和民团的民兵在一棵树下乘凉,树上一群麻雀叽叽喳喳的很吵。一个民兵说:“道(张智的乳名),你能打一只麻雀下来吗?”
  
  张智说:“好!”他一脚踹到树干上,把一群麻雀惊飞到空中!好个张智!腰间拔枪,右腿抬起来,把枪绕到腿下向上开枪,枪响鸟落!连瞄准都不用瞄!搁现在,这枪法,世界冠军也只能非他莫属了!
  
  后来,民团的民兵多次请张智表演枪法,30 米之外打酒瓶的盖儿,人家张大少爷还是瞄都不瞄,真接从腰间拔枪快速射击,枪枪命中!后来,人们都说,张智的枪法叫“心技”,心想到哪儿就能打到哪儿,随心所欲!为此,人们都叫他“枪神”!搁现在,这“心技”可能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创造者!
  
  张智独战群匪之后,“枪神”的名声已经全镇百姓皆知了。
  
  传到西山土匪们那里,那些土匪们更是闻名丧胆,再也不敢踏入林扒镇半步!
  
  也许应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杀生太多会受到报应!
  
  有一天,张智骑自行车摔伤了,伤情很重,十分疼痛,日日夜夜几天,终于熬不住了,他听了民团的小喜子出的骚主意——抽大烟麻痹大脑,减轻疼痛。
  
  这一来二去,张智吸鸦片烟上了瘾,后来导致肚里长块儿,也就是现在的癌症,撒手西去,时年 28 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4-2-28 16:46 |只看该作者
知音姐帮忙编辑一下,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2-28 17:03 |只看该作者
灵典之爱 发表于 2024-2-28 16:46
知音姐帮忙编辑一下,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只发了第一章,是需要我帮你重新排版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2-28 17:17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4-2-28 17:03
只发了第一章,是需要我帮你重新排版吗?

是的。谢谢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2-28 17: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灵典之爱 于 2024-2-28 17:30 编辑

第二章 奇缘


张智的媳妇 , 也是张智的 25 岁的童养媳杨敏在为他守灵的晚上,抱着五岁大的儿子张德欲哭无泪!也就在那一晚,杨敏为了不让儿子因自己改嫁受委屈,她下定决心不再改嫁,要独自把儿子抚养成人!
  
  25 岁的年轻妈妈就如此向悲惨的命运开战了!当然不是拿着张智那根烟枪,她默默地把它放在仙逝的张智简陋的破木棺材里,让他永远做如此的快乐“神仙”!
  
  说起来,张智和杨敏能相遇相知并结婚生子也算是一段奇缘。
  
  杨敏出生在河南省方城县东北的独树镇北 10 公里的一个叫杨家寨的山村,这个山村在小顶山(又名方城山、北武当山)山脚下,小顶是以大顶(武当山)而言,素有南大顶北小顶之称,都以道教而闻名。
  
  小顶山海拔 716.8 米,居伏牛山最东端,西望伏牛,莽莽苍苍,南眺桐柏,若隐若现,晨观日出,暮看云海,山势雄浑,峰险洞幽,怪石突兀,群山拱之,美不胜收,是自古以来的观光旅游的道教胜地。
  
  相传,道教仙翁黄石公在此传兵书与张良,故小顶山又称黄007 第二章 奇缘石山。山上庙观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至明代最盛,形成七宫二观,二庵十七殿,二桥四堂庙,五洞一街,三道天门的庞大道教建筑群。
  
  每逢阴历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古刹大会,远近游人如织,盛况空前。
  
  还有一个更古老的神话传说,祖师欲找名山修行,一日到裕州境内见路旁一座山,虽不甚高但也雄伟,便上山静坐修炼。
  
  三五年过去了,祖师有些烦闷,便起身向山下走去,刚到山腰,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正坐在一坑清水旁抱着一根碗口粗的铁棍在石上磨。
  
  祖师问她磨作何用,老人答磨作绣花针,祖师替她着急:“这么粗,何时才能磨成?”
  
  老婆婆说:“铁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祖师顿受感悟,急回山修炼,一直炼到脚趾缝里长出茅草,头上垒起鸟窝。
  
  一天,一个面似桃花的姑娘拿着两个鲜桃,来到他跟前挑逗他!他不为所动,继续闭目修炼,那女子上前动手动脚,祖师大怒,两只脚“通通”跺了两下,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山就要塌下去!
  
  祖师忙喊:“快顶着,顶着 !”
  
  原来磨针老婆和送桃女子,都是南海老姆前来点化祖师,见他心诚志坚,便把周围山赶过来,顶住了正要塌下去的山,祖师得道后又搬到大顶山去,此山就被称为小顶山。
  

杨敏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山民,他们俩都信仰道教。杨敏的父亲叫杨益,中等个,脸色略黑,虎背熊腰,十分强壮,除了耕种二亩多山田,还擅长土木活儿。杨益经常到小顶山上的道观做义工,无偿帮助道观修修补补,有时候秋收了,也会捐一些粮食给道士们。
  
  因为杨益为人厚道真诚,李前义道长很喜欢他,李道长经常让杨益到他的办公室喝茶聊天。
  
  1930年,方城县闹起了严重的饥荒,杨益一家已经断粮了近三个月了,李前义道长派人用道观已经很少的粮食维系着杨益和他妻子(杨益父母已去世,无兄弟姐妹)及他们的四个孩子。
  
  眼看着道观也要弹尽粮绝,李前义道长吩咐道士们下山自谋生路,他自己凭借剩下不多的粮食守护道观。
  
  杨益听下山的道士们说了这个事儿,他心生愧疚,觉得对不住李道长,原来李前义道长在这么困顿中还在接济自己一家人。
  
  当天晚上,杨益就失眠了,苦思冥想怎么度过这一刧,想来想去自己也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一家人暂时当乞丐以期度过难关了!还有没有别的出路呢?杨益想去向李道长讨个指教。
  
  第二天一大早,杨益带着大女儿杨敏上道观,一进李前义道长的门儿,李道长马上就从座位上站起来了!他直盯盯地端详着杨敏,8 岁的杨敏眉清目秀、秀丽端庄、文静内向、淡定从容、骨骼清奇,天生拥有强大的气场。李前义道长端详杨敏足足五六分钟,杨敏大大方方地看着有些失态的道长,旁边站着的杨益也被李道长的异常举动惊呆了!
  
  李前义道长看着杨敏突然大笑起来!
  
  李道长扯开洪亮的嗓门儿对杨敏说:“我咋说早上在山顶看到一片紫云东来,原来是你大驾光临了呀!”
  
  李道长跟杨益聊了一会天,就对杨益说,你女儿将有一段奇缘,你带着她向西南方向去。
  
  杨益告别了李道长就带着妻子和四个孩子向西南方向沿路乞讨,后来到了位于方城县西南方向的邓县。
  
  有一天,杨敏父母带着孩子们要饭到张智家,张智的父母看到这一家太可怜,有心照顾,尤其看中了长得眉清目秀、秀丽端庄、文静内向的杨敏,他们表示愿意收留她,并承诺等她长大了让她嫁给他们的长子张智——也就是收了杨敏当童养媳。
  
  杨敏的父母是一百个同意,想着女儿有这么个大户人家收养已经很幸运了,更何况女儿还要在长大后当张家的大儿媳妇自然非常高兴。
  
  在林扒镇东南 5 里处,有一个村庄叫吴岗村。张智的母亲就是吴岗村一家大户人家的女儿,也就是张智的外婆家。
  
  安葬完丈夫,杨敏就带着儿子投靠到吴岗村。
  

杨敏给吴家纺衣织布、洗碗扫地,维持家计。一直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
  
  因为吴家是大地主,但杨敏是童养媳,是穷苦人出身,所以村支书就找她谈,说,如果想继续跟吴家一起生活,成分会划成地主,如果从吴家分开,成分是贫农。
  
  杨敏选择与吴家分开,分得了吴家的一间旧房,村里也分给了她二亩多地。
  
  因为当时粮食产量都很低,杨敏种的二亩地,收成勉强够娘俩吃。太穷,养不起牛,没法耕种,杨敏就给有牛的人家织布,然后借牛耕地。
  
  作为童养媳的她,旧社会都是要传承裹足的封建“美德”,就这样一个三寸金莲的小脚小女人毅然像壮年男子一样扶犁策牛耕田。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杨敏为了避免别人闲言碎语,从来不请村里的壮年男子帮忙,独自默默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
  
  林扒镇这个地方,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棉花和玉米。每逢六月份麦子熟了的季节,杨敏就带着七八岁的张德在烈日炎炎下挥汗如雨地挥动着伟大的传承千年的收割工具——镰刀,一刀一刀割麦子。收割完麦子就用拉车一车一车往家里拉。
  
  这孤儿寡母的,七岁的小孩背着一根绳子在前面拉,年轻的母亲在后面拉着车。一到上坡路段,母子俩就使足了全身的力气拼命拉!
  
  艰辛的岁月把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伟大的善良勤劳和坚毅精神”写在了杨敏年轻的脸上!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2-28 17:28 |只看该作者
灵典之爱 发表于 2024-2-28 17:21
第二章 奇缘
张智的媳妇 , 也是张智的 25 岁的童养媳杨敏在为他守灵的晚上,抱着五岁大的儿子张德欲哭无泪 ...



第二章里面有008、009、010、011 小标题给你删除了。

下班了,后面再发的话明天帮你排版。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2-28 17:29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4-2-28 17:28
第二章里面有008、009、010、011 小标题给你删除了。

下班了,后面再发的话明天帮你排版。

好的,谢谢知音姐!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2-28 17: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4-2-29 12:53 编辑

第三章 不幸的人生

  人生三大不幸,幼年丧父(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女)。
  
  张德五岁丧父,人生大不幸之一。
  
  张德自随母亲投靠到吴家以来,他就依靠母亲给吴家纺织、干家务活,得到吴家的照顾。
  
  张德出生于 1942 年农历的九月初五,“九五”至尊的生日却生在如此凄凉悲惨的家庭。他五岁丧父的时候,模模糊糊记得他父亲的样子。张德也生得有些他父亲的风采,大眼睛、国字脸、皮白肉嫩、性格像她母亲一样腼腆内向、寡言少语,很聪明。
  
  解放后,张德和他母亲虽然分得了二亩地,但是当时粮食产量很低,过得一贫如洗。他母亲没钱让他上学。直到张德九岁,他母亲靠给人家纺织赚来的工钱,才勉强供他上小学。
  
  那时候的吴岗村人都一律穿着棉布织的粗布衣服,用村里染房里的染料染上颜色,每人大多也就两三件衣服。破了,打上补丁继续穿。
  
  每年过春节,大年初一,同村的孩子们都穿着新衣服聚在一起玩耍。张德总是远远地独自站在哪儿瞅,不去扎堆,因为他母亲没钱给他买新衣服,过年也穿着一身破旧的带补丁的棉布衣,他也不向他母亲闹着要新衣服。幼小的心灵里刻上了深沉的自卑与早熟!
  
  九岁的张德就穿着打补丁的粗布棉衣上学,连一个书包都没有,直到三年级才有了一个同村的同学送给他一个用旧的书包。他很喜欢读书。做作业时,他用铅笔写,作业本子正反两面写满了,由于没钱买新作业本,他就用橡皮擦掉旧作业本上的字继续写,直到作业本的纸已经擦得薄的不能再擦才换一个新作业本。他学习非常认真刻苦,没读二年级,直接跳级到三年级,成绩居全班上游。
  
  读三年级的时候,寡妇杨敏就没钱供他上学了。学校知道他家的情况,就给他免了学费。后来,他读到小学毕业就辍学了。
  
  年,吴岗村大集体生活开始,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食堂,16 岁的张德当了第四生产队的食堂会计。冥冥中,张德继承了他父亲打枪的天赋,打得了一手好算盘。算账速度极快,精准无误!很快,他“神算”的绝技远近闻名,也为他后来进入大队领导班子,当上吴岗村大会计做好了准备。
  
  年可爱的“大跃进”时,林扒镇建了个炼钢厂,发动各村搞大炼钢铁,家家户户的铁锅等跟铁有关的东西除了生产工具,全部都被收上去。这炼钢要烧炭,于是所有的树都被砍光了,用来制炭。结果,钢也没炼成,所有的铁器被炼成了一陀陀废渣!
  
  年至 60 年,全国三年自然灾害,吴岗村田地三年粮食绝收,村里开始饿死人,每天都要饿死几个人!饿死的人连棺材都没有——树都被砍光了,只好用一张草席卷了,在野地里挖个深坑埋下去!
  
  有一天,张德站在村外的高坡上向远处望——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呀!
  
  所有的村庄除了黄泥巴筑的墙、麦秸秆铺的屋顶的房屋,一条条坎坷不平、弯弯曲曲的黄土路,一片片光秃秃的,极尽荒凉、极其原始、形同地狱呀!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2-28 21: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4-2-29 12:55 编辑

第四章 美丽的乞丐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年冬天的一个早上。
  
  寡妇杨敏见昨晚下了大雪,所以早早起来扫门前的雪。她推开破木门,拿着大扫帚,就开始扫起来。她都扫了一大会儿了,猛不丁的看到自家屋檐下坐着一个人!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只见她穿着一身没有补丁的棉衣,双腿屈起,两手揣在袖筒里,头靠在上面,睡得正香。身边放着一个白色的碗和一根竹竿棍——看来是一个要饭的。
  
  “喂!女娃儿醒醒!”杨敏走到小姑娘面前喊。
  
  小姑娘抬起了头,一副饥饿很久的样子,瘦瘦的,一弯月牙眉,肤色淡黄,瓜子脸,眼睛中黑仁儿颇大,显得很美。
  
  “这是哪儿?”小姑娘睁开了睡眼惺忪的眼问。
  
  杨敏说,这是吴岗村。
  
  “你从哪儿来?”杨敏问。
  
  “我从白牛来的。”小姑娘有气无力地勾着头低声说。
  
  白牛是邓县东北边的一个乡,距离吴岗村八十多里——显然这个小姑娘已经走了很久了。
  
  “赶紧进屋来!外面冷。”杨敏心疼这个小姑娘。
  
  小姑娘进了屋,打量了一下。
  
  这屋大概也就 30 平方,屋里什么家具都没有,一个灶在墙角,把灶边的墙熏得漆黑。室内地板是黄土,倒也平整。只有一张破木床,上面正睡着一个少年。
  
  随着姑娘进了屋,杨敏赶紧给她倒了一碗白开水,姑娘接过去,大口大口的喝起来,显然是饿坏了。杨敏转身坐在灶前开始烧火,准备做饭。
  
  这时候,睡在床上的张德醒了。一睁眼看到小姑娘,脸就有点害羞地红了。
  
  小姑娘倒显得从容,看到张德起来了,就说:“给你们添麻烦了!”
  
  “没事。”张德盯了一眼这个跟自己岁数差不多的女孩,低下头,大方的说。
  
  随后,两人陷入了沉默。
  
  倒是杨敏一边烧火一边跟她热情的拉起了家常。
  
  知道了小姑娘叫邵贵,出生于 1941 年,幼年时父母双亡,被一个家境颇富的中农寡妇收养。中农寡妇待她不好,经常虐待她辱骂她,常常在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冻时让她到雪地里去捡柴等等。她心特别细,总是能在雪地里捡一满筐柴禾,而别的穷孩子总是捡不了多少柴禾,为此那些穷孩子们给她起了一个绰号“柴禾王”。
  
  邵贵很喜欢学习,成绩在全班数一数二,当她读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中农寡妇就不供她上学了,不给她交学费,不让她上学了,让她辍学干家务活。干了几年繁重的家务活后,十分刚烈的 16 岁的她忍无可忍,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
  
  她拿了中农寡妇的一只白瓷碗,头也不回就走了,手里拿着一根打狗棍,宁当乞丐也不愿意当中农寡妇的养女了!
  
  邵贵怀里揣着那个白瓷碗,这才沿路“乞讨”到了吴岗村。
  
  后来,那些吴岗村的村里人呀,经常说她是一个“要娘”,即要饭的女人。邵贵也知道那些村里人叫她侮辱性、歧视性的“要娘”,她为此不喜欢和那些村里人说话。
  
  真是此寡妇和彼寡妇,她算遇到了一个被吴岗村人公认的大善人——又一个寡妇杨敏。
  
  两个人聊起来,身世相似,都极悲苦,同病相怜!
  
  饭好了。稀饭和黑窝窝馍。邵贵吃得狼吞虎咽、风卷残云,显然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吃过饭后,俩女人继续热聊。
  
  吃过简单的午饭后,俩人接着聊,一直聊到天快黑,邵贵才有些舍不得的说:“大娘,我要走了……”
  
  杨敏一听,立即拉着她的手有点恳求地说:“女儿呀,这天寒地冻的你要到哪儿去?不如留下来咱们一起过吧!”
  
  邵贵一想,也是。自己要到哪儿去呢?
  
  于是,她同意了杨敏的恳求。随后,这俩女人互相以“娘和女儿”互称。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2-29 05:4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4-2-29 12:56 编辑

第五章  简陋的婚礼


1959年至1960年,三千多人的南阳地区最大的行政自然村——吴岗村,饿死了百十人。在极其残酷的灾难面前,吴岗人展示出了极其坚毅的精神,涌现出一些感天动地的事儿!
  
  两年来,由于粮食绝收,村里的各生产队食堂只有数量很少的地瓜干,熬出来的地瓜汤能照得出人影!
  
  算下来,一个人一天的口粮只有二三两地瓜干。
  
  全村人个个面黄肌瘦、形容枯槁、有气无力,穿着破衣烂衫,饿极了都到野地里挖草根充饥!
  
  想吃树皮都没有,由于1958年搞大炼钢铁,所有的树都砍了去烧炭,村里村外光秃秃的!
  
  饿死的大多是体质薄弱的老年人,也有好几个壮年男人饿死了!
  
  那几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壮年男人为了父母和孩子们能够活命,每天都把自己的口粮让给父母和孩子吃,最后自己饿死了!
  
  那是何等高贵的牺牲精神!何等感人的孝心与爱心呀!
  
  吴岗村出孝子的名声与传统也是从那时远近闻名的!
  
  当时,张德在食堂当会计,稍能“以公谋私”留一点地瓜干给他母亲吃。邵贵在村办幼儿园当老师,村里挤出粮食照顾孩子们和老师。就这样,三个人算是从死人堆里熬过来了!
  
  1960年冬天,国家紧急从四川省调来大米,救援吴岗人,才不再饿死人。
  
  1961年的春天,吴岗村。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经历过寒冬的洗礼,榆树、柳树、白杨树和槐树枯黄的树枝上长出了嫩嫩的绿叶儿。
  
  一家三口人喜气洋洋。杨敏昨晚上与邵贵交流,想让她与儿子张德结婚,邵贵羞红了脸,低头同意了。
  
  这时候,吴岗村1958年至1960年的食堂解散了,张德从食堂会计转为吴岗村第四生产队会计。
  
  从1957年到1961年,张德与邵贵朝夕相处、同甘共苦,彼此产生了好感,他也愿意与她结婚。
  
  于是,世界上最简陋的婚礼开始了!
  
  没有酒,没有肉,最奢侈的菜是炒了几盘鸡蛋。
  
  杨敏邀请了左邻右舍十来个人,在那一间破草房前的空地上摆了两桌,张德与邵贵算是正式完婚了。张德和她结婚后,他们生育了四个孩子,二男二女。大字不识一个的寡妇杨敏、张德和邵贵都是非常善良勤劳和敦厚的,他们终生都没有说过脏话,从不骂人、不与人争吵也不占他人便宜。
  
  杨敏和儿媳邵贵不知道她们的婆媳关系打破了几千年以来的“婆媳矛盾十有九不和”的魔咒,直到杨敏去世,婆媳之间没有红过脸,也没有吵过架。
  
  她们的实践证明,婆婆像养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媳妇,媳妇像对待自己亲娘一样对待婆婆,千年婆媳矛盾难题应刃而解!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2-29 05: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4-2-29 12:58 编辑

第六章 安子的出生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时值文化大革命后期。
  
  安子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河南省,河南省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南阳市,南阳市人口最多的县城之一邓州市,邓州市人口最多的行政自然村之一吴岗村出生了!
  
  四面土墙、麦秆屋顶、一扇破门——安子就生在这个破房里!
  
  出生前,安子娘肚子疼了三天三夜!村里的接生婆富有经验地安慰安子娘,说,这坏家伙在等属于他的时间!
  
  1972年9月20日(农历8月13日)子时,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原始而荒凉的草屋,安子就在属于他的这个时刻出生了!
  
  哇哇哇!声音嘹亮,一出生就一直哭!
  
  哭啊哭!
  
  巨后悔呀!
  
  似乎一睁开眼就明白投错胎了!
  
  这一哭就是半年,天一黑就哭,哭到天亮歇工。
  
  安子把他的娘亲折磨得苦不堪言!
  
  实在没办法,安子那倒霉的父亲张德买了一打黄纸,上写:天灵灵,地灵灵,俺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帮帮忙,一觉睡到大天亮!
  
  安子这倒霉父亲从村里头的大树一直贴到村外面。
  
  后来,果然见效——安子不哭了!
  
  三翻六坐九爬,说的是婴儿三个月大会翻身,六个月大会坐,九个月大会爬。
  
  这奇葩孩子倒好,六个多月会坐的时候,双手抓双脚往前伸,拉着屁股往前挪,居然满院子“走了”!安子的娘亲被这奇葩的动作逗乐了!
  
  安子生得皮白肉嫩,遗传他爷爷和父亲的国字脸、淡黄色的头发、一双呼闪呼闪的大眼睛、小鼻子挺挺的有个小鹰勾,像一个洋娃娃。
  
  安子娘如获至宝,十分喜爱。安子快九个月的时候,安子娘为了教他爬,她常常在前面拿一个玩意儿逗他爬。这娃娃坚决不让膝盖着地,男儿膝下有黄金——不爬,端坐那儿如如不动像一尊小活佛!
  
  诗云:《小活佛》
  
  我,我,我盘坐像座佛。
  
  双手抓双脚,一前一后挪。
  
  这个动乱年代出生的孩子要经历怎样的人生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2-29 05: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灵典之爱 于 2024-2-29 05:53 编辑

第七章 烟魔的摧残


张安子出生的时候,前面已经有大哥安海、大姐安芳和二姐安月,一家七口人虽然贫穷却过得其乐融融。

安子一出生就受到了奶奶和母亲极致的宠爱。安子长大后,听那些村里的长舌妇们说,他母亲是“要娘”(要饭的女人)出身,极具侮辱性的称号。但是安子从不在乎别人说他娘是“要娘”,反而更加敬爱他娘,因为安子从小到大亲眼见识了他娘的超级勤劳善良与刚强,活活脱脱地一个“战斗母狼”!安子娘从不说假话和脏话,自尊心十分强,心思缜密。


安子长大后曾问过她要饭的事儿,她说,她怀里揣着那个白瓷碗,饿了三四天都没有把碗拿出来,她的超级自尊心使她张不开嘴向别人乞讨!安子是深信母亲的,知道她的超级自尊心,也知道她心灵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再说了,十来岁的女孩,也只是一个孩子,即使乞讨了,也没啥呀!那些长舌妇们实在不至于在她身上贴一个“要娘”的歧视性标签!


安子深爱他那被有些村里人称为“要娘”的母亲,他从小到大一直到他母亲去世(去见上帝——安子娘是虔诚的基督徒),极其孝顺的安子都没有给过他母亲一次难看的脸色,也没有反驳过或指出过她有什么过错。安子觉得他的“天职”就是竭尽所能地逗他母亲笑,他感恩母亲把他生到这个世界来!


张德由于算盘打得好,账算得清,工作认真,积极勤奋,为人敦厚,寡言少语,深受村支书老牛的喜爱。


老牛推荐他入了党,1977年,张德被镇党委选入大队领导班子,当了大队会计。


张德盖了两间土坯房,供七口人住。总算摆脱一间草房里摆两张破木床——安海、安芳和安月与奶奶挤在一起睡,安子和父母一起睡的穷蹙。


六岁的安子白白净净的,衣着整洁,衣服都是新的,脸上经常挂着甜甜的笑,阳光活泼,十分可爱。村里的左邻右舍都十分喜爱这个小孩,给他起了个绰号“白净小伙儿”。


安子娘不知何故出奇地溺爱这个孩子,让安子吃奶吃到五岁。安子哥哥姐姐们都穿着有补丁的旧棉布衣服。


天冷的时候,安子头上经常戴着一顶“反拉丁”(70年代的一种布料)帽子。村里的小伙伴们编了一句歌谣,围着安子唱:“小安子,反拉丁,带着帽子进北京!”


安子六岁的时候,有一天,村里一个老人去世。安子和一大帮小伙伴跟着送葬的队伍捡鞭炮。


安子捡了鞭炮,就和几个小伙伴站在路边的一个红薯窑上放鞭炮玩。放鞭炮用了大人们给的烟头。


正在这时,一个比安子大一点的手里拿着香烟的小孩走过来,他走到安子面前说:“安子,你会吐烟圈儿不会?我吐给你一个看。”
说完,那大孩子就深吸了一口,然后悠悠地吐出一个个漂亮的烟圈儿,袅袅地升到空中。


安子拍手称奇,十分羡慕!


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安子开始学着吐烟圈儿。


吐了半天,安子终于吐出一个烟圈,看着打着旋的烟圈升到空中,安子很得意,他不知道可怕的危险要降临到他身上!
那大孩子看到安子会吐烟圈了,就激将说:“安子,你敢把烟吸到肺里么?像我这样吸!”


说着,大孩子就深吸一口,吞到肺里,然后慢慢地吐出缕缕小烟儿。


安子觉得好玩,也跟着学大孩子吸了一口,吞下肺里,却立马呛得剧烈咳嗽起来,眼泪都咳出来了!


那大孩子就哈哈大笑起来,说,“笨蛋!不行吧!”


说完大孩子就转身走了。


安子受了刺激,决心要像大孩子一样把香烟吸到肺里然后吐出烟圈。


安子尝试着吸了一次又一次,浑然不觉烟魔已经向他伸出邪恶的魔爪!


安子抽完了半截烟头,悻悻地往家走。


刚到家门口,安子看到他父亲嘴里含着香烟,从大队部回来了。


安子蹦蹦跳跳地蹿到他父亲面前,说:“爹,把你的烟给我,我要放鞭炮!”


那张德也实在没料到,安子后来会六岁吸烟上瘾,成了吴岗全村皆知的最小的大烟鬼!


张德随手把烟递给了安子后,就进家了。


小小幼儿安子在家门口的槐树下,苦练吸烟。


最终,不久后安子就让烟魔上身了!


此后,安子开始了长大近十几年的受烟瘾折磨摧残的漫长岁月!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2-29 05: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灵典之爱 于 2024-2-29 05:59 编辑

第八章  小小学童


安子七岁时,上了吴岗村的育红班(幼儿园)。


安子那个兴奋啊!有一大帮孩子一起玩。


老师叫吴云,高高的个儿,二十来岁,大烟鬼,牙齿被烟熏得黄黄的。


吴老师知道安子是大队领导张德的小儿子,于是任命安子为班长。安子也算是中国最小的官儿(村官)的官二代了。


育红班在吴岗村的西边,两间破草房。


吴云老师那个爽啊!


村里一个月给他发几块钱的工资。


他带着这帮孩子,不是以学习为主,而是尽情的玩儿!


育红班旁边有个小池塘,夏天一来,小池塘成了孩子们玩乐的乐园。吴云带着脱个精光的男孩们在小池塘里打水仗,水波儿打着涟漪拍打到岸边。岸边的大榆树的树叶儿在风中招展,枝丫儿上的麻雀快乐地叫着。在大榆树下的树阴里,女孩们坐在岸边兴高采烈地看热闹。


游戏结束了,吴云带着孩子们回教室上课,全班只有老师一个课本,穷啊!


孩子们跟着老师扯着嗓子念“aoe”、金木水火土。


吴老师上课,每次只上十来分钟就交待安子维护班级的秩序,自己出去到教室旁边的大树下,坐在一张草席上吸上一根小烟休息“过度疲劳”的大脑了!


安子在班级里坐不了一会儿,烟瘾就犯了,直打喝欠。他溜出教室,走到吴云的身边。


“吴老师,给我抽一口,好吗?”安子可怜巴巴的央求道。


这吴云早就耳闻安子是个小小的烟鬼,碍于安子爸爸是大队领导,就遂了安子的请求。


于是,安子坐在老师的草席上,师生俩你一口我一口轮流“思考人生”(抽烟),多么滑稽的情景!吴云可是安子的第一个伟大的灵魂工程师——启蒙老师呀!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2-29 06:13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之前在哪里发过?我好像感觉有点印象。。。。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2-29 06:4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2-29 06:13
是不是之前在哪里发过?我好像感觉有点印象。。。。

记性真好。在长江发过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2-29 06:48 |只看该作者
灵典之爱 发表于 2024-2-29 06:40
记性真好。在长江发过

嗯啦。我对文字敏感,不说过目不忘,起码是有印象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2-29 06:5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2-29 06:48
嗯啦。我对文字敏感,不说过目不忘,起码是有印象的。。。。

呵呵,我也是一个对文字敏感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2-29 06:51 |只看该作者
出发前永远是梦想;上路了,才是开始。我要上路了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2-29 06:52 |只看该作者
灵典之爱 发表于 2024-2-29 06:51
出发前永远是梦想;上路了,才是开始。我要上路了呢

上哪里去?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2-29 06:54 |只看该作者

啊呀,是说开启创作之路,开始写第三本书《十字契约》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2-29 06:56 |只看该作者
去年出版了两本书,一本长篇小说,一本文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2-29 08: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灵典之爱 于 2024-2-29 08:26 编辑

第九章  逃学的孩子


1980年的秋季。

位于吴岗村中部的吴岗小学迎来了一个面黄肌瘦、牙齿黄黄的小孩——安子上小学了。


班主任语文民办女老师吴秋接待了这个新生。


“你叫啥?”吴秋问。


“我叫张安子。”安子怯生生地说。


“你爹是谁?”吴秋又问。


“张德。”安子摸了一下头,轻轻地说。


“哦,大会计的二公子呀!”吴秋调侃地笑着说。


“班长班长,你来了!”育红班的同学吴绪看见安子,兴奋地叫。


吴秋老师一听,就问安子,“你是育红班的班长?”


安子低着头,说:“是的。”


吴老师摸了安子的头一下,说:“那你就继续当班长吧!行不?”


安子一下子眼睛闪光了,又要过当官儿的瘾了,又可以带着全班男生打群架玩儿了,于是,他高兴地对吴老师说:“行!”


70年代,小学的知识十分简单,教材很古老,小学开了语文、数学两门课程。没有音乐课、没有体育课,更没有美术课。
安子的民办数学老师叫高忠,这个数学老师不简单,教了一辈子一年级数学。


也是这个高老师,吓得安子经常逃学。


高老师有一个绝招,“敲耳朵”。


每逢调皮捣蛋的学生们闹事,高老师就用他那粗壮的大手,一把拎起闹事者的耳朵,用教鞭(竹竿棍)狠狠的敲下去。只一下就敲得闹事者眼泪横流,大声求饶!


安子虽然是班长,但是他天生的不喜欢枯燥的数学,一逢上高老师的数学课就趴到课桌上睡觉。


为此,高老师十分恼火,伤了自尊。难道我的课不精彩么?!


管你是班长呢!高老师总是不拘私情、大公无私地拎住了安子的耳朵,狠狠一竹竿棍儿敲下去,每次都敲得安子眼冒金花、眼泪直流!
为此,安子恨透了高老师,开始学会了逃学。


逃学到哪儿去了呢?


——田野里。


安子最喜欢牵着自己心爱的大黄狗阿黄到田野里瞎逛。


油菜花开的时候,满田野的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儿。


安子逃学到油菜花儿田里,躺在花丛中,头枕着双臂,嘴里含着没有过滤嘴的香烟,悠悠地吐着烟圈儿,静静地“思考人生”。
安子望着蓝天白云想,这天像一个“锅盖儿”罩着大地,天外是什么?我怎么到这儿的?我要干什么?我要到哪儿去?


其实这是一种宇宙意识。


安子刚会说话的时候就问母亲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安子母亲就笑着说,你是安子呀,是在田里干活的时候从土里挖出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2-29 08: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灵典之爱 于 2024-2-29 08:37 编辑

第十章  抽烟的“技巧”


安子为了吸烟绞尽了脑汁。

没有钱买烟的时候,安子就骗父亲说要买笔。70年代,一包劣质香烟一毛钱,一支圆珠笔恰好一毛多,够买一包香烟。


为人敦厚的张德哪儿是狡滑的安子的对手,每次都被安子骗了钱去抽烟。时间已久,张德才发现被安子骗了!就再也不给安子钱了!


可怜的安子烟瘾一犯就茶不思、饭不进,急不可耐了就找村里的吸旱烟的老玉头。老玉头有一个长长的旱烟袋,烟窝子里装烟丝的那种。老玉头十分喜欢安子,每次都满足安子。安子每次上学的路上经过老玉头的家,都要先吸上几口,过足了瘾然后去上学。


有时候老玉头不在家,安子就沿着村子里的土路捡烟头,活生生的又一个捡烟头的三毛!瞧瞧这个小孩子大烟鬼!   


安子在路上每看到一个烟头,就走到那烟头跟前,弯下腰装着系鞋带儿,迅速把烟头握在手掌心里。


可怜的自尊心呀!他怕被别人看到了笑话他!


安子捡了一把烟头后,用纸卷一个喇叭筒,把那些烟头儿的烟丝放到纸筒里自制一根烟来抽。


村里育红班老师吴云家开了一个代销点,可以用鸡蛋换香烟,湍河桥牌一毛一,一个鸡蛋可以换一包烟。安子开始偷家里的鸡蛋,每次拿一个,不敢拿多,怕被家人发现。


安子偷他爹的钱就绝了!


安子与他爹娘睡一张床,他与他娘睡一头。


冬天的时候,安子爹总是把棉衣放到被子上。安子早早的醒来,就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把他爹的衣服拉过来,掏出他的钱包。钱包里有当时面值最大的十元钱,安子无比狡猾地不拿,只拿面值一元钱的纸钞。一元钱在当时已经算不小了。70年代,一盒火柴才二分钱,一个鸡蛋一毛钱。


有时候,安子烟瘾犯了,各种伎俩都施尽了,没有香烟抽。他就蹲在村里的大土路边,等着抽烟的大人从面前过,然后,悄悄地跟着,一直跟到那抽烟的大人把烟屁股儿扔到地上。


这时,安子就停下来,站在那还在燃烧的烟屁股儿边,等到那大人走远了,他迅速捡起烟屁股儿躲在路边的沟里,大口大口地吸起来,一直吸到那烟屁股儿烧到嘴巴!


可怜的孩子!


对中国烟草公司来说,安子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小烟民呀!六岁就开始无怨无悔地支持中国的烟草事业!安子也恨透了发明香烟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2-29 11:38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章  深度睡眠


安子的睡眠是可以创造吉尼斯世界记录的睡眠。尿憋了都不醒,直接尿到床上。这一尿不打紧,一直尿到十九岁。

尤其是北方的大冬天,安子尿床后,自己浑然未觉,睡在自己的尿里,愣是把尿暖干。


安子娘疼爱安子,怕安子尿床后冻住,就让安子睡在自己身边,直到十四五岁,每晚二三小时一次地唤安子起来撒尿。
可怜的安子娘!


安子尿床的事儿左邻右舍都知道。每次安子娘把被安子尿湿的被子晒到外面的绳子上的时,被子上赫然的尿迹就像一张大地图。所以,邻居们都笑说,安子又印“地图”了!


尿床是一种病?安子爹也着急了,听说牛鞭能治尿床,他就花了血本买了些牛鞭。要知道啊,安子童年时代,物质极端贫乏。村民们吃饱肚子都不错了。最大的奢侈不过是吃上几个鸡蛋,吃上一个白面馍。


安子爹当了大队会计后,算是主管吴岗村经济命脉的财神了。但是,作为那个时代的党员干部都极端清廉,觉悟都非常高。这觉悟也有被毛主席时代运动搞的多有关。


有一次,林扒镇党委把全镇所有的会计们集中在一起搞“清财运动”,号召会计们积极揭发贪污公款的行为。林扒镇许营村的会计被批斗了。揭发者在批斗他时,大喊:“老实交待!你从哪儿来的钱娶的媳妇?!”


那会计赤红着脸说不出话,其他会计们就一窝蜂地涌上去打他。张德也装出积极的动作,拥在人群的外围嘴里喊着“打!”——凑热闹。
再说安子尿床的事儿,邻居们经常问安子:“是不是晚上做梦,梦到尿急上厕所,就尿了?”


安子苦笑说没有啊。安子只在四岁多的时候作过一个唯一的可怕的噩梦——此噩梦实在是匪夷所思——安子一直把它深深地藏在心底,对谁也不讲!此为后话。


没有多少积蓄的安子爹张德咬咬牙花了血本给安子买牛鞭,连续吃了几个月,仍然不见效,安子还是尿床,就放弃治疗了。
安子娘算是天下最尽心最辛苦的母亲了!


从安子出生到安子十几岁,她从来都没有睡过一次完整的觉,每隔两小时就要唤安子起来尿尿。照她的话说,她是安子的老丫鬟。


人受憋度武艺高。安子母亲经过长时间的折磨,终于想出来了一个办法。她把院子里的大葫芦里面掏空了,制成一个接尿的工具,每晚就把大葫芦放到安子的体下,把安子的小鸡鸡塞到葫芦口里。这样一来,这大葫芦就成了床上的厕所,安子母亲也终于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2-29 15:32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章  青梅竹马


安子一岁多的时候,有一天,院门口进来了一个算命的老瞎子,头发雪白、长长的白胡子,拄着一个竹竿棍儿。他是吴岗村北边下郝岗村的算命先生郝瞎子,算得很准、远近闻名,人送绰号“郝半仙”。

安子娘早就听说了“郝半仙”算命算得准,就让他给安月和安子算算。郝瞎子仔细摸了摸安月的脸,悠悠地说:“这孩子心地善良宽广,是教书的命。”


轮到给安子算命,郝瞎子摸着他的脸,摸了很长时间,长叹了一口气,说:“这是一个走极端的命,要么极好、要么极坏!”


安子娘一听,有点慌,万一这安子是一个极坏的人那可就糟了!她就急切地问:“有没有办法让孩子的命走到好的极端?”


郝瞎子顿了顿,说:“这孩子得有三爹三妈才能化掉坏命,你得先后认二门干亲,每门干亲至少要三年,干亲父母一定要德高望重之人!”


安子娘听了感激不尽,忙掏钱给郝半仙,却不料,郝半仙说,算安子的命是要倒赔钱的,他坚决不收!郝半仙缓缓地站起身,嘴里咕嘟着“这孩子……”,用竹竿棍儿探着路慢慢走了。


安子娘自此笃信不疑!她反复考虑村里边的德高望重的人,后来,让安子认了同村的在武昌一水坝当工人的吴罗做干爹。


六年后,安子娘认准了吴岗村三队的当校长的德高望重的吴天赐,刚好安子娘与跟她一起当过村幼儿园老师的吴天赐爱人关系好,他们就认了这门儿干亲,后来干亲就一直延续了下去。吴天赐也有四个孩子,也是二男二女。最小的孩子是女孩,叫吴飞鸿,跟安子同岁,小了安子十几天。


六岁多的安子自从认识了干妹妹飞鸿,很是喜爱她。小飞鸿鹅黄的披肩长发、皮肤白晰、双眼皮儿、大眼睛,笑起来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动听,性格很是活泼,玩起来像一个野小子。


安子跟飞鸿的堂妹亚儿、邻居亚阁、阿豪等天天玩跳绳、抓石子、踢毽子、打扑克牌等等,安子觉得那真是快乐的天堂!


安子算找到了玩伴儿,天天粘着飞鸿一起玩儿,同吃同住、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2-29 17: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灵典之爱 于 2024-2-29 17:33 编辑

第十三章  混世小魔王


安子十来岁的时候,在吴岗村已经混出了坏名声。

80年代,吴岗村人的精神生活无非是看看吴岗村东头的张岗人张年演的戏。张年把自己的子女都拉在了戏班子。常常在吴岗村大队部搭一个戏台唱《卷席筒》、《花木兰》、《七品芝麻官》等名剧,此外还有镇里电影队隔三差五到村里来放映露天电影。


除了看戏看电影,就是赌博风盛行。


全村男女老少,农闲的时候都喜欢赌博。有玩推十点、争上游和玩骰子等等。骰子玩的是两个骰子猜单数双数。  


庄家用小碗罩住两个骰子摇,然后按下去,猜单数的把钱压到靠近小碗的外面,猜双数的把钱压到靠近小碗的里面。庄家说,这把儿赌双。如果骰子是双,就说明压单的输了,庄家统吃;如果是单数,庄家就得一一赔钱。


安子喜欢玩骰子。他经常逃学,用从父亲那儿偷来的钱赌得十分得趣,不知不觉,小小孩子玩成了高手。小小年纪就知道概率了。
吴岗村四队北边的村边有两间草房,屋主是四十来岁的吴远。这是赌徒们赌骰子的窝点。


1986年之前,吴岗村还没有用电,家家户户夜里照明的都是煤油灯。一群赌鬼围在一起玩骰子,二十多人挤在那草房的堂屋里,里面的一圈人蹲着,外面围着好几圈人。场地中间,放着两盏煤油灯,庄家手里拿着摇骰子的器具。


灯光昏暗,抽烟的男人们嘴里叼着纸烟边抽烟儿边压赌注,搞得房间内烟云缭绕。
“压单!”
“压双!”


赌徒们嚷嚷着,手里拿着大多是一角、二角和五角面额的纸钞,压一块钱的比较少。


安子像一个小泥鳅奋力钻到里圈,嘴里叼着纸烟,站在邻居吴金爷爷身后。


邻居的吴金爷爷,大地主吴家的二少爷,人称“吴二少”,他是安子的表爷,很是赏识安子。早在安子出生后,吴金观了安子的相之后就对安子娘说,安子将来是当官儿的命,千万不要让他脸上伤了疤!


吴金嗜赌如命,只要有赌场就少不了他的身影。但这吴金实际上很聪明,他有一个长处,那就是木匠活,他做出来的家具巧夺天工、十分精巧耐用,真有点鲁班再世的水平!


吴金和安子爷孙俩经常在一起赌骰子。


安子人小鬼精,总是能压对单双。


吴金就跟着安子压赌注,大多能赢,乐得吴金对安子赞不绝口!


说起来这吴金,也是令人感慨!


吴金的父亲吴大仁是吴岗的大地主,家有良田几百亩,有好几个长工,其中一个长工老二憨已经是世袭三代给吴家当长工了。
吴金的父亲吴大仁也就是安子爷爷的外公,为人善良、耕读传家、儒家风范、谦谦君子,算是乡绅名流。


每逢年关,吴金的父亲就免费做一大锅好吃的款待村里面没饭吃的村民。


文革的时候,村里搞大批斗,批斗地主。批斗到吴金父亲的时候,没有人找到批斗的理由。


村支书动员世袭三代为吴家做长工的老二憨出来斗地主吴大仁。在村里的批斗台上,老二憨上去了,憋得脸红脖子粗的说:“地主老财吴大仁坏极了,每次跟他一起饭,都吃饱了还非要让我再吃一个馍!”


这话一说出,搞得台下的村民们哄堂大笑!


这吴大仁每次下田都和长工们一起劳作,吃饭也是跟长工们在一个桌子上吃饭。


天下地主不都是坏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有些地主的土地是祖上传下来的,很多都是有儒家修养的乡绅。


再说这吴金,他家的家产被充公了,他的成分也被打成了黑崽子、黑二代,自此很受刺激。他每次喝点酒,就从一个聪明人变成了无明人!


有一次,村里三队开代销点的吴慈念看到吴金路过,就热情地说,“吴金叔,我请你喝碗酒!”


吴慈念卖的是散酒,从镇上进的货,装了一大缸。


那吴二少很高兴,欣然接受了吴慈念的邀请。结果,闹剧就出现了!


这吴金喝了一碗酒下去,过了一会儿,酒劲儿上来,张嘴就骂起吴慈念来:“好你个吴慈念呀,你坏良心,你往酒里面兑水,你发昧心财!”


搞得吴慈念好心没好报,哭笑不得!


还有一次,大冬天的,吴金在镇上喝醉了,踉踉跄跄地往家走,走到林扒镇南面的排子河时,从桥上一头栽了下去!情况十分危急!
说来也巧,这吴金命不该绝。张德刚好从镇政府开会回来,看到他吴金表叔掉到河里了,张德衣服也顾不得脱,直接跳到冰冷的河里把吴金捞了上来!


然而,这吴金一喝醉,就忘了张德的救命之恩,满村子里胡喊:“大会计张德贪污公款!”


张德常常不予理会,村里人都知道张德寡言少语、为人敦厚、性格温和、品行正派、清廉自律、账子头清,在村里享有很高的威望。
有人为他抱不平,说吴金不该恩将仇报,张德听了,就淡淡地说:“他喝醉了,何必跟他计较。”


村里人为此都很佩服张德的大肚量。


安子不光玩骰子,还玩牌。玩“争上游”玩出了赌神的风采,几乎每把儿必赢,把吴岗村的赌鬼们玩得个心服口服,于是安子在赌场出了名。吴岗人都知道安子是逃学大王、撒谎大王、大烟鬼、大赌鬼,他活脱脱成了吴岗村的混世小魔王!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3-2 12:42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章  心理阴影


如果求安子童年到少年的心理阴影面积,那就像一束光透过门缝儿,其余漆黑一团!

安子的童年到少年,因为抽烟、逃学、打架和赌博等劣行不知道挨了他父亲多少拳脚!在安子的记忆里,安子从来没有看到他父亲对他微笑过,永远是一张严肃的表情!


安子后来才想通,他父亲五岁丧父,他自己就严重缺乏父爱。轮到他来当父亲,他根本就意识不到父爱的重要性和如何给予孩子们父爱。安海、安芳和安月多年后也一致感觉父爱的缺失。安子爹沿袭了封建的家长制,在孩子们面前不拘言笑、一脸严肃,也从来不和孩子们谈话、交流或沟通。


安子只是一个不幸染上烟瘾的幼儿,严重缺乏意志戒掉烟瘾。也是这可恶的烟魔严重摧残了这个幼儿脆弱的身心!


安子爹无情的拳脚与冷漠导致安子的心理极端阴暗、极受煎熬!再加上学校老师们和村里大人们的歧视,更是把小小的安子推到了痛苦的深渊!


有一次,张德发现安子口袋里装有一根香烟,就狂怒地发飙了,拳打脚踹,硬逼着安子在堂屋里下跪认错!安子天性倔强,自尊心特强,坚决不跪!安子被打得十分疼痛,眼中噙满泪水也不下跪!


安子奶奶眼看着儿子张德怒冲冲地从屋外拿了一根粗木棍来打安子,她感觉不对头,这样打下去是要出事儿的!


于是,安子奶奶情绪激动地对儿子张德说:“别打了!他是你儿子,你是我儿子,如果你再打你儿子,我就打你!”


张德是全村皆知的大孝子,一看母亲罕见地发脾气了,就罢手了。他真要在盛怒之下不知轻重地打下去,非把安子打成残废不可!


安子深受折磨的脆弱的心灵万幸地得到了奶奶与母亲的呵护。安子娘出奇地有些莫名其妙地不知何故地袒护、溺爱安子,好吃好穿的都先给安子,她也不知道溺爱是伤害!


安海、安芳和安月都埋怨她偏心,都说她这样溺爱安子,那是在为监狱培养“材料”!

安子母亲听了,总是轻轻地说,安子是最小的,庄稼佬都爱小么。


安子奶奶与母亲算是他的守护神,这也是他的心理阴影中的一线阳光!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3-2 13: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灵典之爱 于 2024-3-2 13:33 编辑

第十五章  骇人的凶杀


1986年的夏天,吴岗村刚用上电。深夜。

一个黑影从吴岗村村支书吴至和的院墙外边闪出来,蹑手蹑脚地走到吴支书的院门前。院门前支着一铺床,吴至和的小儿子十四岁的吴西西(安子的同班同学)正在酣睡中,旁边还睡着邻居吴小发。


那人一手拿着装着三节电的手电,另一手拿着一把长长的明晃晃的刀。那人照了一下吴西西,对准吴西西的心脏扎了下去!那吴西西被扎得一个激凌从原来睡的头在东跳到头朝西。那人接着又一刀扎向躺在吴西西身边的吴小发,只是扎的偏离了心脏。


那人做完此案后,迅速向位于吴岗村村中央的大队部跑去。


那人潜到大队部院子后面窗户下,看到村支书吴至和正在和村干部们开会,吴至和支书背对着门在讲话。那人看准后,就蹿到院子里,一把推开门,走到吴至和身后,对着吴至和的后心就把刀狠狠地扎下去!也是吴至和命不该死,他听到了推门的动静,扭过头来往后看。那一刀就扎在了他的肩膀上!


当时,屋内电灯很亮,吴至和看到了凶手的脸!那凶手一看刺杀吴至和没有得逞,迅速夺门而出,仓皇逃去!


这时候,吴至和家里人已经发现了吴西西和吴小发倒在血泊中,紧急把他俩送到大队部旁边的村卫生所抢救。


大队部也慌成了一团,被突如其来的行刺惊呆了!


那凶手还不罢手,蹿到村支部旁边的大池塘南面的李水家,那李水也是因为夏天酷热,铺了一个草席睡在家门口的空地上。那人似乎早已探明情况,打开电筒照到了李水,狡猾地站在李水的头前,一刀狠狠地照着李水的胸脯扎下去!那李水反应很快,一把抓住了刀刃!那人奋力拨出了长刀,迅速向村西边的地方老黄汉家跑去,继续行凶。那老黄汉和老伴儿也是睡在家门前的草席上。凶手用手电照准了老黄汉的心脏,干净利索地扎了下去,接着又一刀扎死了老黄汉的老伴儿。


那凶手杀了老黄汉夫妻俩后,从老黄汉家西边的巷子里蹿过去。二十来岁的吴运河也真是灾大命短,他刚好从巷子的对面走过来,他用二节电的手电筒照到了凶手的脸,他热情地向那凶手打招呼:“高由,这么晚你......”


话没说完,那凶手高由用三节电的手电筒照住吴运河,当胸一刀,可怜的吴运河当场毙命!


凶手高由继续往村西头的高大喜家窜去。他跑得飞快,不一会儿就到了高大喜的家门口。高大喜也是睡在家门口的草席上。说到这里得交待一下,吴岗村的村民们夏天天热的夜晚都是睡在外面,屋内太闷热(电都才刚用上,自然也没有电扇),人们睡屋内是睡不着的,屋外凉快。凶手高由似乎早就在几天前探明了他要杀的人如何作息。案发事后的村支书吴至和就回忆说,他早在几天前就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探头探脑的从他家院门里往他家里看。


且说这凶手高由,一样地用电筒照准了高大喜的心脏扎下去,却不料高大喜本能反应奇快,一把儿抓住了高由的刀。那高由奋力拔出了刀,反反复复捅了高大喜几刀,高大喜倒下去了,后来经抢救大难不死。


听到外面的动静,睡在屋内的高大喜的弟弟高二喜吱呀一声推开了门,那高由已经候在门口,一刀下去,扎进了高二喜的心脏,又是当场毙命!


这高二喜呀,个子高高的,长得蛮帅气,刚有媒婆给他说了亲事儿,那邻村的姑娘也看中他了。高二喜被杀后,那姑娘还亲自来吊孝,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就在这时候,大队部的大喇叭开足了最大的音量开始广播了!高由杀人了!所有的人都回到屋里,关好门!那声音反复地广播,传到了五里之外的村庄,整个吴岗村陷入了恐怖的夜!睡在外面乘凉的村民们都赶紧钻到自家屋内,房门紧闭!


安子爹从大队部急急忙忙赶回来,让在院门外槐树下乘凉的一家人都回到屋内,紧锁院门。这么大音量的广播,对睡眠奇深的安子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全家人都聚在堂屋里,独留安子睡在偏房里。安子浑然未觉!直到天亮的时候,安子娘推醒了安子,急促地说:“安子快醒醒,你同学西西被人杀了!”


作为西西的班长的安子才醒过来,自然震惊不小!


这个杀人案震惊了河南省!凶手高由的杀人动机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二十来岁的高由,瘦瘦弱弱的,中等个。受了同村的高修的添油加醋地讲述,村支书吴至和当治安队长的时候如何虐待高由的地主父亲、老黄汉怎么地整高由的父亲以及当时的棒子队队长高大喜怎么毒打高由的父亲等等。那高由自此立下雄心壮志,一定要替父报仇雪恨!


二十来岁的高由为了报“父仇”,真是煞费心机,苦读了各种凶杀小说。他还在村支部旁边的苹果园里(当时是高由的哥哥承抱了大队的苹果园)苦练飞刀。还向人请教怎么能够一刀杀死一个人。


高由刺杀支书吴至和是因为吴至和当治安队长的时候批斗过高由的地主父亲,刺杀吴至和的儿子是要让吴至和断子绝孙,刺杀吴小发是高由误判他是吴至和的大儿子吴山,剌杀高大喜是因为高大喜当棒子队队长的时候打过高由的父亲,而剌杀高二喜也仅仅因为他是高大喜的弟弟,剌杀李水是因为有一次他与李水在苹果园切磋武艺时李水踢伤了他的蛋蛋并羞辱了他,杀吴运河仅仅是碰巧遇到了他,杀老黄汉却离奇了!


那时候,作为地主的老黄汉和同样是地主的高由的父亲被罚抬着巨大的毛主席像到田间劳动,那时候的人们都要对着毛主席像早请示、晚汇报。收工的时候,高由的父亲对老黄汉说:“咱得小心点抬这东西,不能摔坏了!”


为此,老黄汉抓住了千载难逢的立功机会,向大队部揭发了高由父亲的罪恶,居然敢说毛主席是东西!就这么一句话,高由父亲受到严厉的批斗。也就这么一句话为老黄汉招来了杀身之祸!


后来,凶手高由本来想往林扒镇方向逃蹿,听到广播里喊他杀人了,知道自己暴露了。随后就到镇派出所自首了。后来高由被依法执行枪决。


这离奇的凶杀案对安子震动很大!这是历史的悲剧么?安子自此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3-4 20:26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3-5 15: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灵典之爱 于 2024-3-7 10:36 编辑

第十六章  偷学的武艺


1986年,吴岗村用上电后才算告别了用了千年的煤油灯。村里人的居住条件都很简陋,普遍是土坯墙、麦桔秆铺的屋顶的房子,屋内是坑坑洼洼的黄土,活跃着快乐的跳蚤。

家家户户唯一的电器就是手电筒。村里除了吴岗小学和初中(小学和初中在一起)房子是砖墙的旧瓦房,只有为数不多的家庭盖了砖墙的瓦房。


安子家因为运气好,养了一头母牛后,母牛又生母牛,生的母牛再生母牛,结果安子家最多时养了七八头牛,成了养牛专业户,也是全村为数不多的最早的“万元户”。


这一来,繁重的劳动就是到田里割草和喂牛了,任务大部分落到了勤劳的安子娘身上。


刚开始割草用背篓背,背上沉重的一背篓青草,走一二里路,安子娘常常累得汗流浃背。后来养的牛一多,用草量猛增,用背笼割草已经不够了,就用拉车装草。


安海、安芳、安月和安子都在上学。安芳正读初一,她看到她母亲太劳累,就向她父亲提出辍学帮她母亲劳动。


安子爹很严厉的训了安芳,但是她负气从家里走了,中午也不在家吃饭,到了傍晚,她背着满满一筐子青草回来了!


后来,安芳就辍学了,全力帮助她母亲干农活儿,对家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安子爹张德卖了几头牛后,就盖了四间砖瓦房和两间偏房。安子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全村只有三四户买了14英寸的黑白电视。安子家就是其中之一。


每到傍晚,安子家就热闹起来。左邻右舍都带着自家的小板凳拥到安子家看电视,屋内坐满后就坐到院子里。那黑白电视经常“雪花儿闪闪”,影像模糊,乡邻却看得如醉如痴,通过电视,他们才看到了外面精彩的大千世界,也彻底意识到自己的贫穷与落后!


当时,《射雕英雄传》正在热播,乡亲们看得十分投入、十分得趣,也掀起了武术热。


自那高由杀人后,吴岗村很长时间笼罩着一股恐怖的气氛!


有一次,同学们晚自习放学后,结成伴儿回家,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一个人影蹲在土路边,烟头一明一暗的,吓得同学们都停下来不敢往前走!直到那人走了,同学们才回家。


恰好这时三队的吴慈念结识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少林俗家弟子来吴岗办少林武术班,很多孩子报名学艺,学费一人十元。


练武场设在吴慈念家门前的麦场。安子没有报名,但是安子常常站在边上看,默默记师父教的招式,偷学武艺。


回家后,安子就在自家的西边的麦场上开始练起来。也真是天生学武的料儿,安子的悟性很高。安子从少林武术的“蹲马步”和“马步蹲拳”开始练起。


安子“蹲马步”很刻苦,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少林武术的根基就是“蹲马步”。一到晚上,安子就在自己的房间里依墙边蹲起了马步,一蹲就是几个小时。通过蹲马步安子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也为他后来的戒烟成功打下了基础。


安子天天去偷看学徒们练武,回家后就到麦场里反复琢磨反复练。练“鲤鱼打挺”,安子不停地躺在地上练习,很是用功。短短几天后,安子一个“鲤鱼打挺”就从躺着的地上站了起来!再后来,又练“前手翻”、“后手翻”、“前空翻”和“后空翻”等,摔了无数次,最初安子觉得背有点疼,到后来后背已经练得很受摔。冥冥中,这样练武也为他度过多年后的一个大劫难做好了准备!


练武一年后,安子把学徒们练的一套套少林拳包括“金丝缠腕”等少林绝技全部偷学了过来,勤学苦练加天赋,安子的功夫早就远远超过了那帮学徒们!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