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酒巷 对宝钗的一点看法
查看: 3821|回复: 9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宝钗的一点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5-28 12:3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不能以现代人的角度去看过去。


就好像看以前的老电影
觉得一些政工干部怎么一个个都义正言辞,伟光正。
他们那个年代接受到的教育就是这种正统的。
他的思维体系里就没有一个私字。


要相信确实是有这么一类人存在。
到现在,这样的人他也是有的。
他们不是装。




薛宝钗,家里是紫薇舍人之后,现领着内务府帑银行商。。
财富,有,地位,有。
母族那边姨妈舅舅家也都是高干。




薛宝钗对待物欲,是权贵的一种高级表现。


这里可以从黛玉初入贾府见王夫人一则处可体味。荣禧堂正室里是富丽清雅,然王夫人日常燕息之处乃正室东面三间耳房,日常半旧青缎靠背引枕。






宝钗的冷香是一体的。冷是香的魂,香是冷的基底。


此香可参蘅芜苑第一次上线段落。


贾政才说此处房所无味的很。转头入了门,迎面是插天的玲珑山石,一株花木也无,全是异草。贾政连说有趣。而此处异草,据宝玉导游词讲解,多半是出自离骚楚辞。足见其雅。


蘅芜院与潇湘的清冷寂静不同的是,它其实是泼天的热闹。但这热闹,却是不露声色的。


富贵与权贵之间的差别在于,富贵就只是有钱。而权贵就不仅仅是财富,还有更上一层的自矜。


贾政明明可以走世袭,却偏要学读书人,做一个有学问的样子,无意中漏出这种富贵人家上了一个台阶后,试图摆脱自己原路底层烙印的心态。


士农工商。甭管你现在是怎么个阶层,骨子里还是对士有一种天然的敬意。以士之情趣为准则。而士大夫,惯来就是那么一套体系,归农,隐逸,高洁之流。是以政老爹在浣葛山庄处斥宝玉只知雕梁画栋,而宝玉冷笑回怼,老爷可知天然。


政老爷喜读书,他是纯喜。但他的身份限制了他的这个纯粹的热爱。还是黛玉初入贾府见王夫人,耳室内有一笔,正面炕桌上磊着书籍,茶具。此处脂砚斋注:伤心笔,堕泪笔。


政老爷是装吗?不是。他是贾府里最爱读书的君子。也因此,他会对贾雨村提携——因其最喜读书人。此处脂砚斋又有一笔批注,君子可欺其方也。(笑死笑死)


如此,再返回头去看宝钗。她的冷香,不是一般人家里的香能养的出来。乃是正襟危坐的气度。不是温香暖玉的风流别致。


黛玉是体香,是天然,此处可见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此第十九回,是对意淫二字的最细致入微的描写。亦可知宝玉所说的天然如何而来。


宝黛二人同看会真,恰是二人青春懵懂时。黛玉随后又更是驻足凝听牡丹亭。皆是心动神摇,心痛神驰。


写牡丹亭的汤显祖,当时已是心学的拥趸。在整个大环境下,心学是悖逆的,叛逆的存在。是被禁的,不允许的。


宝钗接触到牡丹亭之流比之黛玉还要更早些。十岁上下,便被打的打烧的烧。从此丢开手。


就好像十岁的小孩看了毛片。看了个寂寞。她对男女之情,远不如黛玉来的顺畅自然。她几乎不会。甚至于呆。


她的概念里,只有一以贯之的闺范。是要送进宫里做伴读的预备役必须具备的端庄,沉静,稳重。她有绝好的审美,但她不显山不露水。


第三十七回里,宝钗作海棠诗,起首就是一句,珍重芳姿昼掩门。脂砚斋批语,纤巧流荡之词,绮靡秾艳之语,非不能也,屑不为也。


论风流别致,宝钗是不输黛玉。其才情只在黛玉之上。又有贾母更深一层的富养下的矜贵审美,王夫人和熙凤的冷厉酷辣,她也不是不认可,但她始终保有内心的温和善意,待贾环也好,金钏也罢,她的行为准则都是她所处的地位能表达的最大善意。


她的温情是收敛的,是默默的。是文人秉持的讷言。不是没有,而是分寸拿捏的十分谨慎。




在一个不过读些女戒的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整个大环境对待女子是严苛的,不温情的。它需要的不是你的风流韵致,不是你的才高八斗。它需要的是一个可堪大用。这个可堪大用,不能出格,只能中正平和,方可成事。


黛玉心机也绝不输宝钗。人情世故不是不通,不过是被贾母溺爱,宝玉纵容,也就不再压抑本性。她是大观园里唯一和凤姐一样敢说放屁这种话的人。这样娇惯的日子很过了一些日子后,才渐渐体味到宝钗的好。


由是,才在四十五回里,与宝钗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此处,脂砚斋批道,黛玉因识得宝钗才肯吐露真言,宝钗因识得黛玉方肯一戏。又真情由恳切,又平和又雅致。


黛玉和宝钗乃十二正钗之首。是渣男内心的一个投射。


正如陈粒的《易燃易爆炸》里唱的,盼我疯魔,还盼我孑孓不独活。夸我含苞待放,还夸我欲盖弥彰。


在初恋时,他需要你能解一切风情,需要你风流韵致。在步入婚姻之时,他这才意识到,一个平正中和,无所不知的母亲一样的姐姐,乃是上上之选。


宝钗这一生,都是按照上用的规格打造。她有她自己得趣之处。即使是在人生低谷,她亦能将日子过得四平八稳。




她不装。因为她只会这样。是已经被驯化养成了一个楷模。


她是禁欲的。
不是无欲,是禁欲。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22-6-2 20:59 |只看该作者
杰尔索米娜 发表于 2022-6-2 20:55
我也缺心眼
你也喜欢我吧
小鱼儿,周末好咧



喜欢得不得了~~~三拳周末愉快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22-6-2 20:55 |只看该作者
鱼小溅 发表于 2022-6-2 20:44
我觉得她像一个标本,当时主流要求女性是什么样的,她就是什么样的。
我喜欢林黛玉,因为她不太待见 ...

我也缺心眼
你也喜欢我吧
小鱼儿,周末好咧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22-6-2 20: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鱼小溅 于 2022-6-2 20:46 编辑
杰尔索米娜 发表于 2022-6-1 12:41
有的人的有趣是投大众所好而有的人有趣是不明显的
我倒是蛮喜欢她



我觉得她像一个标本,当时主流要求女性是什么样的,她就是什么样的。
我喜欢林黛玉,因为她不太待见主流世俗,而且不是故意的,天性使然。这算不上优点,甚至是缺心眼儿,我喜欢林黛玉的缺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22-6-2 15:04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6-2 14:13
转载一篇《红楼大伪脂砚斋》给金老板洗洗脑子。

太长了。



不看不看。
你都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22-6-2 14: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转载一篇《红楼大伪脂砚斋》给金老板洗洗脑子。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22-6-2 14: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第一节:脂砚斋萌发的背景。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公认的,小说《红楼梦》的第一个印刷本是西元1791年出版的程甲本。西元1791年,大清乾隆五十六年,苏州文人兼商人程伟元伙同满洲镶黄旗旗人高鹗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印刷本《红楼梦》。这一次印刷据说只印了100本,数量很少。第二年,这俩人发觉第一版因为过于赶工,有很多错误,于是就重新排版,二次印刷。这样一来,第一次排版印刷出来的那版《红楼梦》就被后人称为“程甲本红楼梦”,第二次排版印刷出来的《红楼梦》就被后人称为“程乙本红楼梦。”这两个程本红楼梦意义非常重大,彻底改变了小说红楼梦的命运,甚至改变了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   原来在程伟元高鹗这俩人第一次出版红楼梦之前的二三十年,小说红楼梦便已经开始在社会上流行。但这个时候,流行的红楼梦全是手抄本,没有印刷本。文学巨著红楼梦最开始居然是通过手抄的形式进行传播,可见这部书一开始应该是某个人的一种消遣之作,并不打算用来牟利。可是因为小说写的太好,广受读者欢迎,抄本开始从一种消遣工具变成商品,以至于到了后来一部抄本可以卖到好几两银子。这种局面让程伟元发现了商机。于是程伟元开始搜集抄本,最终集齐120回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把这些抄本同高鹗进行整理校对编辑,最后用活字印刷出版发行牟利。   可以说正是因为程伟元和高鹗,红楼梦才从手抄本变成印刷本。正是印刷本红楼梦的出现才让红楼梦得以突破之前的小圈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最后让红楼梦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名著。否则,如果单靠手抄本,红楼梦这部几十万字的小说能不能传到今天还是个未知数。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大家看到的红楼梦基本都是以程本为宗。也可以说程本是今天一切印刷本红楼梦的祖本。   故事讲到这里似乎已经结束了,程伟元高鹗即得了利也延续推广了红楼梦,一个双赢的喜剧结局。然而,程伟元的出版并不是完美的,程本红楼梦落下几个空子为日后的脂砚斋这类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首先,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进行传抄,大家却始终不知道源头在哪,作者是谁。所以到了程伟元出版红楼梦的时候他居然也不知道作者是谁,只是书内提到一个叫曹雪芹的人曾经批阅删改了十年。所以在程伟元的时代,曹雪芹并不是作者,而更像一个编辑。或者是红楼梦抄本时代一个很重要的抄书人。   其次,程伟元的红楼梦是根据他收集来的一堆抄本进行编订整理之后出版的一个校订本,或者说汇编本。而手抄本往往是一个抄本一个样,这里面有抄手抄写讹误的原因,也有抄手个人素养的原因,更不排除有抄手篡改原著的现象。总之手抄本吗,都是人抄的,想怎么抄就怎么抄,这一点跟今天的复印机并不一样,复印机只能机械复制原稿的内容。所以程伟元和高鹗整理校订抄本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样一来,红楼梦最原始的风貌后人反而看不到了,谁也不知道哪种抄本更接近原笔,总之我们今天看到的红楼梦肯定都是高鹗程伟元二人整理之后的结果。   第三,程伟元在出版前言里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他在收集前八十回的时候,比较容易。但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到第八十回故事还没结束,整部书还有后半部分呢。所以只有前八十回,故事是不完整的。程伟元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就苦苦搜寻后面的书稿。可是这个过程十分困难,八十回后的文字不好找啊。最后从收破烂的手上找到了一部书稿,勉强与前面的书稿对的上,但这部书稿的状态已经很烂了。于是程伟元就找到高鹗进行整理,最后才推出了120回完整的故事。   这里就引出来一个问题:程伟元找到的结尾部分书稿是原作者的原著吗?或者说是不是程伟元自己找不到书稿,最后请高鹗续写的呢?   应该说这三个问题确实都有疑点,但在民国之前,始终没有引出多少风浪。毕竟程伟元出版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经过校订整理编辑的小说,如果只当故事书看还不至于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民国之后,有那么一群人开始玩“红学'了,而红学的核心就是不再是单纯看故事那么简单了。这些人开始研究故事,开始对红楼梦进行解剖,这一剖析问题就大了。   自程伟元出版程本之后,很多出版商开始盗印翻印,反正那年头版权保护肯定还不如今天呢。更何况你老程也不知道作者是谁,你老程就不是侵权吗?总之是一本糊涂账。随着红楼梦大量出版,读者群急剧扩张,看书的人多了,批书的人也就多了。应该说评本红楼梦在民国之前就已经有了,而且不少。但那个时代的评论还都是从写作技巧啊,作者的思想啊,读者的感悟啊,这些方面着手,基本还是文学评论的范畴。在这种环境中,脂砚斋这样的花即没法生跟更结不了果,清代社会是脂砚斋这颗毒草的冬天。但民国年间的红学则要比这些清代评论”高级“的多。这里面我们就要说到所谓的”索隐派“和”考据派“脂砚斋的春天终于来临了。   首先是1915年,著名学者蔡元培出版了《石头记索隐》按照蔡元培的说法,红楼梦在清代是一本反书。反在何处呢?反清复明啊。吊明亡,揭清失。说的都是政治上的事情。红楼梦里有很多暗语暗示,说的都是这些事。。。因为作者把这些东西都隐于暗语之中,所以要索隐。   1921年,胡适先生也不甘寂寞出版了《红楼梦考证》此书比《石头记索隐》多少靠谱点儿。认为这部书是一部家族史,是作者记述自己家族的兴衰荣辱。考证就是考证这后面的家族和作者是谁。   这两部书基本就是现代红学的两块基石。今天的几乎所有红学研究者都是这两部书的徒子徒孙。或者说即便不是徒子徒孙也多少受这两部书的影响。其实在这两本书之前,也有人做这方面的研究,奈何这些人不是名专家,不是大教授,更不是什么社会名流、国学大师。而蔡元培和胡适都符合这个身份。所以从这两位祖师开始,红学是小三转正,开始从一种市井无聊之徒的茶余饭后变成了所谓的正经学术。从此,红楼梦研究的主线至少在这两派人中间,开始从文学评论转变为解谜游戏和侦探推理。红楼梦里的风花雪月、嬉笑怒骂、人情世故、世态炎凉统统变身线索,帮助这些学者揭开红楼梦背后的大秘密。   正是在这个环境下,有了合适的温度和土壤,脂砚斋破土而出,横空出世,在后来的几十年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后枝繁叶茂。从一颗红楼毒草变成了红楼界的树妖。一堆专家学者靠着大树好乘凉,甚至开始依着树干往上攀附。这里面居然有人靠着这颗大树一吃就吃了一辈子,还有人指着这颗大树成名露脸出书讲座挣的盆满钵满。   这也就是为什么脂砚斋虽然假的离谱,但始终没人能揭的动这块千疮百孔满是补丁的画皮。因为太多的人指着他吃了,你动了人家饭碗,人家自然要跟你拼了老命。   第二节:脂砚斋出生记   蔡元培也好,胡适也罢,这俩人的所谓研究其实就是猜闷儿。也没啥根据,就是依据小说里的各种情节胡猜,这句话可能是这个意思,这个名字后面隐含着这个意思。用今天的网络用于说就是意淫。在那自己跟自己玩的挺欢,但究竟对不对呢?自说自话而已。   但是这一切在1927年有了改变。这一年啊,有一个商人,找到胡适,说他手里有几本红楼梦的手抄本,看胡适是不是有兴趣。结果胡适一看,了不得,发现宝贝儿了。   原来这四本手抄本的内容正是红楼梦,但是比较残缺,只有十六回的内容。而且这里面还有不少错别字,按理说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毕竟人家程伟元说了,他的红楼梦就是抄本编辑出来的,所以就是发现几个红楼梦的古抄本貌似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儿。更何况这个抄本的内容尽管与程本有点差异,但没有太大的差异,并不存在程本里没有的回目,也没有大段大段不一样的文字,仅仅是个别词儿和句子不太一样。   那么这四本抄本的宝贝儿在何处呢?就在于批语。应该说带批语的红楼梦更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清朝的时候就有的东西了,但是这个本子上的批语可不一样啊,从批语的内容看,这个批书的人貌似认识写书的人。换句话说他认识作者。而且还给作者的写作提过意见和建议。甚至命令作者删去书中的一些暴露家丑的内容。最劲爆的内容是这个批书人貌似知道作者的死亡时间。然后就是从批书人的批语里可以看出,这个批书人貌似跟作者一起经历过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好像就是小说里故事的原型!   可以说,这部抄本的出现简直是给要瞌睡的胡适之送了一个柔软舒适的大枕头。因为按照这个批语来看,红楼梦五无疑就是一部家族史,无疑就是作者的自传。   那么说到这,这个跟脂砚斋有啥联系呢?因为这部稿本的批书人不止一个人,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就叫脂砚斋!我上面说的那些特殊的批语也多出自这个人的手笔。而这部抄本的名字就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石头记是红楼梦的曾用名,或者说脂砚斋认为这本小说应该命名为《石头记》 。   对了,最关键的一条忘记说了,最后胡适买下了这四本抄本,并且极为推崇。最后胡适逃离大陆,把这四本抄本带出了中国,目前这个稿本的原件在美国。   可惜这部抄本只有十六回。别忙,脂砚斋团伙显然知道江湖上对他们这类抄本是非常欢迎的,需求量是极大的,于是乎,就有了下面的事实。   1933年,胡适又从一个叫徐星曙的人手里又发现了一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个本子比之前发现的那个本子最大的好处就是全,居然有将近八十回。据这个徐星曙说这本书是他爸爸的旧藏。而此时,徐老爷子已经去世多年了,这部书究竟是不是他的藏书只有他儿子说了算。这部书40年代被燕京大学给收购了,目前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书还是一个手抄本。   第三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发现经历更是曲折。值得一提的是我在查阅这三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发现过程的时候都比较困难。大量的介绍文章都大谈特谈这三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内容如何。可对与发现过程基本都是模模糊糊一笔带过。其中尤其以这个所谓的“己卯本"的发现经过最为模糊。   这部书被再次发现应该已经是在建国前夕了,当时这部书出现在北京图书馆。而这部书如何从前两个藏主手里流传,最后又如何流传到了北京图书馆,这个我查了很多文章,非常抱歉没查到。只知道这部书再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是在建国前夕的北京图书馆。然而己卯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从北京琉璃厂的中国书店购得《石头记》残抄本一册,存五十五回后半回,第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三整回和第五十九回前半回。1975年,这些残稿送吴恩裕鉴定,吴认定这可能是己卯本散失部分。吴恩裕与冯其庸一同比对北京图书馆藏的己卯本,发现二本所用纸张、抄写款式、笔迹都一样,而且更重要的是两本都有“玄”“祥”“晓”字缺末一笔避讳,故确定残抄本是己卯本佚失部分。可见,这部己卯本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分两次从两个地方发现的,最后一部分发现的时间已经到了建国之后,后来还是经过专家鉴定才意识到这俩部分是一本书。这部己卯本两回发现的部分加在一起也就四十几回,还有几回是不全的。当然了这部书也是一个手抄本。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也就发现了这么三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三部书都几个共同的特点:都有脂砚斋或者脂砚斋团伙的批语,都是手抄本,都残缺不全,被再次发现的时间都是在1927年之后,或者说都是在胡适1921年出版《红楼梦考证》之后。这三个抄本就是脂砚斋的全部基石,脂砚斋的种子,脂砚斋到今天能长成参天大树,基本就依靠这三个破破烂烂的手抄本。   第三节:脂砚斋是典型的三无产品。   通过我上边的叙述,就是不了解红楼梦的读者也明白了事情的大概。脂砚斋抄本的价值就在于,这个脂砚斋的批语很好的契合了胡适在1921年做出的推论和假设。也就是说红楼梦真是一部作者的自传体小说,写的真是作者的家族历史。脂砚斋的批语就是证明和证据。   但是几乎所有脑子正常的人都会提出一个疑问:脂砚斋的这三个抄本是真的吗?或者说如何证明脂砚斋真的认识红楼的作者,如何证明脂砚斋说的都是实话?让很多读者朋友意想不到的是,几十年间,对于这个看似必然要讲清楚的问题,红学界居然没有任何答案,甚至都没有人去论证去研究,仿佛脂砚斋是带着光环出生,脂砚斋从来不会受到任何质疑,脂砚斋说的话天然就是实话。再细细探究,一个更惊人的情节被暴露出来,这个毋庸置疑,天生可靠的脂砚斋居然是个典型的三无产品!   首先脂砚斋是个什么东西?   我这不是骂人,我可不是骂街,因为脂砚斋是个什么东西目前为止,红学内部没有定论。脂砚斋显然是个笔名,是批书人批书用的笔名。但这个笔名后面究竟是个男人是个女人,抑或是个变性人,是一个人两个人还是一个集团,一个组织,这些东西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定论。甚至脂砚斋究竟是个人还是一个集团都没研究清楚。故此我说脂砚斋是个什么东西到目前为止谁也不知道,或者说声称知道的人也没有什么有力证据,也不过是猜闷儿而已。这就是脂砚斋”三无“的”第一无“:没生产厂家。因为没有确定的人,所以从作者层面也就没法考证了。这就好比一幅古画,我说是张大千画的,那么坚定者多少还有个鉴定的依据和方向,而脂砚斋索性是个什么东西都不清楚,你咋鉴定啊?   第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于何地?   就是今天您老几位看我这篇文章,我敲键盘还得有个地方吧?哪怕我是在火车上一边旅行一边写作还得有个列车车次吧?那么《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本出现在上海,第二本第三本出现在北京。究竟是抄于上海最后流到北京还是抄于北京最后流到上海呢?抑或抄于第三地最后分别流传到了这两个地方。这些东西也是不得而知。所以这是脂砚斋的三无第二无:没有生产地址。   第三,若说脂砚斋认识作者,那么想来脂砚斋应该是在1791年之前就存在的人了。诶呀,这是个古人啊。那么古人写的东西自然是古书了。这样看这三本东西的抄录时间应该是在清代中期了。可是在1927年之前,几乎没人知道谁是脂砚斋。我们前文说过,在程伟元出版印本之前,红楼梦就有读者群,不然程伟元也不敢出印本。红楼梦的读者群随着印本的普及越来越庞大,但从1800年起算到1927年,前后一百二十几年,一个世纪还多,这期间却几乎没人知道谁是脂砚斋。无论是出书的程伟元还是后来批书的那些清代文人,貌似谁也不认识这么一个人。而脂砚斋三个抄本的出现年代分别是1927年,1933年和新中国建立前夕,最后一部分索性1959年才被发现。也就是说这些理论上诞生于程伟元之前的抄本出现的时间都要比程本晚了一百多年,并且中间几乎没人知道脂砚斋的存在,然后在三十几年的时间内接二连三的出现。这一点难道不是很可疑吗?   就拿目前已经发现的三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来说吧,一下子出现三本,难道是同一个人抄了三次吗?不是,根据笔迹看是三个人分别抄了三份。也就是说在清代,《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被不止一个人看过。光是目前发现的,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本子就有三本,如果算上有相同批语,却没有脂砚斋名字的抄本则多达十几本。如果这些批语真的都是出自脂砚斋,那么至少有十几个人曾经在不同时期看到过脂砚斋的批本。如果算上没被发现的抄本,被毁掉的抄本,只看没抄过的。那么历史上看过《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人应该很多啊。这在成年男子识字率只有30%左右,北京城人口只有50万上下的社会里,如此多的人看过脂砚斋的抄本,脂砚斋在红谜圈内的名气应该是不小了。至少应该有不止一个人记录过这个人的存在,而且又因为脂砚斋的这些内幕批语,特殊批语,加之年代最早,所以对后来批书人应该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但现实却是:脂砚斋后面的批书人没有一个人提到过这个人,更没有一个人受过这个人的任何影响。甚至1911年,载有脂砚斋批语的有正本红楼梦公开出版发行,大家还是不知道脂砚斋是个什么。   最主要的是,三个抄本上没有一本有明确的时间。脂砚斋是个很怪的人,这个人落款写时间从来不用年号纪年,都是用干支纪年。而干支每六十年出现一次,所以这些所谓的纪年有跟没有也差不了太多。因为干支纪年只能在60年内才有确定的意义,一百二十多年里,全部干支会出现两次有的甚至出现三次,谁知道具体是哪一次。   这就是脂砚斋三无的第三无,无生产日期。或者说脂砚斋有点”过期“了。应该一百多年前出厂的东西一百多年后才出厂。   就这么一个三无产品提供的信息,能信吗?就是法庭上传唤证人,还得问问证人姓啥叫啥出生年月工作单位吧?可是脂砚斋呢?这些信息几乎全不知道,差不多是个黑户。   第四节,红楼大伪脂砚斋。   通过上边的叙述,我们发现三无产品脂砚斋显然不能拿来证明什么,但你说脂砚斋是大伪貌似也没有证据吧。总不能说人家出现的时间看起来像假的就是假的吧?总不能说人家是迎合胡适就说人家是假的吧?万一胡适是狐仙儿附体会掐算呢?   其实我们有点高估脂砚斋了,脂砚斋作假那个破绽是非常的大,简直是个正常人都能瞧出来。   在胡适1927年”发现“了脂砚斋之前,1911年,上海有正书局出版了一本红楼梦。这部红楼梦号称是”秘本“,”原本“,所用底本据说是一部清代的抄本,那个意思就是清代程伟元出书之前,流传的一个抄本。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里的一些批语跟后来出现的那三本脂砚斋抄本上的批语一模一样。   一个是1911年出版,一个是16年后的1927年,22年之后的1933年才被发现。两本书有相同的部分,亲爱的小朋友,你说这是谁抄谁啊?   红学家们说了,这当然是有正书局的本子抄袭脂砚斋了!一定是有正书局用的那个底本的抄书者之前看过脂砚斋的本子,然后抄录了部分脂砚斋的批语啊!这多简单啊。对于这个逻辑我很疑惑,就算我们都认定,有正书局的底本和那三个脂砚斋的抄本都是乾隆年间的古抄本,那么你怎么证明不是乾隆年间的脂砚斋照着有正本的底本抄的批语呢?红学家们的理由就是:脂砚斋有独家的内幕批语(跟作者的经历,知道作者啥时候死的)这些内幕批语,有正本的底本上没有。那你怎么证明脂砚斋这些所谓的内幕不是撒谎呢?(乾隆年间一个抄本能换好几两银子的,脂砚斋就算是乾隆年间的人也有造假动机)对此,红学家们说。。。。。。你看人家都有三个本子了,咋能是假的?。。。。。。红学家的逻辑我是服了,原来看是不是造假主要看数量。这样看全国就一把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而潘家园地摊上随便一哗啦能哗啦回来一车,反而是出土的越王剑是照着潘家园仿的了。。。毫无破绽,完美的证明。。。咳咳。。。   好吧,就算是有正书局的底本是照着脂砚斋抄的,那么为什么有正书局的书出版了十几年,却还是没人知道谁叫脂砚斋呢?也就是说脂砚斋的批语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十几年,却一定要等到脂砚斋的大名儿写在书上被商人卖给胡适,人们这才意识到原来那些已经出现了十几年的批语是脂砚斋写的。。。这符合逻辑吗?   红学家们说符合逻辑啊,因为之前的抄书人把脂砚斋的名字给删了。我忽然想起了一个相声段子:这帮人太能抄了,我还没想出来他们就抄出来了。。。   好了,到了这一步我已经彻底放弃了与红学家们的辩论,这些人的逻辑我是服了,无敌啊。   第五节:红楼毒瘤脂砚斋   以上就是我对脂砚斋来龙去脉并疑点的介绍,我想看到这里还没被洗脑的朋友估计已经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脂砚斋纵使不是大伪貌似也真不到哪去。这种来历不明,缺乏有力证据支撑的东西怎么能拿来当学术研究的证据呢?然而红学界的逻辑从来不是我们这些蠢物所能理解的。一开始还是拿着脂砚斋的批语当证据,对红楼梦进行一些考证和索隐。到了后来索性就开始”还原“了。   红学界有中毒很深的一类人,这类人认为,程伟元和高鹗的程本跟脂砚斋抄本的文字有对不上的地方。这些地方不是脂砚斋团伙照着程本抄抄错了,而是程本对脂砚斋进行了”篡改“。今天我们必须把脂砚斋给改回来。   发展到这一步居然到了依据脂砚斋对诞生于乾隆晚年的程本进行篡改的地步!晚于程本120多年才面世的三无脂砚斋抄本居然成了真本原本,相反先于脂砚斋早出现一百二十多年,有明确出版时间和编辑者的程本却成了伪本。这个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我倒不是说程本质量就多高,但最起码比脂砚斋有保障吧?怎么有名有姓的编辑者最后成了篡改者,是人是鬼都不清楚的脂砚斋最后成了原作者。   然后一批人靠研究脂砚斋成了大名,成了什么”红学泰斗“,”红学大师“,虽然一生争议不断,但人家最后安享晚年,还指着红楼梦挣了钱。脂砚斋认识不认识作者我不知道,但脂砚斋养活了一批红学家,一批红学家指着脂砚斋这个祖师爷吃喝一辈子倒是真的。这也就是脂砚斋作假做的很低级,却始终不倒的原因所在——脂砚斋恐怕想不到自己与后来的那些红学家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自己不过是靠着几个抄本挣点小钱儿花花,人家则指着自己的这几个抄本混吃混喝一辈子,还开宗立派,传了一堆徒子徒孙呢。   关于脂砚斋的真伪其实意义不大,纵使是真的,红楼梦不过一本小说而已。就是文学巨著也是文学领域的事情。但是我今天说大伪脂砚斋,就是说一种我认识到的现象:当一伙人以权威的姿态去压人,唬人的时候,一卷手纸也能被当成经典去膜拜。谎话被一万个人传了一遍就是真理了。三人成虎,此言不虚啊。   所以日后啊,说话办事真得走走自己的脑子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被权威给迷了眼睛,很多时候权威自己或许都已经喝了迷魂汤了,他说的话纵使不是为了骗人,他自己也已经被人家给骗了。   20170209于辽西锦凌城(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22-6-1 13:09 |只看该作者
杰尔索米娜 发表于 2022-6-1 12:41
有的人的有趣是投大众所好而有的人有趣是不明显的
我倒是蛮喜欢她

她是非常有趣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22-6-1 12:41 |只看该作者
鱼小溅 发表于 2022-5-30 08:04
宝钗不是不好,就是无趣~

有的人的有趣是投大众所好而有的人有趣是不明显的
我倒是蛮喜欢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2-6-1 12:32 |只看该作者
温和善意
我也是这么想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22-6-1 12:31 |只看该作者
说到宝钗禁欲
我觉得宝钗确实很有党员模范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2-5-31 06:38 |只看该作者
   有见识且不人云亦云,霸爷是真正的读书人!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2-5-30 16: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28 13:36
倘或贾府不倒。

宝钗未来就是贾母。

她可没法和贾母比,也许会如贾母般通透,不会老糊涂,但不会如贾母般为自己找乐子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2-5-30 08:04 |只看该作者
宝钗不是不好,就是无趣~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2-5-29 20:01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29 19:58
脂砚斋对宝钗的机变,是发笑。
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去。
赞叹不已。

宝钗走后,笔锋一转,至小红坠儿处。
用了两字起头。
谁知。

坠儿这丫鬟,显是不得作者的心。
安排在蜂腰桥处与小红密谈。
此事算是偷。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2-5-29 19:58 |只看该作者
脂砚斋对宝钗的机变,是发笑。
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去。
赞叹不已。
拍案叫绝。

我也是看到发笑。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2-5-29 19:56 |只看该作者
四条眉毛 发表于 2022-5-29 18:56
虽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部红楼梦,但粉饰宝钗到如此毫无节操的地步也是没谁了。

按你的意思,她是刚从 ...

宝钗的身份注定如此。
她从小受到的教育让她守身如斯。

主题是宝钗装还是不装。
我与四手觉得她不是装的。她就是照着这么个路子长的。

黛玉若是在当场,她亦驻足听墙角。
一个管理家中庶务的人,岂能清高毫无手段。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2-5-29 19:16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5-29 19:04
四条好!
红楼梦写类比的情节很多。宝钗转移矛盾给黛玉。她的丫鬟莺儿在第五十三还是五十几回里,折了院 ...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2-5-29 19: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四条眉毛 发表于 2022-5-29 18:56
虽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部红楼梦,但粉饰宝钗到如此毫无节操的地步也是没谁了。

按你的意思,她是刚从 ...

四条好!
红楼梦写类比的情节很多。宝钗转移矛盾给黛玉。她的丫鬟莺儿在第五十三还是五十几回里,折了院子里柳条。春燕妈妈看到了,她也是转移注意力,硬说是春燕折给她的,害得春燕被她妈还有她姑姑打。这个就是委婉的说,宝钗主仆一个货色。她们的举动是会给人带来伤害的。只不过,隐写了宝钗的,用莺儿做例子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2-5-29 18: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2-5-28 13:37
关于这个我有点不明白,我想问问,红楼梦里哪一处显出宝钗面对不利自己的情况使用害人的手段?嫁祸黛玉那 ...

虽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部红楼梦,但粉饰宝钗到如此毫无节操的地步也是没谁了。

按你的意思,她是刚从黛玉处出来(准确说是从潇湘馆来,因为她快到潇湘馆时看见宝玉进去就退了回来),所以情急之下说出黛玉。那她其实看见的是宝玉,为什么要说黛玉呢?依她对大观园里丫头的了解,那红玉本来就是宝玉的丫头,把她##宝二爷抬出来岂不是更好?

可是她偏偏就栽赃给黛玉了,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她骨子里对黛玉羡慕嫉妒恨,压根儿就没当她是朋友啊!而是当做对手,是事业和情场上的绊脚石。什么好姐姐金兰契的,也就骗骗黛玉这样的傻白甜,一句好妹妹就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宝姑娘既是标榜自己“珍重芳姿昼掩门”,那她无意撞见别人说悄悄话,是不是应该非礼勿听,即刻走开?干嘛要“止住脚步往里细听”呢?这做派可一点不高贵,像老光棍偷看小娘皮洗澡,说好了贵族气质扔瓜洼国了吗?怎么就活脱脱成一鸡鸣狗盗之辈了。

也该她点背,偷听还被抓包。按理他不是应该转身跑路吗?跑不掉的话,再腆着大脸上前赔礼道歉呗。平时人缘好,她随便扯个理由估计两丫头也会信。然人宝姑娘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开始研究起人性来:

(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起步臊西。今儿我听了她的短儿,一时人急 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此处穿插的这段宝姑娘内心独白,堪称心机界的天花板。连脂砚斋都佩服的曰:道尽(心机之人的心机)矣!

于是,害怕惹火烧身的宝姑娘,急中生智,只见她金鸡独立手搭凉棚,棒子一挥(原文暂不可查)

喊了句“颦儿,往哪里跑”……就这样轻轻巧巧,不显山不露水的化险为夷,实在是权贵的一种高级表现呢!这是不是也是——她当时所处的地位表达出来的最大善意?

哈哈,原谅我不厚道的笑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2-5-29 08: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黛玉适合做红颜知己,倒是宝钗精明通透,宜家^_^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2-5-28 22:51 |只看该作者
喜欢霸爷这样的解读,就陈粒的“小半”———左顾右盼不自然的暗自喜欢。可谓契合。反正,不喜欢那些个所谓的民间红学家,就像民哲民科一样,就算不想加入系统,也梦想成为正统。只有,敬而远之喽~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2-5-28 20:29 |只看该作者
赞同,宝钗是富养的人儿,无须装什么。
今人有说要富去上海,富而贵就得进京了;彼时看,老薛家啥都不缺。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2-5-28 19:03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5-28 18:11
这得读几遍红楼梦才能写的如此透彻呀!

不是透彻,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可以随便胡说八道。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2-5-28 18:11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28 12:42
给我儿子找老婆,我就希望是宝钗这样的。



这得读几遍红楼梦才能写的如此透彻呀!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2-5-28 16:09 |只看该作者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2-5-28 15:28
同意整个阶级都是伪善。但是,宝钗的善良只能做到这一步了,不同意!
拿刘姥姥举例吧。刘姥姥是投奔王夫 ...

我比较同意四手提的看鲁智深的那段。

一则是她自己博学。
一则是宝钗自己是散淡人。
未必将荣华看在眼里。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2-5-28 16: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此时她不紧巴巴地去贴刘姥姥么?正好在贾母面前表现表现。




你莫忘了,王夫人和薛姨娘是亲姊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2-5-28 15: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对于宝玉之四个“情人”,我的评价是,林黛玉有喷子潜质,薛宝琴是装的典范,湘云是萌哒哒,妙玉是然并卵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2-5-28 15: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28 14:00
如果要说装。
那就是整个这个阶级是伪善的。


同意整个阶级都是伪善。但是,宝钗的善良只能做到这一步了,不同意!
拿刘姥姥举例吧。刘姥姥是投奔王夫人来的贾府,是和王家有渊源。凤姐和宝钗跟王夫人那里论,和刘姥姥关系一样。可是,刘姥姥进了三次大观园,平儿鸳鸯都有物品想送,宝钗一毛不拔。她的善良就差几两银子几件衣服吗?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2-5-28 15: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阔山长 发表于 2022-5-28 13:56
这是维护,讨好。装太肤浅了吧,装是指她不认可做样子。

不是说宝钗善良吗?王夫人赶走金钏,并导致金钏自杀的,这么不善良的举动,宝钗会认可吗?她不认可,又得维护讨好王夫人,这个是相关联的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