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酒 巷 衣赐履解读《资治通鉴》之战国时代
楼主: 衣赐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衣赐履解读《资治通鉴》之战国时代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2022-6-30 11:32 |只看该作者
31田单揪着胡子喃喃自语:想当个贤臣真特么不容易!

田单出任齐国宰相,有次路过淄水,天寒地冻,有个老汉涉水过河,走出水面时几乎冻僵。田单便解下自己的皮袍给老汉披上。齐襄王田法章听说这件事后,顿生反感,说,田单这么做是准备干什么?是打算收买人心夺我的位子吧,我不早下手,恐怕以后有变!(看到这里,心中一冷。权力对人的异化,可见一斑;臣子的生存状态,可以管窥。)田法章说完这句话,觉得没有听众不够过瘾,于是四下一扫,发现在殿阶下有个给珍珠穿线的工匠,就把他叫过来,说,你听见我的话了吗?
工匠说,听见了。
田法章说,你有什么看法?
工匠说,既然大王不喜欢田单行善,那不如把此事变成您的善行。
田法章说,此话怎讲?
工匠说,大王可以嘉奖田单的善心,下令说:我忧虑人民的饥饿,田单就收养他们,供给饮食;我忧虑人民的寒冷,田单就脱下皮袍给他们披上;我忧虑人民的操劳,田单也因此忧虑。他正符合我的心意。这样的话,田单有善行而大王嘉奖他,那么田单的善行也就是大王的善行了。
田法章说,靠!你真是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就这么办。
于是赏赐田单酒宴。过了几天,工匠又来见田法章,说,大王应该在群臣朝见时召见田单,在殿庭上致谢,亲自慰劳他。吩咐他深入民间,为人民解决疾苦。田法章依计行动,然后派人到街头里巷去探听,果然听到人们都纷纷表示,田单对人民这么好,都是大王教他这么做的。
衣赐履说:这一段看过之后,感觉田法章真不像是一个有格局的君主。这种小聪明、小伎俩让人读过之后,总想哂笑。另外,从通鉴上的记载看,这个穿珍珠线的工匠是个神秘人物,没来由出现在王宫里,给田法章出的主意也是可圈可点,比先前讲过的齐国宰相邹忌的手下要善良多啦。但这个工匠的出现很突兀,我总感觉是作者想暗示点什么,不便明言,以某种假托的手法写出。
田单向齐襄王田法章推荐貂勃(齐国贤士,燕军攻打莒城时,他曾守卫数年)。田法章的九个宠臣都想中伤田单。争相说,燕国攻打齐国时,楚王曾派将军率一万军队来帮助齐国。现在齐国已经安定,社会也日趋稳固,何不派使者前去楚国道谢?
田法章问,左右的人谁合适?
九个人都说,貂勃可以。
貂勃出使楚国,楚顷襄王芈横热情款待,几个月不放他回去。九个人又一齐对田法章说,以貂勃一个人的地位能受到万乘之国楚国重视,难道不是倚仗了田单的权势吗?田单与大王之间,不分君臣上下,况且他心怀二志,对内安抚百姓,对外关怀狄族,礼待天下的贤良人才,他的志向是想大有作为,希望大王明察!这话让田法章头皮发紧。
衣赐履说:给这样的##当臣子,也算是够烦的。这些指控的东西,本是一个贤臣应该做的,而这样做给##的感觉就是要夺权。真不知道臣子究竟应该怎么当好呢!呵呵。欺男霸女,横行乡里,与狄人互相打斗,这样恐怕就是他们想要的了。
另外,虽然楚国派了兵援救齐国,但是楚将淖齿宰了田法章的老爹齐湣王田地,这个杀父之仇又怎么算呢?
第二天,田法章忽然端起了国王的架子,告诉侍从说,去,把田单给我叫过来。田单非常惊恐,立即换上罪人的装束:摘下帽子,光着脚,赤裸上身,匍匐而进。告退后,一连五天,向田法章自承犯了死罪。田法章相当满意,说,也没啥啦,只不过告诉你,你要守好臣子之礼,我要摆好君王的谱而已。
衣赐履说:田法章找田单过来,为什么田单反应这么强烈,这让我无法想像君王如果叫臣子过来议事,应该怎么进行。所以,此处记述过于简略,似乎隐藏了什么内容,或者田单对九个恶棍的事已经有耳闻,或者,田单当宰相,从来不见齐襄王?总之,此处必有蹊跷。
貂勃从楚国回来,田法章赐宴招待。饮到兴头上,田法章喝道,把田单给我叫过来!
貂勃离开座位下拜说,大王上比周文王如何?
田法章说,我不如。
貂勃说,那么下比齐桓公(指五霸中的桓公,非田齐的桓公)如何?
田法章说,我也不如。
貂勃说,大王是不如周文王和齐桓公,然而周文王得到吕尚,尊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仲,敬为仲父。现在大王您得到安平君田单,却直呼“田单”,怎么能说这种亡国的话呢?何况自开天辟地,有人民起,做臣子的功劳,谁能比安平君更高?当年大王不能承守祖业,在燕国起兵袭击齐国时,大王逃到城阳的山里,安平君以人心危恐的即墨方圆三五里城郭,疲惫不堪的七千名士兵,力擒敌军大将,收复齐国千里领土,这些都是安平君的功劳呀!如果当时他置城阳的大王不顾,自立为王,天下没有谁能阻止。然而他从道德礼义考虑,认为坚决不能那样做,所以修筑栈道木阁前去城阳山中迎接大王和王后,大王您才能得以回归,治理百姓子民。现在国家已经稳定,人民已经安宁,大王却“田单、田单”地叫,小孩子也知道不该这样做。大王您赶快杀掉那九个家伙向安平君谢罪;不然,国家就危险了!
田法章听后,为之一悚,杀掉了那九个宠臣并流放其家族,加封给安平君掖邑(山东省莱州市)地方的一万户俸禄收入。
衣赐履说:貂勃一口咬定那九个人,不知是为了记述简略,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这篇故事从前到后,都是矛盾重重,疑云密布,让人费解。
史书上关于年代的记述,常常让我困扰。这些故事都是记在前279年的,但在高铁飞机手机尚未普及的战国时代,一年之间发生这么多事情似乎过于紧凑。
这田法章的九个宠臣是从哪里来的?究竟是什么人?真真是莫名其妙。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中国的史书,一方面是记录历史,另一方面史官可能还有那种“为帝王师”的“责任感”,所以,很可能想把自己对帝王之道的理解贯穿到史书中,当缺乏某方面的佐证时,就会杜撰一些故事,让他们的道理听起来更悦耳一些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发表于 2022-6-30 23:39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22-6-30 20:26
留个脚印
慢慢品读
~~

欢迎!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发表于 2022-7-2 10:08 |只看该作者
32魏国就是秦国的人才库啊——这不,又把范雎赶到秦国了

衣赐履按:又一个在秦国统一天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登场了,他就是推行远交近攻大战略的魏国人范雎(读如驹)。
270年,魏国的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随从人员中有一个人叫范雎的。齐襄王田法章因为范雎口才敏捷,十分欣赏,私下赠送给范雎许多贵重礼物。须贾觉得奇怪,怀疑范雎把魏国的秘密告诉了田法章,所以才受到田法章的厚遇,回国后便向魏国宰相魏齐告发(不能排除田法章是故意这么做的,到楚汉争霸时,陈平也用了这一招,离间项羽和范增)。
魏齐大怒,下令鞭打范雎,肋骨也打折了,牙齿也打掉了,总之,把范雎打得不成人形了。范雎于是装死,被卷进竹席,抛到厕所(厕所的故事很多哦,除了春秋时掉厕所淹死的晋景公,豫让在厕所准备刺杀赵襄子,后面还有跳粪坑逃命的,被切割成“人彘”的,我们慢慢讲哈)。魏齐带着一帮子喝醉了的宾客往范雎身上撒尿,以惩戒后人,不得妄言。范雎悄悄对看守说,你放出我,我必有重谢。看守于是去汇报,范雎已死,要不要处理掉?魏齐早就喝高了,说,扔了吧,范雎得以脱身。事后魏齐后悔,又派人去搜索范雎。魏国人郑安平把范雎藏匿起来,改换姓名叫张禄。
衣赐履说:此处有意思,魏齐家里的厕所,一定不是一个大圆坑,要不然,直接把范雎扔粪坑里不就没什么事儿了吗,呵呵。同时证明我们前面说过的,此时人们穿的是开裆裤,才能比较方便地向着范雎撒尿。
当时,秦国礼宾官(谒者)王稽正在魏国,范雎深夜前去求见。仿如当年齐国使者出使魏国,深夜见到装疯卖傻的孙膑一样,一见倾心,王稽立即把范雎藏在马车里带回秦国,并推荐给秦昭襄王嬴稷。
嬴稷打算在行宫召见范雎,范雎已经进入行宫的长走廊里,却假装不知道。宦官们警告范雎说,大王来了!范雎故意高声说,什么大王?秦国哪里有大王?秦国只有王太后和穰侯而已!嬴稷听见了范雎的话,屏退左右随从,下跪请求说(席地而坐,不是下跪磕头),先生有什么指教我的?
范雎只说,哪里哪里。
如此三次。秦王又说,先生到底不愿赐教吗?
范雎才说,我哪里敢呢!我是一个流亡在外的人,和大王没有什么交往,而想向您陈述的又都是纠正您失误的大事,关系到您骨肉亲人,我即使愿意一效愚忠,却还不知大王的真实心意,所以大王三次下问我都不敢回答。我知道今天在您面前说出,明天就有被处死的危险,但我还是不敢回避。死,是人人都无法免除的,如果我的死能对秦国有所裨益,那也就罢了。我只怕我被处死之后,天下的贤士都闭口不言,裹足不前,不再投奔秦国了。
秦王跪着不动说,先生您这是什么话啊!今天我能见到先生,是上天认为我糊涂,为了保存秦国的祖业宗庙而把您赐给我的。无论事情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希望您都一一对我指教,不要再怀疑我的真心了!
范雎于是下拜,秦王也急忙回拜。范雎这才说道,以秦国的强大,士卒的勇猛,对付各国,就好比用凶猛的猎犬去追击跛脚兔子。而秦国却坐守函谷关外十五年(范雎故意这么说,让嬴稷内心焦虑),不敢望山东(崤山以东)一眼,这是因为穰侯魏冉谋国不忠,战略设计有问题。
嬴稷说,有什么问题?
范雎发觉有人在偷听(此处应该是用来表现嬴稷还是受制于魏冉和宣太后的),于是不提内政,先说外事,观察嬴稷的反应。等偷听的人觉得没什么实质性内容,退下之后,范雎说,穰侯魏冉越过魏国和薛国(山东省滕州市)去进攻齐国的刚邑(山东省宁阳县)、寿邑(山东省东平县),太失策了。当年齐湣王田地进攻楚国(301年,秦联合韩、魏、齐攻击楚国,楚国大败),破军杀将,开辟千里土地,但最后连一寸领土也未能得到,难道是他不想要吗?实在是形势不允许啊。而各国看到齐国征战疲劳,便起兵攻打齐国,大破齐军,使齐国几乎灭亡(指的应该是乐毅伐齐,秦国也出兵了,但是抢了点财物就回来了,没有得到土地的利益)。齐国攻打楚国,反而使韩国、魏国得到实惠。我的意见是,大王应确立远交近攻的大战略,得一寸地就是大王的一寸,得一尺地就是大王的一尺。魏国、韩国,位于中原,是天下的中枢。大王如果想称霸,必须接近中原之地控制天下枢纽,以威逼楚国、赵国,楚国强我们就帮助赵国,赵国强我们就帮助楚国,两国都依附我们,齐国就惊慌失措了。齐国再归附,韩国、魏国便是秦国掌中之物了。
嬴稷大喜,任命范雎为客卿,磋商军务。
268年,按照范雎设定的远交近攻大战略,秦国攻打魏国,占领怀邑(河南省武陟县)。
266年,秦国攻击魏国邢丘(河南省温县东)。秦王日益亲信范雎,使他掌权。范雎建议说,我来秦国之前,只听说齐国有孟尝君,不知道有齐王;只听说秦国有王太后、穰侯魏冉,不知道有大王您。老大,你虽然是秦王,但你知道什么是王吗?
嬴稷愣了,说,不知道。
范雎说,王是国家的元首,主持***才是王,决定利害才是王,掌握生杀大权的才是王。现在王太后擅自专行,不顾大王;穰侯出使外国也不报告大王;华阳君、泾阳君处事决断,无所忌讳;高陵君自由进退,也不请示大王。有这四种权贵而国家想不危亡,是不可能的。有他们在,根本没您什么事儿啊,这难道也算是王吗?俗话说,果实太多会压折枝干,枝干折断会损伤树根,封地过于强大会威胁到国家,大臣过于尊显会使君主卑微。当年楚国大将淖齿被齐湣王田地封为齐国宰相,然而淖齿用箭射田地的大腿,抽去田地的筋,把田地吊在房梁上,折磨了一夜才死(看来当年田地之死的段子,也是传得满天飞,呵呵)。李兑统治赵国,把赵主父关在沙丘宫里,一百天后活活饿死。如今我看秦国这四种权贵,和淖齿、李兑都是一路货色。夏、商、周三代最后亡国的原因,都是因为君王授权臣下,自己纵酒行猎;被授权者嫉贤妒能,欺下瞒上。他们不为##考虑,而君主也不觉察醒悟,所以失去了国家。现在秦国***上下,包括您的左右随从,哪个不是宰相魏冉的人?我看到大王您孤孤零零地在朝廷上,真为您万分担忧。恐怕您去世后,拥有秦国的将不是大王您的子孙了!
秦王听罢,冷汗淋淋,后背发紧。于是毅然废黜太后的专权,把穰侯魏冉、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驱逐到关外去;任用范雎为宰相,封为应侯。
衣赐履说:魏国人才之多,让人纳闷,而且这些人才都是经天纬地的大才,一个一个,都跑到别的国家去了。跑到秦国的这几位,对秦国一统天下至关重要:公孙鞅(长在魏国的卫国人)、张仪,现在又轮到了范雎。
本年,秦昭襄王嬴稷即位已37年,换句话说,宣太后掌权了37年。嬴稷一句话,就把当权派全部干掉,而且没有流血,我感觉如果这是真的,嬴稷其实是很不简单的,并非范雎说的那么不堪。从范雎的话来看,秦国之盛,在于君主集权,这个思想,对中国人影响至深,绵延千年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发表于 2022-7-3 06: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也顶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发表于 2022-7-3 16:25 |只看该作者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发表于 2022-7-3 16:26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22-7-2 18:41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是的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22-7-4 10:30 |只看该作者
33怪哉!一个收税的怎么打仗这么猛?


收税杀人
271年,赵国一个收田租的小官赵奢到平原君赵胜家去收租税。赵胜是什么人?平原君啊!赵惠文王赵何的亲弟弟啊!一般而言,这样的人,他的家人比他本人还要牛逼。于是,赵胜家人不但不交租税,想来还对这个叫赵奢的小官儿嘲笑谩骂、动手动脚吧。
该着他们倒霉,碰到的这位赵爷很猛,居然根据法律,诛杀平原君家中管事人九名。平原君震怒,要干掉赵奢。
还没等平原君找赵奢呢,赵奢自己找上门儿来了。他说,公子,虽然咱俩都姓赵,但不是一个赵,您是赵国的贵公子,我是普通的小吏。不过呢,我替您着想,如果您纵容家人违法犯罪,法纪就会削弱,法纪削弱国家也就衰弱,国家衰弱则各国来犯,赵国就完蛋了,赵国都完蛋了您上哪儿当贵公子去啊!所以,以您的尊贵地位,带头奉公守法则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则国家强大,国家强大则赵家江山稳固,而您作为王族贵戚,难道会被各国轻视吗?
平原君本来想上来几记老拳把这个收税的打死得了,结果听了他一席话,觉得挺有道理,认为赵奢是个人才,于是转怒为喜,把赵奢介绍给老哥赵惠文王赵何。赵何派赵奢管理国家赋税,于是国家赋税征收顺利,人民富庶而国库充实。
衣赐履说:此处应该有故事,不交税判死刑,那赵国之法不是比秦国还要严苛?另外,以赵奢的身份,一下子诛杀平原君家九个“管事儿的”,难道不用审判就行刑?因为一旦需要审判,赵胜就能把这些人救下来了,赵胜没救,说明事出突然,没等营救,人已被杀。我觉得,如果此事是真的,就是赵奢当收税的当腻了,提升无望,兵行险着儿,去平原君家就是为了找茬杀人的,引起平原君的重视,通过平原君达到被赵惠文王赏识的目的。不过这招儿过于凶险,万一平原君根本不听他说话,直接拉出去砍了,那不就惨了。
阏与之战
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围困阏与(山西省和顺县,阏读如玉)。赵惠文王赵何召见大将廉颇、乐乘,问,可以援救吗?两人都说,道路遥远,更兼险峻,难救。再问赵奢(打仗的事,为什么问一个收税的?可能赵奢已经立过战功,扔了算盘拿起刀剑了),赵奢回答说,道路遥远险峻,就好比两只老鼠在洞穴中咬斗,将是勇者取胜。赵何于是令赵奢率领军队前去援救。赵奢刚离开邯郸三十里就停止不前,下令说,如有人谈及军事,一律处死!
此时,秦军前锋部队抵达武安(河北省武安市)城西,列阵大喊大擂,城内的屋瓦都为之震动。赵军中一个军吏忍不住提议急救武安,被赵奢立即斩首。赵奢军坚守二十八天不动,反倒增修营垒。秦军一个间谍潜入赵军,赵奢佯装不知,用好吃好喝招待他。间谍回去报告,秦军大将十分高兴,说,援军离开国都三十里就按兵不动,还增修营垒,阏与一定不是赵国的了!赵奢放走间谍以后,下令部队卷起盔甲悄声前进,一天一夜便到了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修起营垒。秦军听说后,整装迎敌。赵奢军中有个军士叫许历,他要求提军事建议,赵奢便召他进来。
许历说,秦军没想到赵军会到这里,他们来势盛气凌人。赵将军你一定要集中兵力排出战阵对付,不然必败。
赵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许历说,依据军法,我应该被处死。
赵奢说,那是邯郸的军令,现在是在阏与。
许历便再次建议,先占领北山的人必胜,后到的必败。
赵奢点头称是,立即派出一万人前去北山,秦军后到,争夺北山无法攻上。于是,赵奢指挥全军猛击秦国军队,秦军大败,撤去对阏与的包围,退兵而还。
赵王因此封赵奢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等地位;又任命许历为国尉。
衣赐履说:前271年,赵奢还是收税的小官。前270年,在廉颇、乐乘等大将拒绝出征的情况下,收税官赵奢领兵大败秦军。这种类似开玩笑似的历史记录,不能不让人感到费解。秦军先头部队已到武安,几乎堵到赵国首都邯郸大门口了,赵奢驻扎二十八天,然后突然离去,不论是司马迁还是司马光,为了突出赵奢用兵之鬼神难测,文字过于简略,让人不知如何理解。
《史记·赵世家》载,前280年,赵奢领兵攻取了齐国麦丘,在时间上与通鉴严重矛盾,估计是这个原因,司马光舍弃了这条史料。但我感觉,麦丘之战至关重要,一方面进一步印证赵奢的战斗指数,另一方面,可能与长平之战时赵王以赵括代替廉颇有直接的关系,到时我们再详述
马服论兵
269年,齐国田单被赵惠文王请来当赵国宰相(又一个跨国宰相,据说是赵国用几座城把田单“换”过来的,真的很有意思)。有一次,赵奢和田单进行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军事辩论。
田单说,我并不太佩服将军的带兵之术,之所以不服,就是觉得你带兵太多啦。过去的君王所带之兵不过三万人,而天下服矣。可现在将军打仗,动辄带十几二十万之众,所以我不服。
赵奢说,看来您不仅不懂兵法,而且也不明了如今的军事形势。吴国铸剑大师干将铸出的剑,割牛宰马易如反掌;砍盥洗器具(应指贵族洗脸洗手用的铜盆)也不在话下。但如果把它靠在柱子上砸,很容易就折为三段;把它垫在石头上砸,就会碎成几十片成百片。现在用三万兵力去对付强大国家的军队,这就像是把宝剑靠在柱子上、垫在石头上砸一样。更难得的是,干将之剑既有锋利的刃可以断物,又有宽厚的剑脊保证它断物而不折,但只有这两点还是不够的,如果宝剑没有剑柄、剑镡(护手,镡读如新,阳平)、剑锷(与剑身的接口部位)等辅助之物,那就只好手持剑刃去刺物了,这样的话,剑还没有刺出去,自己的手指就先被割断了。打仗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十几、二十万的兵力作为像剑柄、剑镡、剑锷这样的配合部分,只想凭借三万精兵横行于天下,怎么可能呢?何况,古时候天下封国成千上万,即使是座大城,城墙不超过过三百丈,人口不超过三千户。然而现在,绝大多数封国已被吞并,基本上就剩了七个大国,而每个大国都可以征兵数十万,千丈的城池,万户的乡邑随处可见,时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战争的形式和规模也必须有相应的改变。比如,齐国曾以二十万军队进攻楚国,五年才结束战争;赵国以二十万军队攻打中山,也是五年才消灭。现在如果还以三万人去围千丈城,连城墙的一角都围不上,用以野战就更不够了,你能拿这点兵去干嘛呢?
赵奢的这一席话,说得田单心悦诚服。
衣赐履说:这段对话,又是出现在《战国策》中。从中可以看出,赵奢用兵,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而田单则沉浸在火牛阵(如果有的话)的光辉业绩之中。两人对话,高下立见。马服君,虽然史上留下的战例不多,但就冲这段论兵的话,即可位列当时一等一的大将之列。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发表于 2022-7-4 16:39 |只看该作者
打卡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发表于 2022-7-5 00:08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发表于 2022-7-5 00:10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22-7-4 22:43
这点跟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有异曲同工之妙
~~

赵奢的记录太少。我们唯一能肯定的是,这家伙确实能打。东汉马援是他家后人,觉得赵括太丢人,所以改姓“马服君”的马

使用道具 举报

221
发表于 2022-7-5 14:40 |只看该作者
衣赐履 发表于 2022-7-2 10:08
32魏国就是秦国的人才库啊——这不,又把范雎赶到秦国了
衣赐履按:又一个在秦国统一天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看《史记》的时候,范雎的故事还是很精彩的。言行观点都符合智者和政治家。


若说人才都跑到秦国,大概现在美国一样,靠开放政策和强盛国力,吸引了不少人才为我所用。天下英才让我彀中。历来明君都是擅于吸纳人才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发表于 2022-7-5 16:31 |只看该作者
衣赐履 发表于 2022-7-4 10:30
33怪哉!一个收税的怎么打仗这么猛?

收税杀人前271年,赵国一个收田租的小官赵奢到平原君赵胜家去收租 ...



田单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说事儿。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发表于 2022-7-5 19:20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7-5 14:40
看《史记》的时候,范雎的故事还是很精彩的。言行观点都符合智者和政治家。

有点儿那个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发表于 2022-7-5 19:22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7-5 16:31
田单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说事儿。

《战国策》里哪些事儿真,哪些事儿假,需要判断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发表于 2022-7-6 01:39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22-7-5 20:59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光赏不行,秦王还得有鉴别力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发表于 2022-7-7 09:28 |只看该作者
34触龙说赵太后

衣赐履按:前265年,秦国宣太后逝世,穰侯魏冉被解除所有***职务后,于九月返回封地陶邑(山西省永济县北)。对秦国来说,似乎离了谁地球都照转不误,该欺负谁继续欺负,该调戏谁继续调戏。中学语文课本里“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就发生在本年。
秦国进攻赵国,夺取三座城市。赵孝成王赵丹去年(前266年)刚刚即位,赵太后执掌国政,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复,必须以赵丹的弟弟长安君做人质。赵太后不答应,齐国当然不发救兵。赵国大臣一再劝说赵太后,太后却公然对左右随从说,谁再提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事,我老婆子就要往他脸上吐口水!
这话都说出来了,谁还敢再造次?
有人敢,触龙大爷。
左师触龙求见赵太后。赵太后当然知道这老东西是来干什么的,早就准备好一大包口水,只要触龙一提让长安君当人质的事,立马这一包口水喷向触龙的老脸。不料那触龙慢吞吞走过来坐下,不但没提长安君的事,反而向太后道歉说,老臣我腿脚不好,很久没有来看望太后了,常常以此自我宽恕。又担心太后的身体有什么不适,所以还是希望能见到太后。
赵太后没办法,只好先把那包口水先咽下去,说,老婆子我只能靠人推车来来往往了。
触龙又问,饭量也减少了吧?
太后说,只喝粥而已。
这样闲聊几句,触龙始终没提人质的事,赵太后也忘了他是来干嘛的了,两人唠起嗑儿来。
触龙说,我的小儿子舒祺,很不成器,我现在一把年龄,私下最怜爱他,想让他补个缺去护卫王宫,在此向您冒死请求!
太后说,补个缺嘛,多大个事儿?还冒死请求!他今年多大了?
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年轻,可我想趁我这把老骨头还没入土为他做个安排。
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知道疼爱小儿子吗?
触龙说,比你们女人疼得还厉害呢!
太后笑了,说,切,瞎说,还是妇人更厉害!
触龙说,我觉得,太后您爱女儿燕后胜过爱儿子长安君。
太后说,怎么可能?我对燕后远不如对长安君。
触龙说,父母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考虑深远。太后您送燕后出嫁时,抓住她的脚后跟直掉眼泪,想到她要到遥远的燕国去,心情十分哀伤。待到燕后离去,您不是不想她,可一逢祭祀就祝愿说:千万别让人把她退回来。这难道不是为她长久打算,希望她的子孙能在燕国相继为王吗?
太后点头说,是的。
触龙又说,从现在起三代以前,赵王的子孙被封侯的,现在还有没有继承人在位的?
太后说,没有了。
触龙说,这就是说,近的,灾祸殃及其身;远的,殃及其子孙。难道说君王封侯的儿子都不成才?只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而无军功,俸禄丰厚而无劳苦,却享有国家的许多宝器。如今老太太您提高小儿子长安君的地位,封给他良田美宅,赐给他许多宝器,却不让他趁现在为国家立功。一旦您不在世上,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自立呢?
太后恍然大悟,说,好吧,随你去安排他吧!
于是下令为长安君备齐一百乘车,去齐国做人质。齐国随即发兵,秦国军队便退回。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发表于 2022-7-7 13:07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22-7-7 11:53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说服一个人是很难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发表于 2022-7-7 20:53 |只看该作者
衣赐履 发表于 2022-7-7 09:28
34触龙说赵太后

衣赐履按:前265年,秦国宣太后逝世,穰侯魏冉被解除所有***职务后,于九月返回封地陶邑 ...



触龙真牛逼。拉拉杂杂的攻心之道。

《儿女英雄传》里,也有不少类似劝人的描写,而且写的很好。极少见 。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发表于 2022-7-8 17:04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7-7 20:53
触龙真牛逼。拉拉杂杂的攻心之道。

《儿女英雄传》里,也有不少类似劝人的描写,而且写的很好。极 ...

对谈话的掌控能力超级强大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发表于 2022-7-10 10:15 |只看该作者
35终于到了疑云重重的长平之战了(本期提问,下期探讨)

衣赐履按:终于到了长平之战了。按照一贯的观点,赵国之败,败在换廉颇为赵括,导致四十万赵军被坑杀,赵国从此江河日下。在细读这段故事时,产生了很多疑问,于是在网上查阅了许多资料,疑问更甚。今天,我们先把长平之战的基本情况记录下来,并提出一些疑点,明天加以探讨。
262年,韩国上党郡长冯亭向赵国献地,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

肥肉?陷阱?
秦国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攻克野王(河南省沁阳市)。上党与外界通道被切断。上党郡长冯亭,与高级将领决定:去都城新郑的道路已经断绝,秦国军队每日推进,韩国又无法接应救援,不如将上党献给赵国,赵国如果接受,秦国必定进攻他们;赵国面对秦兵,一定会与韩国亲善,韩、赵联为一体,就可以抵挡秦国了。
于是派使者去告诉赵国说,我们韩国无法守住上党,想把它献给秦国,但郡中官员百姓都心向赵国,不愿做秦国的属下。我们现有大邑共十七个,愿意恭敬地献给赵王!赵孝成王赵丹问平阳君赵豹意见,赵豹说,圣人认为接受无缘无故的利益不是好兆头。
赵丹说,别人仰慕我的恩德,怎么能说是无缘无故呢?
赵豹说,秦国蚕食吞并韩国土地,从中切断,不使他们相通,本来以为可坐待上党归降。韩国人之所以不把上党献给秦国,就是想嫁祸于赵国。秦国付出千辛万苦而赵国坐收其利,即使我们强大也不能这样从弱小手中夺取利益,何况我们本来就弱小无法与强大秦国相争。这难道还不是无缘无故吗?我们不应该接受上党。
赵丹又问平原君赵胜,赵胜劝赵王接受。赵王于是派赵胜前去接收,封原上党郡长冯亭为华阳君,赐给他三个万户的城市做封地;又封县令为侯,赐给三个拥有千户百姓的城镇做封地。其他官吏,一律擢升三级。
衣赐履说:如果从唯结果论出发,赵豹是对的,赵胜是错的。但是,如果长平之战,赵国胜利了呢?那时又该怎么评价赵胜、赵豹?
问题:赵国接收上党,是图眼前之利,还是有别的企图?

如此外交
260年,秦国派左庶长王龁(读如禾)攻陷上党(山西省长子县)。上党百姓逃往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山西省高平县西北),接应上党逃来的百姓。王龁于是挥军攻打赵国。赵军迎战,连战连败,一员副将和四名都尉阵亡。赵孝成王赵丹与大臣楼昌、虞卿商议,楼昌建议派地位高的使节与秦国讲和。
虞卿反对说,和与不和,控制权在秦国;秦国现在已下决心要大破赵军。我们即使去求和,秦国也不会同意。我们不如派出使者用贵重珍宝拉拢楚国、魏国。楚国、魏国一接受,秦国就会疑心各国重新结成了抗秦阵线,那时讲和才可成功。
赵丹不听虞卿的意见,指派重臣郑朱赴秦国求和,秦国表示欢迎。赵丹对虞卿说,你看怎么样,秦国欢迎我们的做法。虞卿说,那就更糟了,不等和谈成功,赵军就要被秦军击破了。为什么呢?各国都派使者赴秦国祝贺胜利,郑朱是赵国的重臣,秦王、范雎肯定会把郑朱来求和的事向各国使节宣扬,各国看到赵国派人去求和,就一定不会再出兵援救赵国;秦国知道赵国孤立无援,就愈发不肯讲和了。
不久,秦国果然大肆宣扬郑朱来使,但就是不与赵国进行和谈。赵军连吃几次败仗,廉颇下令坚守营垒,拒不出战。赵丹感到廉颇损兵折将后胆小如鼠,不敢迎敌,非常恼火,多次加以训斥。应侯范雎于是派人带着金银珠宝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到处散布说,秦国所怕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大将(赵奢生卒时间不详,前271年,赵奢还是个收税小官儿,前270年,领兵大败秦军,前269年,与田单谈论兵法,到本年却似乎已去世好几年了)。廉颇好对付,而且他也快投降了!赵丹中计,便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蔺相如劝阻说,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知道随机应变,不能换将啊!赵丹仍是不听。
问题:赵国为什么换将?为什么换赵括为主帅?赵国难道没有别的大将可用了吗?

免死金牌
起初,赵括从小学习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可比。他曾与父亲赵奢讨论兵法,赵奢也难不倒他,但终究不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带兵打仗,就是出生入死,而赵括谈起来却很随便。赵国不用他为大将也还罢了,如果一定要用他,灭亡赵军的必定是赵括(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是普通人家,这么说行不行?既然这么说,就是说有当大将的可能,难道,就因为是赵奢的儿子,没有任何履历,也可以当大将?)。待到赵括将要出发,他的母亲急忙上书,指出赵括不能重用。
赵孝成王赵丹问,为什么?
赵母说,当年我侍奉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时,亲自去捧着饭碗招待的有几十位,他的朋友有几百人。大王及宗室王族给他的赏赐,他全部分发给将士。他自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理睬家事。而赵括刚刚做了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拜见,大小军官没人敢抬头正脸看他。大王赏给他的金银绸缎,全部拿回家藏起来,每天忙于察看有什么良田美宅可买的就买下。大王您以为他像父亲,其实他们父子用心完全不同。请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对比年羹尧,那个派头儿,那个范儿,不比赵括牛逼多了?为什么年羹尧打胜仗?)
赵丹说,老太太你不用管,我已经决定了。
赵母说,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不要连累我们老赵家其他人。
赵丹同意了赵母的请求。
问题:为什么在准备任用赵括为将时,赵母不出来反对,而是在赵括准备出发时才向赵王上书?

魂断长平
秦王嬴稷听说赵括已经上任为大将,便暗中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王龁为副将,下令军中:谁敢泄露白起为上将军的消息,格杀勿论!赵括到了赵军中,全部推翻原来的规定,调换军官,下令出兵攻击秦军。白起佯装战败退走,预先布置下两支奇兵准备截击。赵括乘胜追击,直达秦军营垒,秦军坚守,无法攻克。这时,秦军一支二万五千人的奇兵已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堵截住赵军返回营垒的通道,赵军被一分为二,粮道也断绝。武安君白起便下令精锐轻军前去袭击,赵括迎战,不能取胜,进退维谷,只好坚筑营垒等待救兵。
问题:赵括带四十万大军,被两万五千秦军切断后路,被另一支五千人的秦军堵截住返回营垒的通道,导致赵括无法撤军,从双方军力对比上来看,非常不可思议。
秦王嬴稷听说赵军运粮通道已经切断,亲自驾临河内(河南省黄河以北),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调往长平(山西省高平县西北),封锁所有道路,阻断赵国救兵及运粮。
齐国、楚国企图援救赵国。赵军缺乏粮食,向齐国请求接济,齐王田建拒绝。大臣周子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是一道屏障,就像牙齿外面的嘴唇,唇亡则齿寒。今天赵国灭亡了,明天灾祸就会降临齐国、楚国。援救赵国,刻不容缓。而且,援救赵国是最高道义,抵抗秦军将获得威名,不去做此事反而爱惜粮食,这样为国家决策是个大错!田建不听。
问题:齐国、楚国既然企图援救赵国,为什么没出兵?甚至,齐国连粮都不借?他们当真愿意援救赵国吗?
九月,赵军已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都在内部暗中残杀,互相吞吃。赵括穷急,便下令进攻秦军营垒,想派出四支队伍,轮番进攻,到第五次,仍无法突围。赵括亲自率领精兵上前肉搏,被秦兵射死。赵军于是全线崩溃,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白起说,当初秦军已攻克上党,上党百姓却不愿归秦而去投奔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会有后乱。于是使用奸计把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放出二百四十个年岁小的回到赵国,前后共杀死四十五万人,赵国大为震惊。
问题:秦赵之间这场仗,究竟打了多长时间?《史记》上说,本年四月,赵国派廉颇抵御秦王龁军,九月长平之战结束,也就是说,整场战争持续了五个月。但《吕氏春秋》上说,秦虽大胜于长平,打了三年才决出胜负。是五个月还是三年,对于战争胜负的原因至关重要,不可不察。
赵括在前方苦苦等待援军,竟然一直没有等到,是何道理?
双方各伤亡多少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发表于 2022-7-11 11:19 |只看该作者
36七问长平之战

接着上次的问题,分别加以探讨。
问题一:赵国接收上党,只是图一时之利,还是别有所求?
1战略考量。我们在读赵武灵王的时候曾经提到,赵武灵王把王位传给儿子赵何,自称“主父”,他想让儿子管理国家,而他自己率军向西北驱逐胡人,开拓疆土,计划从云中(内蒙古托克托县)、九原(内蒙古包头市),向南奇袭秦国首都咸阳。甚至亲自假扮成赵国使节出使秦国,实地勘察山川道路,当面观察秦王嬴稷。从赵雍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不只是秦国有并吞天下的格局,赵国也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可惜赵雍在传位问题上没有处理好,弄得自己被饿死沙丘,他如果再活二十年,赵国会怎么样真不好说。赵孝成王赵丹虽然没有赵雍的雄才大略,但是到手的战略要地当然要收,这是为了今后图强做准备。
2、上党归韩国还是秦国,对赵国来说是个大问题。上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有上党,则可控制河东这个战略重地。北上可取赵旧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向东越过太行山可直接威胁赵国的都城邯郸。上党如果在韩国人手里,没有问题,韩、赵本来就是一家人,打打闹闹可能有,但不会发生灭国行动。就像美国和加拿大一样,美国打仗,不需要担心加拿大在后面捅一刀。但是,如果上党归了秦国,那就不同了,就好比加拿大被俄罗斯占领了,美国肯定心慌慌。上党到邯郸直线距离不到五百里,秦军只需翻过太行山,两三天就能兵临邯郸城下,赵国岂不危险?秦国如果占了上党,一定会找个理由就攻击赵国。那时,可能就不是长平之战,而是邯郸之战了。因此,赵国必须接收上党。
3、不怕秦国打过来吗?这个是肯定的,害怕,但没那么怕。如果秦国来犯怎么办?打就是了。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军事实力大增,只不过没有跟秦军动过真格的。要不然,蔺相如在秦庭上怎么敢耍牛逼?在渑池之会上,怎么敢逼着秦王来一段打击乐?你让燕国、鲁国、中山国试试?甚至让韩、魏、齐、楚试试?没有一定的实力,除非是二球,谁敢这么干啊?赵孝成王赵丹不知道秦国会进攻赵国吗?连我们小老百姓都知道拿了人家东西,就要防备人家来抢,现在赵国一下子接收了秦国图谋已久、志在必得的上党,秦国能不恼火发兵吗?我想,赵丹对自己的部队还是很有信心的。否则,给他三个胆子,也不敢从秦国嘴里夺食。
通鉴是选取了《史记》的说法,而司马迁显然是反对不道义地夺取别人土地的,所以,在司马迁的记述中,突出的是赵孝成王的不道义、贪小利,以及赵括的志大才疏,很可能会把一些真实材料有意无意舍弃了。
问题二:秦赵之间这场仗,究竟打了多长时间?
《史记》上说,前260年四月,赵国派廉颇抵御秦王龁军,九月赵括兵败,也就是说,长平之战持续了五个月到六个月。但《吕氏春秋》上说,秦虽大胜于长平,但打了三年才决出胜负。究竟是五个月还是三年,有必要搞得那么清楚吗?太有必要了!因为,如果是五个月,则是一场战役,决定胜负的主要是将领和士兵能不能打,换句话说,是人与人的战争。但如果是三年,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双方拼的就不仅仅是人了,拼的是战略,拼的是国力,拼的是综合实力,是资源与资源的战争。我的推论是,这场战争打了即使不到三年,也得两年以上。理由如下:
1、《吕氏春秋》成书比《史记》早,长平之战时,吕不韦虽然还没有到秦国,但当时他在赵国做生意,在长平之战之后的邯郸保卫战时,吕布韦就在赵国,他对赵国的情形非常了解。之后,吕任秦相十多年,对秦国的情况了如指掌。在编著《吕氏春秋》时,吕不韦没有撒谎或夸张的必要。当然,也有人可以说,吕不韦说的三年可能是战争动员搞了两年半,打仗用了半年。不过呢,秦国的耕战制决定了,他们战争动员是极端高效的,断不可能用两年多时间来做准备。
2、战国时代,赵国是除秦国以外的最强大的国家。所谓强大,一方面是军事实力,战国后期,可以说唯一能与秦国在武力上有一拼的就只有赵国;另一方面是综合国力。从武灵王之后,赵国不光武将很多,而且良相也不少,肥义、蔺相如、平原君,都是一时人杰,在他们执政期间,赵国是比较富强的。因此,赵国的存粮——供应四五十万军队的存粮,至少也能维持两年吧?但是赵国居然要向齐国借粮!这是不可思议的行为。秦赵两国在上党、长平一带打仗,并没有波及到其他地区,也就是说,粮食生产没有受到战争的直接破坏。那么,为什么缺粮?原因无非两条:一是战争时间长,粮食消耗大;二是产量低,供应跟不上。为什么?因为男人们上战场了,女人们种地可能种不过来,所以减产了。基本上是两个原因都有,所以长平之战不是战役,而是两国之间灭国的战争行为,仗打得十分艰苦,持续时间很长。
秦国有两个大粮仓,而赵国的粮食没有秦国多,战无粮,怎么打?廉颇显然不是王龁的对手,连连吃败仗。但吃败仗也得吃粮啊!直吃得赵国需要向齐国借粮。说明打了至少两年以上。
问题三:其他国家会援救赵国吗?
《史记》和通鉴上都说,齐国、楚国打算援救赵国,但后来不但没有援救,甚至,齐国连粮都不借。一种解释是赵国在外交上输了,赵丹不听虞卿的意见,指派重臣郑朱赴秦国求和,结果秦国大肆宣扬赵国的举动,搞得别国不再打算出兵援救。我个人觉得这只能是一小部分原因,各国不加营救的真实原因可能很多,比如韩国没有实力救援,魏国首鼠两端(长平之战时,魏安釐王魏圉(釐读如西,圉读如雨)征求群臣对此事的对策,大家都认为秦国进攻赵国,是对魏国有利的事。大臣孔斌质问,为什么这样说?回答是,秦国战胜赵国,我们也顺势向它屈服;如果秦国打不赢赵国,我们就趁它疲惫不堪予以攻击),燕国本身还想从赵国身上咬一块肉吃(251年,燕王姬喜趁赵国新败攻击赵国,结果被廉颇、乐乘击败),更不会救援,那么楚国和齐国呢?七国里,目前秦最强,赵次强,两者有一拼。接下来是齐、楚,这两个国家巴不得你们互相打,打死一个少一个,两个都打死才好,拼成两个大残废是他们最想看到的。因此,他们必然不会去救援。但是齐国连粮食都不借,就过于短视了,让人不由牙根儿发痒。
之后,我们会讲邯郸保卫战,到了那个时候,各国基本上都不用赵国做工作,就会主动救援了,为什么?再不救,大家都得死!我们后面详说。
问题四:赵国为什么换将?为什么换赵括为主帅?赵国难道没有别的大将可用了吗?
赵国接收上党是在前262年,长平之战是前260年,跨了三个年度。秦国从孝公时代起,几乎年年打仗,打仗比吃饭还正常,他们不可能战争动员需要两年多时间,秦国的耕战制,人民拿起锄头就是农民,拿起刀箭就是战士,几乎不需要动员,拉起一支队伍非常容易。
长平之战打了两年多,廉颇作为主帅,一场胜仗都没打过,被王龁打得出不了门。此时,赵国粮食已经告急。廉颇守在长平没有问题,但粮食跟不上,你守个茄子?本来打算通过防守战略把秦国拖死,但没想到秦国这么能拖!秦国的粮食在巴蜀、关中两大粮仓的支援下,把赵国快拖死了!尽管如此,秦国的五六十万人每天要吃饭,也把秦国折腾得不轻,因此,这一仗,秦志在必得。但秦不知道赵国粮食究竟有多少,也急于决战。恐怕是这个原因,才有范雎所谓的反间计,希望赵括出来决战。
在这里,我觉得大家有必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并不是赵括是个草包秦国才想他来当主帅,赵括一定是一个优秀指挥官,否则,赵王不可能用他。如果赵括是个草包,那王龁就把赵括灭了,何必派出战神白起?而且还不敢让人知道这仗是白起指挥的。关键原因在哪?赵括一定是主张出击的,一定是反对廉颇的防守战的,赵括当年一定论过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都知道他是出击派,不是防守派。这才是秦国希望赵括领兵的真正原因
那赵国为什么派赵括?因为,赵括真的很厉害。因为,赵国没粮了。因为,没有人比赵括更合适。一条一条来扒:
赵括厉害吗?我认为应该很厉害。原因有好几条:一是秦国派白起来,对赵括高度重视,从反面证明赵括厉害;二是赵括立过战功,《史记》上记了一笔,通鉴上根本没记的麦丘之战。我简单讲一下哈:
280年,在乐毅破齐后,惠文王赵何命赵奢为将的麦丘(今山东商河西北)。此前,赵军已多次进攻麦丘,没能攻下。赵何很恼火,下令赵奢在一个月内拿下麦丘。
赵奢一到麦丘,就命令进攻。赵括认为,采用硬攻的方法,是很难在一个月内攻下麦丘的。从种种迹象来看,麦丘的粮食尽管还没有完全吃光,但肯定是不多了。赵括希望父亲先搞清楚情况,暂停进攻,避免硬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赵奢没有听赵括的话,下令攻城,不但没有攻下麦丘,反而造成不少伤亡
赵括说,城里有墨家弟子帮助防守他们对防御很有一套以往赵军攻了几年都无功而返。而老爹你带的兵难道比以前的兵更善战?还是攻城的手段更多?都不是啊。硬攻,只能像以前一样要付出惨痛代价。而且城中的人经常在晚上出来偷袭赵军。城外也有不少墨家游侠组成的游击队对赵军进行骚扰。如果继续这种情况的话,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
赵奢认为有理,于是询问抓到的俘虏,向他们了解城中的情况,可是俘虏不说。赵括每天给这些俘虏饭吃,对他们很客气,还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带回城中给家里人吃。终于俘虏工作做通了,悄悄告诉赵括,城中的粮食不多,都被齐军控制百姓早已断粮,已经开始吃人了。赵括问齐军还能守多长时间。俘虏说还能守几个月。于是赵奢听从赵括的建议,停止进攻,把俘虏全部放了回去。俘虏回去后,说这支赵军很客气,没有侮辱他们,还让他们吃饱,让他们带粮食回来。城里的百姓有的就想出来投降赵奢了。齐将见俘虏给城中带来了骚动,便将他们都关了起来。士兵和百姓对此都有怨言。赵奢让围城的赵军用抛石机把粮食抛入城中。赵军每天把粮食抛入城中后,就回营休息,也不向城中说什么。这样过了几天,齐军把这些粮食送回来,对赵奢说,你要打就过来打,成天往城里抛粮食算怎么回事儿?赵奢还是不进攻,隔了几天向城里抛粮食。这样又过了几天,齐代表来赵军约战,但赵奢听从赵括的意见,拒绝与他见面。过了几天,麦丘的人杀了守城的齐军将领投降了。赵括的办法奏效了,赵奢暗暗佩服这个儿子比自己强。
惠文王对赵奢能够在不到一个月就攻下麦丘而且伤亡很少的事感到很好奇。赵奢就对他讲了这是赵括的办法,惠文王重赏了赵奢和赵括。
麦丘之战是有的,但上面这段记述我并没有找到出处。
另外,在赵奢被封为马服君的阏与之战中,赵括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也没有找到出处,这里不再详表。
但至少有一点,赵括经常跟着父亲打仗,并且有战功,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赵括厉害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史记》里对他的称呼。先看《白起王翦列传》里的一段:
四十七年……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
之所以要专门把“马服子”拿出来说,主要是要搞清楚,马服子是什么意思?究竟是指“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还是赵括继承了赵奢的称号,但还没有封“君”,而是被称为“子”?就如孙子、孟子一样的“子”?倘是后者,则说明赵括相当厉害,只不过还没有立到大功来变成“君”而已。
我们分析一下哈:
“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这句话似乎翻译成马服君的儿子比较顺。但“秦闻马服子”,这句话,依然这么翻译恐怕不妥吧?为什么不是“秦闻赵括”,或者“秦闻”,都可以啊。司马迁为什么不记赵括的名字,非要说秦国听说马服君的儿子当了大将,有这个必要吗?因此,从这里看,似乎马服子是赵括的尊称,而不是父亲的儿子。另外,我专门在网上搜了一下,如果马服子是指赵奢的儿子,那很多名人也可以有儿子,比如孟尝子、平原子、春申子、信陵子,等等,但是,没有,也就是说,除了马服子以外,从来没有别的人被称为“谁谁的儿子”。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马服子”是对赵括的尊称,而不是专指“马服君的儿子”。
也就是说,赵括并非没有打过仗,甚至有可能领兵打过仗,只不过,功劳没有他爹大而已。但此时的赵国,廉颇打不过秦军,李牧当时恐怕还是个新兵蛋子。乐毅到了赵国后,并没有打过大仗,此时恐怕年龄也大了,请不动。田单被请来当相国,田单也是名将,不过,这记录出自《战国策》,有没有这回事儿,恐怕得打个折扣。而乐乘连廉颇都不如,更不是秦军的对手。
也就是说,赵国缺粮,必须与秦国决战;廉颇不是人家对手,不换不行;从上数到下,只有赵括可用,故以赵括替换廉颇。
问题五:为什么在准备任用赵括为将时,赵母不出来反对,而是在赵括准备出发时才向赵王上书?
赵括既为大将,此时赵奢已死,赵括必与其母交流。大王任命,赵括一方面是推不掉,另一方面作为赵奢的儿子,一定有这种豪情去应战。这一场仗,谁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胜,不但事关赵国生死,而且关系到赵括三族的性命。所以,拜将之后,一定会想到最糟的结果是什么。如果几十万赵军被秦国吞掉怎么办?那是要诛三族的。于是,赵括和母亲演了一场双簧。
仗是要打的,所以拜将时没有去上书。
命是要保的,所以赵括准备出发时,赵王已经无法收回王命时,赵母上书,向赵王要免死金牌。
看看赵母是怎么说的。她一句都没有说我儿子打仗就是个废物,不能用。而是说赵括当了大将之后,老是往家里拿东西,不像是个带兵人应该干的。也就是说,赵母是知道儿子的才华的,别人也是知道赵括才华的,如果说赵括不能当大将的理由是没有领兵的能力,那是行不通的。所以只能说,赵括把公家东西往家搬,有了钱就买地买房子。这是理由吗?不是啊!三十年后,王翦带六十万大军灭楚国,三天两头给秦王嬴政写信要钱要地要房子,然后拿下楚国。怎么放到赵括身上就不对了呢?
问题六:赵括带四十万大军,无法突破三万人的堵截,这是为什么?四十万为什么冲不出包围圈?双方各伤亡多少人?
文中记录,赵括带着一部分人追击白起,到了秦军营垒攻不进去,白起派了两万五千人切断赵括后路,又另派五千人堵截赵括回营的通道,导致赵括无法撤军。这实在是不可思议。数十万人被三万人挡得退无可退,难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军竟如此不堪?
那么,这三万人难道不怕赵括回头攻击,赵括大营的剩余人员也攻击,一下子就把三万人吃掉了吗?然而没有发生。
《史记》交待,此时赵括军被分为两个部分。但是赵括战死之后,赵军投降,似乎又成为一个部分。赵括留守后方营垒的部队,凭空消失了!是不是有些矛盾呢?
是的,有点矛盾。按照清流的说法,赵军一人一口唾沫也把那三万秦军给淹死啦!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我猜,赵括没有四十万大军,至少,能够作战的远远不到四十万,这四十万恐怕后勤部队要占三分之二。淮海战役,共军六十万包围了国军八十万,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个后勤保障据说超过一百万人。国军那八十万,后勤部队恐怕也不在少数吧。赵括带兵四十万,后勤谁管?所以赵括手下能够作战的人恐怕也就十万左右,这样才可能被三万人阻击回不去,才可能被白起的四十万大军围住,怎么也突不出去,这样才合理。
如果不是这样,四五十万围住四十万,怎么个围法?《笑傲江湖》里有一段挺有意思,桃谷六仙把令狐冲抓住不放,一个说令狐冲讲要包围他们,另一个讲我们六个他一个,他不可能围住我们,最多是抱住我们,又一个讲,他放个屁,用屁包围我们,然后六个家伙就想办法不让令狐冲放屁……
一样的道理,白起的四五十万凭什么围住赵括的四十万?只能说明,赵括其实没有那么多兵。这才能围得住。
我说赵括兵少,还有一个旁证。前265年,秦国攻占赵国三个城市,赵国请齐国救援,齐国答复,必须以赵孝成王赵丹的弟弟长安君做人质,赵太后不干,才引出“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扯远了哈,我要说的是,前265年,赵国打个仗还得向齐国借兵,仅仅五年以后,赵国一下子出兵四十五万,这可能吗?还不算在北方防卫匈奴的数万军士。
孙子兵法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如果两边峭壁,两头儿只能通一两个人,那恐怕一个班的人都能借地利围困四十万。我没有到现地看过,但总觉得地形应该还没有到像个“口袋”的地步,退一步讲,即使就是个口袋,装得下四十万人吗?再退一步讲,是个口袋,也装得下四十万人,赵军在往口袋里钻的时候,不会突然发现是口袋吗?另外,长平是赵地,非秦地,赵军里没人知道“口袋”不能进吗?总之,我认为长平的地形即使对秦军包围赵军有帮助,用不到十则围之,那也得五、六围之吧?
白起以四五十万围赵括四十万,我实在是想不出怎么围的,除非,赵括的正规作战部队只有数万人。
双方各伤亡多少人呢?
赵国,按《史记》说法,被坑杀四十万,整个长平之战中被杀四十五万。
秦国,不详。但从白起与秦王的一段对话可以猜测一下,白起说长平之战,秦军伤亡过半,也就是说,从白起接手军队之后,在与赵括军作战过程中,秦军伤亡在二十万到二十五万之间。这似乎说明了,赵军的战斗力一定非常强悍!只不过,人少、无粮,最终败给了饥饿。
问题七:赵括在前方苦苦等待援军,竟然一直没有等到,是何道理?
长平距邯郸,直线距离不到500里,赵括断粮四十六天,而援军不到,有点说不过去。为什么?赵国难道不管赵括了吗?非也。实在是过不去啊。前方断粮,赵孝成王不可能不管,史料上虽没有记载赵军援军是怎么出动的,但一定是有过援军。但是,当秦王嬴稷听说赵括粮道被断之后,亲自到河内督战,将河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加爵一级,发往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可见,秦国真的发了狠,而赵国却力有不怠。人家十五岁以上的都过来了,目的就是要堵住赵国的救兵,截住粮食。赵丹显然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硬是饿杀了四十万赵军啊。秦国,为长平之战赌上了全国之力,秦昭襄王嬴稷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头儿了,亲自到河内督战。而赵孝成王赵丹,显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有本事挑起事端,没本事擦好屁股,倘若赵丹也亲自动员,带着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支援前方,就算不一定能打败秦国,至少可以打通粮道,救出赵括的军队啊!
这又应了那句挺熟的话,当你的能力不能撑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消停点儿吧,呵呵。
后面要讲邯郸保卫战,赵、魏、楚联军大败秦军,打得大将王龁找不到北,秦国实力大损,之后的二十年没有力量再发动类似的灭国性攻击。说明六国不是没有力量与秦抗衡。然而,秦国休整了二十年后,迅速恢复国力战力,秦王嬴政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就把六国一一吞灭。说明公孙鞅为秦国设置的耕战制度,在国家实力的增长方面,远胜六国。而六国在宝贵的二十年间,居安而不思危,各怀鬼胎、各行其是,耽于内斗、自毁长城,被人灭掉,其实不冤
只是呢,帅哥赵括,真的是个倒霉蛋儿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发表于 2022-7-12 10:23 |只看该作者
衣赐履 发表于 2022-7-11 11:19
36七问长平之战
接着上次的问题,分别加以探讨。问题一:赵国接收上党,只是图一时之利,还是别有所求?1 ...



说坑杀四十万,怎么可能呢。说这话的,没想过40万人是什么概念。冷兵器时代,管理四十万俘虏都是大问题,真要杀也不会选择坑杀,先屠戮殆尽,再埋。

白起临死前吹个牛逼。。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发表于 2022-7-13 00:07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7-12 10:23
说坑杀四十万,怎么可能呢。说这话的,没想过40万人是什么概念。冷兵器时代,管理四十万俘虏都是大问 ...

确实值得怀疑。但也不可完全否定。饥饿可能造成没有战斗力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发表于 2022-7-13 11:47 |只看该作者
衣赐履 发表于 2022-7-13 00:07
确实值得怀疑。但也不可完全否定。饥饿可能造成没有战斗力



没饥饿之前呢?几十万俘虏,看着己方还有那么多人的时候,太容易反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发表于 2022-7-14 23:34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7-13 11:47
没饥饿之前呢?几十万俘虏,看着己方还有那么多人的时候,太容易反抗了。

后面我还有一篇到古战场调研之后的文章,看完再探讨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发表于 2022-7-15 10:58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7-13 11:47
没饥饿之前呢?几十万俘虏,看着己方还有那么多人的时候,太容易反抗了。

为什么插不了图片?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发表于 2022-7-15 16:05 |只看该作者
衣赐履 发表于 2022-7-15 10:58
为什么插不了图片?



用手机版本试试。或者选择图片里的  网络图片,粘贴网址。

使用道具 举报

238
发表于 2022-7-17 19:07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7-15 16:05
用手机版本试试。或者选择图片里的  网络图片,粘贴网址。

以前说裤子那篇文章是可以上传图片的啊?手机编辑真的很不方便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发表于 2022-7-19 23:25 |只看该作者
什么情况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发表于 2022-7-19 23:29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一发文就说我没登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