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抗战军魂 【抗战史料】抗战时期的武器图片和介绍
查看: 407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战史料】抗战时期的武器图片和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5-11 1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汉唐魂 于 2013-5-11 10:42 编辑



1、汉式(汉阳造)步枪

  作业原理:旋转枪栓,双前栓榫锁定,手动

  弹匣容量:外露单排弹仓,5发,曼里夏式弹匣
  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口径:7.92mmx57
  枪管长度:29.13"
  枪重: 4.14 kg
  相容性: Commission Rifle

  制造厂:兵工署第21工厂 制造年代: 1941
  目前状态:古董
  从1895年开始,湖北枪炮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21厂改造中正式步枪,本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
  主要生产者为位于湖北汉阳之汉阳兵工厂,因此一般称之为汉阳造。抗战时其步枪厂於1938年交与21厂,因此从1939年至1944年生产的汉阳造在枪匣上印有卍字厂徽及『汉式』字样。
  汉阳造与88式不同之处,最重要的是去除了枪管的套筒,以上护木取代,刺刀庭改在前护箍下方,其他则参考了98式步枪,改进了照门,通条改放在护木之中等。

在军阀混战的时代,一直到抗战结束,汉阳造在中国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由清朝新军开始,北洋军、北伐军、中央军、红军,汉阳造武装了无数的中国部队。到了八年抗战,抵御外侮,可算是老树开花又逢春。直到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仍有许多部队持着汉阳造,在冰天雪地中与十六国联军拚杀。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5-11 10: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汉唐魂 于 2013-5-11 10:59 编辑



2.   三八式步枪(三八大盖  三八式歩兵铳 Sanpati-shiki hoheijyuu)

类别: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供弹

  口径:6.5 毫米
  弹药:6.5×50 mm 步枪弹
  弹仓容量:5 发
  全长:1,280 毫米
  枪管长度:797 毫米
  重量:3.95 公斤
  初速:765 米/秒

  有效射程:460 米




日 本三八式6.5mm步枪,是日本在其三十年式6.5mm步枪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一型制式军用步枪。由于时值明治三十八年(公元1905年),故定名为“三八式”。三八式步枪与三十年式步枪两者在外观上最显著的不同,是前者在机匣上方增设了一个“∩”形的防尘盖,这个防尘盖可随枪机前后滑动,当枪机呈关闭状态时,这个大大的防尘盖将整个机匣完全盖住,可有效防止沙尘进入机匣之内。由此,三八式步枪就得了一个叫得响的名字——“三八大盖”。


一提起抗日战争,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就一定会泛出“三八大盖”这个枪械俗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不分南、北、东、西,人无论男、女、老、幼,时间也不分过去、今天, “三八大盖”这个词的 “ 知 晓 率”之高,很难找到别的什么词语与之相匹敌。尽管在实际生活中,一般的人们并不能从众多的老式步枪中将他们所说的“三八大盖”分拣出来。曾几何时, “三八大盖”几乎成为了一般老式的枪机回转式非自动步枪的代名词。这就是令我们不得不嗟叹的历史烙印!

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单兵武器,也是装备量最大、装备时间最长的一型单兵武器,直到日本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停止使用,用了整整40年。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5-11 11: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汉唐魂 于 2013-5-11 11:22 编辑




5、中正式步枪

  口径:7.92毫米(中国旧称七九口径)
  作业原理:旋转后拉式枪机,毛瑟式前栓榫锁定,手动(Rotating bolt, front lug, bolt action)
  弹仓容量:内藏式弹仓,5发,桥夹装弹
  弹药:7.92×57毫米


  初速:810米/秒
  表尺射程:2,000米
  枪全长:1.110米
  枪管长:600毫米
  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刺刀全长:575.5毫米

  全重:4千克

7.92mm中正式步枪,为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中正式步枪是中国近代第一种制式步枪。




1932年,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全国制式武器会议, 决定以德国毛瑟M1924式步枪为模板仿制, 使用7.92mm尖弹作为制式弹药。

该枪原是一战后得德国为了逃避“凡尔赛条约”而对德国军工的严格限制而简化的缩短型枪,该枪源于M1898的成熟设计思路,毛瑟又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该枪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武器,是世界步枪界得龙头老大-毛瑟公司的杰作。

在1930年代,德国总结一战得教训,决定打造全新概念得新式陆军。德国军工企业的研究生产重点在坦克飞机这些重武器的研发上,对于步枪的改进并不起劲,所以该枪在德国只有少量生产和外销。

以后德国陆军又将其修改,生产除了著名得毛瑟98K步枪(K98K--Karabiner 98 kurz的意思就是毛瑟1898式短卡宾枪。K的意思是Kurz ,也就是德文“短”的意思。)

不过在1932年来说,该步枪绝对是世界上数一数二得优质武器,也很符合德国顾问打造中国快速步兵师得军事意图。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强烈推荐下,国民政府选用该步枪作为中国军队的制式武器。

定型以后,随即仿制。
国民政府当时最大的兵工厂--巩县兵工厂很快接受了德国方面得全部技术资料,并且完成了样枪得制造,掌握了该枪得制造工艺。

在1935年8月国民政府将新枪定名为中正式步骑枪。
1935年双十节(10月10日),该枪正式开始大量生产。

该枪的生产量很大,在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1940年, 又对中正式步枪进行了改造。

该枪改进以后,总体比较接近德国K98,枪身更短,零件更少(94个零件),该枪在1943年10月10日开始大量生产。


优点

强大的杀伤力

在二战各国使用的主力步枪中,毛瑟K98步枪是威力最强大的武器。
作为K98同系列的中正式,它的威力也是大的惊人。

在抗战战场,日军装备的主要是三八式步枪。该枪的射击精确,射程远,但是由于口径小,穿透力强。子弹很快穿透肉体,穿透处非常光滑,如果不是射中要害,一般只能造成中弹者的轻伤。

实战中,经常有国军士兵身中数弹,稍加包扎仍然持续作战的现象。

而中正式正好相反,其威力十分巨大。子弹在射中敌人时,强大的冲击力会对中弹部位造成强大的冲击力,造成内脏的损伤。而子弹进入肉体以后,会发生变形和翻转,造成肉体内部巨大的空洞。实战中,被中正式射中的日军士兵,子弹入口是一个小口,出来则是一个大的吓人的伤口。日军中弹者非死就是重伤,即使射中非要害部分,也无法简单的的阵前治疗,二十必须送野战医院,造成阵前减员。

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曾经被米勒上尉释放的德军战俘在最后用K98连续射杀了二个美军士兵,其中就包括米勒上尉。第一枪击中一个奔跑的美军士兵得后背,该士兵中弹时,在强大的冲击力下立即失去意识,跌落桥下伤亡。而米勒上尉被射中胸部,立时摔倒失去行动能力,数分钟后死亡,可见该枪的威力的巨大。

在电影《兄弟连》中,在登陆诺曼第一集,那个外号叫做牛仔的士兵在最后被德军的毛瑟冷枪击中。被发现得时候眼睛还睁得很大,口鼻出血,可见是立刻死亡。

根据我自己使用中正式得经验,如果击中敌人胸腹等主要躯干,敌人基本立即跌倒后死亡。绝对不会出现三八式那样,明明连续击中敌人数次,敌人还活蹦乱跳得局面。

优秀得射击精度

德军士兵经常称赞他们的K98步枪十分精确,基本做到指哪儿打哪儿。

二战中德军培养了大量得狙击手,他们使用狙击步枪就是K98步枪。唯一区别就是配有一个ZF41或 ZF42瞄准镜,使用配有4倍瞄准镜的K98狙击枪可轻松射杀400处的目标,若选择6倍瞄准镜则可射杀1000米处的目标(一般狙击枪得射程大约800米)。

一把步枪可以作为狙击枪使用,这点就可以轻松看出它的准确性。

K98得准确性主要来自于其整枪得优秀设计,另外就是使用了尖头弹。

不同于早期得圆头子弹,尖头弹得弹头轻, 因此出速较高, 其形状呈流线形, 空气力学系数佳, 因此弹道特性较好, 不易受风向影响。

在抗战战场,国军有经验得老兵往往用普通得中正式(不加瞄准器),直接作为狙击枪使用,在战斗中杀伤了不少日军普通士兵。

尤其是在四川和云贵得战斗中,国军往往以复杂地形为依托,以少数单兵持枪在很多险峻得地形狙击日军。日军往往拿这些狙击手没有办法,最终只能用步兵炮或者掷弹筒将其打掉。在有些极端情况下,甚至使用重炮和飞机

短管设计:

毛瑟标准步枪全长1.25米, 枪全重4.08公斤, 枪管长0.738米。

中正式主要的差异就是枪管缩短了0.138米,而短管设计是步枪得主流。
[
一战结束以后,步枪使用得范围已经缩小了很多。

其中百分之八十得作战集中在400米内,剩下得百分之二十也都在1000米以内。

也就是说,步枪有可能遇到得作战有八成是在400内,这个距离根本无需要如此之长得枪管设计。

至于400以外得作战,实际上大部分步枪得有效射程也不过是600米左右。超过这个距离,射击精度就会差的很多。

况且由于装甲武器和多人操纵远射武器(轻重机枪和轻型迫击炮)得发展,中远距离得杀伤主要由他们来完成,不需要火力薄弱得步枪手来完成。

而短枪管设计,对于武器在狭窄空间内得使用,减轻重量便于携带和减少生产得难度,都有重大得意义。

而且符合德军机械化步兵得需要,长步枪在车辆内部很难放置。

另外,步枪得制作,其中得重要得难点就是在长枪管得制造。不但费工费时,而且很容易制造失败。

对于短管武器来说,它得杀伤力和长管步枪没有区别,射程也基本相当,短管设计也是未来突击步枪得主流,德国人又一次把握了这个步枪界得动态。

操作简单, 结实耐用

毛瑟式得结构简单,它的基本设计几乎是近代步枪得模板,世界很多国家得步枪,都源于毛瑟步枪得设计。

该枪结构简单,可以在阵前迅速拆卸维修。即使部分零件损坏,一个有经验得老兵也可以自己拆卸修理。
[ 转自

简单得结构,让其具有良好得耐用性。
从黄沙满天得华北,绥远,到炎热得广州,从冷天雪地得东北,到淤泥满地得黄泛区,中正式都完全能够适应战斗得需要。
其操作也比较简单,单纯从射击得训练上来说,没有太大得难度。
直到五六十年代,大陆和台湾也装备大量中正式步枪,主要用于民兵得训练。

缺点

射速较慢
相比世界其他得主力步枪,中正式得射速慢了一些。
它得射速大盖是一分种10到15发,这个射速和苏联莫新纳甘基本相当。
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国K98在和苏联步枪交手得时候,丝毫不落下风。
而德军凭借战术和装备得全面优势,初期造成了苏军严重得损失。直到苏联开始大量换装SVT40半自动步枪以后,步枪火力才开始和德军步枪火力相当。

但是,在和英国得10发装弹得李恩菲尔德步枪和美国M1步枪交手时,毛瑟式大大占了下风。

尤其在对付后者时,毛瑟式射出一枪,往往遭到美军M1半自动步枪四到五枪得还击。二战西线战场,德军除了在飞机和火炮上大大占了劣势,在步枪活力上也远不如美英联军,只是依靠MG42机枪,勉强能在局部和美英大兵打个平手。

在中国战场,中正式在和三八式交手中,在威力和可靠性上都颇有优势,射程和精确度上也相差不大。但就射速一点来说,中正式射速不敌三八式,加上机枪火力得差距,中国军队在火力上很占了下风。后坐力较大。
由于威力较大,代价就是步枪得后坐力很大。对于新兵来说,中正式并不容易训练,而且强劲得后坐力容易对新兵造成射击恐惧感。实际上,国军士兵本来就训练不足,加上储备弹药本来就有限,实弹训练很少,造成国军新兵素质较差。
相比起来,三八式步枪采用小口径,后坐力小,特别容易训练。
二战时期日军新兵得射击技术普遍不错,据说有百分之七十可以达到优秀,可见三八式和中正式在对于新兵训练上得区别。
可以说,中正式或者毛瑟K98是非常完美得武器,缺点就这么多了。
生产和使用

八年抗战期间,中国一共生产乐大约五十万支中正式步枪。

即使加上各地生产得二十多万支老式汉阳造,制式步枪生产一共不过八十万支左右。

这对于始终保持三百万以上正规部队得中国军队来说,自然是不够得。
[

而相比起来,德国仅仅在二战期间就生产了七百五十四万零五十八支毛瑟步枪,几乎是中国得十倍。

而且,德国同时还要兼顾坦克,大炮,飞机和舰船等等得生产。

中国当时可以生产得只有步枪和少量机枪而已。

这除了中国得工业过于薄弱以外,还和日军战时封锁有关。

从战争开始,日军就全力封锁了中华民国得海上和路上外援通道,中国在长达近二年得时间只能得到二个美军师得补给。

同时由于日军进攻,各地兵工厂纷纷一再搬迁,这也严重影响了生产量。

而当时中国得铬钢、 钨钢等造枪必要钢材直到1939年才能少量生产,所以大部分仍然靠进口。一旦封锁,就必然造成原材料断绝,随着原料断绝就是生产的停顿。

可以说,中国兵工人员能够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生产六十万支,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是值得钦佩的。

在抗战期间,中正式的质量也是颇有不同。除了 汉阳兵工厂和21厂生产的质量相当不错以外,其他生产的中正式质量差别很大,颇有一些粗制滥造的产物。

抗战期间,经常有国军士兵抱怨:有效射程800米的中正式,在实战中能够打300到400米就是极限了,很难和日军对抗。

实际上,由于原材料和技术人员相差很大。中国有一部分中正式的质量可以达到德军K98的水平,而有一小部分中正式最多相当于老套筒的水平,差别很大。

但是,抗战中的国军士兵如果能够扛上一把中正式步枪,还是很满意的。中正式也是抗战国军的主力装备。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5-11 14: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汉唐魂 于 2013-5-11 14:28 编辑



4、捷克式轻机枪

全枪长:1161毫米。
全枪重:9.60千克。
枪管长:672毫米。
自动方式:导气式。
膛线:4条,右旋,缠距240mm。
初速:830米/秒。
表尺射程:1500米。
射速:500发/分。
枪管冷却方式:气冷。
供弹方式:20发弹匣,同时也有30发弹匣
使用枪弹:
7.92×57毫米毛瑟枪弹。

捷克式轻机枪是抗战名枪,该枪造型特殊,棱角分明,极有立体感。一般看过抗战影片的网友,都应该非常熟悉这款武器。
  和其他的抗战武器有所不同,捷克式轻机枪也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大量使用的一款武器。
  从反围剿时期开始,到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红军八路军、解放军都大量使用这款武器,其中在抗战期间使用这款武器的数量最多。
  该枪是一种性能优异、装备国家众多,在世界枪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轻机枪。其是利用发射药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推动枪机进行半自动或自动击发。该枪初速830米/秒,表尺射程1500米,射速550发/分。

中国是使用ZB-26轻机枪数量最多的国家。抗战期间中国不但采购了ZB-26轻机枪,而且大量仿造ZB-26,根据捷克布尔诺工厂历史资料,1927年-1939年间,一共运送给中国30,249挺ZB-26轻机枪。ZB-26轻机枪在中国的仿造和购买数估计超过10万挺,其中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兵工厂大约生产了39,744挺捷克式轻机枪,单单重庆的21兵工厂抗战期间就生产了1万多挺。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5-11 19:28 |只看该作者
5、日本南部大正11年式轻机枪(歪把子机枪)
大正11年式轻机枪资料:
  服役年代:1922-1945
  口径:6.5mm
  枪管长:443mm
  全枪长:1100mm
  重量:10.2kg

  装弹数:30-50发容弹量弹仓
  发射速度:500发/分
  子弹初速:730m/sec
  尺标射程:2200mn20O
  最大射程:3200m
歪把子”主要指日本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绰号由来: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是日本在大正十一年(即1922年)由**著名枪械专家南部骐次郎于名古屋兵工厂精心研制定型并装备部队的一型班用轻机枪,也是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最多的一型班用自动武器。在中国一般老百姓当中,说得清日本鬼子武器型号、年式的虽然不多,但提起“歪把子”来,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有的场合,“歪把子”甚至成了老式轻机枪的代名词。“歪把子”是中国广大抗日军民给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起的一个俗名。这个俗名既描述了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造型上的本质特征,又蕴含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恶与仇恨。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采用了类似传统步枪枪托的“枪颈”,同时由于其瞄准基线偏于枪面右侧,为了避免使用者在瞄准时过于向右歪脖子,所以将本来就十分细长的枪颈向右弯曲,以使枪托的位置能满足抵肩据枪瞄准的人机工程。这就是“歪把子”的由来。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5-11 19:43 |只看该作者


6、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年式手枪)

  作业原理: 反冲式作业半自动
  弹匣容量: 单行排列式弹匣8发
  击发方式: 单程式
  瞄准具: 凹形照门, 刀片形准星
  服役年代:1925-1945 net/ ]

  口径:8mm
  枪管长:117mm
  全枪长:230mm
  重量:900 g
  装弹数:8发
  有效射程:60m net/ ]

  最大射程:600m
  制造厂: 名古屋兵工厂
提起南部十四式手枪,估计朋友没有几个听说过。但是如果提起日本的“王八盒子”手枪,恐怕就大不一样了。在我们孩童时代曾经看过的《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等影片中,汉奸特务伪军拿着五花八门的各种手枪,但是鬼子的军官却是清一色的装备一种外形很像德国鲁格枪的手枪,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王八盒子。王八盒子是二战中日本装备的制式手枪,也是日本各级军官普遍装备的一款手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八盒子就是日本侵略军的象征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5-11 19:45 |只看该作者


7、盒子炮(毛瑟军用手枪)

  口径――――7.63mm e.net/ ]

  全弹长――――34.55mm
  弹头类别――――普通弹
  弹头结构――――圆头、平底、铅心、全被甲
  弹头直径――――7.82mm
  弹头质量――――5.57g
  弹壳型式――――无凸缘、瓶形

  弹壳最大直径――――9.68mm
  弹壳长――――25.14mm
  底缘直径――――9.91mm
  弹壳材料――――黄铜或涂漆钢、覆铜钢
  发射药量――――0.52g
  底火类型――――伯丹式或博克塞式

  初速――――455m/s
  枪口动能――――576J
  平均最大膛压――――240MPa
盒子炮是毛瑟军用手枪在中国的一种称呼,除了这个称呼以外,中国人还称它为驳壳枪,自来得,快慢机,匣子枪等等。
  自从清末进入中国直到朝鲜战争其地位由苏联手枪代替,都是每个中国军人的梦想,整整辉煌了半个世纪。
  从清末革命党各次起义,到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每一个战场都能看到双方装备的大量的毛瑟手枪。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西北军。西北以凶狠的近战而闻名中国,他们除了舞刀弄枪的冷兵器以外,更是重视毛瑟手枪。西北军老兵回忆,一个有经验得老兵使用十发毛瑟手枪,近战可以轻松解决七八个敌人。
  所以西北军从军到旅的各级军官,都控制着一支手枪队,这支手枪队规模从连到团。往往每到战斗胶着或者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手枪队便会成为撒手锏。1926年支持国民政府得军队和晋军激战晋北,著名的倒戈将军石友三曾一次集中3000人的敢死队冲锋,每名队员身背一把西北大刀,要挎一支盒子炮(这就三千支了),可见其部队装备该枪数量之多。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5-20 09:10 |只看该作者
抗战时期国军的装备相比小日本差的太远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5-24 04:00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吧,确实是不错的贴子。













   兰博瓷业   http://shop64377488.taobao.com/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