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瓦尔登湖——那首静谧的诗
查看: 435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瓦尔登湖——那首静谧的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1-8 13: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瓦尔登湖——那首静谧的诗



那是一种怎样的毅力,那是一种怎样的坚持,孤身一人,一池湖水,一个自己搭建的小木屋,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几乎没有任何尘世的烦恼和困惑,没有任何现代化或者是工业社会的喧嚣。当朋友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时候,我开始是极度断断续续的看着这本书,我曾经有想放弃读完它的欲望和坚持。但是,我现在非常庆幸,我终于没有和这样一本好书擦肩而过,这是一种缘份,也是一种定数。



在我为如何读这本书苦恼的时候,朋友给我电话鼓励我说:你静下心来,全身心放松,这是一本需要用心去读的大书,是一本静谧的书,是一本充满着睿智和感悟的书。我开始以为就是朋友的夸大其词,但是,随着阅读的进程,我相信了我朋友的话。



在评价一本书的时候,人们总是会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来形容。但是,这本成书于1854年的19世纪美国文学非小说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书籍,已经出现了将近两百多个版本,并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的书会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呢?



我首先感到的是作者梭罗的那种人格的力量,比如他能独居瓦尔登湖的小木屋,他能独守着自己的信仰和信念,他能忘情的抒发着他对人生,对自然,对生命的感受。这是一本曾经备受争议的书,作者在出版了这本书之后,曾经被指责为模仿,抄袭,初版的2000册用了五年多的时间才卖完。直到作者去逝以后,这本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它的评价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梭罗的思想意义才被我们认识到。



让我们回到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建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并在此之后根据自己在瓦尔登湖的生活观察与思考,整理并发表了两本著作,即《康考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和《瓦尔登湖》。



1847年,梭罗结束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回到原来的村落。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简朴的生活风格,将主要精力投入写作、讲课和观察当地的植物动物。有时候为了得到极其微薄的生活费用,才偶尔离开村子到父亲的铅笔厂工作一些日子。梭罗卒于1862年5月6日,时年44岁。当时在同时代人的眼中,他只不过是一个观念偏执行为怪异的人,一个爱默生的追求者而已。一直到世纪之交他及其著作才得到了广泛和深刻的认识。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里生活了两年多,为尘世留下了这部不朽的名著《瓦尔登湖》,我一直在想,当每一天的初阳洒照在瓦尔登湖平静的湖面上的时候,当小木屋的主人站立在小木屋前凝望着那池湖水的时候,我相信他的心里从来都没有平静过。在这个所有外人看来枯燥的地方和环境里,梭罗描写的一草一木都带着灵性和激情,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有许多篇幅是关于动物和植物的观察记录。梭罗在这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观察鸟类、动物、花草和树木的变化,但是,梭罗不是生植物学家,他描写这些自然生态的东西其实真正的本意是蕴涵了他自己的个人的艺术追求,给自然以通俗的哲学意义,梭罗做到了。当我们醉心于这些文字的时候,会发现作者的精神世界是如此的宽远,博大。崇尚自然,追求简朴的梭罗,之所以远离工业社会的尘嚣,甚至不屑于现代社会的物质丰富,看得出梭罗的人生追求和向往的一面。



但是,梭罗不是一个反对现代文明,追求复古的自然主义者,事实上就算是他独居在瓦尔登湖的岁月里,他也从未有过孤独和寂寞,他的好友们络绎不绝的拜访,而且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个人只要自己心中有一片宁静的瓦尔登湖,不管他生活在那里,那怕是纽约、伦敦、孟买或者东京。《瓦尔登湖》是一本充满着哲学智慧的书,梭罗是一个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或者说是鞭挞,是为了揭露时代和社会的北弊端。



梭罗说,瓦尔登湖是神的一滴。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湖水中的草、流动的鱼和在水流中不动的石子,湖水充满了光明和倒影,成为一个下界天空。《瓦尔登湖》不仅有独到的对生活感悟,对传统习俗的批判,而且有许多形象的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澄澈透明、山林的茂密苍翠,思想与景境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深沉的思考。读着这本书,顿时感到全身心地脱离了尘世的喧嚣和功利的羁绊,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中感悟人生,感悟哲理:



“生长在杂草蔓生的林间小路上的香蕨木和木蓝上的露珠会把你下半身打湿。丛生栎的叶子泛着光,好似有液体在上面流过。透过树木看见的小塘像天空一样满是光亮。……你见到月光从森林深处一个个树桩上返射回来,仿佛她在照耀万物时有所选择,她的星星点点的光芒使人想起一种叫做月亮籽的植物——似乎是月亮把它们种在这些地方……”这样美妙的文字,或许只有梭罗在瓦尔登小木屋里才能写的出来。




梭罗深信如果人能专注于乐观,就能在人世间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而且他相信人类美好的未来。梭罗是一位彻底的超越论者,超越论者相信人有非凡的能力,用于在对与错之间做选择。28.12美元就可以建立一个家,0.27美元就可以维持一天的生活开销,这些数字并不是在告诉我们作者是在过着苦行僧的清贫生活,事实上梭罗的快乐和开心就是在瓦尔登湖畔的这段日子。梭罗的一些议论实在精采睿智极了:“要是没有衣服,人们的相对身份还可以保持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要是没有衣服,你能够准确地告诉我,文明人中谁是属于最高贵的阶层吗?”“许多国王疯狂地保留了大量经过仔细雕琢的石头,希望使自己永恒,假如他们用这些心思来雕琢自己的思想,又会如何?一件合乎理性的事情比高大的纪念碑更值得纪念。”读着这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文字,灿烂的阳光一下豁亮了人的心灵。



读着梭罗的《瓦尔登湖》我突然感觉到梭罗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几分像似,只不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像理想的东西太多了,桃花源今在何处人们依旧莫衷一是,但是,瓦尔登湖和梭罗的经历都是真实的,让我们感觉更亲和。



当瓦尔登湖湖水和湖畔的万物给我们以生命和灵动的时候,我不知道梭罗的灵魂是不是在注视着我们,一百六十多年之后,他的这部书依然有着如此的生命力,依然为我们津津乐道,只能说:


      感谢朋友的推荐,好书永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0-1-8 14:11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写的真好!
我正在看 第二遍  第一遍看的太糙了点,也不是很静,现在看完全不一样了!
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写过一点感想,作为主贴发  分量差了点,贴在这里做回帖吧。


在别人文字里圆自己的梦之一

我们从“自然人”慢慢的“进化”成了“社会人”,书上谓之“进步”,随着进步我们的欲望成倍增长直至没顶,我们在欲望中挣扎!中国东晋有个陶渊明,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美国19世纪有个大卫.梭罗,他怀揣一把斧头和对生活的一腔热情,来到了风景如画的瓦尔登湖。自己动手,在湖畔盖起了一座小木屋;自己开垦出一片土地,种植各种农作物,自食其力,当起了农夫。在休息时,他读书,思考,写作。他孤独而不孤僻,和猎人们交流,热情接待来访的人士。他们二位将自己身心用青山绿水洗净,再用晨雾暮霭侵染,让身上的“社会性”慢慢淡去,做回一个“自然人”。想想自己若是在一千多年前或许可以做到陶渊明的超凡脱俗,但是当时代进程到了十九世纪我自问做不到如梭罗般的长时间远离尘世去独享“孤独”。“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他心间充盈着满满的幸福与快乐。一只断翅的鸟只能通过观看旁飞的大雁来圆自己飞翔的梦。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丛林中,看着《瓦尔登湖》和梭罗一起走进那风景如画,远离尘世,如仙境般的瓦尔登湖。去听林间的鸟儿唱歌,去看湖里的鱼儿游荡,去嗅一嗅林子里花草树木的芬芳,去和内心的自己的内心畅谈。让自己日益干涸的内心逐渐充盈丰满……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1-8 16:53 |只看该作者
这书谁不看谁棒槌!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1-8 18:40 |只看该作者
为了不当棒槌,我决定找来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8 18:45 |只看该作者
想起苏格拉底的那句话:原来我们不需要的东西那么多~
一个人内心的平静是物质无法满足的,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实在是种难得的智慧~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11 21:38 |只看该作者
江中牡丹今日任职。前来问候书吧论坛的所有朋友们!祝新的一年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12 01:03 |只看该作者
这书没读过,或许,我还到不了读这书的高度,而楼主对此书的感悟却是读得懂的,或许,当一个人的灵魂清澈见底的时候,那些智慧、那些聪敏会渐渐浮出水面,于是,便会有灵动的笔触,写出这曲静谧的诗歌!
很好的文章,拜读!
今天初上任,读到这样的好帖,惊喜!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12 06:44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文笔确实好!如此的境界。
欢迎您常来,把这里当家!遥握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13 07:51 |只看该作者
读着梭罗的《瓦尔登湖》我突然感觉到梭罗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几分像似,只不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像理想的东西太多了,桃花源今在何处人们依旧莫衷一是,但是,瓦尔登湖和梭罗的经历都是真实的,让我们感觉更亲和。
这段才是作者最终想表达的中心。桃花源记只是传说,瓦尔登湖却在现实的某一处,或者任一处,只是我们没有心境去探索与发现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