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世说新语》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4 12:56
标题: 《世说新语》笔记
此图镇楼

[attach]584032[/attach]


今天起,通读《世说新语》,了解一下魏晋风度,做个笔记。

囫囵吞枣,先把它吞进去,滋味
日后自然就出来了。这个过程可能很枯燥,所以本帖可读性不会太高。

城南的青芜君曾经邀我读此书,当时翻看了几天,不知从何下手。今日终于成行,另发一份在城南,谨向青芜致意。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4 13:00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6-4-25 09:45 编辑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志人小说。全书共三十六篇。记述东汉末年至南朝宋初二百年间士族风尚琐闻轶事,所谓“魏晋风度”,“名士风流”。

第一篇:德行第一

一、陈仲举言为世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陈仲举:陈蕃,字仲举,河南汝南人,东汉桓帝时官至太尉,不畏强权,反对宦官专权,为当时的太学生所敬仰,故有“言为世则,行为世范”的美誉。灵帝立,陈蕃与外戚窦武合谋诛杀宦官,事败被宦官所杀。
徐孺子:徐稚,字孺子,江西豫章人,当世名士,因不满宦官专政,终身不仕。

东汉一朝,朝政十分混乱,十三个皇帝中有十个登基时不足二十岁,最小的不到一百天,还有的皇帝没来得及生儿子就死了。皇帝太小,于是母后垂帘,任用外戚,皇帝想夺回权力,只有依靠宦官,因为皇帝从小在宫廷长大,接触不到别的人,也不信任别人,这样干掉了外戚,宦官又专权了,同样道理,想干掉宦官,只有依靠皇后、太后的亲属,于是干掉了宦官,外戚又专权了。就这么周而复始,要么宦官专权,要么外戚乱政。

这则说:陈蕃出任豫章太守,到了豫章不去府邸就任,先去拜访徐。

陈蕃悬榻:陈蕃任职豫章时,从不接待宾客,独敬徐稚。馆驿中不设床榻,只为徐稚设一张临时床铺,徐稚来了就铺上,徐稚走了就挂起来。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少年时,自己住一个破房子里读书,屋子里外乱七八糟,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串门,看见陈蕃的房间脏乱差,下不去脚,问:小孩子为什么不打扫房间接待宾客啊?
陈蕃对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薛勤笑曰: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南宋学者徐钧有诗云:身居一室尚凝尘,天下如何扫得清。须信修齐可平治,绝怜志大竟无成。



作者: 沈盼盼    时间: 2016-4-24 16:14

作者: 沈盼盼    时间: 2016-4-24 16:14
哇,我看见好多钞票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4 17:25
沈盼盼 发表于 2016-4-24 16:14
哇,我看见好多钞票

谢谢盼盼。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4 21:09
这节奏好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4 21:10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5 08:59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6-4-25 09:37 编辑

  二、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书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三、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书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书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注释】  

  周子居:周乘,字子居,河南正阳人,东汉末名臣,曾任泰山太守,与陈蕃、黄书度交好。
  
  黄书度:黄宪,字书度。河南正阳人,东汉名士。
  
  郭宗林:郭泰,字宗林,山西介休人,东汉著名教育家,太学生领袖,当世“八顾”之一,又与介子推,文彦博合称“介休三贤”。
  
  袁奉高:袁阆,字奉高,河南正阳人,汉末名士。

【简译】:  
  二,周乘常说:我若有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宪,那么庸俗浅薄的念头就会再次冒出来。
  注:《后汉书·黄宪传》说这句话是陈蕃和周举二人说的。

  三,郭泰曾经到汝南。拜访袁阆时,车都不停稳,见一面就走,而拜访黄宪,则白天晚上聊不够,要住上几天。有人问他什么原因?郭泰说:黄宪如万顷波涛一样宽广深邃,沉淀过滤不会变清澈,翻动搅拌也不会变混浊,他的涵养和胸怀博大精深,无法测量。

【解读】  
  “黄宪万顷”
  
  黄宪是个谜一般的传奇人物。一介布衣,却被当时的士大夫所敬仰推崇。
  黄宪没有留下什么作品,也没有关于他的言行流传下来,但从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可知其人风采。
  
  《黄宪传》记载了这样几件事:
  
  1,黄宪出身贫寒,父亲是兽医。曾被推举孝廉,在朋友劝说下到过京师,但不久就回乡,一生不肯为官,隐居乡里。
  
  2,以品行高洁而名动天下的当世名士荀淑在汝南的驿馆遇见十四岁的黄宪,非常惊奇,俩人聊了一天,太阳快落山了都浑然不觉。分手时荀淑对黄宪说:你是我的师表啊。荀淑到了袁阆家,进门就说:你们这儿有个“颜回”那样圣贤之人你知道不?袁阆说:你这是见到咱们村的黄宪了吧?
  
  3,同郡豪门子弟戴良一向恃才傲物,自比孔子和大禹,目中无人 ,但一见到黄宪就恭恭敬敬,每次见过黄宪之后回家,总是怅然若失,他母亲一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他又见到黄宪了。戴良无奈的说:没见到他的时候,我还不觉得比他差什么。一见到他,我就找不到北,(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他深不可测,不可企及。
  
  4,陈蕃位列三公,上朝时经常感叹:如果黄宪在,轮不到我做这么大官啊。
  
      又:黄宪墓在河南正阳县西北,墓碑为唐代立,碑文“汉黄书度墓”为颜真卿亲笔。今尚存。
  

     【学习】造诣:古时,造和诣都是“到...去”的意思,而“诣”含有敬意,一般指拜访尊长。今之“造诣”一词, 盖由“造”“诣”合成而来,意指运用学问、武艺、艺术等的修为所“达到”的程度、境界
     
     叹:黄宪何许人也?名士风流令人神往。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5 09:13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5 08:59
  二、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书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三、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 ...

已阅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5 09:13
这种严肃的姿势,我是你的粉丝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5 09:13
必定跟读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5 09:40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5 09:13
必定跟读

谢谢。

哥这次玩大了。
全书一千一百三十则,估计三年能整完

但愿不要半途而废。

但愿六星还能坚持三年。

问好闲过。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5 09:40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5 09:13
已阅

又补充。麻烦你再批阅一次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5 10:3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5 09:40
谢谢。

哥这次玩大了。

我可以保证,我会陪你
作者: 水烟    时间: 2016-4-25 17:54
有学问
作者: 水烟    时间: 2016-4-25 17:54
支持坚持,男人一写写这些就显得有深度有厚度,哈哈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5 18:26
我记得第一次看时,是你的自拍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5 18:26
这是多会儿换的图?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5 19:40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5 18:26
这是多会儿换的图?

这个图比我帅。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5 19:41
水烟 发表于 2016-4-25 17:54
支持坚持,男人一写写这些就显得有深度有厚度,哈哈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5 20:17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5 19:40
这个图比我帅。

这到是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5 20:21
水烟 发表于 2016-4-25 17:54
有学问

不算什么学问,东拼西凑来的。

但对写字的人来说,这是哥学习的过程。会学到很多新的东西。

这也是我写这些东西的目的。

谢谢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5 20:28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6-4-25 20:30 编辑

http://weibo.com/u/5889864997

作者: 王幼君    时间: 2016-4-26 18:12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4 13:00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志人小说。全书共三十六篇。记述东汉末年至南朝宋初二百年 ...

佩服写历史的老师们,博古通今,了不起
不像我只会种地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6 18:13
王幼君 发表于 2016-4-26 18:12
佩服写历史的老师们,博古通今,了不起
不像我只会种地

幼君好。
于文学,各有所好吧
喜欢看你的白话诗,很生活,很真挚。


作者: 王幼君    时间: 2016-4-26 18:1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6 18:13
幼君好。
于文学,各有所好吧
喜欢看你的白话诗,很生活,很真挚。

呵呵,老朋友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6 18:24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5 10:38
我可以保证,我会陪你

青芜呢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6 18:2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6 18:24
青芜呢

生二胎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6 18:26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6 18:24
青芜呢

生二胎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6 18:32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6 18:26
生二胎

这就四胎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6 18:32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6 18:25
生二胎

胡扯吧。
你。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7 14:47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6 18:32
胡扯吧。
你。

她单位培训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7 14:4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6 18:32
胡扯吧。
你。

你接更吧
作者: 水烟    时间: 2016-4-27 15:10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7 14:47
她单位培训

晚上也培训吗,那忙哟,哈哈
作者: 水烟    时间: 2016-4-27 15:10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7 14:47
她单位培训

培训是最好玩的
作者: 水烟    时间: 2016-4-27 15:10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7 14:47
她单位培训

她又不是特殊工种,那体格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7 15:13
水烟 发表于 2016-4-27 15:10
她又不是特殊工种,那体格

你见过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7 16:04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7 14:48
你接更吧

昨天家里停电了。

今天更。

作者: 水烟    时间: 2016-4-27 17:42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7 15:13
你见过她?

不是天天生病吗
作者: 水烟    时间: 2016-4-27 17:43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7 15:13
你见过她?

不可能是体能训练撒,哈哈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7 21:04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6-4-27 21:05 编辑

【原文】
四、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五、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注释】
李元礼:李膺,字元礼,河南襄城人,东汉末名士,“八骏”之首,桓帝时官至司隶校尉,执法威严,与郭泰、陈蕃等人联合反对宦官专权,被太学生誉为“天下楷模李元礼”。灵帝时,授长乐少府,与陈蕃、外戚窦武合谋诛宦官,事败下狱,被拷打至死。
荀淑:字季和,河南许昌人,荀子十一世孙,东汉末名士,博学而清高,曾任朗陵侯相,后弃官归隐,荀淑有八个儿子,均为当世名士,称“荀氏八龙”。
钟皓:字季明,河南许昌人,汉末名士,与荀淑齐名,以德行学识为士大夫所仰慕,曾任郡功曹,后因二兄尚未出仕而辞官归隐,闭门教书,有学生千余人。与荀淑、韩韶、陈寔合成“颍川四长”。书法家钟繇是其曾孙,而与竹林七贤同时代的魏晋名将钟会则是钟繇的儿子。
【简译】
四,李膺风度秀雅,品格严谨,清高自负,把笃行名、教,分辨是非当做自己的使命,晚辈学子,都以成为李膺门下为荣耀,称“登龙门”。
五,李膺曾赞叹荀淑、钟皓说:荀淑的见识高明难以超越,钟皓的品德高尚可以为良师。
【解读】
名教:指名分和教化,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定名分,重教化,具体内容即“三纲五常”。与先秦诸子百家之“名家”没关系。

有个题目:党锢之争与古代知识分子“士”的精神品质——这个题目太大,这里就不写了,欲读汉末文史,不可不知“党锢之争”,欲读懂中国古代文学,不可不知“士大夫”精神品质。

或请宋朝、闲过各写一篇。

二位若不写,以后我自己写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8 04:15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6-4-28 04:22 编辑

 【原文】
  
  六、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箸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箸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注释】
  
  陈太丘:陈寔,字仲弓,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名士。曾任太丘长(太丘地方行政长官),故称“陈太丘”,因“党锢之争”入狱,后遇赦隐居,朝廷屡召不就。“颍川四长”之一。死后,吊丧者三万众,民谥“文范先生”。
  
  荀朗陵:即荀淑。曾任朗陵相。
  
  元方、季方:陈寔之子,陈元方名纪,字元方;陈季方名谌,字季方。二人均为东汉末名士,以德行出众为后世所称道,与其父合称“三君”。
  
  长文:陈群,字长文,陈寔的孙子,陈元方的儿子,汉魏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辅佐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皆封侯。曾制定《曹律》,陈群首创“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至隋为科举取代。
  
  叔慈、慈明:荀淑之子。三子荀靖,字叔慈;六子荀爽,字慈明。荀淑有八个儿子,皆为汉末名士、卿大夫,时称“荀氏八龙”。
  
  文若:荀彧,字文若,荀淑的孙子,二子荀绲的儿子,汉魏时期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曹操首席谋士。
  
  【简译】
  
  陈寔去拜访荀淑,因为俭朴贫寒,没有仆人,于是让大儿子陈纪驾车,小儿子陈谌拿着节杖跟在后面。孙子陈群还小,抱在车中。到了荀淑家,荀淑让三儿子荀靖负责迎接客人,六儿子荀爽负责给客人敬酒,其余的六个儿子负责端盘子上菜。孙子荀彧也还小,荀淑把他抱在膝前。当时的太史官上奏桓帝说:臣夜观天象,显示说今天有才有德的人向东方而行,为吉兆。
  
  【解读】
  
  “真人东行”
  
  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跟地上的某些自然变化比如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于是想当然地以为天象的变化也与国家或个人的运势有关,而帝王将相都对应着天上的星辰,是星宿下凡,于是专门成立机构,观察星相以预测吉凶祸福,即星相学。
  
  陈寔父子称“三君”,荀淑之子称“八龙”,加上年幼的陈群、荀彧,这次聚会的规格之高,足以上应天象了。
  
  陈氏荀氏自第二代起,成为汉魏时期的名门望族,官宦世家,堪比两晋之“王谢”。
  
  “梁上君子”
  
  《后汉书·陈寔传》载:当时河南屡遭灾荒,百姓生活艰难,有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屋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没有声张,而是起身整理好穿戴,叫来儿孙开会,严肃地训诫道:做人应当自我勉励积极向上。话说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做坏事的人未必是本性不好,只是习惯做坏事养成了坏的品质,最终成为恶人。屋梁上的那位君子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屋梁上的小偷大惊失色,急忙跳下来跪倒在地,磕头认罪。陈寔慢慢的开导他说:看你的相貌不像是恶人,你应该深刻悔悟,严格约束自己,弃恶从善。我相信你是因为贫困才做贼的吧,于是令家人赠送两匹绢给这个小偷。从那以后,太丘一县再没出过盗窃案件。
        
    该成语即出于此。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8 08:30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7 21:04
【原文】
四、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

这题目是够大,不过,可以一试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8 08:31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8 04:15
 【原文】
  
  六、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箸车 ...

梁上君子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8 09:26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8 08:30
这题目是够大,不过,可以一试

单写“党锢之争”也可以。

汉代后宫那点事,你最清楚了。

单写“士”的精神品质也可以,这个比较大些。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8 09:5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8 09:26
单写“党锢之争”也可以。

汉代后宫那点事,你最清楚了。

咱要整,自然是整大的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4-28 09:5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8 09:26
单写“党锢之争”也可以。

汉代后宫那点事,你最清楚了。

咱要整,自然是整大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4-28 10:34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8 09:58
咱要整,自然是整大的

期待。

很喜欢探讨这个话题。

内心很倾慕“士”的风范。



作者: 水烟    时间: 2016-4-28 11:10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8 09:58
咱要整,自然是整大的

啥意思
作者: 水烟    时间: 2016-4-28 11:11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4-28 09:58
咱要整,自然是整大的

惊天之作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4 19:56
五一小长假跟家人玩了几天。

继续。

  【原文】
  
  七、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八、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简译】
  
  七,有人问陈谌陈季方:你父亲陈寔陈太丘,有什么功绩和德行,竟担当了天下偌大的名声?陈谌答道:家父好像桂树生长在泰山山腰上,上面有万仞高峰,下面有无可测量的深渊;上受雨露浸润,下受深泉滋养,当时的桂树,哪里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呢?也不知道有没有功德啊!”
  
  八、陈纪陈元方的儿子陈群陈长文,才华出众,跟陈谌陈季方的儿子陈忠陈孝先,两个人各自称颂自己父亲的功绩和德行,争论不休,就去向祖父陈寔询问,陈寔说:有陈谌这样的弟弟,陈纪这个哥哥不好当,同样,有陈纪这样的哥哥,陈谌这个弟弟也不好做。
  
  【解读】
  
  ”泰山桂树“:
  
  陈谌陈季方以“泰山桂树”比喻父亲陈寔人品之高洁,学问之高深,回答的很巧妙。但不好做具体的解释。好像中学语文有这个阅读题,但答案并不令人满意。
  
  以下问题及答案来自百度,供参考。
  
  【有关题目】
  
  1.你怎样看待陈季方对客人所做的回答?该短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看待:用泰山之高、深渊之深来衬托陈太丘的学问之高和懂得道理之多。
  
  启示: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难兄难弟”:
  
  这个成语即出于此。原意是两个德才兼备的人难分伯仲不相上下,现在把“难”第二声解读成“受难”的”难”第四声,意为“两个同样遭遇不幸的人”。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5 08:2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5-4 19:56
五一小长假跟家人玩了几天。

继续。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5 19:44
  【原文】
  
  九、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解读】
  
  这篇哥都懒得翻译。我每次读到这里,都把这篇忽略。
  
  我甚至怀疑这篇是后世塞进去的伪作。
  
  1,整篇故事语焉不详。荀巨伯其人不见任何史料记载,“胡贼攻郡”亦含糊其辞。
  
  2,这段与《世说新语》其它篇章的“纪实”、“语录”风格不同,叙事颇似宋人风格。
  
  3,从匈奴到辽金到蒙古到满清到日本鬼子,从十字军到罗马帝国到两次世界大战,到古今中外,从没有也不可能有这么“文艺“的义“贼”。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6 08:11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5-5 19:44
  【原文】
  
  九、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 ...

春秋时,这种事情到是常有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6 08:12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5-5 19:44
  【原文】
  
  九、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 ...

不过,既然写出来了,我们还是尊重吧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6 11:47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5-6 08:11
春秋时,这种事情到是常有

个人观点。
欢迎探讨。

什么烛之武推秦师之类的?那是外交手段,说客分析国际形势,陈明利害。非一人之“义”。

我说的专指这种准备烧杀抢的盗贼,因某人之“义”而退。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6 11:47
  【原文】
  
  十、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不失雍熙之轨焉。
  
  十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十二、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十三、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华歆:华歆字子鱼,山东高唐人,汉末名士,曹魏重臣。与卢植、郑玄、管宁同为太尉陈球门下弟子。曹操拜为御史大夫;曹丕代汉时,华歆主持“受禅”仪式,任司徒,封侯;曹叡即位后,任太尉。死后进博平侯。
  
  管宁:管宁字幼安,山东安丘人,汉魏名士。汉末曾赴辽东躲避战乱,开讲《诗经》、《尚书》等儒家学说,魏文帝时回中原,曹魏几代帝王都征召管宁,宁称病不出,终身不仕曹魏。
  
  王朗:王朗字景兴,山东郯城人,汉末经史学家,曹魏名臣。曹操时为谏议大夫,曹丕称帝后改任司空,封侯,曹叡时任司徒。死后进成侯。与其子王肃均为汉末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等。王朗的孙女即司马昭之妻、晋武帝司马炎之母王元姬,谥明皇后。
  
  【简译】
  
  十,华歆和晚辈相处很严谨,即使平时在家中,也像朝见皇帝那样仪态庄重。陈元方、陈季方兄弟之间却极随和,无拘无束,华家和陈家各有治家之道,都不失其和谐相处的法度。
  
  十一、管宁、华歆曾经一起在园里锄地种菜,发现地里有一片金子,管宁照样挥锄翻地,跟看见瓦块石头没啥两样,而华歆则把金片捡起来扔出去;又一次,两个人同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做官的乘坐华丽的马车从他们的书房门前经过,管宁如常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于是割开席子,与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啊。”
  
  十二、王朗常常推崇华歆的见识和胸怀。华歆曾经在年终祭祀的时候召集家族子孙宴饮,王朗也学着这样做。后世有人向张华说起这些事,张华评价说: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外在的皮毛,却因此而与华歆的名士风范距离更远了。
  
  十三、华歆和王朗曾一起乘船躲避战乱,有一个路人要求搭乘他们的船一起走,华歆表示不同意,拒绝了他,王朗说:幸好船中地方还宽余,为什么不让他搭乘呢?这时候贼兵追上来了,王朗又主张丢下那个搭乘的人,赶紧开船。华歆说:我拒绝他搭乘,本来就是担心出现这种局面,现在既已答应搭载他,怎么可以因为事情紧急就把他丢下呢?于是坚持让那个人上船。世人就根据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二人的优劣。
  
  【解读】
  
  这四段主要说的是管宁、华歆、王朗三个人。
  
  1,这几篇故事,意在以人品学识来评价三人:王朗不如华歆,华歆不如管宁。其实这些故事,均属坊间谣传,其可信度不高。
  
  归隐与入仕,孰高孰低?不过是不同时代,不同的评判标准而已。又或者“小隐于山、大隐于朝”。若按此标准,如何评价诸葛孔明?
    其实做学问、做官本来就是两回事。有的人适合做学问却不适合做官,有的人适合做官而不适合做学问。历史地观此三人,政治功绩最高的是华歆,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朗,而历代文人管宁的名节评价最高。如杜甫: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文文山公:或为辽东帽,情操厉鬼冰。
  
  2,管宁、华歆、邴原都很有才名,于当世共称“一龙”,三人合称“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3,《三国演义》把华歆和王朗妖魔化了,华歆是趋炎附势、助纣为虐、投靠曹操、害死伏皇后的小人。而《三国演义》九十三回中说,七十六岁的王朗作为曹真的军师出征蜀汉,在两军阵前劝诸葛亮投降,被诸葛亮一顿羞辱“皓首匹夫!苍髯老贼”,骂的一口气没上来,栽到马下死了。
  其实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回事。《三国演义》抑曹扬刘,褒贬历史,小说家言尔。少年时看《三国》,替古人担忧,后来再读陈寿的《三国志》,方知被小说忽悠了。


    又注:
    张华:张华字茂先,河北固安人,西晋名臣、学者、诗人,藏书家,幼时家贫而“学业优博”,曾作《鹪鹩赋》,被阮籍赞为“王佐之才“。晋武帝时任中书令,力主伐吴,灭吴后论功封侯,官至司空,后八王之乱时被赵王伦所杀。著有《张司空集》、《博物志》。存诗三十多首,比较著名的有《情诗五首》。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6 14:17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5-6 11:47
个人观点。
欢迎探讨。

好象也不新鲜,资治通鉴里有,不过记不清了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6 14:1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5-6 11:47
  【原文】
  
  十、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 ...

这人死的可惜了,博学之人啊,和崔浩一样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7 07:26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5-6 14:17
好象也不新鲜,资治通鉴里有,不过记不清了

这里可能有个倾向性:我个人,绝不相信这些东西。
我相信道德的力量,厚德可以载物,但不相信义可以退兵。

秀才遇见兵,大都被一刀砍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7 09:14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6-5-7 09:28 编辑

   【原文】  
    十四、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闇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注释】
  
  王祥:王祥字休徵。山东琅玡人,汉末名士,魏晋大臣,以“至孝”闻名于世,“二十四孝图”之“卧冰求鲤”者也。汉末乱世隐居,魏时任司空、太尉,封侯,西晋时官至太保,进封睢陵公。
  
  【简译】
  
  王祥侍奉后妈非常的恭敬。家里有一颗李子树,结的李子特别的好,后妈就让王祥天天看护者李树。有时忽然刮风下雨,王祥常常抱着李树哭泣。王祥曾经在另外的(屋子)床上睡觉,后妈暗中前去砍他,正赶上王祥起夜上厕所,(后妈)只砍在空被子上。王祥上厕所回来,看到这种情况,知道后妈非常憎恨他,就跪在后妈面前,请求处死自己。后妈因此受到感动,自此疼爱王祥如自己的儿子一样。
  
  【解读】
  
  “卧冰求鲤”
  
  “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民间叫“王小卧鱼”。王祥的后妈是中国“后娘“的典范,非常刻薄于他,经常在父亲面前说他坏话,使他也失去了父亲的疼爱,家里所有的脏活累活都叫他干,有一次后妈病了,大冬天的让王祥去河上捞鲤鱼,当时河面都结了厚厚的冰,于是王祥就解开衣服,把胸膛帖在冰面上,大概是想融化冰面再捞鱼(为什么不找东西砸开冰面),这一举动感动了“上天“,于是冰面自动就化开了,从冰窟窿里跳出两尾两条大鲤鱼。
 

  “卧冰求鲤”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所著志怪小说《搜神记》,本来是带有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到了唐代,房玄龄编《晋书》时把王祥的“事迹”当成真事收录进去,于是成了历史。
  《搜神记》还有“母又思黄雀灸,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后妈故意难为王祥,又要吃“炸黄雀”,于是天上自动掉下来数十只黄雀。
    到了元代,郭居敬精选了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又配诗又配图的。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卧冰求鲤”的故事。
  
  代代相传到了现在,“卧冰求鲤”已经成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王祥卧冰的地点都考证出来了王祥。现在,王祥生活的那个村子叫“孝友村”,卧冰的那条河,叫孝河,河边修了一座亭子,内有一碑,上书“晋元公卧冰求鲤处”。
  
  我是深信顾颉刚先生“层累地造就历史”之论的。
  
  中国人干别的不行,扯犊子,超一流。
  
  “琅琊王氏
  
  山东琅琊王氏是中国古代最为知名的家族之一,起于秦汉,据说秦代名将“王翦、王贲”就是王氏先祖,魏晋之际,王氏以王祥王览最为著名:王祥有个同父异母弟弟,就是那个又要吃鲤鱼又要吃黄雀的后妈生的,叫王览,也已孝悌闻名,晋代“琅琊王氏“主要是他的后代,他的孙子就是东晋王朝的奠基人王导,而王羲之是他的重孙。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琅琊王氏衣冠南渡,拥戴司马睿建立东晋,是为晋元帝,琅琊王氏至此最为显赫,成为晋代四大门阀“王谢桓庾”之首。

        又:“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这个我也不信。我认为人的品性是不会改变的。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7 19:19
豪门崛起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7 19:19
不过,不喜欢这个故事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7 19:20
愚孝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7 20:10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5-7 19:19
不过,不喜欢这个故事

我也不喜欢。

忠孝是“三纲五常”的农耕文化。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8 00:22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5-7 20:10
我也不喜欢。

忠孝是“三纲五常”的农耕文化。

我觉得连三纲无常也不符合,纯属有病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8 00:24
甚至怀疑是编出来的。
从文本看,后母肯定对他没有养育之恩,另外,还经常杀他,当时他也未必读过多少书,我不明白他的孝从何而来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8 00:53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5-8 00:24
甚至怀疑是编出来的。
从文本看,后母肯定对他没有养育之恩,另外,还经常杀他,当时他也未必读过多少书, ...

就是一传说。
你想啊,《搜神记》里记载的,能是什么东西?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8 06:40
 【原文】
  
  十五、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十六、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注释】
  
  晋文王:司马昭谥号。司马昭字子上,河南温县人,司马懿的次子,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之一。曹魏末年,司马昭继兄司马师任大将军,总揽朝政,灭蜀汉,称晋王,死后谥“文”,同年,嫡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是为晋武帝,给司马昭上谥号为“晋文帝”。
  
  阮嗣宗:阮籍字嗣宗,河南陈留人,魏晋名士,著名诗人、散文家,“建安七子”之阮瑀之子,"竹林七贤"之首,为“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阮籍狷介狂傲,离经叛道,在魏晋交替之际的险恶环境中,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或酣醉不醒,或缄口不言。阮籍曾任职“步兵校尉”,史称“阮步兵”,著有《阮步兵集》。一子阮咸,亦“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王戎字濬冲,山东琅琊人,竹林七贤之一,长于清谈,精于品鉴,王戎乃“琅琊王氏”族人,累至尚书令、司徒,封侯。王戎于魏晋乱世,与时舒卷,随波逐流,苟合以求存,“晦默”以保身,既不理世事,亦不护名节。是史上“大隐于朝”的典范。
  
  嵇康:嵇康字叔夜,安徽濉溪人,曹魏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是魏晋名士的精神领袖。嵇康是曹魏宗室的女婿,其妻是曹操的曾孙女,拜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天纵奇才,丰神俊逸,旷达狂放,卓尔不群,尚“老庄“,喜“服食”,于文学,音乐,书法,绘画,都有极高的造诣。主张“菲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尚自然”,公然反对当时的儒家“名教”思想潮流,不满司马氏篡位野心,魏正始年间,司马昭屡次召之不至,被权臣钟会所嫉,下狱,慷慨赴死,时年三十九岁。
  
  嵇康是“魏晋风度”的代表性符号,其生平事迹对后世影响极大,为万世文人师表,“士”之楷模。
  
  【简译】
  
  晋文王司马昭说阮籍为人极其谨慎,每次与他谈话,他只说些玄妙高远的言论,从不褒贬、评论别人的长短。
  
  王戎说:跟嵇康相处二十年,从没见到过他脸上有什么喜悦或怨怒的神色。
  
  【解读】
  
  1,关于阮籍,嵇康,前人之述备矣,醉笑不置一言,以表敬仰。
  
  2,《世说新语》中,关于“竹林七贤”的记载很多,且容醉笑慢慢读来,通读之后如尚有余力,再予总结、概论。
[attach]404125[/attach]



作者: 过气柴禾妞    时间: 2016-5-8 07:50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5-7 07:26
这里可能有个倾向性:我个人,绝不相信这些东西。
我相信道德的力量,厚德可以载物,但不相信义可以退兵 ...

可以这么理解吗?文刀词锋,万千檄文,不如一字:杀!金戈铁马,纵横一生,始闻道:跪!
所以秀才尚武,武士尚义,有这可能不?
作者: 过气柴禾妞    时间: 2016-5-8 08:01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5-7 19:20
愚孝

个人认为不是愚孝。老爹不疼后妈不亲的,求个生存不容易。在那个时代,他能人杀后妈吗?杀了就白杀了不是吗?抱树而哭,着实是人不如树呀。
作者: 过气柴禾妞    时间: 2016-5-8 08:23
再说,对一个欲杀你而后快的人,何来孝?所以王祥不愚,是个极迂回聪明之人。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8 13:52
过气柴禾妞 发表于 2016-5-8 08:23
再说,对一个欲杀你而后快的人,何来孝?所以王祥不愚,是个极迂回聪明之人。

柴禾妞很有见地。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8 13:55
过气柴禾妞 发表于 2016-5-8 08:01
个人认为不是愚孝。老爹不疼后妈不亲的,求个生存不容易。在那个时代,他能人杀后妈吗?杀了就白杀了不是 ...

嗯,看得仔细。
抱树而哭这个细节体现王祥的内心活动。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10 07:54
我保留看法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10 07:54
不过,哪怕他是装的,我也佩服他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12 18:43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5-10 07:54
不过,哪怕他是装的,我也佩服他

汉代选拔官员,主要看“孝廉”,故行孝成风气。难免有点装。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13 08:20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5-12 18:43
汉代选拔官员,主要看“孝廉”,故行孝成风气。难免有点装。

制度一开始都是好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13 21:59
  【原文】
  
  十七,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注释】
  
  和峤:和峤子长舆,河南西平人,魏晋名士。生于官宦世家,祖父和洽曹魏时官至太常,父和逌任吏部尚书,名士夏侯玄是他的舅舅。晋初任中书令,深受晋武帝倚重。
  
  武帝: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字安世,河南安县人,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晋朝开国皇帝。公元265年,司马昭死,司马炎继晋王位,按司马昭生前的规划,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给自己,建立晋国,定都洛阳。279年,出兵灭吴,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中国。政治上大肆分封司马氏宗室为王,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伏笔。经济上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农业生产,太康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史称“泰康之治”。死后谥号“武”,史称晋武帝。
  
  刘仲雄:刘毅字仲雄,魏晋大臣。汉朝刘氏宗亲,为人公正刚直,史有清名,喜欢品评人物,当时的官吏贵族都很怕他。魏末被逼为官。晋时官至太仆、尚书。
  
  【简译】
  
  王戎、和峤同时遭遇父母之丧,两人都以“孝”著称于世。王戎瘦骨嶙峋、委顿不起;和峤终日哭泣,一切都合乎守孝的礼节。晋武帝司马炎听说此事,对刘毅说:你经常去看望王戎、和峤么?听说和峤的哀痛超过了作为孝子应有的表现,真让人担心他啊。刘毅说:和峤虽然礼数周到,但人的精神元气并没有受损;王戎虽然礼数不周,但哀伤毁损了身体以至于只剩一把骨头了。微臣认为:和峤尽孝不会影响性命,而王戎哀伤过度会危及生命,所以陛下不用担心和峤,倒是应该担心王戎。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14 00:1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5-13 21:59
  【原文】
  
  十七,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 ...

学学我,就回俩字:SB
不停地回
骂人容易乱了发型
而且,咱又不生气
就当成发泄窗口

兄以为如何?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14 00:28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5-14 00:14
学学我,就回俩字:SB
不停地回
骂人容易乱了发型



我想引起管理组的关注,我希望六星全面驱逐这个胡说八道的精神病人。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14 00:30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5-14 00:28
我想引起管理组的关注,我希望六星全面驱逐这个胡说八道的精神病人。

估计没用
我其实就是想调侃调侃,又没真生气
而且,心情不好时,可以骂他发泄
哈哈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15 00:59
等更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15 00:59
等更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27 01:29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5-15 00:59
等更

不好意思。前段时间有灭顶之虞,故未更。

惭愧。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27 01:51
  【原文】
  
  十八、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注释】
  
  梁王:司马彤字子徽,司马懿之子,司马炎称帝后封为梁王,任大将军、太宰,为人还算恭谨,却没有治国的才能。
  
  赵王:司马伦字子彝,司马懿之子,西晋建立后,封为琅琊郡王,后改封赵王。任安北将军、镇西将军。曾发动政变杀了贾后,逼晋惠帝禅位,自立为帝,改元建始,旋即被齐王司马囧为首的诸王推翻,兵败被杀。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
  
  裴令公:裴楷字叔则,山西河东人,魏晋名士,出身著名世家大族河东裴氏,弱冠成名,,相貌英俊,器宇轩昂,博览群书,精通理义,时称“玉人”。年轻时与王戎齐名,为司马氏所用,西晋建立后,以盛德居高位,官至右军将军,侍中。惠帝时,因八王之乱而屡遭祸难,侥幸不死,出任中书令,不久病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语出《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简译】
  
  梁王和赵王都是皇帝的近亲,位尊权重于当时。裴楷每年都要求梁王和赵王从封邑收入中拿出几百万钱,用来救济皇室表亲中的贫困者。有人讥讽他说:“为什么要用乞讨来的钱来施恩惠呢?”裴楷说:“用有余来补不足,正是奉行天道啊”
  
  【解读】
  
  1,裴楷一代名士,其事迹在《世说新语》中记载颇多,读完再整理。
  
  2,八王之乱: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闲师写过“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即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八王之乱前后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东晋南北朝三百年动乱,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本篇重在通读《世说新语》,历史人物事件只能一带而过。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27 07:59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5-27 01:29
不好意思。前段时间有灭顶之虞,故未更。

惭愧。

那就不是事儿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27 08:00
如果没有八王之乱,晋朝会如何?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5-27 08:00
好象没有这种假设……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5-27 13:58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5-27 08:00
好象没有这种假设……

夫妻结婚,哪天怀孕,怀的是哪个孩子,很偶然。

但只要没毛病,迟早会怀孕。这是必然。

这就是历史。

历史是由偶然和必然组成的。

每个事件都是偶然发生的,但归结起来,又是必然。

历史王朝的更迭,改朝换代,每个朝代的灭亡都是特殊事件造成的,都是偶然性决定的。

但又是必然。没有一个朝代会不朽,直到永远。

灭亡是必然的。

所以历史不接受假设。

就如未来无法预知。


又尿崩了。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6-1 08:4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5-27 13:58
夫妻结婚,哪天怀孕,怀的是哪个孩子,很偶然。

但只要没毛病,迟早会怀孕。这是必然。

死鬼,更啊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6-1 14:25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6-1 08:45
死鬼,更啊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6-6-2 20:14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6-6-1 08:45
死鬼,更啊

别翘兰花指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6-3 07:56
莫冉 发表于 2016-6-2 20:14
别翘兰花指

这不是急嘛
作者: 闲过信陵饮    时间: 2016-6-3 07:56
莫冉 发表于 2016-6-2 20:14
别翘兰花指

这不是急嘛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6-6-3 12:2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5-14 00:28
我想引起管理组的关注,我希望六星全面驱逐这个胡说八道的精神病人。

我想问问他怎么来的?御史大人给讲解一下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6-6-3 12:26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4-25 09:40
谢谢。

哥这次玩大了。

有些无意义的可以不整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6-3 12:39
莫冉 发表于 2016-6-3 12:25
我想问问他怎么来的?御史大人给讲解一下

莫爷。不想再提起他。哥在三人行有个帖子说过这事。
真想知道就去看看:http://www.bdlxbbs.com/forum.php ... &extra=page%3D3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6-3 12:40
莫冉 发表于 2016-6-3 12:26
有些无意义的可以不整

小莫。
哥等你好久,终于来了。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6-6-3 15:5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6-3 12:40
小莫。
哥等你好久,终于来了。

我懒癌发作,啥也不想干,这两天貌似要痊愈,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