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榕树下 由小蝶称先生说起
查看: 875|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小蝶称先生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5-7 19: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刘春 于 2023-5-7 19:35 编辑

小蝶对另一半在文章中一贯用先生称之,本人是十分赞许的,看多了老公、老婆之类的恶称,下意识的抵制。
本人曾写过一篇专文,发于后,可做谈资。虽然小蝶学生物教语文,但对于传统文化有独到见解,人是生物,可称呼者词语极多,具体到夫妻,就各有所专。但是滥觞的老公老婆,实在太庸俗不堪。还是对丈夫称呼先生最合适。那么问题来了,小蝶的先生称呼小蝶什么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3-5-7 19: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春 于 2023-5-7 19:19 编辑

 
                                                   夫称妻的雅与俗



   夫妻之“妻”,古人造字用会意法,甲骨文形如用手抓住长发妇女样子,相传乃上古掠夺性婚姻的反映。金文有所变化,“妻”的下部是双手交叉叠放腹前端坐状;上部亦如手抓头发状,或正戴头饰。小篆变化不大,隶楷则已无原本意义。《礼记》说:“庶人曰妻。”意思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才叫做妻;诸侯的正式配偶叫夫人;帝王不用说,正式配偶叫后,等级差别不得有违。
   罗福腾先生研究还认为,中国人的家庭婚姻以牢固、稳定著称于世,与家庭中勤劳贤惠勤俭持家的妻子有着重要关系。所以,老百姓对妻子的作用非常肯定。同时,媳妇之“媳”和“妇”是与“妻”有着同样意义。同样是配偶,妻指正妻,乃明媒正娶;妇则地位低下,为妾;媳则是繁衍生息之意,后转化为妻子和儿媳的意思了。那么,夫妻之间是怎样互相称呼的呢?
   夫妻之间互相称呼什么,本不算问题。谁能管得着小夫妻互相叫小猫小狗小兔兔小甜甜小心肝?但是,这些玩笑称呼是小两口的隐私,毕竟上不了台面。总觉得,如今流行的“老公”“老婆”称呼,太让人汗颜无地。岁数大了,称呼一下也没什么,小夫妻之间,互相称呼起来,一点羞恧之感都没有,实在是让人顿觉世风日下。
   有人会问:“你们夫妻之间怎么称呼?”说真的,我结婚后,两人之间,没有叫过对方一次名字。互相叫对方的时候,方向不错,一个“哎”字,就代表了对方的存在。人们会说,这是什么规矩?还真的没有探究过,只是,家族中,都是这么过来的,祖父母,父母,不能说言传身教,在他们还在世的时间里,我好像没有听他们叫过对方名字,只知道他们被长辈和村民叫过的小名。以至于,成人后,我都记不起祖父母、父母的正式名字,究竟叫什么,后来看到父亲一个图章,才知道父亲的名字。至于为什么,自忖,可能是习惯使然。又或者,是尊重,是互敬,所以叫不出口,假如叫了是对对方的亵渎。“哎”,成为一种不是称呼的称呼,就目前看来,实在是一种不是尴尬的尴尬。
   自古以来,男尊女卑,始终占据着历史的主导地位。所以,我着重谈一下夫妻之间特别是夫对妻的称呼问题。前面说了,年轻人老婆长老婆短叫着,毫不掩饰,更无羞涩,那么自然的叫,且成为一种流行时尚,我觉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羞辱。而且,校园里,一些小学生也被感染,也是如此不加掩饰的叫。其实,我们传统文化中,对于夫称呼妻的词汇十分丰富,且多姿多彩。粗分,无非是雅称和俗称;细分呢,实在是让我们瞠目。条分缕析大概有以下几种:
   其一,尊称和特称。说起尊称和特称,就不得不说古代的皇家贵胄,达官贵人。我们知道,人家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所以就有特殊的称呼。比如后,正后,皇后,企妃,首妻(原配),正嫡,正室,主阃(馈),内主,嫡配,中妇,中帷,细君,夫人,良人,院君(旧时大户夫人专称)等等。看着不少,每一个都会有一定的解释。我们翻看古书的时候,会遇到很多诸如“正室”之类的名词。要知道,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达官贵人可以娶三妻四妾,制度如此,不能细究。皇帝正后只有一个,大官正室也只有一个,所以必须明确,因为“正”的才是掌握后宫或家中权力的那一个,主持工作,人财物大权在握。如不明确,内乱则不可避免。
   那么问题来了,就算这么多尊称特称,当夫妻面对面的时候,夫对妻是怎么称呼呢?难道就一本正经按着上面的尊称去叫吗?我看未必。这么多称谓里头,只是一种身份。看多了清宫剧,皇帝叫一声皇后娘娘,梓童,或者某某妃,就以为当时一定是这样的,那有多生分哪。估计,正式场合,这么叫无可非议,两口子在一起再这么叫,那说明皇帝不是生活中的人物。如此多的称谓,但真正传承下来还有生命力的,我看只有“夫人”一个。要说呢,夫人这个称呼,在古时,也只有对诸侯的妻子才有的特称。《礼记·曲礼下》说:“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平民百姓家,称妻子为夫人,那是不可以的,是僭越,有罪。
   现在,夫人一词,可以随便称呼,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玩笑的,总之光明正大对妻子唤一声“夫人”,应该不是问题,可谁在家或者在外,对着妻子称呼夫人呢?除非是演戏。“良人”这个称呼,最早见《诗经·唐风》云:“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本意是对新婚夫妇开玩笑,古时夫对妻、妻对夫皆可称良人。后成为妻子的专用词,所以,就有人说:“良人,美室也。”
   其次,代称和泛称。对妻子的称呼,一起生活久了,就产生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称呼。比如主馈,箕帚,箕帚妾,箕帚之使,正房,妇等。除了“妇”还在使用外,其他早已经被淘汰到哪里去了。不用解释,一看字面就知道,妻子就是家庭主妇,缝缝补补,打打扫扫,洗洗涮涮,一天到晚围着锅台转。男人在外面介绍自己的妻子,甚至以“箕帚之使”代之。《韩诗外传》中有记载:“楚庄王使使赉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这还算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妻子。若说,这是谦称,实在有点勉强。我认为这就带着点侮辱的性质了。
   再说“妇”,古时出嫁的女子为妇,后来泛称妻子。柳宗元《祭杨凭詹事文》说:“家缺主妇,身迁万里”,主妇,主持家务的妻子,也是正妻的泛称。而中妇则是古称,就是指家中之妇。李贺有诗云:“月明中妇觉,应笑画堂空。”这里的中妇就是称呼妻子。“妇”因妇女、妇人、妇幼、妇孺等名词的广泛使用,让我们了解其区分:妇女是成年女子的通称,其中“妇”即有已婚女子、妻子的含义。在中国的传统的说法中,妇女一般也是指已婚女子。
   但从生活中看,妇女不单纯指已婚妇女,年满十八岁的女青年也可称妇女,十八岁以下称少女,十四岁以下称幼女,七岁以下称儿童。可以说,所有女性在法律上都可以认为是“妇女”。已婚女子为妇,但妇女包括未婚和已婚的女人。但,今天还有谁或者哪个地方,称妻子为“妇”呢?应该是没有了。唯有一个,“家庭主妇”,也就是全职太太,还能看到“妇”的影子。
   其三,雅称和谦称。所谓雅称,大概是爱称吧,而谦称则是丈夫对外人称呼自己妻子的另一种说辞。阿奴(古代有皇帝称妻子,可证皇帝也是生活化的人物)、室、室人(居室不出户),结发,太太,糟糠等。由阿奴这个称呼而得见皇帝的另一面,《南史·后妃传》载:“帝谓皇后为阿奴,曰:阿奴暂去。”还有,据《洛阳珈蓝记》载:“京兆韦英早卒,其妻梁氏不治丧而嫁,仍英宅。英白日来归,至于庭前。呼其妻曰:阿梁,卿忘我也。”其于姓冠“阿”字,犹唐武则天后称“阿武”,韦后称“阿韦”耳。其局限性,阿奴被淘汰可想而知。但有一个词还常被提起,这就是糟糠。
   据《后汉书·宋弘传》载: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看上大臣宋弘,让汉武帝撮合,“帝令公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公主曰:事不谐矣。”这个词,是丈夫对外人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本指酒糟、米糠等粗劣食物,只有穷苦人才用来充饥。这里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夫妻情深,对外人谦称自己的妻子,说明白发偕老是一种美德。至今,仍有人喜欢称妻子为糟糠,不管生活条件已经小康还是顶级富豪,无非是对外表明夫妻感情好,不忘初心,其中个别人有没有二奶小三,只有天知道。
   让我们不可忽略的是“荆”与“内”两个字。与“荆”有关妻子的谦称,实在不少。荆钗,荆室,荆人,荆布,荆妇,荆妻,荆房,山荆,拙荆,老荆,一个个与“荆”关联妻子的词儿,皆有说道,但溯源只有一个。这些词儿都是丈夫对外人称自己妻子的谦辞。比如,《太平御览》引《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意思是服饰朴素,用荆枝作钗,粗布做裙。
   此后荆钗、荆人、荆布就借指为服饰朴素的妇女,也有了两个称呼妻子的称呼。荆布则是化荆钗布裙而来,宋代张孝祥作《念奴娇》词说:“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山荆、拙荆、老荆就更谦虚了。与“内”有关妻子的谦称如内人、内子、内助、内舍,贱内以及内当家等,这些称呼比较好理解,《左传》记载:“(赵姬)以叔隗为内子,而已下之。”杜预注云:“卿之嫡妻为内子。”后沿为妻子的通称。李贺曾作诗有“内子攀琪树,羌儿奏落梅”。
   流行至今,唯有贤内助、内掌柜(俗语)可见内人痕迹在。内,无非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意思,还是男尊女卑时代,男女不平等罢了。但且慢,如今主内的女性比古代女性地位大不一样,时代不同了,男女不一样,女性家庭地位大提高。比之古代皇后夫人的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个中滋味,大男子可细细去品。
   其四,俗称和戏称。两口子在一起的时间长,自然会有很多不一样的称呼。这些称呼就不是书面语,肯定是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比如,发妻,床头人(旧时称呼),大娘子(旧时称呼),老小,房下,小姐,大嫂,老娘,浑家,浑舍,正头娘子,正头妻子,老婆,老妈子,老瓢,儿母,孩他娘(妈)等。仔细看,其中有很多已经被淘汰,比如老瓢——这个老瓢就是指妻子。老,自然是年纪大,
   瓢,指的是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旧时多用对半剖开的葫芦匏瓜或木头制成,不老不成瓢,一剖两个乃为一对,用来指老年夫妻妙不可言。可惜,现代社会,瓢已经很少使用,老瓢这个词也就进入历史。浑家——古人谦称自己妻子的一种说法,意思是不懂事,不知进退的人。《水浒传》中依稀见过这个词儿。谦称到污蔑自己的妻子,这谦称不要也罢。
   老娘——差了辈了,所以,这个称呼肯定不会再流行的。现实生活中,孩他娘或孩他妈是比较常见的称呼。其实,这个称呼早在唐代就流行了。《公羊传》陈乞曰:“常之母”。常,是陈乞的儿子,常之母,就是孩他娘的意思。可见,有生命力的俗称是能够传承的,几千年了,还在流行,说明人们认可——男女双方都接受。无论是俗称还是戏称,对妻子的称呼,还在用着的,大概只有老婆,孩他娘(妈)了。老婆,应该是岁数大一点后的称呼,如老瓢一样。年轻小两口互相称呼老公老婆,我只能呵呵了。
   其五,方言称呼。方言称呼妻子,可谓五花八门,各有千秋。比如,婆婆,妈妈,姐姐(姊姊),妹妹,里头,屋里,屋里人,屋里的,家主婆,堂客,婆姨,婆娘,媳妇,等等,不一一列举。看小说多了,能分辨出来地域特色。比如婆姨,是山陕一带称呼;堂客,是南方叫法;北方比较直接,屋里、屋里的、屋里人,反正围着锅台转,很少出头露面,一言以蔽之,自己家屋里——有人的话(狭义),应该是老婆了。上面说过,对妻子称媳妇的地区应该不少。本地就这样称呼:俺媳妇如何如何,很是自然。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5-7 19:17 |只看该作者

      据上所述,我们知道,妻子是一个家庭稳定的重要基础。古往今来,对家庭这个社会小单元,就十分关切,十分重视。就从对妻子的称呼中,就能体会到这个爱恋、温馨、深情、亲密以及随和、谦逊、风趣、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在外人面前那种炫耀、得意、和谐、谦虚的表达。当然,我认为,不管有多少称呼,其实无非归为两种,就是雅称与俗称。
   雅俗称呼,让不同层次的人乐于使用,让说的和听的,都能够满意,这样的称呼生命力比较强,才能承载历史,继续传承下去。
   雅称多是表示尊贵、尊重,词语较雅致。五四时期就开始用,在新中国后流行的爱人、对象这两个词,就比较新颖好听,不过呢,两个词男女双方都能用,“俺对象”,“俺爱人,”说出来没有特指,你能说这是指的是妻子吗?所以,今天我们很少听到这样的称呼了。只有“夫人”和“太太”还在顽强地挣扎,与“老婆”做殊死斗争。夫人,在前边已经谈过,无论外事场合,还是正式介绍,这个夫人是必不可少的,总不能在正式场合,大大咧咧介绍:“这是俺老婆”吧?更不能很随意地说:“这是俺老伴。”
   而太太呢,就不大一样。明代早期,只有士大夫的妻子未满三十岁。才可称太太后来慢慢地,丞以上官员也随着使用,也没有了年龄界限。到了晚清,太太一词得到认可并大大普及,太太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只要有官衔的男人皆称妻子为太太。
   民国时期,太太一词更是滥觞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没有了门槛,从军阀到普通百姓,只要你愿意,皆可称之,以示对女性的尊崇。太太一词延伸至今,魅力不减,可见其生命力多么强悍。太太两个字,连在一起,以为是孪生姐妹,其实,两个字的词义是有区别的。
   第一个“太”,有三层意思,都是褒义,如太阳、太极、太岁之“太”,乃独一无二之义;还有至高无上之意,比如太空、太上皇、太上老君等;也有太平安宁之意。这个“太”高大,尊贵,放在太太第一位置,成就女权地位。
   第二个“太”,为母或姑之意。常听老戏听见“国太”——王者之母,厉害不?“姑”的本意,是“丈夫的母亲”,《说文》说:“姑,夫母也。”(有意思的是,姑其实一字三用:女婿称岳母为姑也有出处,礼记有“婿迎亲,见于舅姑”,这里,舅姑是妻之父母。再后来,“姑”演变成丈夫的姊妹了)。两个“太”连在一起成为“太太”,就普及成“尊贵的老婆”之意。
    由尊贵到普通,由官宦到百姓,“太太”一词,从天上一下子掉到地下,由高冷俯视,到滚了一身泥土,由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到菜摊还价、当街吵嘴,是这个词掉成白菜价不值钱了吗?非也,这个词还是很有含义的,是称呼这个词的人,发生了变化。“太太”还是那个词,官太太却有了贬义。人们会指着某些官员的妻子说:看那个官太太,穿的戴的吃的喝的住的坐的,都不是好来的。些许羡慕和嫉妒之余,总要带着蔑视的目光,说的话也充斥着不屑和不满:人家是官太太!即使平民所谓“太太”,也不过是忙于柴米油盐酱醋茶黄脸婆。“太太”贬值,尊而不贵,世风日下,徒留下太太这个堕落的称谓给后人耻笑。所以说,“太太”不足畏,也不足论,只有贴心暖胃的“俺那口子”才是真的。
   俗称就接地气得很。我在平时与人说话,用得最多的就是,“俺那口子”,或者“俺老伴”“俺那位”。俗称也分年龄。对妻子的称呼,要有年龄划分。新婚之新媳妇,就俩人,自然用“哎”,你爱我爱,不爱,怎成一家?如今都是自由恋爱,叫名字也未尝不可;你侬我侬,缠缠绵绵,叫一下小名显得亲近;起一两个外号更觉温馨。
   有了孩子,说一句“孩他妈”“孩他娘”,或者在“妈”前缀孩子名字,马上就有了感情维系;中年夫妻,一起生活多年,已经过了七年之痒,说一声“俺那口子”“俺班里(家里、屋里)”都可以。认可了夫妻搭档,不再有其他想法,这个家庭会更稳固。
   老年夫妻,叫一声“老伴”,漫长婚姻之路上的相互搀扶的历程,在这一声中再现。俗话说:秤杆离不开秤砣,老头离不开老婆儿。虽然“老伴”亦是夫妻互相称呼,但无论金婚银婚还是钻石婚,都离不开相携相伴,一路坎坷,红过脸,吵过嘴,动过手,但总归是两口子,到老,这个伴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农村称呼老妻是“老婆子”。“老头子”喊“老婆子”,老妻一声“哎”,然后就是一声“老头子”,老头也是一声“哎”,那情景引人瞩目:夕阳红如火,人老心年轻。哎——爱的谐音啊!
   夫称呼妻子为“老婆”,唐宋以后皆有记载,老婆同时是妻子的俗称。度娘说,老婆,是丈夫对妻子的称呼,也指陪伴丈夫一起变老的女人。最初的含义是指老年妇女。不同的人对老婆有不同的称呼。北宋王晋卿将老婆入诗云“老婆心急凭相劝”,这一“老婆”是指老是主持家务的妻子。可以肯定,“老婆”的原意指的就是年老的妇人。民间称呼“老婆”,古代的南北或有流行。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年轻一代少有此称,尤其是有知识有身份的家庭。
   改革开放后又开始泛滥,实在令人大感意外。“老婆”这个称呼,真的太庸俗,太没内涵,太没有韵味。虽然“孩他妈”太写实,但比起“老婆”,更觉得自然。尤其是,当年轻夫妻在对人、打电话的时候,说起自己的妻子,“老婆”长、“老婆”短,我听得一身鸡皮疙瘩泛起,脊梁沟淌下冷汗。
   前几年,有两首歌,高声大嗓“老婆老婆我爱你”、“老婆你辛苦了”,很是流行了几年,我估计对妻子称呼“老婆”,这两首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否认歌词中对妻的爱,但把爱挂在口头上的未必是真爱,口中叫着“老婆”的人,心里不定想着谁。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是传下来的一句话,用来形容一下夫对妻的称呼,我看毫不过分。
   一副对联这样戏说:“老公十分公道,老婆一片婆心。”我也很佩服这副对联的作者,为恩爱夫妻创作了这样一幅联语,却是极具匠心。戏作就是戏作,读读即可。若如此,论意味,不如“老瓢”;论粗俗,不如“浑家”。借此问一句,“老婆”想没想过,“老公”,早一百年是干什么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5-7 21: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南方都是直呼老公老婆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5-8 16:10 |只看该作者
快把我忙到飞起了。匆匆上来问候春春一声,先。。。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5-8 16:11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3-5-7 21:16
南方都是直呼老公老婆的。

一般情况下,都是这样的。我属于不一般的那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5-8 16:12 |只看该作者
我现实生活中也叫他先生,只是会冠以姓氏,显得顺口又正式,行文里则会把姓氏取消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5-8 16:13 |只看该作者
我家先生直呼我名字,全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5-8 16:14 |只看该作者
其他干货内容,我抽空来看,再下线继续忙去!谢谢春春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5-8 18:09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3-5-8 16:12
我现实生活中也叫他先生,只是会冠以姓氏,显得顺口又正式,行文里则会把姓氏取消了。。。。

“先生”和我一样,“老公“”两个字始终叫不出口  一直不怎么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5-8 19:38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3-5-8 16:12
我现实生活中也叫他先生,只是会冠以姓氏,显得顺口又正式,行文里则会把姓氏取消了。。。。


先生有很尊重的意味。比如,毛主席周总理就尊称宋庆龄为先生。这是对女同志的尊称,对鲁迅先生也是如此。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5-9 05:56 |只看该作者
夏小尘 发表于 2023-5-8 18:09
“先生”和我一样,“老公“”两个字始终叫不出口  一直不怎么喜欢

哈哈!笑得我。跟我的感觉一样样的。我也是觉得“老公”这个词喊不出口。。。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5-9 06:3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5-9 05:56
哈哈!笑得我。跟我的感觉一样样的。我也是觉得“老公”这个词喊不出口。。。

晕。醒太早了,穿错了衣服。羞人答答。。。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5-9 11:20 |只看该作者
,甲骨文形如用手抓住长发妇女样子,相传乃上古掠夺性婚姻的反映。
————
居然是这个由来?我的那个天啦!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5-9 12:40 |只看该作者
“”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5-9 12:40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5-9 12:41 |只看该作者
金文有所变化,“妻”的下部是双手交叉叠放腹前端坐状;上部亦如手抓头发状,或正戴头饰。
------------
这个我也去搜来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5-9 12:46 |只看该作者
金文的妻来了: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5-10 08:24 |只看该作者
刘春 发表于 2023-5-7 19:16
 
                                                   夫称妻的雅与俗

同样是配偶,妻指正妻,乃明媒正娶;妇则地位低下,为妾;媳则是繁衍生息之意,后转化为妻子和儿媳的意思了。
==========
这个“妇”的说辞,应该也是有沿革的,最初或许是妾,后来跟妻差不多的意思?

对了,忽然想起来,“老大嫁作商人妇”,里面的妇,具体含义是什么?会不会是指妾,或者外室?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5-10 08:26 |只看该作者
“哎”,成为一种不是称呼的称呼,就目前看来,实在是一种不是尴尬的尴尬。
=========
哈哈,还有叫喂的。叫了一辈子喂。这应该是中国人的含蓄本性导致的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5-10 08:30 |只看该作者
估计,正式场合,这么叫无可非议,两口子在一起再这么叫,那说明皇帝不是生活中的人物。
==========
想起甄嬛传,甄嬛回宫以后,从不叫皇帝四郎,皇帝后来也不喊嬛嬛,只喊禧妃——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早已变质,荡然无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5-10 08:32 |只看该作者
《礼记·曲礼下》说:“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平民百姓家,称妻子为夫人,那是不可以的,是僭越,有罪。
========
那,这个“夫人”,就不是称谓。而是身份和地位的代名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5-10 08:35 |只看该作者
“良人”这个称呼,最早见《诗经·唐风》云:“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本意是对新婚夫妇开玩笑,古时夫对妻、妻对夫皆可称良人。后成为妻子的专用词,所以,就有人说:“良人,美室也。”
===========
我以为“良人”是偏正式短语。原来是一个固定双音节名词么?有一首歌曲《公子向北走》,有一句歌词叫:愿你遇良人。这个“良人”,应该是我理解的偏正结构,好的另一半~~~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5-10 08:37 |只看该作者
可以说,所有女性在法律上都可以认为是“妇女”。
========
在很多约定俗成里,就感觉妇,是已婚女子。所以我们小的时候,说三八妇女节,都觉得跟自己无关,谁要是祝福我们节日快乐,就会觉得太惊讶太滑稽了。现在倒是能接受这个说辞。不晓得现在的小女娃们,是不是也能接受这种说辞?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5-10 08:47 |只看该作者
有事儿了,暂时看到这里。春春,早上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