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黄金时代 《周裁论语》温故而知新
查看: 3476|回复: 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裁论语》温故而知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5-4 10: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2-5-4 10:30 编辑

  《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是老师教导学生时最爱说的一句话:温习旧知识而懂得新知识,你就可以做老师了。但这是典型的添字解读,给“故”“新”自添了“知识”。李零新解“在师说的基础上能够提出新的想法”,还是换汤不换药。或许大家早已默认论语杂乱无章,从而也就不会有人追问一下:为政篇里怎么会冒出谈为学论为师?如果放在谈为政的语境中解读,就可能豁然开朗了:

  故,《广韵》“旧也”,只表时间上的过去。温故,指重温过去。

  新,《广雅》“初也”,只表时间上的当下。知新,指明了当下。

  师,如王充《论衡·谢短》议论“古今不知,称师如何”,不指教人知识的老师,而是指善于鉴古知今而给国家大事出谋划策的国师一类。

  这是说,“重温过去而明了当下,就可以当国师了。”上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说领导人要识人,这里承接说领导人还要识史,正如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所理解的,“以通古今,备温故知新之义”——翻开《左传》就会发现,能够鉴古知今是参政议政为政的必备,大部分政论皆以谈古论今的方式进行。

  意大利史学家哲学家克罗奇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甚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5-4 10:32 |只看该作者
国师,是个官职?如果不是,就不能这么附会。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5-4 10:33 |只看该作者
花若叶 发表于 2022-5-4 10:32
国师,是个官职?如果不是,就不能这么附会。

军师也可以师,指导者,参政议政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5-4 10:38 |只看该作者
花若叶 发表于 2022-5-4 10:32
国师,是个官职?如果不是,就不能这么附会。

另外,在论语语境里,为政未必就指当官。

如为政篇: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5-4 10:40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句:“当仁不让于师!”

不知各位是如何解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5-4 11: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果抛开典故,放在现在的环境,我会理解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当仁不让于师”则理解为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我为什么会这样理解呢?因为需要。每一个人都会先入为主,然后引经据典加以佐证。文字来自于劳动,最终为统治阶层服务,成为文学现象。多种现象交织碰撞,推翻再复古、复兴,就是文化的形成过程。所谓去粗取精,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5-4 11:25 |只看该作者
大玲小芳 发表于 2022-5-4 11:2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果抛开典故,放在现在的环境,我会理解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当仁不让于师 ...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切题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5-4 11:37 |只看该作者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5-4 12: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22-5-4 18:15 编辑

温故而知新,解释得比较深刻。可以为师矣,师是国师?军师?这个太突然了。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此处我也是一直当做“老师”来理解的。一直。

师的本意,是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两千五百人为一师。后泛指军队:蹇叔哭师。
转义为老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又引申为学习,师从。
又地名,官名,如太师
引申为“京师”,因为天子居处必众,众必有主焉。
又姓氏。

古汉语的“师”只有这么多意义。

又:国师,是王莽时设置的官名。春秋战国及以前,不会以“师”字表示国师。军师亦然。

所以,可以为师矣,师为国师之意,还是太突然。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5-4 12:52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2-5-4 10:40
还有一句:“当仁不让于师!”

不知各位是如何解读的?


当仁,不让于师。

可以理解为老师,也可以理解为众人。

军队及众人,老师,是“师”字最基本的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5-4 13:42 |只看该作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5-4 18:14 |只看该作者
花若叶 发表于 2022-5-4 10:32
国师,是个官职?如果不是,就不能这么附会。

附议。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5-4 18: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按临窗所解,“而”字,是“且”的意思。回顾过去的历史,并且知道新的情况,就可以做谋划师了。
按照醉老师的意思,“而”字是“因此”的逻辑推进关系,温习学过的知识,因此而产生新的见解,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一般来说,如果是知道新的情况,在古代应该说“今”,并且如果是回顾过去的历史,不用“温”字,温字应该含有重复的意义,但是通晓历史,不需要重复回顾。
更支持普通的解释,临窗的解释,牵动几乎每一个字的习惯用法。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5-4 19:00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2-5-4 12:50
温故而知新,解释得比较深刻。可以为师矣,师是国师?军师?这个太突然了。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此 ...

师直译国师,确实太突然,并且还不是很精准。这里的为师,参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按照两层含义理解:从主动性而言,指导人家之意。从被动性而言,被人家效法。现代词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因此可意译为:


重温过去而明了当下,就可以指导人家了。
重温过去而明了当下,就可以被人效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5-4 19: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2-5-4 19:09 编辑
论金 发表于 2022-5-4 18:31
按临窗所解,“而”字,是“且”的意思。回顾过去的历史,并且知道新的情况,就可以做谋划师了。
按照醉老 ...

按照醉老师的意思,“而”字是“因此”的逻辑推进关系,温习学过的知识,因此而产生新的见解,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

论金这个说法对我有启发。知今,产生新的见解。
但是,总是疑惑,“见解”又涉及了添字。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5-4 19:07 |只看该作者
一般来说,如果是知道新的情况,在古代应该说“今”

——————————————

如果解“今”为“新的情况”,涉嫌添字解读了。跟主流解读一样了。
温故而知新,重温过去而明了当下,是一字对一词的解读,不添字。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5-4 19:08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回顾过去的历史,不用“温”字,温字应该含有重复的意义,但是通晓历史,不需要重复回顾。
————————————
温,包含原来冷的意思。重温,仅仅是回顾,未必是重复回顾。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5-4 19:14 |只看该作者
暮霜晓阳 发表于 2022-5-4 13:4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了。

大刀妞好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有两解。


1,焉,作为语气词:三人中一定有一定值得我效法啊


2,焉,作为代词:三人中一定有值得我效仿的地方。


不知各位是选择哪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5-4 19:15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2-5-4 12:52
当仁,不让于师。

可以理解为老师,也可以理解为众人。

当仁不让于师,我是解“师”为”众人“


用现在的通俗说法是:好人好事,不甘人后。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5-4 19:22 |只看该作者
添字解读,是传统解读论语的一个大问题。解读中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添加内容以自洽。但一旦可以添字解读,于是就可以各种理解各种添字了,于是就每一句话都可以无数种解读了。

比如温故而知新,古今都是添字解读。

如何忠实于原文字,是个大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5-4 20:13 |只看该作者
临窗,我对你所谓的“周裁论语”一直保持沉默,知道为什么吗?就是给你留面

但你今天无故踩我,看来我的留面是多此一举了

你的“周裁论语”绝大多数是在胡说八道,标新立异

就说你帖子里的“温故而知新”,居然被你解读为“重温过去而明了当下,就可以当国师了“,这叫狗屁不通

醉笑的解读都比你强不知多少

但你们俩的解读都乏善可陈

我就说下我的解读(绝对没有百度,完全是刚才才想出来的)

温故而知新,关键字有三个,温,故,新

什么叫温?这里应该取其本义,不冷不热的意思,放在这个句子中就是”客观,执中“

故,过去之事,史也。以史可以鉴今,孔子所谓的”故“,多半是克己复礼中的周礼

新,《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商汤铭于澡盆,澡身而浴德,寓意精神与观念的更新改造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无非就是客观地看待过往史实,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让思想观念更加完善,这样的人才值得效法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5-4 20:23 |只看该作者
灭灯退魈 发表于 2022-5-4 20:13
临窗,我对你所谓的“周裁论语”一直保持沉默,知道为什么吗?就是给你留面

但你今天无故踩我,看来我的 ...

让思想观念更加完善,这样的人才值得效法
——————————

别丢人现眼了,灭灯,你解“师”为“值得效仿”就是从我这里偷的啊。
真够脸厚的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5-4 20: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灭灯退魈 于 2022-5-4 20:26 编辑

还有”当仁,不让于师“

你居然把”师“解读为”众人“,什么”用现在的通俗说法是:好人好事,不甘人后”,这就更扯JB蛋了

“当仁,不让于师”,不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吗?

接我上楼所述,值得效法的人称之为师,论语里面也叫见贤思齐

贤就是贤,师就是师,跟“众人”与一毛钱关系?

众人不是孟子那句“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里面的千万人才对吗

……

我年轻时读过《论语》,但没有深究,不过可能我只要花半天的时候的深究,都能碾压你临窗数年的穷经皓首

因为你的方向错了

你跟段干末一样陷于咬文嚼字、标新立异的泥淖,就算在细枝末节上有自己的见解,也是奇葩的、经不起推敲的,甚至违背常识常理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5-4 20:24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2-5-4 20:23
让思想观念更加完善,这样的人才值得效法
——————————

睁大你的狗眼,我说的效法,不是效仿

我踏马还抄新华字典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5-4 20:26 |只看该作者
“当仁,不让于师”,不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吗?

接我上楼所述,值得效法的人称之为师,论语里面也叫见贤思齐

贤就是贤,师就是师,跟“众人”与一毛钱关系?

众人不是孟子那句“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里面的千万人才对吗

——————————————————

别不懂装懂了。师为老师,是从孔子开版民学开始的。

解师为老师,是后世的事情了。

真心的,请你出去。文学,你好。文史,你半桶水都没有。不想跟你谈。浪费时间。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5-4 20: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2-5-4 20:29 编辑
灭灯退魈 发表于 2022-5-4 20:24
睁大你的狗眼,我说的效法,不是效仿

我踏马还抄新华字典呢

请出去吧

效法,效仿,不是同义词?

偷就偷了,别那么无耻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5-4 20:29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2-5-4 20:26
“当仁,不让于师”,不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吗?

接我上楼所述,值得效法的人称之 ...

虽然我是半桶水,你充其量也就桶底那点水吧

无论干什么,脑子都是好东西

也许放高利贷你能,但解读论语,你真不行

还大言不惭弄个“周裁论语”的名头,人家南怀瑾也只敢来个论语别裁

你太急功近利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5-4 20:30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2-5-4 20:27
请出去吧

效法,效仿,不是同义词?

你也只有在这种细枝末节上纠缠的本事

我都说了,我还偷新华字典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5-4 20:31 |只看该作者
灭灯退魈 发表于 2022-5-4 20:29
虽然我是半桶水,你充其量也就桶底那点水吧

无论干什么,脑子都是好东西


可以让所有版友百度全网,解“师”为“效仿”,除了我,还有分店么?


不想看你出丑啊,偷了东西还说是自己的。

出去吧。恶心。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5-4 20:40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2-5-4 20:31
可以让所有版友百度全网,解“师”为“效仿”,除了我,还有分店么?

你真不要笔脸啊,解“师”为“效仿”除了你就没有分店了?

《尚书*说命下》:“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孔传:“事不法古训,而以得长世,非说所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