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78|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静夜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11-7 08: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床前月光洒,月亮何远方?
经夜难入眠,心萦故乡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11-7 08: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和原作。静夜思

李白 〔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1-7 08: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疑:好像。
举头:抬头。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11-7 08: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当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11-7 08: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1-7 08: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再赏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11-7 08: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11-7 08: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欢迎赏析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11-7 08: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琅琊溪

雪融春色渐渐美,游客竹槎碧水中。
山上清溪源不断,谷岸树花雀安然。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11-7 08: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1-7 08:30
琅琊溪

雪融春色渐渐美,游客竹槎碧水中。

和原作。欧阳修〔宋代〕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11-7 17:51 |只看该作者

静夜思~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11-7 19: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烟雨中,往事皆消。古来也就几英雄,长江滚滚东流去,秦汉唐宋。
梦回少年时,英姿洒脱。老僧夜听钟磬醒。多少婉丽留不得,且听西风。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11-7 19: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1-7 19:14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烟雨中,往事皆消。古来也就几英雄,长江滚滚东流去,秦汉唐宋。

和原作。 辛弃疾 〔宋代〕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11-7 19: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自我穷困 发表于 2022-11-7 17:51
静夜思~

欢迎老友!晚上好……^_^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11-7 19: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春日即事

弱病强起赏新春,庭前花开池塘碧。
倚栏惆怅旧绪里,雪消梅浓郁郁时。
蝶蜂闻讯纷至来,麦苗尚小须踏青。
河畔柳枝依旧好,去年折条今可回?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11-7 19: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1-7 19:15
春日即事

弱病强起赏新春,庭前花开池塘碧。

和原作。吕本中 〔宋代〕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11-7 22: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经典古诗~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11-10 10:5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转转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11-10 12: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游城南十六首·遣兴

一生惟恋贪爱酒,千思万端能想开。
莫忧身世浮沉起,江山自是比虚拟。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11-10 12: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1-10 12:37
游城南十六首·遣兴

一生惟恋贪爱酒,千思万端能想开。

和原作。韩愈 〔唐代〕 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 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11-10 12: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古乡村 发表于 2022-11-7 22:32
经典古诗~

欢迎远古!谢谢支持!……^_^中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11-10 12: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晚从山上下,一路朗月随。
回首来时路,山云复翠薇。
缓步及田宅,侍童迎门前。
竹林幽径曲,小池石稍歇。
对宾喜嘉客,美酒沉醉迷。
长歌兴起唱,天河万千星。
醉时拥万有,宇宙在心游。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11-10 12:3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1-10 12:38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晚从山上下,一路朗月随。

和原作。 李白 〔唐代〕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11-10 12:3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蒙衣客 发表于 2022-11-10 10:55
转转看看

欢迎蒙衣!中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11-10 12: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天海苍茫吾思归。梅花未著,田园小溪。探香还须春风近。我今衣袂,为君飘举。
江岸垂柳情依依。登楼闲愁,乱山乱云。痴情杜鹊啼不住。桃李结子,摘者蹊成。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11-10 12: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1-10 12:40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天海苍茫吾思归。梅花未著,田园小溪。探香还须春风近。我今衣袂,为君飘举。

和原作。 辛弃疾 〔宋代〕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