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中原访古系列】尉氏县刘青霞故居、钟楼、兴国寺塔 杞 ...
查看: 94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原访古系列】尉氏县刘青霞故居、钟楼、兴国寺塔 杞县钟鼓楼、孔子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5-13 10: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22-5-13 10:21 编辑

  到达尉氏后,首先来到西大街,游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青霞故居。


  故居的女主人刘青霞(1877~1923),出身于河南安阳宦门巨富之家,原名马青霞,17岁时受父命嫁于尉氏县大地主、号称刘半县的山西试用道刘耀德为妻,始改刘姓。她25岁时夫亡,刘氏家业由其执掌。


  受革命思潮影响,刘青霞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并加入同盟会。其一生致力于办义学、兴善举、妇女解放及教育事业,积极参加并出巨资支持革命,与当时的“鉴湖女侠”秋瑾齐名,被誉为“南秋北刘”。


  刘青霞故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5-13 10:24 |只看该作者
  刘青霞故居有两处,一处是位于开封市刘家胡同的刘家宅院,一处是坐落于尉氏县城中心的师古堂(东院)及西院。据介绍,师古堂是刘青霞丈夫刘耀德庄园中的一部分,原占地12700平方米,是一座奢华、雄伟的大型四合式建筑群,全盛时有房300余间。大门前出有平台,台前是存放车轿和拴马的广场,广场东西两端是两个走车大门,通往县城东西大街。


  刘青霞故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5-13 10:25 |只看该作者
刘青霞故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5-13 10:26 |只看该作者
刘青霞故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5-13 10:27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看到的的刘青霞故居,仅为师古堂内的一处深宅内院,是刘青霞生前常住的地方。原为三进院,现存的主院内三面是楼,有房36间,是一个全部使用水磨砖砌有廊厦的天井院。檐下透雕花砖,青瓦高叠,中间楼梯可直蹬上层。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5-13 10:28 |只看该作者
  刘青霞故居,是清末时期北方民居四合院式建筑和当时衙署建筑格式的混合体,是刘家庄园中最好的一个小建筑群。专家论断,这个小建筑群可视作清末民初建筑风格转化时期的典型之作。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5-13 10:29 |只看该作者
  走到紧靠刘青霞故居的尉氏县人民***前,***的门楼就是钟楼。该钟楼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二十四年落成,为重檐阁楼式木结构建筑,其斗拱华丽,四角上翘,四周刻花,生动华美。古楼虽历经沧桑,仍风姿不减。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5-13 10:30 |只看该作者
  钟楼上悬挂着尉氏县著名的紫铜钟,该钟为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所建,原悬挂于太平兴国寺内。紫铜钟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5-13 10:31 |只看该作者
  据说,该钟音质宏亮,声闻数十里,铜顶上铸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八个大字,每两字中间有一圆孔,腹部按八方排列,方方有文,记述铸造年代及功德主姓名。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5-13 10:32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又到了同在县城的尉氏另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国寺塔。该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5-13 10:33 |只看该作者
  兴国寺塔为砖塔,塔高8层,近30米,塔身青灰色,呈六棱形,重檐楼阁,古朴俊雅,其外观庄严淳厚,刚毅挺拔。古塔经历了千年风雨侵蚀和水患兵灾,但至今依然傲然屹立。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5-13 10:34 |只看该作者
  从尉氏到同属开封市的杞县,计划在杞县游览两个景点:孔子庙和钟鼓楼。上一站的尉氏县,其人民***的门楼就是钟楼,这一站的杞县,其人民***的门楼就是钟鼓楼。


  杞县钟鼓楼(简称鼓楼)又称“抚辰楼”,其来历如斯:1541年中秋,吃罢晚饭,杞县知县蔡时雍携夫人及众多官员登上县城的最高处——县衙门前高10多米的钟鼓楼赏月。酒意渐浓,抬头看看月亮离自己越来越近,似乎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蔡时雍顿时雅兴大发,脱口而出“抚辰”二字,其夫人和官员伸出大拇指叫好,于是,钟鼓楼自此改名抚辰楼。后来,抚辰楼便成为杞县的象征。


  杞县鼓楼初建于元代,称齐政楼,明嘉靖二十年(1541)改建,称抚辰楼。楼高10余米,砖砌的台基,中间留有拱门,为出入县府的大门。台基上为两层蓝砖楼房,砖木结构,回廊下环立漆红明柱16根,顶楼呈宫殿形,上下楼各四角形似翅飞。我们从拱门看进去,其进深很可观,足显县府之威仪。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5-13 10:35 |只看该作者
杞县鼓楼: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5-13 10:37 |只看该作者
  鼓楼西边数步之遥,就是杞县孔子庙。孔子庙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保存完好,气势宏伟。大成殿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属木结构歇山式建筑。站在院内看去,大成殿彩色琉璃瓦盖顶,殿顶宽阔,坡度坦缓,四角屋檐凌空飞挑。


  大殿的屋顶有26根粗壮的圆木柱子支撑,圆柱底座为鼓形束腰的石墩,这种木质叠架的建筑厚重结实,使大殿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却依然坚固。从整体建筑风格上看,这座建于明代的建筑,却明显保留了元代建筑艺术的大气恢宏和古朴端庄,在建筑领域非常罕见,也极其珍贵。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5-13 10:38 |只看该作者
  孔子庙俗称黉学院,即古代讲学的地方。相传每年农历二八月上丁日,要在这里举行祭祀孔子大典活动。每年乡试结束,考中的才子们便在这里祭祀孔子。数百年来,这里成了杞县人民尊师重教的场所。站在孔庙前,穿越时空尽情想象600多年的历史,仿佛能聆听到不绝于耳的朗朗读书声,看到古代秀才们祭孔的盛大场景,感受到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个个故事。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5-13 10:39 |只看该作者
  杞县孔子庙曾为大同中学旧址,这里发生过许多革命故事。1932年秋,杞县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留德博士王毅斋在中共杞县地下党组织的支持下,创办了大同小学(后增设中学部)。


  1934年校址迁到孔子庙,正式成立大同中学,此间著名作家姚雪垠两次来这里讲学。1936年,学校部分师生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校园大同盟”、“读书研究会”等进步组织,并在党领导下创办《辟鸥》杂志,积极进行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杞县沦陷后,学校停办,部分师生参加了豫东游击三支队(后编入新四军第四师),另一部分西上延安又奔赴抗日前线,大同中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革命志士。1986年,河南省***将“大同中学旧址——孔子庙”命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5-13 10:40 |只看该作者
  如今,杞县孔子庙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老树,树下围坐着好多老人,或是打牌,或是观看,意惬神闲。大成殿内,一支女子乐队在排练,欢快的乐曲声传出很远。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5-13 10:41 |只看该作者
谢谢浏览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5-15 23:32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井老师,明天有空来看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5-16 09:30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2-5-15 23:32
辛苦了井老师,明天有空来看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