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抗战军魂 寻访抗战老兵------27军45师李保玉
查看: 335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访抗战老兵------27军45师李保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10-15 01: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6-10-15 01:56 编辑

   
1924年12月15日生,禹州市方山镇人。
27军45师133团运输连,军长胡长青(注1),师长王龙基(王隆玑 注3),连长戴西然(年?)。
1942年12月,逃荒在渑池车站被抓,送上火车。一个部队的还有俺一个村的王有和响谭湾大队岗朝村的程狗娃,后来都回到家了。王有也是运输连的,他是赶马车的,我是担挑的。
部队大集合、大点名,见过胡长青。
火车开到宝鸡,一个连驻在河滩上,后来又到渭南。从三门峡过黄河,打日本去。过黄河的时候,水很大,用竹竿绳溜住,才过了河。当时有种说法:人过黄河不想家,没法想了,回不去了。
在太行山作战,我往前线送子弹。日本人有大炮,能打几十里远,我们打不过,撤回来,路过阎锡山的兵工厂。
老日投降。
后来部队到成都,胡宗南坐飞机跑了,我们起义。1949年12月加入解放军华北军区11军33师后勤医院(注4)。华北军区政委薄一波曾亲自给他挂上大红花。
抗美援朝期间,担任西南军区空军后勤部汽车营二连司机。
1958年复员,安排在禹县汽车队马车司机。因为胆小,后自愿回家务农。
后记:
老人年岁已大,回忆起来的都是星星点点,我看看是不是能串起来:
1.老人讲的他们部队在太行山作战,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被饿死的副师长凌冬青这一段,可以证明27军45师、46师在1943年曾在太行山作战。
2.而老人所忆及的军长胡长青,其实是个师长。根据注1胡长青的经历推测,李保玉老人应该是在“ 自杀未遂的胡长青先是带着百来号残兵败将跑到 河南,在收拢了一些人马后又跑到 西安将45师重新组建了起来”这个时期在渑池抓的壮丁。
3.推测老人是在从山西作战失败回到陕西后,从45师随所在部队加入了167师,理由如下:
    薄一波聂荣臻签发的证明、解放军33师喜报,以及33师所隶属的11军打到成都围歼胡宗南集团的作战经历,证明了老人所述的在成都起义加入33师。
老人讲到师长是王隆玑,并且其所在的部队是在成都起义,而167师这时候的师长正是王隆玑。证明老人很可能是167师。
根据长葛市董村镇屈庄抗战老兵王根明回忆(注6),45师从山西回到陕西以后,相当一部分并入了167师。

(越理越乱,睡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0-15 01: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6-10-15 02:07 编辑


胡长青
(1907-1950)字南章,湖南临湘人,黄埔四期工兵科,陆军大学第九期,参加过南昌起义,后重入国军发展,官拜中将军长。八年内竟然自杀过三次,1950年3月31在西康孟获岭兵败自杀。时任第五兵团司令官兼反共救国军第二路军总指挥。1973年12月追晋陆军上将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已经是第1旅副旅长的胡长青参加了 淞沪会战。为了报答 胡宗南的知遇之恩,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受伤后仍奋战不退。 1938年2月,已经完全伤愈的胡长青被提拔为补充旅少将旅长,继又调任第24师72旅旅长。1938年9月,他以第8师副师长的身份调往军校第7分校服务,先后做过军校第16期入伍生团团长、第4总队总队长。1942年4月1日胡长青奉调第45师师长。
当时45师正在太行山区开展游击作战,环境是很恶劣的,尤其是粮饷补给问题经常发生短缺的情况。他到任才两个月就碰上了日军对27军防区—— 陵川的第四次扫荡,结果兵员不整的45师在 王家坪受到重创,不过这一次45师至少守住了阵地,受到了上级的嘉奖。但是在一年后,当日军第五次对 陵川实施扫荡的时候,27军军长 刘进率先“转进” 河南,45师溃败。第一次自杀以“未遂”。
自杀未遂”的胡长青先是带着百来号残兵败将跑到 河南,在收拢了一些人马后又跑到 西安将45师重新组建了起来。后来他的部队被编入第5军,并且装备了美械,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胡长青升任第5军副军长并兼任第45师师长。1946年9月29日,胡长青在 山东 定陶被子弹打中右胸,身负重伤。胡长青被送到了 南京中央医院施以手术。

1949年9月,正在广州修养的胡长青接到了老上级 胡宗南的邀请,前往 四川三台接任第69军军长一职。败退 西康代理第5兵团司令官一职,担负起守备西康“半壁江山”的重任。1950年3月,胡长青所部最终在 越西地区溃败。他的老长官见状抛弃了胡长青,自管自的坐上飞机逃往了台湾。而胡长青指挥残部东打西逃,部队越打越少,3月28日,当他抵达 喜德时又遭到彝族武装的袭击,结果身负重伤。在坚持到孟获岭时,绝望中的胡长青第三次选择了自戕成仁的道路。时为1950年3月31日。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0-15 01: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6-10-15 02:08 编辑

一个被活活饿死的少将副师长--
国军二十七军四十五师浴血太行的真实故事
《五十年祭》(北京大学历史系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社 合编 中国工人出版社 , 1996)一书所刊载的官鸿圣所写回忆——太行山第二次战役,官老当年在45师任职,所以对凌冬青的死因是可信的。”
......1943年春,纠集大批汪伪军进犯太行山区。当时固守太行山部队,是二十四集团军所辖四十军,二十七军,新编第五军,共有9个步兵 师 ,加上特种部队,号称10万大军 ,总司令庞炳勋。当时我军队部署:
第四十军担任王蟒岭辉县一带防务;
新编第五军担任太行山北区一线防务;
第二十七军驻太行核心陵川,总部驻马武寨附近。
战役伊始,民族败类新编第五军军长孙殿英投降汪伪军当了汉奸。孙军倒戈带路,迅雷不及掩耳,摧毁了总部,俘虏了庞炳勋。日伪与孙军协作,又打垮了四十军。二十七军辖预八师驻地靠近孙军,师长陈寿强很快被俘,部队溃散。
至此,太行山区只剩二十七军辖四十五师、四十六师两个师,被包围在太行核心,对外失去了联系。周旋一个月多,粮竭弹绝,官兵尽食野菜。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四十六和四十五师大部溃退瓦解,整个集团军最后仅剩四十五师部和一三五团。师长胡长青因饿加病送回洛阳。副师长凌冬青因身体衰弱无食,活活饿死。师部瘫痪,师肖参谋长率师部极少人员随一三五团行动(我当时在一三五团防毒排)。
从5月至9月,一三五团由团长吴建新一人率领,没有副团长,没有营长,全团只有300多人。我们踏遍了太行山的重峰叠峦,到了衣架山这个较安全的宿营地。我们尽食野菜山果,两个月未见一粒粮,伤病员无医无药,呼天不应。在与敌周旋的四五个月里,我团分成若干小分队各自为战,见少就打,见多则避。官兵赤脚体露,好在夏天山果野菜较多,不致全饿死。汪伪多次诱降,均遭我严词拒绝。
1943年九月30日下午,全团在马武寨附近山涧(王蟒岭背后)集合,团长吴建新清点人数,包括团长和肖参谋长在内共计官兵280人(我亦其中一员)。团长惊叹激昂地说,太行10万大军,而今只有我们280人了。我们与敌周旋四五个月,不被艰难险阻屈服,不为汉奸诱降动摇,宁死不投降,现在我们身上肉没有了,骨架仍挺立着,我们不愧炎黄子孙。现在我们280人要举手宣誓:“宁死不投降,宁死不当伪军汉奸,誓死要做炎黄优秀子孙。如违诺言,群起而诛之。”宣誓毕,吴团长又说,上级指示,今晚由战区第一游击支队(支队长范龙章)掩护我们出山,路线是越过王蟒岭,沿老油梯到辉县游击队驻地。次日准备妥应付敌机侦察事宜。游击队500多人,加上我们280人,队伍不大,以百里不小休急行军,一鼓作气赶到黄河边,登上事先准备妥的三只大木船渡过黄河。我们终得以修养生息,以便与日寇再战。
书中提到的副师长就是我祖父凌冬青。
凌冬青(开汉),祖籍广东梅县平远石正乡,毕业于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步科(比敘黃埔三期),先后在黄埔,南京,洛阳等军校任教官,一九三八年任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第三中队队长,一九三九年秋升任 第二大队大队长。后因战事告急,匆匆调任国军27军45师少将付师长,开赴山西抗日前线,赴任前我祖父派人将家属送回老家.....之后音讯全无。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0-15 01: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6-10-15 02:09 编辑




 王隆玑(1905~?)别号伟弦,江西兴国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中央军官训练团高级班毕业。历任第五军排、连、营、团长,参加台儿庄战役
1938年起任第五军野战补充旅副旅长,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学生大队长、教导团团长,第四十六师副师长,第一六七师副师长、师长,1943年2月授陆军少将。1944年率部参加豫中会战。1945年后任第九十一军副军长,整编二十七师副师长。后任国防部高参。1949年到台湾。
赣军抗日名将王隆玑
文/胡玉春
2010年2月4日,上海还出现了一则“寻找抗日灵宝战役受惩罚军官亲友的倡议”,要求十名因抗日战争的灵宝战役受处罚的军官后代与之联系,共商维护各自合法权益。里面列举的第十名军官就是“167师少将师长王隆玑(江西兴国人,黄埔3期步科)。”
王隆玑是兴国县潋江镇人,按照他登记在黄埔军校同学录上的家庭地址是“赣州兴国城内徽仕第”。王隆玑字纬弦,18岁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先后参加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会战等战役,积军功晋升为第167师少将师长。
167师是一支起源于江西的抗日劲旅,素有赣军之称。李烈钧将第二军带到广州,后编为北伐军第14军,军长赖世璜,兴国的陈奇涵将军曾经任职第14军政治部。抗日战争暴发后,改编为第167师,纳入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序列,该军下辖第1、78、167等三个师,军长胡宗南。167师是第一军的主力师,第一任师长赵锡光,王隆玑是1942年6月出任少将师长。
1944年春,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铁路交通线,发动了规模巨大的豫湘桂战役。4月17日,日军第十二军四个师团,首先在河南向中国第一战区部队发动猛烈进攻。第一战区作战失利,全线溃败,4月22日丢失郑州,5月1日丢失许昌,损失兵力20万。5月25日,日军攻占豫西重镇洛阳,打死中国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又拉开进攻陕西的战幕。
洛阳失守后,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从灵宝一线向陕州反攻,希望能够扭转全线溃败的颓势。胡宗南率部奋力反攻了几天,无奈日军势大,只能退到灵宝固守。6月5日,数万日军在几十辆坦克的引导下,浩浩荡荡向陕西杀来,直接威逼重庆。蒋介石慌忙命令李延年在灵宝一线,集结从河南战场退下来的刘戡第36集团军、马法五的第40军和胡宗南的第1军,死守灵宝,拱卫重庆。
6月7、8、9日,灵宝大战全面展开,在日军坦克的冲击下,防守牛庄的第97师傅维藩部阵地被日军突破。傅师擅自放弃阵地后撤,被参战的美军飞机拍下照片,战后维藩师长被枪决。10日,前线即将全线崩溃之际,胡宗南将手中的王牌第167师牢牢扼守住战略要点虢略镇,稳住了阵脚。
167师原来驻防在陕西省邠州(今彬县)泾河一线,师部在泾河边的水北村,灵宝战役暴发后,接到命令匆匆赶赴战场。他们急行军三天到达咸阳,乘火车经西安到潼关的阌底镇下车,于5月17日步行至灵宝县虢略镇,全程330多公里。王隆玑率部直到虢略镇时,前线溃兵已经蜂涌而来。他把所属三个团逐次布署:499团守虢略镇的北沦渡,500团守虢略镇,501团与师部守阎李村。167师的友邻分别是刘安棋的57军和109师的325团(团长刘明)。全师到达后,首先抢修野战工事。
6月9日,日军向虢略镇进攻,很快攻占了167师部右前方一座由97师防守的娘娘山阵地,插起了日本旗。167师参谋长李朝弼发现情况危险,率领一个十几名骑兵吹着号冲上了山,将日寇赶走。经过9日一天激战,167师两翼的97师和109师的325团支撑不住,相继溃退了,将167师的两翼阵地暴露给了日军。
6月10日,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对虢略镇发起猛攻。形势极为危急,王隆玑向全师下达了“死守不准撤退”的命令。驻守北沦渡的499团团长贺一持称病,将指挥权交给了副团长,自己撤退了。在北沦渡最后一个杨家砦阵地失守后,代理团长的谢副团长用电话向王隆玑报告后,说了声“对不起!师长……”他眼看日寇冲入指挥所,立即举枪自尽了。
6月10日下午,日军一支一百余人的穿插部队,绕过虢略镇,杀到阎李村口。王隆玑命令参谋长李朝弼率警卫连反击,将这股敌人消灭在村口,但警卫连也伤亡殆尽。傍晚,第二股敌人再次打到阎李村时,王隆玑手里已经没有了机动兵力,只能亲自操枪率领机关后勤人员与敌人混战。晚上8点,敌人越来越多,师部一直被日寇包围。幸得骑兵连、工兵连摸黑冲进村,突破一个口子,王隆玑不得不率领师部剩余人员突围,冲到友军丢失的盘豆镇收容部队。
驻守虢略镇的500团,在团长匡泉美的率领下,掩护师部撤退后,继续坚守虢略镇,为李延年、胡宗南争取到了一天时间调兵构筑第二道防线,为反攻创造了条件,成为灵宝战役最终扭败为胜的关键。
6月13日,连续作战三个月的日寇,由于伤亡过大,被迫从他们团团围住的虢略镇撤退。李延年、胡宗南指挥反攻,将日寇逼退到洛阳。
6月25日,胡宗南在华山北麓胡公祠指挥所,主持召开了灵宝战役检讨会。宣布97师少将师长傅维藩、499团上校团长贺一持、325团上校团长刘明三人因作战不力,判处死刑。500团长匡泉美,固守虢略镇阵地,晋升为副师长。王隆玑因“相继失陷大小岑、南岳渡、北岳渡、时家山、杨封各要点影响全局,降级上校。”
灵宝战役中,王隆玑率部与日寇血战三天三夜,在全师伤亡过半,师部遭到敌人二度猛攻后,被迫突围。余部坚守主阵地,奠定了战役胜利的基础。战后王将军居然遭到降级处分,很多人为其鸣不平,那幅“渊明醉扶图”就是朋友为安慰他而作。
1945年王隆玑晋升为91军中将副军长,解放战争中,担任国防部中将高参。1949年随军撤往台湾,1982年11月5日上午4时,在台湾荣军总医院台中分院因病逝世。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0-15 02: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6-10-15 02:10 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


1949年3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在安徽省阜阳县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隶属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第7、第8、第9旅依次改称第31、第32、第33师。
4月21日,第11军参加渡江战役,突破铁板洲、鸭儿沟、玉板洲国民党军长江防线。尔后直插浙赣线,行程1500余里,主要战斗40余次,歼敌2.5万余人。11月初,第11军奉命向西南进军,参加川黔作战,在友邻配合下解放重庆,接着参加成都战役,围歼胡宗南集团。
1950年1月,第11军归川东军区领导,军部进驻万县。第31师为军区机动部队,进驻梁山(今梁平县);第32、33师、军补训师分兼大竹军分区、万县军分区、酉阳军分区。期间,军奉命抽调战士3000人,武器百余枝,骡马800匹,支援第18军进军西藏。
1951年1月,第31师编入第12军建制,参加抗美援朝。3月,第32师、第33师开赴河北廊坊地区集结,奉命重新组建第11军。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0-15 02:04 |只看该作者
长葛市董村镇抗战老兵王根明回忆材料:
民国31年保长派壮丁,27军45师来接的兵,先在长葛县城(现在的长葛市老城镇)聚齐,腊八就是在县城过的,腊月16出发,过禹县白沙(镇)到洛阳。到西安的零口镇,45师是在中条山打垮下来的,我们在部队大概一年,那里边苦的很,上级知道了,把我们全部拨到第一军167师。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0-15 02:06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0-15 02:10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0-15 02:12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0-15 02:13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