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长篇小说】姐姐妹妹闯北京(十,十一)
查看: 2941|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篇小说】姐姐妹妹闯北京(十,十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6-30 20: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独爱飘雪 于 2016-7-1 09:51 编辑

                              (十)

        立夏后,拖鞋丝袜告别了当初的热度,雨晴则把更多精力用在了洗碗布上。这时家里打来电话,要她们回去一个帮家里收麦子,雨虹表现的特兴奋,她想家了。
     雨晴每次去永安路邮局取货,俩大纸箱子摞在二四车的后座上,高高的成了赌墙,她费半天劲用绳子捆好,上车后小心翼翼踩着车。刚走一段,绳子松了,箱子歪了,下来再捆,如此折腾,她每次回到家都是一身的汗。

    雨晴特别渴望能有一辆三轮车。有了买车的想法,她开始留意附近卖三轮车门店,永安路邮局东不远有家‘铁龙’牌三轮车经销处,她跑去了好几趟。这家三轮车是新出的,车头不再像老式三轮车那样笨拙,更接近自行车头一样轻便灵活。雨晴试蹬起一辆三轮车,车子风车一样发出轻快悦耳的声音,车轮里
呼啦啦好像藏了一把豆子。最吸引雨晴的还是天蓝色的车身,颜色鲜亮均匀,这让她想起家乡的天空。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雨晴到底揣好钱蹬回来一辆崭新的三轮车。第二天早晨,她拿着发票就去了天坛北门,在‘崇文区三轮车车辆管理所’申请了车牌,拿回了车本,她
可不愿意自己的三轮车像耗子一样,见了查三轮车的就躲。雨晴蹬着新买的三轮车穿行在熟悉的街道里,心中升起无限的自豪感,自己终于有三轮车了,新的,身份合法,名正言顺,可以大大方方的穿行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半个月后,雨虹来了,她老远看到小屋门前的三轮车,径直跑过去,坐在车座上,抚摸起车把。
  “这车是我的,说好了!”
  “就是给你买的,以后你卖东西不用再扛着背着了。”
  “我天天背着一大包袱去卖货,多难为情!人家老是看我,像看一个流浪女,流浪女有我这么好看的吗?你赶快教我骑三轮车,我今下午就要学会,明天就蹬着三轮车卖货去!”
    雨虹推出三轮车,上车就蹬,三轮车窜了出去,雨虹叫了起来,雨晴慌忙跑过去帮她扶着车把。
  “这和骑自行车一样,掌握好方向,只是它的车把比自行车稍微死板一些。注意拐弯,注意刹闸,要轻轻地拉,不能太急,要不闸线会被拉断。”
     姐俩在护城河边跑了几圈,雨虹就能蹬着三轮车自己跑了。
     夕阳向晚,城市披上霞光,姐俩下了护城河的台阶,来到了天坛南门处,从小道回家。
   “真轻快!蹬着你一点都不沉!”
   “高兴吧!如今咱们也是有资产的人了,这车花了六百块,这是固定资产,咱们还有一大笔流动资产呢!”
     雨晴看了看四周,她突然伸长胳膊,右手张开,大拇哥缩回,在雨虹面前晃了又晃。
     雨虹瞪大了眼睛,闪出欣喜的光。
     这时,胡同里飘来一缕缕羊肉串香,弥漫着浓浓的孜然辣椒味道。
     雨虹猛拉车闸,车子嘎吱停下。

   “你今天得给我买五块钱的羊肉串!回家收麦子快把我累死了!”
     临睡时,雨虹从包里拿出几张刘德华的大头贴画。
   “刘德华是我喜欢的,你不许喜欢!”雨晴伸手抢走一张大的。
   “还给我!”
   “给我一张,就一张!”
      雨虹抢了几下也没能从雨晴手中抢回,她突然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这是小刚留给我的,放在小静那了,他走了,跟他表哥去南方打工去了。”
     雨晴被妹妹的举动吓着了,她拉起妹妹,赶紧归还了那张贴画。雨虹不再说话,她认真的在床头粘贴起来,肩膀不时地抖动一下。
     这一切看得雨晴心疼,她眼前立刻浮现那个憨憨的男孩。男孩与雨虹从小玩在一起,他家有个弟弟,他显然把雨虹当成了妹妹,每次兴高采烈地跑来找雨虹玩时,先掏布袋,几个花生,一把瓜子,一粒糖,都惹得七八岁的雨虹眉开眼笑。
     男孩初中没读完就下学了,后来又找过雨虹一次,雨晴撞上了,小男孩长成了大小伙,脸和田野里的一高粱穗一样红了。
   “年头里他家里托人去咱家说过两次媒,咱妈都不同意,我回去就是给咱妈摊牌,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霍霍,鼻涕妞妞长大了,敢造反了!”
    雨晴从心里替妹妹高兴,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初恋,不是每个姑娘都有这么好的福气。
    雨虹粘完贴画,情绪缓和下来。
    “小静结婚了,正收麦结婚了。”
    “谁选择这时候办婚事,人都那么忙!哦,人家忙着收麦子,礼钱到了,人去不了,省钱。”
    “什么呀!她怀孕了,再不出嫁丑就大了。”
    “和谁?”
    “全德。”
    “咦!不是说家里不同意吗。”
   “所以他们先把饭做好了。”
    “牛!哈哈......”
     那会农村孩子学难上,一个乡统共就两所中学,很多孩子在小学升初中时就被挡在门外,十二三岁的孩子成群结队玩在一起也就不稀罕了。他们玩起来不分男女,男孩子钻进女孩子的跳绳里,女孩子也参与到男孩子的游戏中,更多的时候他们去田野里,放羊,割草,逮鱼捉虾。跑着跑着他们跑大了,女孩子开始被父母看管起来,男孩子下田顶大人劳动。

    农闲时这些情窦初开的少年又聚在一起,青春荷尔蒙作祟,猫一声狗一声的时不时搞点动静出来。
    这年夏天的正午,一愣小子从村中的池塘中悄悄爬上来,手里举着几朵新采的荷花。他上来后摇头晃脑,赋诗一首。
    夏天来了,夏天来了
    兄弟们,走——约会去
   翻她家墙头,翻她家墙头
   不怕痒辣子,不怕摔断腿
    这愣小子就是全德。雨晴很羡慕妹妹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羡慕妹妹也有个很美好的初恋,与妹妹相比,她自认为自己先天晚熟,九岁之前一直被母亲扣在家里看猪看羊看弟弟妹妹。从小奔跑在田野里,肤色成了西北少女的模样,壮的像头小牛,两只黑亮的大眼睛透着天真,天真又无知,无知也无畏,她除了疯跑就是爱打架。同龄的孩子被她打完后,她又向比自己大的孩子发起挑战,结果是她没少打人,也没少挨打。
    读初中时雨晴情窦初开,偷偷喜欢上了自己的班主任,一个很英俊很文雅的年轻老师。雨晴发现班里喜欢老师的女生不止她一个人 ,有个女生很出眼,圆脸蛋,大眼睛,身材苗条,辫子又长又亮,还天天对着镜子涂红嘴唇,据说她还给老师写了封信。
    为了能引起老师的注意,雨晴也很下工夫,学习,体育,歌唱,一样不落下。只是后来年轻的班主任和女英语老师好上了,这消息无疑于在女生宿舍里释放了一枚催泪瓦斯。
    老师结婚了,也断了雨晴的念想,不久,她做了一个梦。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名十五六的少女被一群人追赶着。她一路向北奔跑,跑到了黄河边,奋力的跳上一艘小船,她逃过了那群人的追赶,起因是她把东家老财推进了水塘里。
    在梦里雨晴记得清清楚楚,那个可恶的老财主站在水塘埂上,举着拐杖,指点着一群人在骂。这让那个年轻气盛的少女忍无可忍,她就绕到财主背后,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然后,她双臂使劲对着财主推过去,老财主像块石头一样扑通一声滚进了水塘里。
    接着,少女就开始跑,一直跑,一直向北跑,天黑时跑到了黄河边。眼看追赶的人群到了,这时,一条小船从芦苇荡闪出,她跳了上去,小船离开岸边。
    少女来到了一个新地方,是当时人们心中的圣地——延安。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少女也在一个打谷场里学习。早上,红彤彤太阳升起来了,硕大而饱满,远山披上了金色的外衣,延河水金光粼粼,河边的树木叶片闪烁,闪出无数个金色的小光环。
   少女收回目光,听老师讲革命知识,突然,她眼前一亮,桌子后面的老师进入了她的视线。老师大不了她几岁,黑红的脸庞,棱角分明,文雅中又带着英气。
    这面孔怎么会如此熟悉? 少女坐在人群中,痴痴地、傻傻地盯着前面的老师看。没多久,年轻的老师似乎也注意到了她。
    一天上午,有枪炮声传来,人人神色凝重,脚步匆匆,说是忙着撤离。少女慌了,她用目光追寻着老师的身影,老师也急切的回头寻找她,他们俩人目光交织的一刹那,突然,少女身旁的一个小伙子摔倒在地上,他痛苦地喊叫起来。小伙子脚崴了,他也是来学习的,据说是没落贵族的子弟,长的白白净净。少女本能地弯腰扶起他后,还想去追年轻的老师,不料这白小伙子却紧紧的拽着她,不肯松手,就这一瞬间,老师已经淹没在人流中。
    少女万般沮丧,只好扶着小伙子前行,身旁一声巨响,伴随着火光冲天......
    后来,雨晴又断断续续地做到了这个似曾相识的梦。每次醒来她总是琢磨,那个少女应该是自己的前世,自己前世原来是个丫头,还是个有反抗意识的丫头,而且反抗成功了,跑去延安参加了学习班。那个老师,自己对他肯定是一见钟情,一见钟情应该也是爱情吧,老师也肯定喜欢上了自己,可是为什么要冒出一个白小伙呢?



                              (十一)
  
    这座城市的夏天空气是凝滞的,慵懒的,湿漉漉的,像一幅水墨酣畅的画卷,画面滋润而饱满,如果不看建筑物还真有点水泼江南的味道。
    拖鞋袜子早过了季,雨晴与妹妹索性就光赶早卖起了洗碗布,只是新旧商品的交替都有个时间过程,洗碗布的销量一直上不去。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雨晴倒不着急,一春天的收获已抵得过去年打工一年的双倍。
    趁着天气热,雨晴索性领着妹妹逛起了北京城。姐俩先去前门坐地铁,两块钱一张票,在地铁里上一层下一层换乘着,坐够了才出来。当然,和很多初到这座城市的人一样,她们去的最多的地方还是天安门广场。长安街北面的金水桥,汉白玉雕铸,皇家气派,雄伟肃穆的故宫,檐角张开,迎八方朝圣。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旁,眼前飘扬的五星红旗,一种庄严神圣之感油然而生,雨晴瞬间记起小学课本里一篇课文——《人民英雄纪念碑》。
   “我听人吵架时说‘有钱你怎么不买前门楼子去呀’!前门楼子在哪?”
     雨晴回过身去,用手一指。
  “也不大呀,也不新呀!灰瓦灰墙,还那么值钱啊!”
  “无价!没有它这里就不叫紫禁城了。”
     一天下午赶上了毛主席纪念堂开放,雨晴买了一束花,随着人流进入到纪念堂内。雨晴望着水晶棺里毛主席安详的面容,突然想起了父亲,他是那样热爱毛主席,家里供桌上面的挂画,数十年如一日,永远是毛主席的画像。一定要让父亲在有生之年来一趟北京,让他亲眼目睹到毛主席的真容,了了他的心愿。
    几天跑下来,雨晴玩不下去了,一种危机感袭来,想起第一年冬天里自己在冰天雪地中颤抖的情景。家乡有句老话‘鸡翘腿,瞎劳摸’,意思是冬天时连院子里的鸡都翘着腿抱团取暖时,早已场光地净,再勤快也是瞎忙。雨晴突然很惭愧,这会天好地好的不想着出去赚钱,待到何时?
     雨晴开始寻找夏季俏卖的东西了。这日傍晚,雨晴与与妹妹行至玉蜓桥下,一卖桃男子的吆喝声引起了她的兴趣。
    她走过去,也拿起口袋挑起了桃子。
   “听你吆喝声就知道是老乡!”
     雨晴用地道的家乡话与卖桃男子打招呼。
   “我听你说话还真是老乡!老乡,我漯河的,你哪里的?”
   “我驻马店的!”
   “挨着呀!真老乡,坐火车都不得拐弯哩!”
   “老乡,问你一下,你这一天可以卖多少桃呢?”
   “还行,光下午就卖三百多斤。”男子话语里透着喜悦与满足。
    “咦!卖恁些!一斤管赚五毛呗?”
      卖桃男子诡秘地笑着,只顾低头忙碌不回答。人群散去,男子低声道:“这么热的天,赚五毛谁卖啊,桃子糟践大,毛利最低一斤也要看到块儿八毛!”
     雨晴脑子迅速地计算出男子一下午的收入,她和妹妹对视了一眼,都瞪大了眼睛。
     第二天早上,雨晴依旧去公园门口卖洗碗布。午后,她领着妹妹也去了水果市场拉回了三框新鲜的桃子,在离家不远的一路口叫卖。新鲜的桃子招来附近的住户,天没擦黑就卖完了,雨晴没挪地方就算出了一下午的收入,一筐桃子净赚五十多块钱。姐俩兴奋了,雨晴除了高兴,就是后悔,后悔白白浪费了夏天赚钱的大好机会。
   护城河对岸的沙子口是城中有名的水果批发市场,无论从西面的永定桥过去,还是从天坛南门对面的景泰桥过去,离雨晴租住的地方都不远。姐俩没事就蹬着车跑到河对岸去,自然抱着捡漏的心里,总是想买到又好又便宜的桃子回来卖,却也总能如愿。
    夏天,城市早早醒来,清晨的风略带些凉爽拂过脸颊,这时雨晴与妹妹已经在往家赶的路上。雨虹高兴地蹬着三轮车,车上绑着几框新鲜的桃子,雨晴踩着自行车,一手扶着车把,一手帮着推车。隔着护城河望去,对岸早市上人影晃动,姐俩来了精神,加快了速度,早一会到市场能开个好价钱。
    “买了!买了!新鲜的桃子又好吃又便宜!”
    雨晴开始吆喝。
   “看这桃多红,多水灵,真新鲜!咋卖的?”
   “十块钱四斤”
   “甜不甜呢!”
   “甜!蜜一样的甜!”
   “往嘴里添吧!我得先尝尝。”
   “真甜!”
    老太太一句话大家慌忙都去拿口袋。
    在批发市场时姐俩还嘀咕,今早晨桃子好,价钱不便宜,却不料回来开秤这么顺利。
    雨虹称秤,雨晴算账收钱,帮顾客撑着口袋,大口袋小口袋,嘟嘟噜噜被人拎走了。
   “新鲜的桃子,还好吃还便宜!”
     雨晴的叫卖声甜美圆润,盖了周围一切嘈杂的声音。
   “又好吃又便宜的在这呢!”
   一小伙子对着雨晴叫喊了起来,声音洪亮,把雨晴车前的人喊走几个。
   “小伙子,你家的桃子甜吗?”
   “甜!尝尝,扶着车尝,就是甜!”

   “为什么?”
   “不然甜你一个跟头!”
   “小伙子这话说的,谁为了吃口桃还得摔一跟头,划得来吗?”
   “还真甜!”
    小伙子车旁围满了人,雨晴走了过去。
    她盯着小伙子车上的桃子,怎么看也不像甜桃。她私下问桃农了,长熟的桃子要么青要么红,这样的才好吃。而小伙子车上的桃子粉不拉几的颜色,这种桃子要么没味要么酸,可当样品的桃子却是红艳艳的,与车上摆的根本就不是一品种,怎么看怎么像自家车上的桃子呢。
   雨晴疑惑,转过身来。
  “他刚才趁人多,从你家车上偷走一大个桃子。”
   旁边卖老玉米的小伙子低声向雨晴告密。
   雨晴听罢,一转身跑到对面小伙子的车前,伸手取回了样品桃。
  “你干嘛偷我们家的桃子让人尝,你亏心不?人家老太太吃不了酸,买你一堆酸桃子怎么吃?”
    几个买桃人停下捡桃,疑惑地望着俩人。
   小伙子停止忙碌,低头楞了片刻,随即抬起头,眯起眼盯着雨晴看。盯了一会,突然大笑。
  “你咋恁厉害?谁让你家桃甜呢!当个样品不行啊!你的都快卖完了,我的还这么多呢。”

  “就不行!拿我家的桃当样品,还不到别处卖去,还敢和我对着吆喝。叫板!就让你卖不动!”
   几个买桃人交换一下眼神,撂下几塑料袋挑好的桃子走了,又奔着雨晴姐俩的车去了。

   当太阳爬上东边楼顶时,市场里的人群也透亮了,雨晴与妹妹收拾着摊子,五框桃子卖的干干净净。
  “你也真是的,干嘛当着那么多人说他桃子不甜,看他还剩那么多。”
   雨晴大树下只顾低头数着一口袋零钱,计算着一早晨的收获,听妹妹说话她抬起头。恰巧,对面小伙子迎了过来。
  “老板,又发财了!我看你好几天了,每天都是你一招呼,招呼的我的剩半车!”
  “你活该!净是想着骗人!”
  “明天我就让你卖不动!”
   小伙子眯起眼睛,望着雨晴咬牙切齿,可他眼睛嘴角分明是笑着的。
  “我等着!看谁灰溜溜地跑!”
    雨晴迎着小伙子的目光而去,接下战书。
   听罢雨晴的回答,小伙子突然绷起脸,瞪起眼。雨晴仰脸撇嘴回瞪过去,像临场的运动健将,精神抖擞,目光坚毅。一场目光大战阳光下火花四射,谁也不愿意先低下头,空气瞬间停止了流动。
   
小伙子大高个,面孔轮廓清晰,棱角分明,阳光下肤色红亮,整个人看起来英俊又清爽。一阵风来,阳光闪烁,树影婆娑,荡起一圈圈金色的涟漪。雨晴心中猛地一震,这场景好熟悉啊!这面孔好熟悉啊!

    她瞬间脸红了,转身离去。
    雨晴拎着装零钱的大朔料袋,抬起头,挺起胸,款款而去,比起平时的风风火火,此时多了几分婀娜。走到胡同口时,她热情的与卖早点的女人打着招呼,却又又漫不经心地回头一撇。她说着撇着,眉眼却笑了。果然,卖桃小伙子还在,还在对着她望。
   雨晴这一眼看过来,轮到小伙子慌了,他推起平板车,迅速地跳上去,逃也似的跑了。

   回到小屋,雨晴关上门,对着门后的镜子看了半天。看够了,忽自语:这张脸得有两年没红过了吧?假妮子已经做了爸爸,你也该收心回来了。
   假妮子何许人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6-30 23:19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北漂的生活。

建议:多写写与北京有关的事。

除了那几句“看天安门广场”,看不出这是在北京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6-30 23:19 |只看该作者
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6-30 23: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独爱飘雪 于 2016-6-30 23:25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6-30 23:19
拜读。

北漂的生活。

这算个过渡吧,后面全是北京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6-30 23:25 |只看该作者
独爱飘雪 发表于 2016-6-30 23:23
这算个过渡吧,后面全是北京了!



跟你说话很有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6-30 23:27 |只看该作者
我在北京,认识很多河南人。
平顶山的,驻马店的都有。

那时候,在北京混的,最多的就是东北人,河南人,四川人。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6-30 23:29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6-30 23:25
跟你说话很有意思。

和你说话也很有意思,尤其说到吃,说到喜好,你说你姓王,我慌忙问你是不是王老七的哥,他好几个哥呢,万一你是可就热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6-30 23:29 |只看该作者
我看的不够细。

没看出你写的是什么年月。哪年?

我想问问,然后想想那时候我在北京做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6-30 23:29 |只看该作者
已加入链接。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6-30 23:30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6-30 23:27
我在北京,认识很多河南人。
平顶山的,驻马店的都有。

你是哪里的呀,你在北京那个区,我在崇文,在天坛公园东门的四块玉待了近十年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6-30 23:32 |只看该作者
每次给你的帖子做链接,都能看一眼那个画面,北京东三环国贸桥。

每次都能听几遍《我不想说》。

初到北京的时候,认识一个开理发店的姐妹俩,经常唱这首歌。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6-30 23:34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6-30 23:27
我在北京,认识很多河南人。
平顶山的,驻马店的都有。

真后悔没遇上你,遇见你怎么也要煮上一大锅棒骨,让你吃肉吃个饱,真多肉,那会猪肉不值钱,才几块钱一斤,棒骨片骨更便宜。我比较好养活,在那里吃饱了不想家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6-30 23:34 |只看该作者
独爱飘雪 发表于 2016-6-30 23:30
你是哪里的呀,你在北京那个区,我在崇文,在天坛公园东门的四块玉待了近十年

我在朝阳区,东四环外,红庙北里,金台路。现在那里建了一个地铁站,叫金台夕照。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6-30 23:36 |只看该作者
独爱飘雪 发表于 2016-6-30 23:34
真后悔没遇上你,遇见你怎么也要煮上一大锅棒骨,让你吃肉吃个饱,真多肉,那会猪肉不值钱,才几块钱一斤 ...

那么大的北京,上千万的流动人口,哪那么容易就遇上。

不过,现在不是遇上了么。

终究还是遇上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6-30 23:37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6-30 23:34
我在朝阳区,东四环外,红庙北里,金台路。现在那里建了一个地铁站,叫金台夕照。

我知道,我去过,我给人送洗碗布去过那里。我后来搬到分钟寺,常去大洋路取货,大洋路也属于朝阳区,可是我感觉金台路与大洋路相距很远。我在那里十几年转向,完全靠记忆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6-30 23:38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一九九八年四月到北京的,一直到二零一三年初,最后一次从北京离开。

再没回去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6-30 23:39 |只看该作者
独爱飘雪 发表于 2016-6-30 23:30
你是哪里的呀,你在北京那个区,我在崇文,在天坛公园东门的四块玉待了近十年

天坛边上有个庙会,春节期间我经常去逛庙会,买书。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6-30 23:40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6-30 23:38
我是一九九八年四月到北京的,一直到二零一三年初,最后一次从北京离开。

再没回去过了。

是不是特别喜欢费翔的那首《故乡的云》,累了,心累了,没有归宿感,他乡的游子,回来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6-30 23:41 |只看该作者
独爱飘雪 发表于 2016-6-30 23:37
我知道,我去过,我给人送洗碗布去过那里。我后来搬到分钟寺,常去大洋路取货,大洋路也属于朝阳区,可是 ...

分钟寺我去过,有个很大的批发市场。

有几个东北哥们在那边抢地盘被抓起来了。

朝阳区很大的,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城市行政区。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6-30 23:42 |只看该作者
独爱飘雪 发表于 2016-6-30 23:37
我知道,我去过,我给人送洗碗布去过那里。我后来搬到分钟寺,常去大洋路取货,大洋路也属于朝阳区,可是 ...

哪年?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6-6-30 23:43 |只看该作者
你不会现在还在北京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7-1 00: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独爱飘雪 于 2016-7-1 00:14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6-30 23:43
你不会现在还在北京吧?

我是2010年春回老家安家的。我去那会钱还好赚,就是傻不知道赚,觉得一天很多了。我离红桥很近,红桥市场初始摊位我能买上二十个,才几千块一个摊位,他们后来一个摊位几十万,可我买的都是汽车。买大巴金杯拆座后为了跑运输,谁知车辆管的特严,买值钱,卖就不值钱了,这就是投资不当。两千年以前我能买起二环内的新房,就非典那一年,首府饭店旁边小区的房子论套卖,二十万一套。人都往老家跑,房子没人买,卖房人问到我,我拒绝了,红桥市场一个卖海鲜的一下子要了两套。后来一拖再拖,我连人家厕所也买不起了,其实还是没打算在那里安家,没有归宿感,心累了,因为那个政策,你应该也知道,动静很大的,可能我亲眼看到的画面太多,只想赚了钱赶紧逃离此地。这就是命!该享福该受罪完全由自己决定,怨不得别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6-7-1 00:14 |只看该作者
独爱飘雪 发表于 2016-7-1 00:02
我是2010年春回老家安家的。我去那会钱还好赚,就是傻不知道赚,觉得一天赚一两百很多了。后来给我弟弟妹 ...

无须后悔。

我和你一样经历了那么多的浮沉。四环外,曾经荒无人烟的地方,如今早已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潮起潮落,
花谢花开,

生活就是一场经历,得失如浮云。

也许有一天,我会回到当年生活的地方,微微一笑:这里,我曾经来过。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6-7-1 00:16 |只看该作者
独爱飘雪 发表于 2016-7-1 00:02
我是2010年春回老家安家的。我去那会钱还好赚,就是傻不知道赚,觉得一天很多了。我离红桥很近,红桥市场 ...

我们在北京生活的年代差不多。只是你去的时候还小。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6-7-1 00:18 |只看该作者
很晚了。糟蛋休息。

我去找个美剧看看。

等到3点看欧洲杯。

晚安。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6-7-1 00:19 |只看该作者
真想把所有的事都放下,写我的《北漂故事》。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6-7-1 00: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独爱飘雪 于 2016-7-1 00:21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7-1 00:16
我们在北京生活的年代差不多。只是你去的时候还小。

就是小不懂,抓到钱不知道干什么,还是老家那一套,你往后看我找对象怎么找,有钱的不找,有钱的爱学坏,有本事的不找,他们懂得太多心理战术,我这么单纯肯定不是对手。结果,我找个学徒工,我坐着车,几个摊位,找个几百块的学徒工。所以我现在老老实实的住在我的小屋里看孩子吧,怨不得别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6-7-1 00:22 |只看该作者
独爱飘雪 发表于 2016-7-1 00:19
就是小不懂,抓到钱不知道干什么,还是老家那一套,你往后看我找对象怎么找,有钱的不找,爱学坏,又本事 ...

繁华过后成一梦。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6-7-1 00:26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7-1 00:19
真想把所有的事都放下,写我的《北漂故事》。

写吧!不过,还是在苟且的基础上写自己的远方,怎么也要安慰一下自己,啊!我的青春啊是这么一晃而过的。不过,也不后悔,不说蹉跎岁月,不说似水流年,怎么都是一种生活,现在也挺好,还能静静地码字。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6-7-1 00:29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7-1 00:22
繁华过后成一梦。

江湖都是梦,一梦一场空。坐拥烟火如浮云,管他春夏与秋冬。这样挺好!睡了,梦里到江南再溜达一圈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