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浪漫之旅——厦门行(3):品功夫茶
查看: 4754|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浪漫之旅——厦门行(3):品功夫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5-7 11: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闽南功夫茶是厦门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饮茶也是闽南人的一大享受,差不多的当地居民都乐于此道。精美的茶具配上精湛的茶艺,可以将当地盛产的铁观音和乌龙茶,表现得更有特色。按照导游的安排,上岸后,团队客车直接开到了我们旅游的下一个去处——品味闽南功夫茶。

    功夫茶是一种极为讲究的泡茶品茶方式。过去在闽南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老话:“抽啦叭烟,听南音乐,泡功夫茶,其乐无穷”。

    比起上海人,厦门人的休闲意识不知要高出多少倍。由于生活的节奏很慢,故此厦门又有个雅称,叫做“慢城”。中国“慢生活”城市虽然不止厦门一个,但厦门绝对算得上数一数二。在这里生活的厦门人酷爱品茶,经常聚在家里或茶馆里,一边喝着功夫茶,一边聊着天,缕缕茶香,不绝于鼻,使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同时,闽南人大多为客家人,而客家人又非常好客。有客人到来,首先奉上的就是闽南功夫茶。

    泡茶的人,首先摆好坐姿,面前的茶具一应俱全,茶客则围其入座。

    开水必须烧到80℃以上,专门有个两寸多高的小泥人,作为测试水温的工具。它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泥人上有个小孔,先将小泥人浸泡在冷水里,里面自然注满冷水。测试时,将小泥人取出,把开水浇到小泥人身上,如果水温达到预定温度,小泥人身体里的冷水就会从小孔射出。

    开水准备好后,用专门的茶勺将茶叶舀出,放入茶壶。将开水泡入一小半后,盖上壶盖,端起倒入一个小茶碗内,这叫洗茶,其作用是洗去茶叶中的浮灰和杂物。接下来才是正式的泡茶。开水再注入茶壶,紧闭壶盖两分钟,同时将洗茶的水,浇在茶壶上,一是不浪费洗茶水,二是使茶壶润透茶香。

    茶泡好,便要分茶。泡茶者向每位茶客的小茶盏内注入茶汁,剩余的则要倒入空闲的茶碗内,作为给茶客添茶之用。茶客端盏很有讲究,女客可以手呈兰花指,男客则必须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盏边,中指托住盏底,而将无名指和小指收于手心,美其名为:“大权在握”。

    在这里,茶,不是喝,而是品。品前要先闻,一口深气,将茶香吸入肺腑。一盏茶要分三口下肚,所以才叫“品”——这才悟出“品”字的由来,原是出自于闽南!

    品茶之余,还有茶点相随。那种感受,决非我们内地人饭后泡杯茶喝那样单调,而是增加了许多生活的情趣和韵味。此处的品茶,在旅游团队中虽然有着商业的味道,但厦门的闽南功夫茶,为我们的厦门行带来了生活上的享受和旅途中的快乐。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5-7 14:18 |只看该作者
品茶,需要心境。嗯啦,留个脚印。慢慢阅读。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5-7 14: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6-5-7 14:20 编辑

不喜欢这个女子。我喜欢高挽发髻,穿旗袍装的女子。在这种场合,才更有韵味。旗袍装,最好是青花瓷的味道。。。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5-7 16:09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5-7 14:18
品茶,需要心境。嗯啦,留个脚印。慢慢阅读。

茶,需要花功夫慢品。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5-7 16:1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5-7 14:18
不喜欢这个女子。我喜欢高挽发髻,穿旗袍装的女子。在这种场合,才更有韵味。旗袍装,最好是青花瓷的味道。 ...

呵呵,还蛮挑剔。恰好我就遇到这一个,咋办?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5-7 16:43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5-7 16:10
呵呵,还蛮挑剔。恰好我就遇到这一个,咋办?

哈哈。人家表达一下对茶文化的理解而已。感觉就该是融入古韵、古色,古音的味道。塔塔你就遇到这个,那当然就这个罗。我遐想我的场景嘛。。。。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5-7 16:43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5-7 16:09
茶,需要花功夫慢品。

主意还是:心静如水。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5-7 17:28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5-7 16:43
哈哈。人家表达一下对茶文化的理解而已。感觉就该是融入古韵、古色,古音的味道。塔塔你就遇到这个,那当 ...

就连这个还是俺斗胆偷拍下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5-7 17: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功夫茶,福建的好像都像汕头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5-7 17: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小泥人,得先用热水烫后再放入冷水中,才能吸进去水。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5-7 17: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5-7 14:18
不喜欢这个女子。我喜欢高挽发髻,穿旗袍装的女子。在这种场合,才更有韵味。旗袍装,最好是青花瓷的味道。 ...

南方的传统不穿旗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5-7 20:02 |只看该作者
偶是来看墓阁的 发表于 2016-5-7 17:49
南方的传统不穿旗袍。

现在很多习惯都融合了吧?还有,江南雨巷那个油纸伞的姑娘,在我看来就该是一款旗袍的。我想错了,还是她不算南方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5-7 20:03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5-7 17:28
就连这个还是俺斗胆偷拍下来的。

嗯嗯嗯。塔塔辛苦。。。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5-7 20:04 |只看该作者
偶是来看墓阁的 发表于 2016-5-7 17:46
功夫茶,福建的好像都像汕头学习。

最初的源头是哪里?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5-7 21:29 |只看该作者
偶是来看墓阁的 发表于 2016-5-7 17:46
功夫茶,福建的好像都像汕头学习。

可能吧,那边的文化很接近。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5-7 21:30 |只看该作者
偶是来看墓阁的 发表于 2016-5-7 17:48
小泥人,得先用热水烫后再放入冷水中,才能吸进去水。

说得对,这是关键的环节。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5-7 21:3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5-7 20:02
现在很多习惯都融合了吧?还有,江南雨巷那个油纸伞的姑娘,在我看来就该是一款旗袍的。我想错了,还是她 ...

他说的南方,还不算江南。是华南。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5-9 12:48 |只看该作者
先顶起来。今天,差不多可以读这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5-9 13:3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5-9 12:48
先顶起来。今天,差不多可以读这篇了~~~

呵呵,前面的貌似都还不是读。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5-9 14:48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6-5-9 13:35
呵呵,前面的貌似都还不是读。

浏览,读图片。不算我说的“精读细品”~~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6-5-9 15:4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5-9 14:48
浏览,读图片。不算我说的“精读细品”~~

那就等着你精读细品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5-10 07:42 |只看该作者
  比起上海人,厦门人的休闲意识不知要高出多少倍。由于生活的节奏很慢,故此厦门又有个雅称,叫做“慢城”。中国“慢生活”城市虽然不止厦门一个,但厦门绝对算得上数一数二。
==============
跟成都人相比,如何?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6-5-10 07:43 |只看该作者
从功夫茶这个角度而言,好像厦门更雅,成都更随意——前者是大家闺阁,后者是乡下村姑。成都人喜欢在露天茶园,晒着太阳,天南地北神吹海侃~~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6-5-10 08: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偶是来看墓阁的 发表于 2016-5-7 17:48
小泥人,得先用热水烫后再放入冷水中,才能吸进去水。

貌似行家里手哎。。。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6-5-10 08: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开水必须烧到80℃以上,专门有个两寸多高的小泥人,作为测试水温的工具。
————
要不咋说人智慧呢。好多创造性的东西,让这个世界变得愈发神奇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6-5-10 08:3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泥人上有个小孔,先将小泥人浸泡在冷水里,里面自然注满冷水。测试时,将小泥人取出,把开水浇到小泥人身上,如果水温达到预定温度,小泥人身体里的冷水就会从小孔射出。l
————
很多茶具里,自带一种金蟾或其他小玩意儿的,放在茶托里浇茶水在上面,养得包浆感十足,润泽油滑的,那是做什么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6-5-10 09: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5-10 08:34
貌似行家里手哎。。。

三十年前,厦门还是用泥壶泡茶,汕头是用茶杯泡茶。现在厦门也大多用茶碗泡茶了。
“功夫茶”应该是源自汕头,因为过去福建没有那种说法。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6-5-10 09:23 |只看该作者
偶是来看墓阁的 发表于 2016-5-10 09:13
三十年前,厦门还是用泥壶泡茶,汕头是用茶杯泡茶。现在厦门也大多用茶碗泡茶了。
“功夫茶”应该是源自 ...

嗯啦。我们这边的喝茶,很多时候跟打牌是相关联的。功夫茶,也有,但很少。感觉是真正的雅人,或者很装的人,才会涉足的~~~

我就只了解本地特色。嘿嘿,其他地方的信息,都是这么东拼西凑,跟别人那里了解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6-5-10 09:27 |只看该作者
开水再注入茶壶,紧闭壶盖两分钟,同时将洗茶的水,浇在茶壶上,一是不浪费洗茶水,二是使茶壶润透茶香。
======
对了,我之前提及的金蝉,就是洗茶滋养的。原来这里是用来滋养茶壶的么?看来虽然都是功夫茶,但各地有各地的偏向~~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6-5-10 10: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5-10 09:23
嗯啦。我们这边的喝茶,很多时候跟打牌是相关联的。功夫茶,也有,但很少。感觉是真正的雅人,或者很装的 ...

有部老电影,好像叫:南海女民兵?
说的一个台湾特务刚登陆就被发觉,原因就在于不懂喝“功夫茶”。
因为,那时的“功夫茶”之所以叫“功夫茶”,是那茶泡的很浓,一口喝下会苦涩,只能很小口的品才行。品茶如同外国人品红酒,品咖啡。
那个特务不懂,一口干了,因此露馅了。
这种喝法,是汕头独有吧,广东其它地区都没有,福建的闽南也没有。才能让民兵一下识破冒充本地人的特务的伪装。
现在的“功夫茶”,早已变异。品的不再是浓郁和醇厚而是清香。现砌现喝,泡久就倒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