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七夕,母亲
查看: 1948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夕,母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8-5 17: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5-8-21 18:27 编辑


文/归隐宋朝

      “七夕”是母亲的生日,相较于这一天的特殊意义,我母亲的生日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嘲讽。

       母亲一生都在追赶着我的父亲,从风华正茂一直到垂垂暮年。终于,她累了,蹒跚的脚步戛然而止。其实,父亲一直在原地踏步,母亲不过是围着他绕圈跑,但那是她的轨迹。

       父母同龄,是大学同学。原本母亲高一年级,因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她被选为吉林省代表团成员,脱课集中训练)矬了一年,这样遇见了我父亲。那时我大舅已经在长春安家,接来姥姥与他同住,家乡再无亲人,我妈也就随之视这个家为自己的家。事情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妈在校入党,学校也培养她留校任教。如此一来,她就可以在长春安家立业。但是,自从遇见我父亲一切都变了。我父亲是“黑五类”,毕业分配自然而然的被分到最偏远地区,抗联杨靖宇将军罹难地——靖宇县。

       半年后,思念我父亲快要发疯的母亲,辞掉了学校的位置,改派到我父亲的分配地。当时,母亲跟姥姥、大舅吵得很凶,她等于是离家出走的。当她见到我父亲时,怀里揣的档案里还有一个党内警告的处分。

       他俩迅速结婚,这是一桩在当时还很少见的异族婚姻,我父亲是汉族,母亲是朝鲜族。他们的婚姻遭到了双方家族的抵制,内外交困成了这个婚姻的唯一特色。许多年以后,母亲回忆起结婚的情景时依然神情黯然,参加婚礼的就单位的几个同志,单位领导看见他倆只有我父亲一床铺盖,就从家里拿来为孩子准备的两床婚被,这让我父母感动得直掉眼泪。

       两年后,当母亲独自一人(我父亲进了五七干校)挺着大肚子来到我奶奶家时,我奶奶首次见到了唯一的儿媳,娘俩的隔阂在瞬间冰释(母亲对我奶奶充满感激,她俩终生没红过一次脸)。几天后,母亲产下了我哥哥,满月后她又独自离开回到了我父亲身边。我母亲一生对我哥哥心怀愧疚,我无法想象她是怀着怎样心情走的。此后,她每天都要悄悄把奶水挤掉,不久患了乳腺炎,受了很大的罪。

       等我记事的时候,父母被调往更加偏僻的林区——龙泉。我则长期住在县城的保姆家里,差不多十天半月能的我母亲见上一面,每次她都是来去匆匆。我四岁时跟母亲出了一次远门,印象里倒了几次火车,去的是和龙县的三姨家。母亲说,我姥姥病重快死了。

       可姥姥并没有死,而且很健康,她只是太想我妈了,就让三姨打电报“母病危,速归”。我姥姥的腰已经直不起来了,总是弯着。我记得我妈妈跪在地上不起来,我姥姥一个劲儿地拍她,还有我三姨,她们哭作一团。后来我知道,她们已经六年没见面了。姥姥说的话我听不懂,可她每天都背着我到处转。我们在三姨家住了四天,走的时候母亲又给姥姥跪了很长时间。这是我唯一一次见过我姥姥,几年后她去世时,我在吉林市三姑家。1990年重阳节,在我母亲的召集下,回延边的故乡给姥姥、老爷并骨,攒坟、立碑,母亲身穿民族服装领着我们晚辈在坟前行礼,那是我唯一一次看见她穿民族服装。那时,大舅、大姨、二姨均已离世,我突然感到,母亲是那么的孤单!那年她才52岁。

       我父亲从“五七”干校“毕业”后,被安排在龙泉农科所工作,五年后,组织想抽调他回县城,父亲说,既然是回县城那就回我的老家吧。他们在那个山区呆了整整十年!然而,造化弄人,调到老家不到一年,父亲又被调往省城长春,父母开始两地分居。两年后,母亲放弃了副县长的竞选,调去省城与父亲团聚。那时,我在奶奶家读小学,哥哥在吉林市读中学,家还是四分五裂。

       等到我回省城时,我们家住办公室,我得等到下班以后才能回家。父亲常年去海南岛育种,哥哥在哈尔滨读大学,家里只剩母亲和我。母亲每年两次去海南看我父亲,每次来去一个月,若是赶上假期,我就回我奶奶家,省城的家就没人了。我哥哥大学毕业后,我就没怎么见过他,他先是分到北京,后被派往科威特。海湾战争后他去了日本,入籍至今。所以,二十年前我家分离是常态,但只有父母从未真正分开过。我母亲一直在追逐着我父亲的脚步,整整一生,放弃了自己的一切!

       今年3月29日凌晨,父亲给我打电话,你妈不舒服。我突然预感到什么,叫了救护车。我是和救护车同时到父母的小区,母亲虽然难受但十分清醒,她坚持让我父亲留在家里。一路上,她没说一句话,只是一直攥着我的手。10点钟,母亲示意我想坐起来,我扶她坐起并在她背后加了两个枕头,她说,给你爸打电话让他来吧。半小时后,父亲来了,问她,怎么样?母亲说,好多了。我出去办理住院手续,差不多有40分钟的时间,等我回来时,看见母亲正靠在父亲的怀里说着什么。这时,我出去接了一个电话,突然听见父亲喊“大夫!”我冲进去一看,母亲已经休克……

       给母亲换衣服时,舅妈说,你妈给自己做了装老衣服,三天前还穿着给我看过。我以为是朝鲜族服装,可取来一看,是汉族衣服。舅妈说,当时你妈说过,既然嫁入了汉族家,有朝一日就按汉族的规矩办吧。这就是我母亲!她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归宿。

       在整理她衣物时,发现了一个笔记本,里面有一篇纪念我姥姥的文章(附后),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写的。问我父亲他也不知道。让我难以理解的是,我父亲从未见过我姥姥!我更是难以理解母亲对父亲的感情,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爱情吗?

       我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人,我从见过他对我母亲做过什么浪漫的事情,母亲为父亲的吃穿从不吝惜,可她自己却很节俭,较为贵重的衣服和包都是我给买的。以前她炒菜特难吃,可为了我爸竟然上了老年大学饮食班。母亲曾对我说过,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姥姥。我死后你就把我的骨灰撒到你姥姥的坟前吧。现在看来,为了父亲她又食言了。

       七夕,是您的生日。我没有回家,我不知道父亲会不会给您过,还是我一个人来吧。

6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8-5 17: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4-8-6 09:57 编辑

母亲的文字:

       明天是母亲节,每年到这个节日时总是要回想起我的母亲。我母亲是位善良、忠厚、勤劳、坚强的农村妇女。

       听说母亲在15岁时嫁给我父亲,在封建社会里,女人的终身大事是有父母做主,所以,在结婚那天(她)才第一次见到父亲。父亲是在兄弟四人中排行老大,因此,母亲嫁过来之后一直操持家务,不仅听命于奶奶,还要伺候一大家子人。我们姐妹四人,还有一个哥哥,我是老幺。1946年,我们家乡刚解放,父亲因中风而瘫痪,第二年去世。那年母亲48岁,我才9岁。大姐、二姐早已结婚,家中有四口人,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三人。因为我们三个都上学,只有母亲参加了互助组、初级社(不知道那是个什么组织)参加劳动。

       我的家乡在和龙县(的)龙水坪,土地全部是水田,一到插秧季节,母亲是参加起秧苗,不知是肥料的关系还是水里有毒,我妈妈小腿和胳膊上起黄豆大的泡。她疼痛难忍,常常在屋地上乱转,那是也没有药。每当这时我和姐姐(三姐)握着妈妈的手流泪。

       母亲说过朝鲜族的一句谚语:生活再穷也要给后人留文化。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母亲让我们兄妹读书。哥哥是在解放那年上初中,1951年考上大连工学院。我姐姐经过考试考上了和龙县头道中学和龙井中学。母亲实在供不起三个学生,就去找了我们读小学时的田校长,问他,我这两个女儿哪个能更有出息?田校长说,这两个都不错,但妹妹岁数小,不上学能干啥?母亲艰难的决定让我升学,我被保送到光兴中学,可姐姐回到农村务农,后来被招到和龙县百货商店当上了营业员。这样,我上初中时家中只剩我们娘俩。哥和我都是靠国家助学金念的书。

       1953年家乡遭灾,家家粮食短缺,人人都吃不饱,营养不良。我在中学读书期间,有一次中间操时晕倒,学校老师要求我有太阳时不要回家,傍晚凉爽时回家。学校离我家有十里地,等我回到家时,母亲已去老年读报组,锅台上有一碗黄豆粥用瓢盖着,这是给我留的晚饭,这个做饭的黄豆还是用我在(学)校领的助学金买的。当时,我很不理解怎么老是吃这个粥!后来我们邻居大娘说,我妈每天只在晚上做一碗粥。这件事到如今在我心中始终忘不了,妈妈干那么重的活,不吃饭怎么能行哪?妈妈为了我付出那么多!

       每天上学时,因为早晨起不来,时间很紧张,妈妈总是用辣白菜叶子包好饭包,一个个放在盘子里,让我吃(完)。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当时心想,一定要好好学习,让妈妈高兴!那时也没有什么家长会,妈妈也没去过学校,等我初中毕业时,学校要求家长参加,母亲第一次到学校,参加了我的毕业典礼。典礼上我代表13名最优等生领奖。从学校回来的路上,妈妈很高兴,说了很多话。她念叨最多的一句:“你们赶上了好时候,好好学习,将来要有出息。”又讲了她年轻时的记忆力也不错,她刚结婚时,因为我爷爷是私塾先生,他教书的房间就在我家,妈妈就在隔壁干活,他教的书妈妈都会背出来,接着给我从头到尾背了整部《千字文》。当时我很激动,妈妈这么聪明,白瞎这个大脑了!但是,到了老年在读报组扫盲时,我给她准备了一个32开的小本,教她写自己的名字“김 금 순“(金今顺),她照着写了一本,但还是不能背着写。

       1954年,我考上了高中,离开了母亲,那年我17岁,第一次离家。开学后整整一个月,天天晚上做梦,梦见妈妈送我上火车站,站在那向我挥手的场面。我一走家就剩了母亲一人……后来,我姐姐把她接到和龙一起生活。从此,我就算离开了母亲,一直到大学(吉林农大)二年级时,因哥哥从哈尔滨调到长春,在长春安家,把母亲接到了长春,这样我每周末回家和母亲在一起。

       母亲非常慈祥,从来不和我们发话(?),我好像从来没见过母亲生气,想象不到她生气是什么样子,而且无论什么人、什么事,有求必应。有一年,大学文艺汇演,我们系出大型歌剧《南泥湾》,需要吃馍。当时我在学生会工作,虽然演出没有我,但我得准备馍。回家跟母亲说,她二话没说给我做了两锅。那是61年困难时期,我家做这种干粮是以甜菜渣为主,加上很少的白面,可是给学生做的是以白面为主,少放一点甜菜渣。同学们说,这个年月还能吃到这么好的馍!后来我才知道,那时我们家就那么点面都给我们用上了。

       母亲对我的好、对我的爱历历在目,可是我怎么也想不起是怎样回报的。由于我的婚姻是异族之间,这件事母亲是不同意的,她是旧观念,现在看来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只因为母亲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说过,“你要是不听话,就不要叫我吗了,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不懂事的我只记住这句话,固执地参加工作,(分配)到靖宇县,竟然从63年到68年长达六年时间没有回家。还是母亲叫姐姐给我写信,说妈病重速去和龙(姐姐家,妈去那里小住)。这时,我已经有两个孩子了。我买了20米白布准备给她做装老衣服,背着四岁的老二(我)去了和龙,到那一看,我妈好好的。我当时止不住眼泪,抱住了母亲,娘俩痛哭一场。我恨自己,怎么能这样对待如此爱我的妈妈!

       我参加工作后,曾经给她寄过20元钱,寄过一斤蛤蟆油,可是她一点也没用。69年我去省城出差,到家时原封未动的给我,说,妈不需要,你有孩子还有公婆,拿回去用吧。这么好的母亲,直到生命的尽头,我还是没能尽孝,都是哥和姐姐们伺候的。她最后是在龙井大姐家里养病的,是他们送的终。这期间我曾去看过三次,记得最后走的时候,我接到电话,紧赶慢赶到了大姐家,大家都在,我是最后赶到的,虽然妈妈什么也不知道好几天了,但是当大姐和哥哥告诉她,顺玉来了,妈妈好像听到了似的,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就没有了生息。在场的人都说,还是等老姑娘才能走啊!我对母亲的不孝让我遗憾终生!

       直到1990年重阳节,我到延吉和姐姐、姐夫一起把母亲的遗骨搬到老家龙水坪,与父亲合葬到家族墓地,立了碑。在父母墓前行礼时,我的心才稍微得到一些安宁。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8-5 19: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4-8-6 11:52 编辑

母子俩对自己母亲的回忆文字令人恓惶而唏嘘。
子民,只有子民才知道生活的艰辛......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8-5 19:06 |只看该作者
母亲的文章用事实说话,水平真不在儿子以下。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8-5 21: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母亲的形象在母子的字里行间都是那么丰满。可敬。伟大。。。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8-5 21:41 |只看该作者
一辈子真不容易。{:soso_e163:}{: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8-5 22:42 |只看该作者
有了爱情,婚姻才是完满的,为了完满追赶,不会觉得苦。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8-5 23:38 |只看该作者
宋朝兄每一篇写亲情的帖子都让人唏嘘感叹不已。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8-6 10:07 |只看该作者
归隐感谢诸位!{:soso_e183:}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8-7 21:00 |只看该作者


宋朝母亲是朝鲜族,上一首朝鲜族民歌。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8-8 15:12 |只看该作者
唉,一声长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8-10 19: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是来打酱油的 于 2014-8-10 19:46 编辑

玉玲珑好,给杂谈写点宝帖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8-10 19:36 |只看该作者
母亲非常慈祥,从来不和我们发话(?)
=========================
发火?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8-10 20:36 |只看该作者
亲情和爱情不相容时,倔强勇敢的人大选择了爱情。
这样的文章,总是让人唏嘘。只是我有一点不明白,宋朝老师的文中,怎么会用“我妈妈”“我母亲”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