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杂记:秦淮河畔
查看: 22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记:秦淮河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5-18 13: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秦淮河畔

   朱自清说秦淮河水是说蔷薇色的,是六朝金粉所凝,能把人的魂魄勾走。七八十年前的秦淮水可能真是蔷薇色,现在是什么颜色,我忘了,但肯定不会是蔷薇色。如果秦淮水色真有别的颜色,我想只可能是历史的颜色,因为秦淮河是一条注定要流入历史的河流。

也是到了南京,才知秦淮河在城里多有分叉,像南京城的掌纹。通常说的秦淮河多是指夫子庙前一段,就属城内支流,主河绕城如护城河。以前有个有趣的现象,是看了叶兆言文章才知道。外地人只说秦淮水,不说夫子庙,当地人却相反,只说到夫子庙,不说到秦淮河。理由有趣好笑,因为淮河自古是烟花之地,处处秦楼楚馆,还因此催生了戏称嫖娼指南的余怀的《板桥杂记》。说去秦淮水容易让人误会或多想,所以南京人都说是去夫子庙。如今不知道还有没有这种避忌,可能没有了吧?

说来好笑,以前有两个地方,曾让我无限向往,无限想像,以为天下最迷人。不是古都长安洛阳北京,也不是五岳等名山,更不是三大名楼等建筑,而是一湖一河,即西湖与秦淮河。原因复杂,历朝历代的渲染,万人口口相传,西湖是白苏诗词,南宋薰风,秦淮河有李刘唐诗,六朝金粉,还有近代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若说哪个作家对我影响大,非朱自清莫属,有时自己也很奇怪,朱自清的作品不算多,为人津津乐道也就十来篇,何以对我有如此深的影响?养成爱抒情,爱写景,爱优美,更只爱散文,不喜小说。但学朱自清容易画虎不成,抒情与优美,是散文两大魅力,也是两大陷阱,趟不过去,多数文欠质,难免空洞,唯美多不美。

自然,这是题外话,与秦淮河有关也无关,却在最初诱发我对秦淮河的所有美的想像。幸好南京之旅,在我的旅行史中,相当靠后,已到过好多地方,也见过许多美景,明白不光是人事,景物也会嬗变,否则,可能真会以文寻景,只越发失望。秦淮河里还有游船,码头还在夫子庙前,好像已没有了七板子,游船也肯定不是朱笔下大船的样子。更主要是,以前秦淮河两岸多是河房楼,极精致,如今河房只在夫子庙前残留数座,其余多是做旧的楼房。身处窄河里,映帘全是现代的浮影,当然也有美和情致,却不是我希望和想象的,倒不如不坐游船,让记忆永远留存在朱文里。

正因为秦淮河在城内纵横,杜牧夜泊秦淮,才能听到对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刘禹锡的船(当他是坐船)才能从能朱雀桥下野草花穿行,直到乌衣巷口看夕阳。虽然杜牧泊处无从考证,朱雀桥,乌衣巷却是仍然安在。朱雀桥稍远,乌衣巷和夫子庙近在咫尺,分布秦淮两岸。我曾想若杜牧是泊在夫子庙这边,隔江就是李香君等人的河房,隔江犹唱后庭花,也算对得上。也正是历史的重重叠叠,让秦淮河波光粼粼荡漾得非常复杂,甚至有些混乱。历史上,这里曾是王谢子弟居处,东晋名门大族,最高莫过于王谢门弟,“王与王,共天下”,而谢家是淝水之战的总指挥,经此一役,东晋才能继续苟且。王谢居家处,无疑是中心之中心,无论是政治还是地理,套现在的话说,是真真实实的贵族顶流小区,就是他们堂上燕也与别家不同,显得格外高贵。夫子庙也是始建于东晋,正是王导倡议,原建于江北,于北宋1034年移到如今位置,旁设贡院等,成了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名列四大文庙,其影响及重要作用,无须多言。所以自古这段秦淮河,是南京城的精华,是六朝的金粉地。然而,这里又是烟花云集之处,金贵与奢靡,诗书与浪曲,相加叠交,复杂得让人难言,又复杂得这样丰富和深厚。而这,也正正是秦淮河的魅力所在,它有着种种神韵,让人眩目。

乌衣巷,也是一个进入了历史的专有名词,和王谢子弟一起。至少是在刘禹锡诗后,进入了文史。一开始我很失望,这条在历史深厚得吓人,堪称第一的名街,竟如此短,才进巷口就转弯,一转弯就是尽头。它如何容纳历史的丰厚,如何承载历史的深重?我曾怀疑这是一个假景,后来才发现,乌衣巷其实很长,只是让琵琶街截断,我们看到和徘徊的只是靠近秦淮河的巷头。乌衣巷直通到白鹭洲。“二水中分白鹭洲”,是李太白诗,我们坐公车经过,一阵惊喜,但没进,景点太多,时间有限,只能放弃。

秦淮河畔还有数座河房楼,其中一座说是李香君的“媚香楼”。我读过一篇文章,说真正的媚香楼早已拆除,为建一座桥,就是如今的来燕桥。作者是南京本地人,真实性极高,所以如今的媚香兰并不是历史上真正的媚香楼。说到以秦淮八艳为首的明末名妓们,是秦淮河最美的光亮,不仅仅是她们的花容月貌,更是她们罕见且高与当时士大夫的情操与风骨。甚至可以说晚明风骨,在她们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其中《桃花扇》已成给文学精品,我只能凭吊,只能抚忆,不想赘言。

   游秦淮河,除了夫子庙,王谢纪念馆,媚香楼,都没有进去参观,游船也没坐,就在附近徘徊细观。也不知具体看到什么,可能只看秦淮河的历史面影,闻到的只是诗词余芳吧?
2024-1-2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4-5-18 13:18 |只看该作者
想像一下,当年谢安说小儿辈大破贼后木屐折断,真是太装了,何必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5-18 13: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指尖弹出盛夏 发表于 2024-5-18 13:18
想像一下,当年谢安说小儿辈大破贼后木屐折断,真是太装了,何必呢?

是呀,过头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5-19 15:52 |只看该作者
现在商业气息太浓厚了,有点不怎么喜欢了。秦淮河,在灯影里有着无限魅力,大概也与一些涂画秦淮河的文章有关吧,文字的魅力有后劲儿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5-19 16: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薄荷味 发表于 2024-5-19 15:52
现在商业气息太浓厚了,有点不怎么喜欢了。秦淮河,在灯影里有着无限魅力,大概也与一些涂画秦淮河的文章有 ...

多是文字魅力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5-19 16:38 |只看该作者
现在很多故居都是簇新的,没意思。去过鲁迅百草园,感觉迅哥儿真是土豪。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5-26 09:09 |只看该作者
废弃的谢家庭院,是否也草木皆兵呢?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5-26 13: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六镇 发表于 2024-5-26 09:09
废弃的谢家庭院,是否也草木皆兵呢?

没进去,庭院很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