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华夏儿女 军营牛人13:佟本正——才气义气更硬气
查看: 50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军营牛人13:佟本正——才气义气更硬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6-7 03: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去年某一天,我在黑龙江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工作时的副处长、如今在黑龙江鸡西任职的佟本正佟大哥突然打来电话,让我打听河北某国有银行一位老兄的情况。
  我问什么事儿,佟大哥没绕弯子,说他女儿处了个对象,银行这位老兄正是男孩的父亲。我顿时明白他的意思,表示一定想办法把这件事办妥当。
  印象中,这应该是佟大哥第一次托我办事。尽管之前我多次讲需要我跑腿的事尽管吩咐,但佟大哥从来没找我办过任何跟我履职用权有关的事情。
  仔细想想,不仅佟大哥,包括这些年来给我当过连长、指导员、股长、科长、处长及处长以上的老领导老大哥们,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找我办过任何一件违背政策规矩的事项。
  都说关爱部属首先要在政治上关心爱护,佟大哥和其他老领导老大哥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对部属对兄弟负责,什么叫真正的呵护爱护保护。



  一
  初识佟大哥,应该是我2002年3月从大兴安岭军分区调到黑龙江省军区政治部纪检处之后。
  在此之前,我是宣传处早已盯上的调入人选,结果被纪检处吴其海处长先下手为强,包括佟大哥在内的宣传处诸位同事有些耿耿于怀。
  我刚到纪检处时,佟大哥还是个正营职干事。当然是老干事了,宣传处的绝对主力。
  佟大哥给我的第一印象很有意思:很热烈,有激情,但也很有个性,讲义气更有傲气,语言粗暴,简单直接,他看不上眼的人,永远都看不上,你再怎么努力都白搭。
  据称是皇亲国戚的佟大哥就是这么一个人,爱憎分明,敢说敢为,很少违背自己的内心做事,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说和做高度一致,绝不作秀做作。
  刚结识那段时间,佟大哥对我的印象还算可以,至少不那么讨厌。
  这里面有我老处长吴其海的功劳。虽然他们两个岁数、职务都有较大差距,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惺惺相惜、相互认可。
  2005年7月,我从纪检处调整到宣传处当教育干事之后,与佟大哥的接触变得经常而深入。彼时,佟大哥早已升任宣传处副处长,处里的大小材料,基本上都由他把关定向。
  初到宣传处的日子,我压力山大,不知该如何应对没完没了内部材料。
  这种压力,与新到一个工作环境有关,也与佟大哥对材料质量的苛求有关。
  佟大哥写材料是把好手,但他的行文风格别人不大一样,不搞党八股那一套,不受拘束,天马行空,语言更是灵活得不能再灵活,压根儿不像我们常见那种四平八稳的内部材料。
  后来了解到,佟大哥搞过新闻报道,还是沈阳军区范围内小有名气的业余诗人。如此这般,他把内部材料写得非常鲜活,似乎就不足为奇了。
  2009年8月9日,黑龙江塔河边防某团士官、内蒙古鄂温克族战士邰忠利抢救落水汉族兄弟英勇牺牲后,佟大哥写了一首充满感情的长诗刊登在沈阳军区《前进报》上,看得我热血沸腾、泪流满面,感动得不得了。
  在邰忠利的宣传上,深受感动的佟大哥倾情投入,除了那首长诗,他还主笔撰写了新闻特稿《对话邰忠利》发表在《解放军报》上,用阴阳对白、灵魂对话的独特方式,从另一个特殊视角展现了英雄的感人事迹。
  当时我早已调离黑龙江省军区机关,无意间在军报看到这篇由佟大哥采写新闻特稿,顿时被吸引,瞬间被感动。
  感动过后,开始感慨佟大哥过硬的写作功底,开始怀念跟着佟大哥学写材料的艰苦岁月。


  二
  佟大哥对材料要求确实很高。我刚到宣传处那段时间,我交由他修改的材料,经过数次调整和修改,等到定稿时,几乎看不到第一稿的丝毫痕迹。
  佟大哥告诉我:队列没有会的,材料没有对的,关键是要揣摩好领导意图,同时还要写出个性,既要把领导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充分,还要有一些创造性的发挥,让领导眼前一亮。
  佟大哥告诉我:写内部材料没啥诀窍,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他还举了个把简单事情复杂化的例子来佐证他的观点:比如发个通知,可能一段话就能表述清楚,但作为内部公文就显得既没高度也没深度;你把那段话打开揉碎,重新组合,列两三个或三四个小标题,思想加动作,这样既便于下面更好理解和把握,又能体现通知起草人的思维层次和文字表达能力,还能顺利在领导那里过关,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仔细琢磨,佟大哥讲得很有道理。那些领导讲话,那些经验材料,那些教材教案,可就不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总结经验时,恨不得把芝麻说成西瓜;剖析问题时,恨不得把小麻杆说成擎天大柱……
  后来许多年,包括现在,我一直按佟大哥教的方法对待和处理内部材料,包括用复杂方式处理一些小通知小文电,非常管用,屡试不爽。
  有些跑题了,时间继续定格到我初到宣传处的那些日子。
  那段时间,对于我写的大小材料,佟大哥从未批评我一句,而是耐心地教我怎么写、怎么改,从没对我说过狠话重话难听话。
  这让我很意外。要知道,我们宣传处各位干事,包括省军区下属的各师旅级单位的宣传科长和干事,只要说到有关佟副处长把关改材料的事儿,十有八九都会吐槽佟副处长如何不讲情面地批评甚至训斥。
  材料没写好,没让领导满意,佟副处长真批啊,批得你体无完肤,批得你无地自容,批得你甚至怀疑自个儿是不是写材料的材料、还能不能继续写材料。
  佟大哥真的一次也没批过我,有的只是提醒和鼓励。
  我也算是争气,没用多长时间,我基本能够理解佟大哥的意图,也较好地把握了他的材料风格,我经手的大小材料,基本不用他大改特改了。



  三
  2005年“八一”前后,刚到黑龙江省军区政治部任职的宋凤鸣主任领着佟副处长、干部处正营职干事刘学军、组织处正营职干事李树奎,加上刚刚晋升为副营职干事的我,从我曾战斗过的黑龙江源头边防五连开始,顺江而下,展开了为期20多天的经常思想工作调研。
  这一道走下来,我见识了宋主任的宽广胸怀、渊博学识和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也见证了佟大哥过硬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他对领导意图的准确预测和精确领会,还有他在领导面前的热情周到和不卑不亢,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回到哈尔滨后,佟大哥安排我主笔起草调研报告初稿,并把路子和要写的内容大致说了一遍,并让我尽情发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说真的,我心里没底,但佟大哥给予了我足够信任和力量。这样一来,硬着头皮也好,赶鸭子上架也罢,反正我没了任何可以推辞和偷懒的理由。
  这一次,我再次见证了佟大哥超强的文字功底,见证了他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见证了他对各种好观点好资料超强的借鉴和使用能力。
  这个调研报告相当成功,成为2006年省军区召开经常性思想工作会议的基础性文件,里面的好多观点直接进入省军区关于加强和改进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好多观点被沈阳军区2007年出台的相关文件广泛吸纳。
  这一切,佟大哥功不可没。



  四
  可能是对脾气或是投缘的缘故,我和佟大哥走得一直比较近,包括嫂子,还有当时还在上小学的侄女佟欣,我们都很熟悉也很亲近。
  2005年底,由于表现突出和深得领导器重,佟大哥副团干满两年,被破格提升为某预备役团政委。
  他去预备役团报到的前一天中午,处里的老干事任卫东领着我们几个小兄弟给佟大哥饯行,一个个喝得眼泪巴叉,恋恋不舍。
  2007年夏天,我和宣传处同事、理论干事翟世界到部队检查主题教育落实情况,也算是假公济私吧,我们两个专程赶到佟大哥所在的预备役团,看望我们曾经的佟副处长。
  两个曾经一起战斗的小兄弟来了,佟大哥拿出了十二分的热情款待我们,让两个小干事享受了一把首长级别的待遇,让我和老翟感慨不已。
  2007年底,当得知我要调到沈阳军区机关工作,佟大哥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骂我不讲究,笑我骂翅膀硬了不听师傅话要单飞高飞了,笑骂我这个小老弟扔下他老哥不管了……
  因为此时,我们宣传处陈国富处长已经列为副师职领导干部提拔计划,佟大哥也已被确定为宣传处处长的接替人选。
  是的,我确实不够讲究。眼看佟大哥就要杀回宣传处大展鸿图,我这个宣传处的绝对主力干事,我这个老部下却选择调离,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过去。
  当然,佟大哥也只是笑骂而已。笑骂过后就是一番交待,告诉我军区机关衙门大、水更深,关系更为复杂,一定要小心谨慎,一定要多长点心眼……
  那天佟大哥应该是喝酒了,在电话里絮絮叨叨、磨磨叽叽,没完没了叮嘱着,生怕我离开他的庇护会摔跟头、会走弯路。
  我知道,佟大哥真把我当成了兄弟,当成了他总是不放心的小老弟,当成了要挂牵一辈子的亲兄弟。
  等佟大哥正式就任宣传处处长,等我再回哈尔滨出差,他总会张罗宣传处的兄弟们陪我喝酒闲扯,说我是宣传处走出去的人,宣传处永远都是我的家,兄弟们永远都欢迎我回家。

  渝夫2011年12月26日晨草于沈阳,2020年1月18日晨完善于石家庄





  附件:佟本正主笔撰写的新闻特稿《对话邰忠利》

  相关连接: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2-27/0358634925.html


  ■前言

  穿越黑土地,穿越白桦林……邰忠利,我们走近了你!
  然而,当我们站立在你纵身一跃的江畔,你已经离开这里500多天了……
  邰忠利,请你原谅。尽管你生前如此优秀,但是我们没有见过你。
  那么,就让迟来的我们面对大江,与云端之上的你,做一次敞开心灵的对话吧!


  ■一问邰忠利——
  漂流,你的脚步向何方

  忠利,想起你就让人心疼。在冰冷的大江里,你漂了134公里!
  然而,我们知道,这是你一生中最轻松的一次远行。以往,你一步一个脚印丈量边疆的山河。如今,你顺江而下,像一片流云……
  漂流,在21世纪的中国,这是许许多多与你同龄的人的生活状态。每年,都有很多与你一样年轻的人告别家乡故土,来到一个个霓虹闪烁的大都市,打拼、创业。每年,还有很多同龄人乘着飞机,走向世界,去往一个个陌生的国度,在那里奋斗、建巢……
  漂流,尽管路径不同,甘苦自知,但在年轻人的眼里,路的那头,是一个彩虹一般的梦。
  然而,邰忠利,你的漂流向何方?
  告别大草原,你走向边关,走向界江,走向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走向寂寞偏远的苦寒之地,走向生命之花的凋谢之所……
  “最爱吃的是部队的饭,最爱穿的是部队的衣,最向往的是能在部队干一辈子。部队什么时候不需要我了,我再离开部队。”忠利,面对你生前的深情表白,我们懂得了——人生选择,是系泊漂流之舟的缆桩!
  在我们脚下这块万紫千红的国土上,当人们为各种各样的利益而追寻时,必须有一种人,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必要的时候,不惜抛弃一切,乃至以命相许。
  忠利,你生也漂流,死也漂流。漂流的浪花深处,有一枚灵魂的铁锚!


  ■二问邰忠利——
  今晚,你在天堂寂寞吗

  北疆之夜,万籁俱寂,满天星斗。仰望天宇,我们想问:“忠利,清冷的今晚,你在天堂寂寞吗?”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纵然边关很大、界江很长,你的生活却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圆环——训练、执勤、巡逻、站岗……
  然而,你并不孤独。无数沿江群众亲切地称呼你“小邰子”。在他们的心里,你与他们很亲、很亲。
  忠利,恐怕你直到现在也不知道,那个被你救起的农民工兄弟,名叫张文礼。他这样对我们说:“我从小就知道解放军里英雄多,每当群众有困难,解放军总是冲在最前面。没想到,这次解放军救的是我……”
  难怪,在寻找你的日子里,那么多的人伫立江岸,久久凝望。
  回到都市,互联网上,“邰忠利纪念馆”里那永远燃烧的红烛,依然摇撼着我们的心。我们在想:一个被许许多多非亲非故的人们永远记在心里的人,他在人间会孤独吗?他在天堂会寂寞吗?
  不!不会!所谓天堂,没有雕栏玉砌,没有云蒸霞蔚,那是人们永远仰望的真、善、美!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潮汐中,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把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演绎成一种超越利益、超越血缘、超越民族、超越生死的大爱,就意味着他把人性中最为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化作了清澈的甘泉,渗透进许许多多干渴的心灵土壤,咝咝作响……


  ■三问邰忠利——
  担当,你的肩膀有多硬

  忠利,当我们驱车驰骋在界江边,在这片高纬度的国土,时光似乎被凛冽的空气冻短了、压缩了……
  然而,我们惊讶:在3年多的军旅生涯里,你释放了一个士兵的全部能量: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荣立三等功;13个新训课目优秀,精通8种主战装备;执教33个军事课目,带出两个“枪炮全能班”,30余次出色执行潜伏任务……
  “忠利是一个不讲任何代价,一心只想完成好任务的战士。”提起你那年在冰天雪地里潜伏8小时,袜子和靴子冻在一起,连队干部满眼泪花。
  妈妈记起当年在草原上打围栏,你抡起大锤,把40多公斤的石桩硬砸进冻土里,至今还心疼得掉眼泪。妈妈告诉我们,这缘于你听到了爸爸的一句“谎话”。一天,有位工友问你父亲的年龄,60岁老爸的回答让你惊呆了:“50岁。”你知道,爸爸是怕人家笑话,都60岁的人了,还出来打工挣钱养家。
  担当,你的肩膀有多硬?探寻你的内心世界,我们只有一个答案:穿上这身绿军装,你就把为家庭挑大梁的赤子本色,与为人民守国门的崇高使命融在一起!
  当兵为什么?当兵干什么?和平的延续,社会的转型,让如今有些参军入伍的战士难以清晰地做出回答。他们日益多了一些现实考量,有的人把参军当作“找工作”,有的人对从军有着清晰的职业设计和利益诉求,一旦这些初衷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满足,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转身,选择离开……
  如今,忠利,你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留给我们一个永远沉默的背影。
  我们明白,沉默也是一种倾诉,无声但坚定地告诉我们军人担当的本质!


  ■四问邰忠利——
  归去,你把思念留给谁

  “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你梦中的眼睛……”忠利,在你离开人间的第一个中秋之夜,家乡呼伦贝尔草原上,一曲《天边》唱得小草低头、鲜花溅泪……
  归去,你把思念留给谁?我们深深地知道,你的离去,最伤感的是亲人。
  仿佛是一次上天安排的告别之旅,牺牲前,你回到家乡探亲休假。奶奶83岁了,耳朵不好使,你用积攒的津贴给她老人家买了助听器。
  探家期间,你不让妈妈干一点活。临走那天,你给妈妈买了足够一年用的洗发水。你说:“妈妈是不会舍得买这些东西的。”
  这次,你还把远在山东烟台打工的女朋友刘冰冰带回了家乡,和亲人见面。漂亮的冰冰像一朵彩云飘然而落,让妈妈乐得合不拢嘴……
  一切是这么温馨、这么美好。然而,回到部队的第5天,你魂断大江!
  忠利,你知道吗?寻找你的日子里,冰冰整天往江里扔蚕豆、雪糕。她说:“这些都是忠利最爱吃的,忠利,你吃了,身上有了力气,赶紧游回来啊!”她还说:“江里的鱼儿啊,请你们吃蚕豆、吃雪糕,千万不要咬我的忠利啊!”
  冰冰还给你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却无处投递。忠利,你想听听吗?
  “忠利,你的一生太辛苦,我曾经嘲笑过你傻,埋怨过你不要对谁都那么好!可我分明知道,能够与你相恋,是我的幸运啊!忠利,你没有走,永远都英姿飒爽地活在我的梦里!”
  “忠利,你的不辞而别,让我伤透了心。但是,我理解并尊重你的选择。你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忠孝、诚信、大爱。今后的人生路上,我会像你一样,用自己的真情、真心、真爱,把温暖和欢乐送给他人。”


  ■五问邰忠利——
  一跃,你让世界看到啥

  忠利,在寻找你的日子里,界江船儿穿梭,江岸人流不息,从早到晚,通宵达旦。对岸,俄罗斯军人在注目,他们一定在猜想:“中国人在做什么?”
  一面会晤旗升起,中方通报的信息,让俄罗斯军人肃然起敬。他们出动巡逻艇,开通了国际长途电话,加入了寻找你的队伍。
  此前,在冰道上、在江道上,你曾与他们互相敬礼。他们不知道你姓甚名谁,只知道,你是一名中国的边防军人。
  如今,他们知道了,与他们擦肩而过的中国士兵中,有一名叫邰忠利的战士,他用自己的生命托举起另一个生命,完成了一次生命的置换!
  当一名战士,能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献身,我们相信,对岸的军人会这样解读:一名战士肯于为人民奉献得如此彻底,他也一定能够把这个国家的嘱托装在心里,能够把这颗星球的冷暖装在心里!
  世界会看到:中国军人爱这片土地,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们用山一样的双肩,担当起军人的使命,承担起和平的日升月落。
  忠利,我们还想告诉你。你牺牲的消息,尽管家人瞒了很久,奶奶还是知道了。但谁也没有想到,坚强的奶奶说了这样一句话:“就当忠利还待在部队,没有回来……”
  我们想,奶奶是说,她的孙儿没有走,还和千千万万的中国士兵在一起!


  ■六问邰忠利——
  人生,你的青春谁做主

  忠利,你纵身一跃的江岸,本是三连官兵的“伤心地”。14年前的7月8日,连队战士游德生为救落水群众在这里光荣牺牲。
  那年,游德生也是23岁!
  这片水域,你深知危险。新战士下连后,你曾反复叮咛:“这儿是个大锅底,离岸几尺深不见底,千万要小心!”然而,当呼救声传来,你毫不犹豫跳了下去!
  忠利,我们不知道,假如你不跳入大江,今后会是怎样一种人生?
  牺牲5天前,你还在家乡呼伦贝尔大草原,跟妈妈说:“等我回到部队,给您买一部手机邮回来,有时间我陪您多聊天。”
  两天前,你还与女友约定:“有机会来部队,我带你看松林、逛江景。”
  1天前,你许诺给战士康洪超补办一个生日“PARTY”。
  4个小时前,你还坐在连队的小马扎上,利用午休时间为驻地小学构思一篇辅导报告:“新学年快开学了,我这个校外辅导员,该给孩子们讲点啥……”
  然而,大江带走了你的生命。但是,我们执着地相信,你爱它,它也爱你。它将你的生命留住,莫非是为了让你永生?
  忠利,你是蒙古族的好儿子。那么,就让我们把蒙古族诗人鲍尔吉·原野的《人生》抄录下来,敬献给你吧——
  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时光,就叫幸福……人死了,让别人洒下诚实的眼泪,数一数,那是人生价值的珍珠!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3-6-7 06:59 |只看该作者
实干家+诗人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6-7 07:42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