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榕树下 食外之味
查看: 63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食外之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12-23 13: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知堂谈吃》,《雅舍谈吃》,《汪曾祺谈吃》据说谈得绝,可惜我没大嚼过,嚼过的星星点点因为太久,久到已经忘记的样子。后来蔡澜和唐鲁孙的小册子也站着摸起来看了一眼,手感还不错。

人类史简直就是吃史,吃,谁都会。随时吃,随手写。要我说,现代作家写吃,阿成是高人。《棋王》。棋王的性格和思维已经开启道家模式,但是棋盘上别别跳的馒头渣儿他手疾眼快捏进嘴里。就这一笔,阿成写吃就站在了人性之高,也写尽了沧桑。人性,不仅仅体现在大脑思维模式里,也存在于人的胃里。饥饿感也是最能体现人性的途径。


饥饿感,首先能使一个人产生存在感,接着产生思念。它是比现如今小说十行之内必出现的性感更故老更根本的心理。这是一种普遍心理。比如一个姑娘出门在外打工,搬家,收拾家务……诸如此类时会很累,累得饿,于是心里想真该把自己嫁出去了。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想法儿。这种感觉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很容易看到,表现为恋人的思念,表现为臣子的家国情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西方也很普遍。比如说约翰福音里,直接把食物和信仰联系在一起,比中国传统走得更远: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

「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基督教不过是区分了"必坏的食物"以及"永生的食物",古印度奥义书里更进一步,说世界的本原就是饥饿,像饥饿感那样空空荡荡,在这空无之中,人产生了,产生于赞美与思念。

总起来说,几种古老文化的源头,思,与饥饿感是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有饥饿感,就有思无邪,就有文学。比如基督教最后的晚餐,等等。

有饥饿感,成对出现的就有盛大的庆典或者祭典。庆典或者祭典要表现丰盛,要驱逐饥饿感。饥饿感表现个体的存在与孤独,盛典表现悲悯与神圣。

一些历史典故或者文学形象表现出来的饥饿感和丰盛都是得体的,有节制的。此时,饥饿感是哀而不伤的,丰盛感是乐而不淫的。

乐而不淫的丰盛感会表现出悲悯,众乐乐。这个问题我想举个例子,歌德或者莎士比亚等等经典里想啊想,因为腹笥谫陋不深邃所以没有想出来,只好举《肖申克的救赎》里银行家独立一旁静静看着众狱友喝啤酒,这个镜头是悲悯之心,与众人同乐却心怀矜悯。

鲁迅先生的人性观的底色是乐观洋溢的,而且是悲悯的。说乐观洋溢的,因为社戏里吃蚕豆,孔乙己里吃茴香豆,这两笔吃豆子,人性的暖色扎扎实实淌出来了,已经无需多说,鲁迅先生的底色是温暖的,基调是乐观的。说是悲悯的,就是华老栓买弄血馒头。基督耶稣的葡萄酒与面包,鲁迅先生笔下是血与馒头,这种严丝合缝的对应很明显已经是人性的形而上之境。很多人谈起血馒头,只看到其中的愚昧云云,尚未看到人性的救'赎'这一层意义。鲁迅先生最振聋发聩的吃,是吃'人'二字。谈吃,鲁迅先生当之无愧已经写出了人性的最精微。

还能写出人性最精微的作品,是红楼梦里"吃胭脂膏子"。食色性也。吃之食性与胭脂膏子之色性如云水结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说红楼梦是古典美学的集大成,单单"吃胭脂膏子"几个字已经毋庸置疑。

食和色能如此平易结合在一起的,诗经,古诗十九首等等本来早成传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我心则降","饥","降"云云,一言见性。所以说,诗经到红楼梦,食色之性合在一起写,是中国传统。

现代小说学西方,下笔辄博士买驴,洋洋洒洒写男女之色,却未得其性。中国太多太多作家不读书,读书尽读西方小说,模仿西方小说,然而西方小说在写人性方面还是比较粗糙的,这从他们谈"吃"就可以约略知之。悲惨世界,起因不过是男的偷吃面包,女的私生了一个女儿。偷吃与偷情,作者男女分开写,读者当合起来观,亦不过是食色性也。悲惨世界之所以悲惨,从吃的角度看,就是把一个吃字写得惨不忍睹,极平常的一件事情,偏偏敷衍成长篇巨制,笔力可谓弱爆了。然而正是这种弱,与"偷"这种暗色,合成一种压抑与悲观,恐怕这就是与中国传统的根本差异吧。悲惨世界是把人性的颜色一直遮在黑暗里,最后有光照进来。

中国传统的人性,一直都在放着光:明亮,是中国传统人性观的颜色。中国这种传统,是一路唱来的,所以说中国文化强调一个"乐"字。而西方基督传统文化,吃,是从伊甸园里偷吃无花果开始的,偷吃的快感与压抑,悲惨世界是继承了旧约传统的。

在其文化起始处的压抑,到了耶稣基督把自己的身体转喻作面包与葡萄酒,其实仍然是粗糙的。按照庄子的意思,吃的面包不过都是基督的陈迹,所吃者粗,餐前的祈祷应该是精微的密意。中国传统文化则异于是。祭品供品自然也是精细的,而所祭祀的祖神所享用的是精品里更精微的"气",在祖神享用了祭品的精"气"之后,祭品之粗可以退回来自己吃。逝去的人和活着的人通过祭品的分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通过"吃"完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在文学上,"吃"更多地表现为"饮茶"与"饮酒"。吃转化为喝。可以这么说,喝,是精细的,吃,是粗糙的。用笔著力于饮字,才是中国文学的精微工笔。著墨于大块吃肉的,往往都是粗人疏文。以此观之,蔡唐梁者流,不过是餐桌上的夯货耳,谁谓其得食之神哉。现如今很多写吃的书,极尽丰盛,极尽丰美,却只一个人独食,没有朋友之乐,没有悲悯,这就是粗奢而已。

为什么"饮茶"与"饮酒"更得食之精微呢?肉与鱼,只能饱腹。饮茶与饮酒,方得其味。这个味字,一是说食之味。不赘。

二是说色。酒为色媒人,耳熟能详,按下不表。单说这个饮茶。吃过饭之后,血氧注于胃,大脑缺氧,最易昏睏,此时当饮茶。饮茶时茶膏与茶点调和于嘴里,最易动情。这种情况,西方的下午茶可以约略看到。中国古典小说里,饮一杯茶,这是最平常的调情,只是很少人说出来而已。把食与色通过茶结合起来的,土耳其与伊朗以及意大利一带,至今犹盛。中国小资文青有一段时间喜欢去大理去丽江,如果他们英语水平足够应付日常交流,应该去土耳其和伊朗。

饮食能看出人性,所以猪八戒吃人参果的吃相不好看,水浒里吃人肉叉烧包,曹操一盒酥,鸡肋,望梅止渴,司马懿送诸葛亮细腰瓷瓮,诸葛亮增灶退兵,孙膑减灶诱敌,都是深深浅浅的人性;儒林外史里连呆头呆脑的马二先生吃起来都充满人性的忧伤与快乐:"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台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到觉得有些滋味。"

马二先生之小吃,有些人会强调其美。小吃,与大宴相对,相当于饥饿感与盛典的对立。盛典的食物,讲究一个"整","全",比如烤乳猪,上到桌上,形式上是完整的。小吃则不同,比如大杂烩,比如夫妻肺片,比如拌鱼皮,都是零碎的食料拼凑起来的,所以叫小吃。小吃单从食物之味上讲也挺美。但是写小吃的,如果写不出小吃背后隐藏着的忧伤与饥饿感,那就写败了。至于忧伤与饥饿感隐藏在何处,这需要发现的眼睛与心灵感应。

既然吃与人性联系在一起,那么所吃当然可以改变人性。如喝了子母河水而唐僧怀孕,孔子不饮盗泉。不吃,譬如辟谷也能改变一个人,譬如不食周粟也能体现一个人。……最改变人性的就是吃药,灵芝啦,鸦片啦,药石散啦。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已经近妖,他那个小药瓶子能治病,能致病,还能让人假死如假寐。更神奇的是妖精吃唐僧肉求长生不老。唐僧肉是药求长生,李瓶儿一句话却欲生欲死:"你就是医奴的药一般,一经你手,教奴没日没夜只是想你。”

正好,神农尝百草,一个尝字,极轻极灵地写出来中国传统的吃,即便吃药也是重其神,而不是推崇粗糙的物。现如今一些写吃的文章,只是尽力描写一个厨庖,而不写庖丁解牛的大道,能写出吃的工艺,却写不出味的公义。

以上情况是个体微观的人性。如果宏大叙事,文学便晋身史学。饥饿感如果集体爆发,盛典如果失去悲悯与众乐乐之心,必大坏:逝将去汝,适彼乐土。所以说统治的艺术不过是:让人民保持适度的饥饿感,給人民以适度的悲悯感。翻译成政治正确的语言:人民需要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瓶颈存在差距,矛盾距离正好等于饥饿感。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1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1-12-23 13:5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12-23 15:58 |只看该作者
笔力还是很充沛。
在文化研究这个事情上,你坚持得比我好,也比我严谨。

这两年疫情,我感觉自己已经荒废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12-23 16:33 |只看该作者
博雅丰沛,功力深厚,问好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12-23 16:33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1-12-23 15:58
笔力还是很充沛。
在文化研究这个事情上,你坚持得比我好,也比我严谨。

金哥每天都忙着唱歌了吧。表情:点一个披着羊皮的狼。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12-23 16:53 |只看该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发表于 2021-12-23 16:33
金哥每天都忙着唱歌了吧。表情:点一个披着羊皮的狼。

踢球,组织踢球,喝酒,组织喝酒,疫情就这么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12-23 21:33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1-12-23 16:53
踢球,组织踢球,喝酒,组织喝酒,疫情就这么过了。

踢完球喝酒,神仙一般的日子。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12-24 00: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好吧,你是吃货。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12-24 08:59 |只看该作者
这一吃,吃得贯通今古中外。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12-24 13:06 |只看该作者
这个关于吃的研究,文化味,学术性味道都很浓郁,和阿里写的节日篇相映成趣。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