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红袖杂谈 有关宋朝的种种
查看: 1476|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关宋朝的种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5-17 21: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原本今晚想写第三部分:宋徽宗和靖康之耻。

忽然发现红袖杂谈气氛有点奇怪,除了树下,我一直断片式玩坛,事情始末连不上。
大概翻了翻,又四处转了转,隐约看懂一点。
案发现场以及详情又不太明了,可是时间已经不知不觉到了现在。

先搬之前写的一部分吧,争取这几天把想写的第三部分写完,以此来支持一下红袖杂谈。

-----------------------------------------传统分割线-----------------------------------------------

    写在前面的话:

    在论坛上,同一个事儿,为啥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有点状,有线状,有面状,有三维立体状。
  
  有些人,只能看到当下一点;
  有些人,会往前捋捋前因;
  有些人,能推测后续连锁;
  还有一部分人,能捋出来大致的前因后果,却不够全面。
  最后有些人,360度无死角能捋个明明白白。
  
  以宋朝为例。
  
  小刀总说,宋朝文化昌盛的原因,是科举制搞得好。
  也没错啊,又不尽然。
  追本溯源,是宋初的重文轻武政策,影响了科举制,及其他。
  
  又有人说,是因为赵匡胤自己上台就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所以杯酒释兵权等等。
  也对,又不尽然。
  因为,陈桥兵变,并非偶然。
  
  赵匡胤之前,唐末藩镇割据(安禄山之流的节度使),地方割据势力比较强大,而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政权更迭的一种方式,基本上都是武将篡权。
  因这块心病,除了太祖杯酒释兵权,还有一整套牵制武将的重文轻武政策,导致后来历朝历代基本上是文官政治。
  
  尤其宋,武将不仅用种种方式遭受牵制,兵不识将将识兵地被架空,地位也急剧下降,基本上没什么前途,于是大家一窝蜂去赶科举去从文。岳飞作为抗金的私人武装,被高宗猜忌忌惮风波亭,也是一脉相承的思路。
  
  重文轻武,导致两宋积贫积弱,对周边政权的战斗力及其羸弱,打谁都打不过,不停四处送岁币。这也是一些人对宋印象特别深、也反感的地方,
  但,却在另一面,造就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都市市民生活欣欣向荣。
  
  宋词,宋瓷,朱子学说,活字印刷,指南针,交子,商业与海外贸易等等诸多成就。


    我想仿效吸睛地主题“宋朝那些事儿”,又很明白此乃自不量力会挨揍。
    因为宋朝可说的太多了,喜欢宋朝的人太多了。
    历史书籍作为非虚构性读物,对思维方式养成的作用,历来不可忽视。
    倘若你也喜欢宋朝,一起来说说。
    倘若之前不感冒,一起来读读写写。

    至少,玩坛时分析坛事,打架捋前因后果,功力绝对会大增滴。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1-5-17 21:5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5-17 21:54 |只看该作者
排版一流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5-17 21: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21-5-17 21:58 编辑




一、宋瓷---隽永之美

昨天又重温了一遍唐代陆羽的《茶经》,这本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
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其实全文才7000多字,哈哈哈。
读完一遍,分分钟的事儿 。

更厉害如《道德经》,拢共才5000多字。虽然我看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便打住,倘若有耐心扫一遍,貌似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只不过,并非读过就意味着读懂;当然未读过,也不意味着从别处就悟不出道来 :)

重温《茶经》,是因为我想再次确认一下,唐代的主要饮茶方式:茶叶制成茶饼,在锅里煮,倒入碗中喝。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更能衬出茶水之绿,是为茶具上品。

在这里,“隽永”一词,指锅里舀出来的第一碗茶水,味甘美,意深长~~

当然这本书,虽然全面描述了茶叶的历史、名茶分布、茶具、饮茶技艺等等,毕竟受时代所限,只是记录当下,不具备对后世的永恒指导意义。

到了宋代,却流行点茶:将茶饼碾末用茶筅调膏于盏中,用沸水冲点击拂。
还经常比赛:斗茶。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
黑瓷,因最能衬出茶汤之白,便于观茶色验水痕。因此,黑盏在南北各地都有较多烧制,以建窑最为有名。

将茶从粗野状态上升到理想境界,不可或缺的便是唐朝的时代精神。对唐人来说,茶是艺术品。到了宋代,茶已不仅仅是风流的消遣,而是认识自身的一种方式。

佛教中,吸收了许多道家教义的南方禅宗,创立了一套精致讲究的茶礼,僧侣们带着庄重的仪式感,分享同一碗茶。这种禅宗仪式不断发展,与佛教、茶、黑瓷一道,传入日本,最后演化成了日本茶道。

而在本土,经蒙古骑兵的洗劫,和明初提倡节俭,散茶的泡饮成为主流。于是景德镇的白瓷和宜兴的紫砂壶成为时代新宠,流传至今。

虽说不至于崖山之后无华夏。

然而,宋人努力将先人予以抽象化的茶之精神转化为写实表述的成果,最终只能跟宋瓷一道,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未曾传承下来。对明清以后的人来说,茶虽是一种美味饮品,却已非理想境界。茶汤里有沁人心脾的花香,但缺少了唐宋两朝的浪漫情怀。

器物的风格,常常受时代的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和工艺水准制约。明清时期士人与市民的趣味相融,兼有外来因素譬如洛可可风的渗入,投射到瓷器上,便是喜庆、精致与繁缛。两宋由文人引领的艺术风格则浸入古人的风雅与情致,追求与实、显、形相对的虚、隐、神的精神意境。这种审美趋向,涵盖了诗歌、绘画、工艺诸多方面。

明清无疑制瓷技术相对成熟:明的青花,清的粉彩。然而我却并不十分喜欢。除了青花因现代劣质模拟用具的颜值拉低,无论景泰蓝还是珐琅彩,总觉得画面过满,目光因应接不暇而无落脚处。

往往艺术娴熟至规范之际,美便于不知不觉中黯淡。“繁采寡情,味之必厌”,过于追求技法,穷工极巧,虽有妍丽生动之视觉感官美,却少了些许留白的趣味和意境。反不如宋瓷落了清隽典雅、简洁活泼。去雕饰乃为明晰表达,且不被亵玩也。

宋瓷传统五大名窑:定 、汝 、官、 哥、钧。我对官窑比较茫然,替换了印象深的建窑黑瓷。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5-17 21: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居然有我看不懂历史的一天。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5-17 21:56 |只看该作者

   二、先忧后乐---士大夫精神
  
    继续从宋初的重文轻武说起。
  从太祖的宰相赵普开始,远将军近文官重儒学。
  
  重文轻武,并非不要中央和地方武装,相反,北宋的军队数量多得很。而是制定各种制度制约武将,譬如握兵权调兵权统兵权各自分离,三年一调任,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文官统领军政,废武举,武将没地位等等。
  
  重文的措施很多,如刑不上大大夫等等,最重要的是改革和扩大科举制。
  
  一个是取消科举门第门槛,社会各阶层都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这与之前的隋唐,除了有推荐的渠道,考生也只是大多来自士族贵族阶层是不同的。
  
  当然这一方面因为唐末以来的混战,世家大族被摧毁很多,还得益于学校教育的普及。
  
  庆历年间,范仲淹为了培育优秀的官吏,觉得只靠科举考试不行,还得充实学校教育,重设太学,新设州学。课程侧重两方面:依据经书陶冶人格;实际工作必要的政治务实知识和技能。这就是庆历改革,开启了宋代儒教自由学风。
  
  后来,王安石改革不仅完善了学校制度,科举考试也变成以经义为中心,取消了唐朝的诗赋,最终到南宋,朱子学的注释成为考生必读书。
  
  从欧阳修发起古文运动,高度评价孟子及性本善,批判汉唐以来的纬书。后继者又有王安石,苏轼,程颢程颐等人。最终,宋代新儒教的集大成者,就是朱熹和他的一整套思想体系,非单纯儒学,融合了禅宗心性观的朱子学。
  
  程朱理学,可作为思想史纳入哲学范畴。当然,朱熹在当时并不知哲学一词,他们是在不知晓西方哲学体系的诸如生成论、存在论、唯心论、唯物论的范畴之外,完全无缘状态下进行的思考。
  
  什么是哲学,其中定义之一,就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
  
  那么程朱理学的一些思考,如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致知)之类,应该可以纳入启发智慧的哲学范畴吧。
  
  因此,用西方哲学框架来理解、解释甚至否定朱熹学说,会有很大问题的,很容易陷入称颂某种文明,排除与己相异者的思考深渊。
  
  在当时时代,重建之前被战乱等破坏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从治国角度,包含政治理论,皇权理论,御用学问,体制学说等,起过一定作用,对整个东亚圈(朝鲜越南日本)的影响也很大。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仅仅依赖德者治天下,没有符合新时代的譬如法治根基的政治思想和统治体系推翻替代之,使得朱子学的政权普遍在近代落伍于世界,这是负面影响。
  
  《礼记》中的《大学》篇在宋代备受重视。尤其强调三纲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陶冶心性角度,关注自身的内心,提高生活质量,至今仍旧有现实意义。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再没有先忧后乐这四个字能确切表现宋代士大夫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天下的责任感和理念了。
  
  宋代印刷术的普及,寻常百姓家也能读到四书五经,二者相互需求和作用。并进而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平民更大范围地参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欣欣向荣气象的形成。
  
  宋朝的政府首脑基本上全是科举出身,当时的社会政治秩序就是以这个精英集团为中心构成的。而且,许多担任要职的官员,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譬如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王安石范仲淹等等。就连宋徽宗,秦桧,蔡京这些人,文化造诣也非常高。
  
  外加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形成,在北宋,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夜市瓦子勾栏等等。
  
  举例烹饪:
  
  1、现代烹调用于的大部分,都出自宋代;
  2、发明了豆子和谷物做的调味品“酱”。包括川菜的豆瓣酱;
  3、面条类从“饼”中分离出来;
  4、出现凉拌面;
  5、食用油加热方法的改良,出现了炒和炸两大加热法;
  
  当然,尽管以上林林总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为首要。全面吹捧和批判同样不可取,受宋文化影响,一些深入民族血脉的文化精髓至今依旧清晰可见。
  
  全面否定,有可能你批判的,也是你自己。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5-17 22:05 |只看该作者
程朱理学的天理治国,也是一绝。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5-17 22: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一看字体,必然大作。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5-17 22:13 |只看该作者


补了一晚上课,累的我~~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5-17 22:14 |只看该作者


那是,我是著名的金牌小编嘛。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5-17 22:15 |只看该作者
王二但不麻子 发表于 2021-5-17 21:56
居然有我看不懂历史的一天。


字儿多吓唬人的,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5-17 22:15 |只看该作者
泼雷 发表于 2021-5-17 22:13
补了一晚上课,累的我~~

有啥好补课的
每回什么事件到了最后,当事人只是道具
各路人马拎起来顺手就用
这么多年,反正我是看习惯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5-17 22:16 |只看该作者
大美丽 发表于 2021-5-17 22:05
有文化,非常好!记得老核也写过一个关于宋朝建筑的帖子我还收藏了的,宋朝,是一个百姓日子过得比较安逸的 ...


待我慢慢把最后一部分写完哈~
文化,始终是红袖传统嘛~~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5-17 22:17 |只看该作者
特有学问 发表于 2021-5-17 22:05
程朱理学的天理治国,也是一绝。


一时繁盛,一时桎梏。
时代一变,总体评价就不好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5-17 22:17 |只看该作者
请君入瓮 发表于 2021-5-17 22:06
一看字体,必然大作。


我千挑万选的字体,当然气场十足啦,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5-17 22:22 |只看该作者
雷才女!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5-17 22:24 |只看该作者


哼哼,本雷不仅能说会唱,还会写哦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5-17 22:24 |只看该作者
我顶下下咱们的泼娘子。现在该叫泼学士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5-17 22:42 |只看该作者
方明镜 发表于 2021-5-17 22:24
我顶下下咱们的泼娘子。现在该叫泼学士了。


自己人,必须使劲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5-17 22:50 |只看该作者
泼雷 发表于 2021-5-17 22:24
哼哼,本雷不仅能说会唱,还会写哦

写比唱更力道!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1-5-17 22: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小泼也爱历史?

喝茶好,女人一定多喝茶!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1-5-17 22:58 |只看该作者
宋朝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是当时世界的一个顶峰,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宋朝不是凭空来的,他是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结果,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他的后人,却只看到了宋朝的问题,没有看到他的长处,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人类的文明史是有规律的,无论东西方,他必然是从神权到王权,到公卿贵族,到门阀,到士大夫权力,这个过程是逐步向下的。但是在宋朝这个点,东西方发生了分野,在中国大陆,发生了杯酒释兵权,在西方,发生了大宪章运动。

中国的世俗权力,从宋朝开始向士大夫倾斜,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清朝,乡绅也是士大夫的变种。而西方,经过大宪章运动,权力开始从王权、神权,向男爵们倾斜,但是西方不断向下,向商人、市民下滑,最终实现了全民选举,然后妇女、黑人、少数族裔、同性恋者也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不说西方为什么权力不断向下,只是说中国,为什么这个进程到宋朝达到高峰,而后就停滞不前了,造成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落后。

随着王权的衰落,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是诸侯争霸的舞台。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必须要用全部的力量抗争,才有生存的可能,这样到了战国,战争就不再是诸侯和贵族的游戏,中国正式进入农战社会,就是全民皆兵,统一管理一切生产和物资,整个侯国变成了一部战争机器。

在这种情况下,军功取士就成了必然,秦汉时期的哪个男儿,没有马上封侯之梦。而这些军事家族,就是后来门阀的开端,那些军事才能出众的家族,站在了当时社会的顶端,

汉朝的察举制度,造成了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但还远远不到掌握政治权力的地步。什么是士?在秦汉军功体系之中,士就是最低级的爵位,大夫也只是倒数第五级爵位,换句话说,平时,他们只是良民,从军,他们只是低级军官。

鲜卑入主中原,打破了门阀对权力的垄断,这是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因素。因为鲜卑自古就是一个热爱自由的族群,在部落内部,他们一直有选举传统,经过选举出来的部落首领,被成为跋。即便后来权力被大族垄断,但民主的基因就在鲜卑人的血液之中。

这就是均田制、府兵制的由来,九成的人有授田的权力,也有从军的义务。在汉朝,商人、罪犯、赘婿、乐工这样的人,是没有军功入仕的资格的,但北魏有,谁都有资格在战场上夺取功勋,门阀政治从此瓦解,但也造成了军阀政治的崛起。

府兵制、均田制达到顶峰,就是隋唐,辉煌的天可汗时代。但是大唐征服四海的历史进程中,也伴随着藩镇割据,这是历史的必然。

鲜卑人用军阀毁灭了门阀,而宋太祖用士大夫阶层毁灭了军阀,办法就是科举,而中国从此也基本停止了扩张。

4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1-5-17 23:02 |只看该作者
老核也是考据大师,我还收藏他聊的宋朝家具啊什么的帖子呢。
包括楼上的老狐狸,你们真有学问。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1-5-17 23:17 |只看该作者
呼啸的老鹰 发表于 2021-5-17 22:52
小泼也爱历史?

喝茶好,女人一定多喝茶!


鹰叔,他们派我打你。
你投降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1-5-17 23:22 |只看该作者
凶猛老狐狸 发表于 2021-5-17 22:58
宋朝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是当时世界的一个顶峰,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宋朝不是凭空来的,他是中国历史和文化发 ...


学习了。东西方横截面的比对,视野更开阔。
二者朝近代发展的不同走向,其实和地域造就的经济形式和民主/集权传统,多少也有些关系吧。
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儒学和法治。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1-5-17 23:23 |只看该作者
大美丽 发表于 2021-5-17 23:12
说的简单明了,而且切中要点,非常赞。宋朝到这个时候对外基本不思进取了,不重军事,只顾经济文化,算是 ...


宋朝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的经济文化,而是因为他公平。

红袖之所以渺小,不是因为这里女人多,而是因为不公平。同样干仗,一个删帖锁帖,一个没事,还加精,这样的红袖达不到宋朝水平。你知道么,宋朝的皇宫要扩建,因为碰到几个钉子户,皇室竟然和小民争斗了近百年,数代人的纠缠,才彻底完成了拆迁,你行么?

所以你最好记住了,任何不公平都不会长久,别说红袖,就是那些皇帝军阀,也做不到,因为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反抗。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1-5-17 23:28 |只看该作者
凶猛老狐狸 发表于 2021-5-17 22:58
宋朝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是当时世界的一个顶峰,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宋朝不是凭空来的,他是中国历史和文化发 ...

老狐狸,你这回复都能发个主贴了
我雷历史挺好,给你找个能谈古论今的坛友
榕树下,啊哩论金历史也挺好,有空可以去坐坐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1-5-17 23:33 |只看该作者
泼雷 发表于 2021-5-17 23:22
学习了。东西方横截面的比对,视野更开阔。
二者朝近代发展的不同走向,其实和地域造就的经济形式和民 ...


我是这样看,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造成什么样的政治,什么样的经济,甚至是建筑,礼仪等等。

比如说唐朝,唐朝的城邑是街坊制,一个一个方块限制人,在这些居民区是没有商业的,商业只存在于城中的市,也就是单独的街坊,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发达的商业是不可能的。

宋朝打破了街坊制,贩夫走卒穿街过巷,到处都是生意,到处都是赌博,他经济怎么可能不繁荣?你说中国内陆文明,我不同意,宋朝的对外贸易都海上丝绸之路了,宋朝的市舶司都设立到了马六甲海峡,中国的木兰舟是南海和印度洋最大,最安全的船只,这样的文明是内陆文明?

唐朝的矿税,在国家统一榷铁的情况下,一年只有7万缗,不及一个县的茶税。这个盐铁,不仅仅是铁啊,金银铜锡铅,任何金属都算铁。你知道宋朝的矿税有多少?是唐朝的百倍!宋朝的财政收入,在高峰的时候达到了近2亿缗,这不仅是当时人类历史的一个高峰,也是后来的封建社会再也没有达到的,相当于我国1950年的水平。

为什么?因为只有打破严格的等级制度,权力向下,每人都有经商从军,科举著述的权力,才有创造财富的欲望。这就是宋太祖的伟大,他打破了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而当时世界上没有人做到,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人类都没有如此宽容理性的社会,一直到西方光荣革命。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1-5-17 23: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座高原 于 2021-5-17 23:38 编辑

老狐狸扯犊子现代南派历史学家的意淫你都信
算了
好不容易让你找到能谈历史的人
我就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1-5-17 23:40 |只看该作者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1-5-17 23:35
老狐狸扯犊子现代南派历史学家的意淫你都信
算了
好不容易让你找到能谈历史的人


南派历史咋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