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抗战军魂 黄埔老兵孙景旃:随军校西迁汉中 培养学员上前线
查看: 23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埔老兵孙景旃:随军校西迁汉中 培养学员上前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5-10-22 17: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当记者走进孙景旃的家中时,虽然已不大能听清记者的问题,但说起自己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的日子,老人仍然记得,自己是在1938年年初踏上了西去的火车。

  1 躲避日军轰炸,他跟随军校西迁汉中
  1937年12月12日,日军首次轰炸洛阳,战争的阴云开始在古都上空弥漫。
  1937年年末,通过亲戚介绍,19岁的孙景旃成为位于洛阳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14期的一名学生。
  “我去的那天是1938年的元旦,因为我是临时补充进来的,学校干部让我先抄一遍孙中山的遗嘱,然后才领到军毯、服装和生活用品。”孙景旃回忆,那时候,因为日军已开始轰炸洛阳,学校已准备西迁,他到校时军校已经停课。
  到学校后第3天,孙景旃和军校的其他学生们一齐,匆匆踏上了前往宝鸡的火车。车至宝鸡,天突降大雪,他们不得已停留了3天,然后转乘汽车,再徒步在山路上行军10天,方到达位于汉中的新校址。
  与长途跋涉的艰辛相比,在汉中,孙景旃印象最深的,是头顶头、脚挨脚的大通铺。后没过多久,孙景旃就不当学生了,这是为啥?
  “干部说,现在文书不够,让我干文书,每个月有30元的工资。”孙景旃回忆,自己离开家前,家中一共12口人,负担很重。所以,当听说有更高的工资可拿时,他当即同意。

  2 军校岁月艰苦,目送同龄人奔赴前线
  作为文书的孙景旃,每天除了写各种通报、在公文上盖章下发,还要制作表格,统计学生成绩。而帮助制订训练计划的经历,让他了解了学生们的训练内容。
  每周,学生们要用木质弹头的子弹练习打靶,有时还在晚上进行对抗演练,直至一方将另一方完全围困方结束。哪个大队啥时候去打靶,啥时候进行对抗演练,孙景旃都了然于胸。
  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孙景旃共看到14期学员的毕业,目送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学生走出军校,走向与日寇搏杀的抗战一线。
  1939年,他回乡完婚。1940年,他成为国民政府军政部驻豫军粮局嵩县第五仓库的一名保管员,负责十几个仓库的粮食保管工作。然而,当他仔细查看粮库中的几万公斤粮食时发现,之前由于保管不善,部分粮食有腐坏现象。
  后来,当霉变的粮食被发放到守卫黄河河防的战士们手中时,部队的长官十分恼火。迫于压力,军粮局答应为将士们重新换粮。
  “当时,我们一共有15个人负责过秤。打鬼子,还是要大家每个人都真正担负起责任。”孙景旃感慨地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