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发现阳明先生不明不白一处
查看: 796|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现阳明先生不明不白一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0-28 07: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生谓之性”

这个字,孟子与告子辩,孟子本人也有说不明白的地儿

到二程,有些东西变成“不可说”

王阳明好辩,也说不清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3-10-28 07:42 |只看该作者





因为说不清

后起的湘学干脆转个身

走另一个方向

现如今中国教育出些大问题

不能不说

与没有探讨明白这个字关系很深很大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10-28 09:32 |只看该作者




答周道通书



阳明先生的学生周道通写信请教老师程子的一句话:

“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便已不是性。”

这句话很多人不明白。在周道通请教阳明先生之前,有人已经早请教朱晦庵:

“何故不容说?何故不是性?”

晦庵答云:“不容说者,未有性之可言。不是性者,已不能无气质之杂矣。”

周道通学习朱晦庵的回答,不但没有明白程子的原话,对晦庵的回答也是犯糊涂。于是继续请教阳明先生:

“二先生之言皆未能晓,每看书至此,辄为一惑,请问。”


阳明先生回答分成好几个层次:

第一步:

“生之谓性”,“生”字即是“气”字,犹言“气即是性”也。

(这是解释字义)

第二步

气即是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气即是性”,即已落在一边,不是性之本原矣。

(这是解释程子的原话)


第三步

孟子性善,是从本原上说。然性善之端,须在气上始见得。若无气亦无可见矣。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即是气。

(继续引申到孟子的性善)

第四步

程子谓“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亦是为学者各认一边,只得如此说。

(结合孟子的性善论,回头总结程子的话)


第五步

“若见得自性明白时,气即是性,性即是气,原无性气之可分也。”

(这是阳明先生自己的结论。)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0-28 09:34 |只看该作者





阳明先生这个人比较小器。学生问 程子,朱晦庵,阳明先生自始至终不提朱晦庵的一字半句。

阳明先生自己的答案也犯糊涂。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0-28 09:37 |只看该作者




这个教案,挺有意思的

佛者见佛,儒者见儒,道者见道,法者见法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0-28 09:38 |只看该作者





特抄出来,看看有没有誰来辩论一通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0-28 09:49 |只看该作者





程子说,“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便已不是性。”

有人疑问:“何故不容说?何故不是性?”


对这两个疑问,阳明先生回答错误。
明显错误。


钓个鱼

看看@浅浅珍珠蓝  会不会看到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0-28 09:50 |只看该作者






@地雷   君出来走两步呗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0-28 10:51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0-28 09:50
@地雷   君出来走两步呗

还有个叫地雷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0-28 10:54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太深奥了,我学文言文没到这个层次。

生谓之性,我怎么感觉有点哲学意味呢,高隐老师给解释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10-28 11: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和佛性不二一样的道理。
此性估计和佛性一个对象的概念,不可说。说了就不准,不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10-28 11: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真的算不上什么学问,这是死胡同。
其实石头也不可说。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10-28 11: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文字符号的作用就是领悟,说到不可说,都是哲思不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10-28 11: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0-28 07:42
因为说不清

后起的湘学干脆转个身

这个是啥大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10-28 12:08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23-10-28 10:54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太深奥了,我学文言文没到这个层次。

生谓之性,我怎么感觉有点哲学意味呢,高隐老师 ...





这个文字还算浅显,基本上是宋明白话口语。难在有些哲学味儿。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10-28 12:11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3-10-28 11:37
文字符号的作用就是领悟,说到不可说,都是哲思不通的。



回头看看你的11楼:


此性估计和佛性一个对象的概念,不可说。说了就不准,不全。



再看看这楼的说法儿


是不是有些矛盾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10-28 12:15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3-10-28 11:38
这个是啥大问题?




这个问题弄明白

那中国春秋之变,宋明之变,民国之变,就都能一一明白

当今之大变局也了如指掌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10-28 14: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0-28 12:11
回头看看你的11楼:



没有矛盾之处。都是表达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10-28 15:39 |只看该作者
生有两重生,一种是天生,与生俱来的生,另一种是教化而生,这是天生基础上的具有社会属性的生。
是不是两种生的状态,都可以说生谓之性,这是个可以探讨的事。
在我看来,也可以做出两重解释,天生的生谓之性,直指人的内核本性,反映的是人的刚强还是儒弱、大条还是敏锐、蠢笨还是聪慧等等方面的特性。
教化的生谓之性,反映是善于恶、礼貌还是粗鲁、条理还是混乱、公心还是私利、品行的高洁还是污浊等等方面的特性。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10-28 15:49 |只看该作者
有花 发表于 2023-10-28 15:39
生有两重生,一种是天生,与生俱来的生,另一种是教化而生,这是天生基础上的具有社会属性的生。
是不是两 ...





这两个说法儿,在中国古代,一个像告子,一个像荀子~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10-28 15:57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0-28 15:49
这两个说法儿,在中国古代,一个像告子,一个像荀子~

我说一个新的说法。
生谓之性,生就是心生,这是人的专指,人之生的全部,全在一个心活着。这个心是啥样的,就是这个人的本质所在,无论后天还是先天的结果,生谓之性生命的本质所在,就是你的心是怎么想的,就怎么活着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10-28 15:59 |只看该作者
有花 发表于 2023-10-28 15:57
我说一个新的说法。
生谓之性,生就是心生,这是人的专指,人之生的全部,全在一个心活着。这个心是啥样 ...





这个说法儿有些孟子的味儿,没有孟子想的全面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10-28 16:01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0-28 15:59
这个说法儿有些孟子的味儿,没有孟子想的全面

这么说,孟子活的踏实,我比较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10-28 16:03 |只看该作者
有花 发表于 2023-10-28 16:01
这么说,孟子活的踏实,我比较喜欢




他获得比较高蹈务虚

荀子活得踏实,荀子关于 “人性”的看法儿基本上与孟子一致。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10-28 16:06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0-28 16:03
他获得比较高蹈务虚

荀子活得踏实,荀子关于 “人性”的看法儿基本上与孟子一致。

他们几个的书,我基本都没咋看过,所以不太了解他们,我只是凭自己的朴素的想法,去理解这几个字。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10-29 19:28 |只看该作者
生,在先秦古汉语中通“性”。是“性”的通假字。

如: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10-29 22:20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23-10-29 19:28
生,在先秦古汉语中通“性”。是“性”的通假字。

如: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 ...

你说的对,这句话的本意可能正是如此。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3-10-30 07:13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23-10-29 19:28
生,在先秦古汉语中通“性”。是“性”的通假字。

如: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 ...




确实可以是通假字。

不能通假的时候也常见。

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时候通,什么时候不通,怎么确定通还是不通

不能通的时候硬通是不行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10-30 12:54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0-30 07:13
确实可以是通假字。

不能通假的时候也常见。

告子曰:生之谓性也。孟子曰:“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10-30 13:36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23-10-30 12:54
告子曰:生之谓性也。孟子曰:“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 ...




此处不通假,告子为什么还说“生之谓性”呢?

孟子也不是从文字不通假的角度反对告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