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红袖杂谈 明明同学,更严谨一点就好了
查看: 1898|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明同学,更严谨一点就好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6-20 18: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1-6-20 18:28 编辑

明明同学读书笔记,很好,值得学习。只是,或许古文功底欠缺一点,瑕也掩瑜了:

2无为一词,在《道德经》中出现了十多次。例如,第二章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此,圣人排除人为的努力而从事无为的事业,超越一切语言而行不言的教化)。老子这里所说的圣人,不是《论语》中的圣人,而是指悟得了的道家的高人。

这一段文字中至少两处瑕疵。首先,道德经中的圣人专指德位双配者,如明明同学提到的帝尧,相当于后世口中的明君。且看道德经原文,“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显然是指圣明君王之行。再看“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及“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正因为圣人指明君,才以百姓为比对。如果圣人“是指悟得了的道家的高人”,那关百姓何事?

古往今来,正因为腐儒不知“圣人”所真指,也就完全误读了老子真意。比如圣人“行不言之教”,明明同学望文生义成了“超越一切语言而行不言的教化”。众所周知,古来就要求君王慎言。为什么?因为君王出言,即是政令。随便补充一下,关于针对先秦君王之“言”的误解,郭沫若就惹了一个大笑话。《尚书》“高宗谅阴,三年不言”,是说商王高宗继位之后,三年之内没有发布任何政令。郭沫若老先生望文生义,在批驳胡适时说,“健康的人要‘三年不言’,那实在是办不到的事,但在某种病态上是有这个现象的。这种病态,在近代的医学上称之谓‘不言症’。”大佬郭沫若都如此望文生义当成了正解,遑论咱们明明同学?现在我们明白了圣人指圣明君王,也就明白了圣人不行不言之教的真意——圣明君王不以政令形式来施行教化。由此也可知,道德经其实是教人如何做圣明君王之书。

延伸来说,为什么当下很多人反感上头将道德要求政令化?就是因为:处有为之事,行有言之教。违背了无为之治的原则。

6,文子,是老子的学生,他在《通玄真经》中,有过这样的叙述,老子曰: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老子说:所谓无为,并不是引之不来,推之不去,强迫而没有反应,感化而无动于衷,停滞而不流动,持握而不疏散,是说他不把自己的私志参杂在公道之中,不把自己的嗜好、欲望挂在正术之上,遵事物的自然规律做事,根据天生的资质建立功勋,推行自然之趋势,容不得不合理的事情发生),总之,无为,就是遵循事物自身的规律,不做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

明明同学针对文子的解读,又至少错解了两处。首先,望文生义”资“为资质,将“因资而立功”解成“根据天生的资质建立功勋”。2016年4月19日,习大大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引用韩非子之语,“‘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如果按照明明解读,习大大的引用就有问题了:网信起源于西方,我们只是后学者,怎么可能具有天生的资质?其实,因资之因指依靠,因资之资指条件(如《战国策·秦策》“三资者备”)。合起来,因资是指依靠条件,而不是根据资质。习大大引用韩非子之语,是说,根据时机来办事,依靠条件来立功,利用万物的特性而在此基础上获利。简化起来就是一句话:依靠我国已有条件,因势利导,争取网信事业大发展。

其次,关于”曲故“一词,辞典已经明白告诉我们,高诱注“巧诈也”,也就是我们现代常说的投机取巧。
曲故不得容,按照现代语序是“容不得曲故”,表达的真意是无为容不得投机取巧。明明同学解成“容不得不合理的事情发生”,不是望文生义,而是不知所云。这个不知所云,源于明明同学脑子里的知识混乱,完全以儒家的强势思想解读老子的无为思想了。
当然,明明解读的自相矛盾以及南辕北辙,是他的一知半解所造成的一以贯之。明明在前次解读老子之德如是说:


《通玄真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述,文子问德,老子曰:蓄之养之,遂之长之,兼利无得,与天地和,此之谓德(文子向老子问德,老子说:养育万物,遵循自然规律,使万物长成,兼收利益而不加选择,与天地合而为一,这就是德

兼利无得,明明解读成“兼收利益而不加选择”。我很奇怪,明明同学真的看懂了道德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强调的到底是收取利益,还是利他?如果说前面“兼利”一词可能产生异议,那么后面“无得”不是很明显告诉我们,强调的是利他么?有趣的是,明明同学却将“无得”解读成了“不加选择”。真是天晓得。明明同学,请问你这个解读有训诂依据么?

再说“与天地和”,和是和谐,明明居然解读成“与天地合而为一”。难道,就因为“和”与“合”同音,就可以“合而为一”了?

结束语:明明同学,上面不是挑你刺,只是提出问题。希望接下来能看到你更多的读书笔记。祝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1-6-20 18:56 |只看该作者
你胆子真大,不怕明明的全方位自证功?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6-20 19:28 |只看该作者
支持学术探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6-20 19: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手机写字麻烦屏又小,指点明明的责任就交给楼主了。不管理解深浅,我对愿意读书的人都很尊敬。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6-20 21:12 |只看该作者
首先欢迎临窗独饮的点评。但是,对他持有的观点,实在不能苟同。通过他的这个帖子,发现他的阅读水平依然停留在几年前。由于古典文学的基础较差,解读传统文化,尚停留在望文生义、生吞活剥的阶段。

为何没有进步,是因为不虚心,骄傲导致的不求上进。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6-20 21:17 |只看该作者
不过,这次还应该表扬一下临窗先生。不与我为敌了。以前,他说我是他的反向指标,即我说的都是与他相反的。且写专门的帖子对我进行恶骂,言辞不堪入耳。只有一个老流氓才能写出那样的恶毒的文字。

临窗独饮如今是不是改邪归正了,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希望他保持目前的状态,不要粗野,不要炸毛,不要恼羞成怒。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6-20 21:32 |只看该作者
由于临窗独饮没有系统认真地阅读过《通玄真经》,所以,他对圣人的点评很可笑,简直不值一驳。看在他辛辛苦苦写帖子的份上。我还是对他点拨一下。

《通玄真经》共分七章。全文从91个角度论及圣人。

第一章:道原(12处论及圣人)
第二章:精诚(20处论及圣人)
第三章:九守(19处论及圣人)
第四章:符言(10处论及圣人)
第五章:道德(11处论及圣人)
第六章:上德(10处论及圣人)
第七章:微明(9处论及圣人)

希望临窗独饮将《通玄真经》中91处论及圣人的文字,精读10遍之后,再来讨论老子的圣人指的到底是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6-20 21:36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临窗引用了最高领导的话。为了六星论坛的安全,不能深入探讨。见谅。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6-20 21:40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说:“如果圣人“是指悟得了道与德的道家的高人”,那关百姓何事?”

只有傻帽才能提出这么愚蠢的问题。难道临窗心目中的“悟得了道与德的道家的高人“”就应该脱离百姓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6-20 21:47 |只看该作者
仅就这个帖子解读经典的水平,可以判定,他的《论语周裁》一定是一本害人的作品。

南师只敢别裁论语。临窗竟然敢于周裁。敢于正裁论语的人,还没出生呢。临窗就仓促上阵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6-20 21: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知道义工张如如 于 2021-6-20 22:31 编辑

临窗独饮说:“由此也可知,道德经其实是教人如何做圣明君王之书。”

他的这句话从属于初中肄业水平。实在是浅薄无知之语。可见,他根本就没读过道德经。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6-20 21:58 |只看该作者
知道义工张如如 发表于 2021-6-20 21:12
首先欢迎临窗独饮的点评。但是,对他持有的观点,实在不能苟同。通过他的这个帖子,发现他的阅读水平依然停 ...


明明你要谦虚一点。
这种交流和斧正,是很受裨益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6-20 22:01 |只看该作者
知道义工张如如 发表于 2021-6-20 21:32
由于临窗独饮没有系统认真地阅读过《通玄真经》,所以,他对圣人的点评很可笑,简直不值一驳。看在他辛辛苦 ...


明明你针对临窗的解读贴,再写一个反解读贴嘛。

这个贴子,我足足看了半个小时,烧脑。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6-20 22:10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竟然将《道德经》看做君王之书。太太可笑了。

《道德经》中的知足常乐、淡泊名利、节俭是宝,不敢为天下先、民风淳厚、不争而胜、不武不怒、安贫乐道、柔弱处下、大辩若讷、甘居下位等等与历代的君王什么关系,哪一个君王做到了柔弱处下和安贫乐道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6-20 22:13 |只看该作者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1-6-20 22:01
明明你针对临窗的解读贴,再写一个反解读贴嘛。

这个贴子,我足足看了半个小时,烧脑。


他的帖子太烂,不值得我反解读。几乎都是谬论。他根本就不懂道德经。

如果道德经是微积分,临窗独饮只会珠心算。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6-20 22:21 |只看该作者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1-6-20 21:58
明明你要谦虚一点。
这种交流和斧正,是很受裨益的。


他把道德经看做“教人如何做圣明君王之书”,怎么和他交流?他不懂装懂,胡说八道!道德经竟然成了君王的书。蠢!

我知道你色妞是临窗的粉丝。不过,我提醒你,别被他带到沟里头。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6-20 22:26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卖弄佛学,自称修的是情宗,是属于假佛学,曾经被我拍过多次,如今又卖弄道学,也是一个笑柄。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6-20 22:33 |只看该作者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1-6-20 22:01
明明你针对临窗的解读贴,再写一个反解读贴嘛。

这个贴子,我足足看了半个小时,烧脑。


临窗独饮说:“道德经其实是教人如何做圣明君王之书”,你说怎么反驳?只能回复他一句“你无知”!

色妞,你难道赞同临窗的这句话?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6-20 22:36 |只看该作者
当初,临窗独饮走到是假佛学的路。如今,又走假道学的路,醒醒吧,不要骗人骗己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6-20 23:05 |只看该作者
明明同学晚上好!看明明同学顶了十来贴,我很纳闷:明明同学不是一贯长于一一批驳吗?为何对于我主贴的六个问题,不是一一批驳,反而避而不驳,而是专注埋头给我造帽子呢?或许我主贴不清晰,现在罗列后四个问题(关于道德经里的圣人指向,我有空了再开帖展开),恭请明明同学一一批驳为盼:

首先,关于“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一句,明明同学解释为”遵事物的自然规律做事,根据天生的资质建立功勋,推行自然之趋势,容不得不合理的事情发生“。两个问题,一请提供解”因资“为”根据天生的资质“的训诂依据,二请提供解”曲故“为”不合理的事情“的训诂依据。

其次,关于”蓄之养之,遂之长之,兼利无得,与天地和,此之谓德“一句,明明同学解释为”养育万物,遵循自然规律,使万物长成,兼收利益而不加选择,与天地合而为一,这就是德。“也是两个问题,一请提供解”无得“为”不加选择“的训诂依据,二请提供解”和“为”合而为一“的训诂依据。

明明同学,大学问版主说了,咱们是学术交流。如果阁下不心虚,咱们不打嘴炮,不造帽子,而是纯粹辩论,可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1-6-20 23: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1-6-20 23:39 编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要求明明同学不造帽子只辩驳,我自己首先得做到,因此下面就明明同学的跟帖而反驳。明明同学如果不接受,希望明明同学给于反反驳。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1-6-20 23:25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1-6-20 23:05
明明同学晚上好!看明明同学顶了十来贴,我很纳闷:明明同学不是一贯长于一一批驳吗?为何对于我主贴的六个 ...


你都将《道德经》看做帝王之术了,已经荒谬之极。怎么与你交流?你先纠正自己的错误,好好反省。再去精读《通玄真经》的91处论及圣人的文字,再来与我讨论老子说的圣人究竟是指什么,否则,你没资格。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1-6-20 23:27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1-6-20 23:1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要求明明同学不造帽子只辩驳,我自己首先得做到,因此下面就明明同学的跟帖而反驳 ...


我不会跟着你的节奏走,虽然你是临谋略。你的谋略在我这里不好使。

地球是圆的。你偏说是方的,且认定天圆地方。我怎么反驳你。难道让我领着你绕地球一周?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1-6-20 23:30 |只看该作者
道德经不是帝王之术,这是常识。用得着我反驳?我只告诉你,你违背了常识,就够了。

你让我解释为什么道德经不是帝王之术?我才不上你的当呢。

你对道德经的解读,已经成为六星论坛的一个笑柄。这个笑柄将与你形影相随。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1-6-20 23:34 |只看该作者
知道义工张如如 发表于 2021-6-20 21:32
由于临窗独饮没有系统认真地阅读过《通玄真经》,所以,他对圣人的点评很可笑,简直不值一驳。看在他辛辛苦 ...

明明说:希望临窗独饮将《通玄真经》中91处论及圣人的文字,精读10遍之后,再来讨论老子的圣人指的到底是什么。

临窗答:明明同学看帖子太潦草了。且看主贴原话,”道德经中的圣人专指德位双配者,如明明同学提到的帝尧,相当于后世口中的明君。“显然,临窗论圣人,是专指”道德经中的圣人“,明明同学却要求临窗去精读《通玄真经》论及圣人的文字,不知是顾左右而言他,还是明晃晃的移天换日之路数?


当然,按照明明同学之糊涂读书法,未必真知二者之区别。用明明同学的话说,”我还是对他点拨一下“:


首先,圣人一词的含义,在先秦语境中有变迁。在孔子之前,圣人专指圣明君王,孔子之后,有时仍指圣明君王,有时泛指道德至善者。《道德经》未必是老子亲书,或有可能是战国作品,但其语境是按照老子时代的语境,所以圣人一词仍是专指德位双配的圣明君王。《通玄真经》是战国作品,圣人所指向已经模糊。


其次,也是众所周知,《道德经》是原经,《通玄真经》是依据《道德经》所作的传,已经经过再加工。正如一部经书《春秋》,为其作传的有三部,分别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史称“春秋三传”,三种不同理解,三种不同价值取向。所以,《通玄真经》的理解,未必完全是《道德经》的本义。明明同学以《通玄真经》的定义去确定《道德经》真义,不是让儿子给父亲取名吗?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1-6-20 23:38 |只看该作者
知道义工张如如 发表于 2021-6-20 22:10
临窗独饮竟然将《道德经》看做君王之书。太太可笑了。

《道德经》中的知足常乐、淡泊名利、节俭是宝,不 ...

这又是一个本末倒置。

明明说:《道德经》中的知足常乐、淡泊名利、节俭是宝,不敢为天下先、民风淳厚、不争而胜、不武不怒、安贫乐道、柔弱处下、大辩若讷、甘居下位等等与历代的君王什么关系,哪一个君王做到了柔弱处下和安贫乐道了?


临窗问:明明同学教导首版大人,一定要做到无为而治。但结果是没有任何一任的首版大人做到无为而治,就等无为而治不是针对首版的要求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1-6-20 23:3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你连道德经与通玄真经的真伪都怀疑,还怎么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1-6-20 23:41 |只看该作者
知道义工张如如 发表于 2021-6-20 23:39
你连道德经与通玄真经的真伪都怀疑,还怎么讨论。

明明同学,训诂是讨论古典的基础,你不否认吧?我主贴中有四个问题是关于训诂。如果你连训诂都不过关,如何谈论经典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1-6-20 23: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的立论都是建立在道德经与通玄真经都是确有其著作的基础上的。

等你搞清了真伪,再来讨论吧。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1-6-20 23:43 |只看该作者
高隐 发表于 2021-6-20 23:38
楼主太抬举一个纯蠢货了。

高隐兄好,抬举别人就是抬举自己,我是在沾明明同学的光呢,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