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交流】合唱队
查看: 19800|回复: 1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合唱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9-29 12: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暮雪 于 2012-10-3 08:39 编辑

  
  最不容易出现什么新鲜事情的地方,其实也是可以出现一些事情的。比如这家小单位平静的运作中就有了一个新的活跃因素。有关科室收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为了庆祝历史上某个重要事件,要进行全系统的歌唱比赛。要求下属单位组织参赛,不得有误,否则将受到处罚。其实通知就可以了,下级单位如何会对上级部门采取对抗的行为,即使有,也未必会有回应。好像如此的通知,更具有郑重的意味和强硬的力度。接到通知的小干事立即向顶头上司汇报。顶头上司一听,这事得及时向上报告,就赶紧关闭了正在激战的网上游戏,行军速度奔赴主要领导的办公室。主要领导笑意盈盈,手里握着清香飘逸的茶杯,听完汇报后表态说:好,开会研究研究,定定人吧。各科室都在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有条不紊地工作。科室的领导满面笑容或口气严肃地对具体人员说了,要抽出人员参加单位组织的合唱队。不要怕麻烦,听说还有好处,可能有什么奖,要尽量不影响工作,抽调出来人,尽量快地把名单报上去。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工作,是该忙的不忙,不该忙的找不到在哪里忙。或许在哪间小黑屋里打牌,或者在哪间房里喝酒,更有吓人的正在进行刺激的婚外恋。反正不能告诉你是谁吧,再说当事人也没动离婚的心思呢。

  人员名单很快报上去了。小干事一统计,发现男女老少都有。单位中公认的几个喜好文艺的分子自然网络其中。这个也比较重要,因为有时候会出现高手不愿意参与相关业务的行为,就像书法高手不参加的比赛,就几个领导和退休人员参与的书法展览,实在是提不起水准和质量。因为这一次领导的口气和态度,恰好符合了尊重人的起码标准,又遇到了高手的心情也不错,没有闹自己认为可以闹的别扭和个性,因此都网络其中。领导要求的党政工团都有名额,也已经体现出来了。不足四百人的小单位凑出了三十人。老的孙子都上学了,小的还没有瞅准恋爱对象,中年人感到人正在最好的年头,做这样的事情自然不在话下。根据要求需要演出服装,也已经专门派出人员去订做或购买,总之在演出前一定要做好。小干事把有关准备工作记在本子上,感觉不会出什么错挨领导的熊了。

  按照常规,要开个会。会议由负责组织合唱队的领导主持,单位领导到席。由于一时没调开班,有两三个人没到会,这引起了单位重视,领导说话的口气里就有了威严的味道和气力,面色也有着庄严的意味和谆谆教导的风度。要求尽量保证人员参加,由具体科室负责人做好这项工作。会议明确了任务,并对具体细节进行了安排。约定好每天上班抽出两个小时专门练歌,并要求点名,缺勤人员按旷班算。因为本来以为单位人才缺乏,不去算了。既然上级要求必须去,就要当回事做,做就要做好,大家有没有信心,有!

  有了信心的人们,虽然很少或从来没有参加过唱歌比赛,但都投入了平时容易看出的激情。好几个汉子有了展示自己平时在家卡拉OK水平的机会,因此兴奋。好几个天生不爱唱歌的女中层领导,虽然觉得歌唱得比不上专业或业余的歌手,但总觉得比起上级布置的开会、打扫卫生之类的工作要轻松一些,不就是唱唱歌吗,人多势众,随大流,几分钟的事儿,打心里也没有什么思想压力,还觉得一个多星期的练习时间,倒还可以好好歇上一阵,因此愉快。

  根据比赛要求集思广益,最后领导拍板演唱两首著名的歌曲。一首是激励人们斗志的歌曲,另一首是显示青春学子奔放情怀的歌曲。歌曲选定之后,大家就主动不再唱别的歌曲了,省得白费劲。经常唱歌的几位一看是两首熟歌,都显出了从容。另外的人则不免有些不轻松,虽说也能哼几下,但毕竟词记不全,调也不是能唱准。针对这种情况,领导及时下达打印词谱的任务,人手一份。打印室小姐由于工作紧张,一不小心还打出了别的字,因为赶任务,也没注意就打印下发了。发到人们手里以后,一开始还没在意,唱歌时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仔细一听原来人们的唱词不一。发现者及时汇报,领导则让同志们迅速纠正过来,免得唱顺了嘴改不过来。并对个别同志的认真负责给予肯定,弄得个别同志还不好意思,脸偷偷地红。

  由于单位的乐器家底还是前些年遗留下来的大鼓、锣、一只破手风琴和五音不全的一架风琴不能指望,演奏人员也不整齐,要请专人估计经费无从调拨,所以不如用伴奏带。突击派人去城市的音像店购买,也许是有人捷足先登,也许这个城市的音像店根本不卖这类制品,颇让兴冲冲而去的人灰心丧气。看到这种情况,领导想起来多年前的一个外单位里的一个熟人,听说他们所在的单位里演唱过这首歌使用过伴奏带,心里就有了主意。下班后就赶紧翻电话本,找到了那位久不见的熟人,一打听,说是可以找到,就是伴奏带质量一般,说想用来拿就是。领导一听,立刻骑车去了,还顺便带了两瓶酒。揣着揣进衣服口袋里伴奏带,熟人说不用还了。看着老友带来的酒,双方都感到了高兴,还喝了起来,闹到了很晚。第二天到排练的场地一放,效果不是太好,但是比没有伴奏时的效果还是要好了许多。有了对比的新鲜之感,队员们都感到了演唱的新意,领导一时也流露出了满意的情绪。

  软件硬件齐备。排练场就设在台球室。台球室是单位里热闹的去处。平时男女老少都爱来此,可跳舞、可打台球。可惜台球损伤太快,因为打不顺手的人爱用发火来平衡心理。相对偏僻的地方是平房,把台球桌往墙角一推,地方就空出来了。再大声唱也影响不了别人。若是在办公楼会议室里练习,则响声回荡,不利于别人工作。只是台球室采光不佳,灯光也暗,白天就像傍晚。一伙人往小屋里一扎,两三排摆开,黑压压一片,门一关上,犹如要采取行动的特种部队。他们的举动吸引来了闲来无事整天热衷玩耍的孩子,他们探头探脑欲探个究竟,小孩子的举动自然也牵扯到了他们的母亲和阿姨,也跟着凑热闹乘机观赏,一时间排练场人气旺盛。屋里的人学会了歌曲的唱法后,就开始大眼瞪小眼,大口对小口的反复练习。集体卡拉OK,效果果然OK。平时没有机会卡拉的老同志,不在老伴和小辈的身边,心情放松,气血贲张,局部皮肤红紫,再现当年的斗志昂扬,风发意气,与此时的老当益壮融会得以相得益彰。中年女同志,抛开家务和业务的牵挂,把平时哼小调的功夫张扬成轰轰烈烈的新境界,并客观上把雄赳赳的气氛演变得缓冲和优美,阴柔与富有层次。小伙子小姑娘们,虽然常常独自唱各种流行歌曲,但是对这种集体唱法颇感新鲜,尽管有几许瞧不起其他队友的意思,仍热情有加,把自己的一份力量汇入其中,成为不可缺少的最富有含金量的声部。两首曲子唱过来唱过去,人们感觉越来越熟悉。

  经过练习,人们也发现了新问题。有的队员有跑调的现象发生,抽出单练,果然跑调。为了纠正这一问题,采取了你帮我我帮你、互相纠正、比学赶帮超的小举措,在小范围内推广。还有就是,在演唱的时候,大伙老感到有比较刺耳的声音和大伙的声音老合不起来,经过大伙和指挥的仔细甄别,发现一个身居主任的年富力强的比较身材厚实的人发出的,对领导需要有些尊重,把他退出合唱队伍不太合适,换一个人也不舒服,因此果断决定,可以让他假唱,就是可以只张嘴,不发声。可以轻轻唱,不需要纵情和发力。有的人在舞台上唱,是有实力没有把握和效果,对于这只小队伍来说,是没有实力没有把握。可见都有原因,都有理由。如此消除了一些弊端和不足之处,效果还不错,但是从根本上改变,大伙则信心不足。本想采取轮唱多声部演唱等手法,经过慎重考虑,领导说暂不宜采用。为了改善歌唱效果,加大水平提高的力度,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大家放开喉咙唱,要针对歌曲表现出的内容,把对人民的爱和对于敌人的恨用气势表达出来;能够消除队员的害羞心理,充分调动情感的表现。要求队员们紧紧地站在一起,这样也有利于加大声音。

  队员们排列紧密地看着指挥投入训练。指挥年老体弱,动作优柔有余力量不足。经过有关人员酝酿,决定推举一个经常练杠铃热健美的壮小伙当指挥,一举手一晃胳膊都显出力拔千钧的气势,很能表现歌曲的昂扬和激烈。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上报给了上级。新推出的指挥干净利索,果然使排练效果有了新的改观。时间一天天接近比赛,天气也越来越热。合唱队抓紧时间练习,雷打不动。谁要是来晚了,大家都用眼睛看他(她)。队员们容不得还没比赛,有人就不自觉的现象发生。队员们在练习中对跑调、抢拍现象一抓住不放,反复练习,使劲纠正。大伙把耳朵支起来,看看谁还唱得不准,因此都越来越自觉唱准。指挥让队员眼睛盯住他的手势,耳朵听准伴奏,大伙都牢记着。

  因为人数比较单薄,领导还准备加入一些花哨的动作,比如加进去扇子,每人双手握着扇子,在歌声的某一小节的开始进行动作,来加强演唱的表演性和活泼性,但是效果不是太好,和演唱的歌曲的风格和内涵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一些人老演不齐,想想万一有人表演不齐,可能还不如不加动作。还有的队员提议每人配备一把战刀,放在最后时候一齐亮相,可能也有震撼力,但是比划了许多次,也不是多么理想,因此也被取消。舞美设计人员的缺损,无疑也让队伍更加趋向简洁和质朴的风格和意愿,只是有的是主动,有的的被动。回到力所能及和比较顺手的境地,无疑是最好的。因此取消了许多另外的包袱和花样,让队员们回到歌曲演唱的本身。队员们当然感到了有利之处和舒服所在。

  不利的因素越来越少了,领导对辛勤努力的队员们及时提出表扬,并派专人提来开水,调来电扇,对患病的队员予以关怀,使队员们感到了任务的重要和光荣。领导嘱咐说,有经验的唱得好的要大声些带动唱得稍微不好的,唱得不好的要向唱得好的看齐,加把劲获奖,大家一块高兴。

  在最后一次练习中,指挥说现在就是现场演出了,咱要争取一次过关。人们也在领导的关注和自身的严格要求下,争取练习好最后一次,看看到底能唱到多好的程度。当指挥做完那个大伙都知道的结束动作,大伙也喊完那个饱含力量和情感的口号时,都感到意犹未尽,感觉特别好。指挥满意地说,别的单位我都调查过了。咱们现在的水平,得第一咱说不准,这第二名是没跑了。说得大伙都乐了。

  比赛如期举行。一干人马汇集会场一角,按要求全部都配上了演出服。男队员白衬衣红领带浅灰裤,女队员红上衣黑短裙。大伙互相看看,都觉得挺精神和特别。会场外边场地上云集了不少单位的演出队伍,穿着打扮和装备基本上代表了各自单位的效益和规模,有一百人的队伍、有自己配备庞大乐队的单位,而这支仅三十人的队伍,显得格外不显眼,象支大部队中的小分队。相互不同的队伍间,就有了比较、感喟、羡慕和气愤。时间不等人,队员们按要求及时化妆,把眉毛涂黑、腮唇抹红。女队员们及时做了那些不在行的汉子们的化妆师。老同志也主动伸出老脸让小女子描眉涂粉。看着别的队伍还要吹号拉琴大箱子小行李地准备着,感觉到自己的队伍清爽又轻松。

  比赛现场万头攒动,观众席座无虚席。领导席上也茶杯矿泉水满桌,人员齐全。各单位的照相记者鱼贯而入,宣传标语独特而普遍,好多没有位置的队伍干脆坐在了地板上。各种风扇空调全部打开,气氛相当热烈。比赛开始后,队员们按照要求进入了后台,听到前台的队伍大展歌喉,与乐器声形成轰天动地的动静感到了空气的震颤。想想下一个就要轮到自己的队伍了,互相看看仿佛都有点陌生。一声呼号,队员们齐向后转,经过后台帷幕,走上台来。满眼的观众就出现在了眼前。看电视看别人演出惯了,现在是满眼的观众看自己,就觉得浑身都不自在,但来不及顺过劲儿来,就得先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几排木凳上小心翼翼地站好队形。报幕的俊男靓女上台报幕了,报上演出的单位名称和曲名,还有指挥的名字。指挥一听不是自己的名字,就看已当队员的领导的眼色,领导点点头意思是说别在意,就这样吧。指挥心里想不是改过名字报上去了吗?不知哪里出了错?唉,算了,将错就错吧。指挥稳定心神,很机警礼貌地来到台前,一个深深的鞠躬,代表了全队人员的心意。然后转过身来,点头示意放伴奏乐,眼光然后盯紧了队员。空气显示出了凝重。伴奏乐终于响起来了,队员们在指挥的手势下开始了演唱。首先感到了伴奏的音乐几乎听不到,其次看到了指挥急躁的表情和小声却清晰的声音:慢一点慢一点。原来抢拍的声音出现了。并且越来越严重,指挥已无法驾驭这辆失控的马车。清醒的队员想拉慢节奏也是徒劳,一些队员基本上是以一种加速度唱,越唱越快,快速地奔向那个休止符。路程的固定,时间因为速度的突增而显得富余。队员们在没词可唱的时候终于平静,犹如大车栽入了深水。可怕的静,然后人们听到了姗姗来迟、不紧不慢的伴奏音乐在按部就班地走着它的路程,然后也停了下来。静,可怕的静,短短的瞬间犹如几年。然后是大响大动,观众们犹如听了一个大笑话,哄堂大笑,掌声、跺脚、口哨,灌满了队员的耳朵。队员们在其后的一首歌里,如同落榜生般的唱完了那首有书卷气的歌曲,然后下来找到出口,也无心看别人的演出了。领导说,大家不要泄气,还有弃权不唱的单位,我们垫不了底。得金牌不指望了,得个银牌还可以争取的嘛。

  过了很长时间,在小单位里工作的人们就淡忘了这件事,包括那些劳苦功高的合唱队员,也重新平静在他们的工作生活的运作里了。最不容易出现什么新鲜事情的地方,当然也是可以不出现一些事情的。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9-29 12:27 |只看该作者
习作一个,润色了一下,发在散文小说版,以示热心参与。顺祝阅读愉快,提出意见者更令作者开心。顺祝阅读者们节日阖家幸福!{:soso_e160:}{:soso_e163:}{:soso_e189:}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9-29 15:29 |只看该作者
夏日清风 发表于 2012-9-29 12:27
习作一个,润色了一下,发在散文小说版,以示热心参与。顺祝阅读愉快,提出意见者更令作者开心。顺祝阅读者 ...

谢谢清风的支持,节日快乐!{: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9-29 15:32 |只看该作者
这篇小说有意思,着力点只是一个小单位,不是某一个人,是一群集体素描,一群男女的集体演唱比赛所折射出的芸芸众生。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9-29 15:51 |只看该作者
歌咏比赛,一个小事件,作者却用如此详尽的笔墨从头写到尾,结果还是砸锅了。暗讽一些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以及能力的考量。尤其失败之后的阿Q精神,让人不寒而栗。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9-29 22:34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小说语言,让人很难有读下去的欲望。
平直的,像是一个人一直在吼叫,吼叫的语言就是反反复复的。看的人心里急躁躁的。
得罪!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9-29 22:36 |只看该作者
夏日清风 发表于 2012-9-29 12:27
习作一个,润色了一下,发在散文小说版,以示热心参与。顺祝阅读愉快,提出意见者更令作者开心。顺祝阅读者 ...

谢谢你的热心参与哦。。
也祝你节日愉快~~{:soso_e177:}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9-29 23:43 |只看该作者
千面人 发表于 2012-9-29 22:34
这样的小说语言,让人很难有读下去的欲望。
平直的,像是一个人一直在吼叫,吼叫的语言就是反反复复的。看 ...

读者总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读,作者只为喜欢的人写作。我倒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浮躁的感受,当然也是我的个人感受。问好{: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9-29 23:44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2-9-29 15:29
谢谢清风的支持,节日快乐!

顺祝雪版快乐。问好{: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9-29 23:44 |只看该作者
素颜 发表于 2012-9-29 22:36
谢谢你的热心参与哦。。
也祝你节日愉快~~

谢谢素版的回帖关注,问好{:soso_e160:}{: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9-29 23:47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2-9-29 15:32
这篇小说有意思,着力点只是一个小单位,不是某一个人,是一群集体素描,一群男女的集体演唱比赛所折射出的 ...

没多少信心的的草稿,一些朋友都读出了笑声。感到了快乐。的确在写一个群体,以及凡人小事相对集中的事件。{: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9-29 23:51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2-9-29 15:51
歌咏比赛,一个小事件,作者却用如此详尽的笔墨从头写到尾,结果还是砸锅了。暗讽一些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以 ...

谢谢离版的认真感受和体会。问好{:soso_e160:}{: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9-30 00:28 |只看该作者
问好清风兄,双节快乐!{:soso_e121:}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9-30 08:57 |只看该作者
夏日清风 发表于 2012-9-29 23:43
读者总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读,作者只为喜欢的人写作。我倒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浮躁的感受,当然也是我 ...

是得,你说的不错。我不清楚有多少人很有耐心的看完了你这篇文,这是个快餐的年代,阅读更多的为了寻求是宁静或者是消磨时间,读文的时候,突然一下子就有了急躁的感觉,这是我在多年的阅读生涯中没有的。所以,我说了我自己的感受。作者大可不必为此上火,你写给你喜欢的,看当然也是看喜欢的。只是无意冒昧得罪,还请谅解。下次注意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9-30 09:30 |只看该作者
嗯。倒是没有你说的上火现象。快餐时代,吃点就走,不知道接着忙乎什么的人多了去了。很多人没有心情读长篇或者看剧集,都是自然现象。区区几千字,写得很快意。管谁看不看的,只是看了,作者就会愉快,并且有时候不知道谁都看过了。你是一个说真话的人,喜欢如此的做派。我也非常喜欢读书,也盼望多多指点{: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9-30 09:3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节日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9-30 11:10 |只看该作者
般若山人 发表于 2012-9-30 09:39
节日快乐

顺祝般版节日快乐{:soso_e157:}{: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10-1 06:37 |只看该作者
夏日清风 发表于 2012-9-30 11:10
顺祝般版节日快乐

{:soso_e163:}同乐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10-1 22:53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字被一个国家级刊物采用,我也觉得意外。还有人喜欢看这个啊?{:soso_e140:}{:soso_e122:}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10-1 23:16 |只看该作者
夏日清风 发表于 2012-10-1 22:53
这篇文字被一个国家级刊物采用,我也觉得意外。还有人喜欢看这个啊?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文件。注意,还有国家级重点刊物、SCI等刊物级别更高,不要与国家级期刊混淆。

清风,这种刊物的级别是很高的,它是可以做为职称评定条件的,相对的它的要求也很高。如果要往这类刊物上发表文章不仅仅是要文字理论的,所以,它能被采用真的是可喜可贺。

恭喜!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10-2 10:28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2-10-1 23:16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 ...

谢谢离版的热心解释。那本杂志是中国煤炭文联主办的刊物。打着中国字样,所以我感觉就是国家级了,问相关领导也这样解释的,不一定就是正规意义上的国家级刊物。和专业论文还是有区别的,评定职称在基层比较乱,有些中国打头字样的刊物发表的论文,还有按省级刊物标准量化分数的。有的省级刊物,在一些专家眼里,又有着国家级的分量。看过一些文件,有这方面的规定,不过文学作品要求多少多少万的数字限定,看着眼晕{:soso_e160:}{: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10-3 06:56 |只看该作者
夏日清风 发表于 2012-10-1 22:53
这篇文字被一个国家级刊物采用,我也觉得意外。还有人喜欢看这个啊?

千人眼拙,恭喜清风小说入选国家级期刊。羡慕中。
但是据我所知,就小说而言,《人民文学》《十月》,小小说的权威《小小说选刊》《百花园》,都没有称之为国家级的,我到最多听说的是权威二字。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谅解。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10-3 07:01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2-10-2 17:41
读过。。看到了千人不同的看法,也来捯饬几句。

文字被人阅读,是一种快乐。特别是内行一点的,更是诚惶诚恐,想得到表扬,也盼望批评{: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10-3 07:02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2-10-2 17:50
小说的中心,主题集中,围绕一个小小的事件展开。
叙述不疾不徐,颇见功力。
平常的事件,一直迂回着,显 ...

都是好话和鼓励,温暖。{:soso_e160:}{: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10-3 07:03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2-10-2 17:57
和千人商榷一下:反复和平实是小说写作的基本功底。记得以前看江苏作家范小青的小说,就是这样的范儿,略嫌 ...

喜欢阿诚的文字呢。都人精了,语言了得。{: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10-3 07:05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2-10-2 18:00
这篇小说的缺点也显而易见,语言的把握上,心里描写的笼统,缺少主角的……就像题目《合唱团》。
有点大锅 ...

一种随心所欲的写,主要是写这个事件,以及围绕着这件事情的人们的众生相吧。说得准确,人人有份,大锅均摊。{:soso_e160:}{: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10-3 07:13 |只看该作者
千面人 发表于 2012-10-3 06:56
千人眼拙,恭喜清风小说入选国家级期刊。羡慕中。
但是据我所知,就小说而言,《人民文学》《十月》,小 ...

呵呵,我有点吹牛的成分在里面。单位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年度可能会有什么奖励,针对发表文字的事情。系统内部发表作品的是一个档次,依次为市级、省级、国家级,级别不同,量化分数不同,根据分数有不同的奖励。一篇所谓的国家级,就可以顶几个其它级别的了。你说的几个刊物,感觉都属于国家级的了。{: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10-3 07:18 |只看该作者
桂子 发表于 2012-10-2 17:57
和千人商榷一下:反复和平实是小说写作的基本功底。记得以前看江苏作家范小青的小说,就是这样的范儿,略嫌 ...

桂子姐,其实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写作技法,自然就出现了不同的文儿。也因此造就了不同的读者群儿。
老早些看过范小青的什么风流记,名字忘了,但是当时真的是冲着风流二字去的,急哄哄的翻啊翻,但是有些失望,于是扔了,没有喜欢的。阿城的《棋王》都是看过,看完之后的感觉是:神仙啊,这么写字?太绝了。于是觉得写字的人真牛。
小说写作的基本功底是反复,平实。这个我赞成。
但是大抵也注意到了,在这个基本的应用,多用在超过万把字以上的文章里,尤其是中篇居多,一个不超过六千字的文里,反复的絮叨一个东西,我觉得不是什么好现象。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10-3 07:19 |只看该作者
千面人 发表于 2012-10-3 06:56
千人眼拙,恭喜清风小说入选国家级期刊。羡慕中。
但是据我所知,就小说而言,《人民文学》《十月》,小 ...

我更喜欢看《收获》《当代》这两种杂志。逮住就买,收集较全。{: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10-3 07:23 |只看该作者
千面人 发表于 2012-10-3 07:18
桂子姐,其实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写作技法,自然就出现了不同的文儿。也因此造就了不同的读者群儿。
老早 ...


《棋王》里最令人感到好玩的地方之一,就是对于吃和挨饿的表达。怎么会有那么切入的感触的呢?围绕着下棋表现的饿和拼命,甚至比下棋本身还令人牵肠挂肚。{: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