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76|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12-4 16: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退休民工 于 2022-12-4 16:32 编辑


我一直认为,只有寻常的东西,才是最妥帖温暖,也是最生动持久的。就如寻常的屋舍院落,杯盏茶饭,寻常的朝耕暮歇,晚来一杯饮,以及寻常百姓家檐前飞燕,庭后落花。那些看似简单粗糙毫无可雕琢之处,却因最接近自然,最深入生活而别有滋味。我贪恋寻常的花草树木,寻常的故事和每一个寻常的日月。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任由内心的温暖美好浸润每一个寻常画面,心境越来越清澈从容。

前段时间,正值晚稻秋收时节,友人白桦姐发朋友圈说,从小受父母的庇护,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却只知读书,鲜少参与农活,今年从城市回归农村,终于让她实现了拾稻穂的梦想。看着白桦姐的朋友圈,不禁怔了半响。就这么一件看似稀疏平常且不正经的农活,却成了她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我留言说,这事我干过,捡回家,晒干,然后用连枷敲打脱粒。老邓笑言,你只是停留在书面,而白桦姐是实干。

捡稻穂这农活,我是正儿八经的干过。在那贫困的年岁,作为农村出生的娃,总有干不完力所能及的农活,捡稻穂这事儿,压根就不算正事,只有闲来无事的时候才能去,基本上都是已经上学了读书的娃。当然也不排除打着捡稻穂的幌子去疯野一翻。犹记得那个时候,每到插秧割稻谷摘山茶子等农忙时节,学校都会放一个星期左右的假,美其名曰:农忙假。类似于勤工俭学,假期结束后,交纳一定数量的稻谷山茶子,而这些物质却都填了学校老师的口腹。

同样出生农村,且年长我许多的白桦姐,应该是幸福的,可于我而言,她缺失了一个童年。而由捡稻穂,又让我联想到那消失的农具:连枷。连枷,我曾见过,也用过,当然用过的频率很低很低。这件过去普通常见的农具,如今早已淡出了人的视线,别说年轻人,很多中年人都未必认识。记得以前好友不通兄发文说起过连枷,要不还真将这件农具给淡忘了。

连枷,分上下两截,上截是小木棍,下截以小竹子或者竹片等厚重物拼接而成,中间用麻绳连接,麻绳耐用,不易断。打连枷,在过去是农村的一项重要农活,尤其是在山区,像我们非山区的,干农作物不多,连枷也就成了少见物,大多数用洗衣棒,木棍,扫把等代替。连枷往往是跟簸箕,筛箩循环使用。每逢夏收秋收农忙时节,田间地头的黄豆绿豆芝麻油菜稻穂等带壳农作物渐次成熟。收割回来,在晒谷场晒干,得用连枷将果实从果壳分离出来。打连枷,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需要巧力。手握连枷上截,往晒干的农作物上用力一甩,啪的一声,豆子芝麻往外蹦,连枷声声脱粒忙,一甩一甩,很有节奏感。

如今传统的农业模式和操作方式,随着刀耕火种的农用工具的慢慢消失,原来打连枷的“啪啪”声的场景,已经早已被人淡忘,可它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12-4 16:33 |只看该作者
六星那破系统,想传几张图,说太大了,上不了,懒得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2-4 16:35 |只看该作者
这段时间尽给闲田做贡献了,你们再不出来我就闭坛了,信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12-4 16:35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江小蝶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12-4 16:37 |只看该作者
又@失败了?啊呸。。。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2-4 17:14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2-12-4 16:37
又@失败了?啊呸。。。

失败了吗?那我咋看见消息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12-4 17:14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们这边有啊!叫:连盖。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12-4 17:16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白生活在农村很久,缺失很多农田记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12-4 17:22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2-12-4 16:33
六星那破系统,想传几张图,说太大了,上不了,懒得弄了。

先把图片发微信后再保存到图片发论坛畅通无阻,这过程就叫压缩文件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12-4 17:2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12-4 17:23 |只看该作者

我替你艾特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12-4 17:27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2-12-4 17:14
失败了吗?那我咋看见消息的?

这么说变色也可以?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12-4 17:28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六星过份了,咱好歹也注册了10年了,为啥就不给我变个色?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12-4 17:29 |只看该作者

哈哈,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12-4 17:31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2-12-4 17:14
这个,我们这边有啊!叫:连盖。

我记得我们那好叫ga  li(谐音)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12-4 17:31 |只看该作者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22-12-4 17:22
先把图片发微信后再保存到图片发论坛畅通无阻,这过程就叫压缩文件

是不点原图发到微信,还是说文件太大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12-4 17:32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2-12-4 17:16
我也是,白生活在农村很久,缺失很多农田记忆。。。。

是吧,我好像记得是去年,不通发过这个。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12-4 17:35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2-12-4 17:27
这么说变色也可以?

反正你好几次艾特我,都没变色,但我能收到信息。不晓得咋回事。。。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12-4 17:36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2-12-4 17:31
我记得我们那好叫ga  li(谐音)

这名字好难听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12-4 17:42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2-12-4 17:35
反正你好几次艾特我,都没变色,但我能收到信息。不晓得咋回事。。。

艾特10次,发现有9次半不变色,六星尽欺负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12-4 17:43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2-12-4 17:36
这名字好难听啊!

难听吗?{:4_133:}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12-4 17:48 |只看该作者
退休民工 发表于 2022-12-4 17:31
是不点原图发到微信,还是说文件太大

发到微信的图片你点击保存,再把保存的图片发论坛。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12-4 18:09 |只看该作者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22-12-4 17:48
发到微信的图片你点击保存,再把保存的图片发论坛。

我知道,发到微信保存还是说文件太大,发不上来,要重新压缩,不想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12-5 01:25 |只看该作者
记得周不通写过
可是还是想象不出来怎么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12-5 08:56 |只看该作者
我真没见过这个工具。
我小时候家家户户是用牛拉着一个圆石头给麦穗脱粒,那东西叫碌住,不知道那俩字咋写,音译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12-5 09:21 |只看该作者
  连枷我见过,抡起来打场用的,好象是打豆荚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12-5 16:57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2-12-4 17:16
我也是,白生活在农村很久,缺失很多农田记忆。。。。

你个没童年的,以后别现世了。{:4_134:}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12-5 16:58 |只看该作者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22-12-5 01:25
记得周不通写过
可是还是想象不出来怎么用

两手握把柄用力甩。。。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12-5 17:00 |只看该作者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22-12-5 08:56
我真没见过这个工具。
我小时候家家户户是用牛拉着一个圆石头给麦穗脱粒,那东西叫碌住,不知道那俩字咋写 ...

有一种叫碾子,还有一种跟车轱辘似的,就是不知道叫啥。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12-5 17:00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2-12-5 09:21
连枷我见过,抡起来打场用的,好象是打豆荚用。

是的,豆子芝麻油菜,脱壳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