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淺說詠物詩
查看: 269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淺說詠物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3-24 18: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淺說詠物詩
                                                                 句容·穿越梅岭
         中國古典詩詞中有著大量的詠物詩,這些詠物詩又往往都帶有政治、道德的影射性質,這種現象的出現不是偶然的,這與從《詩經》、《楚辭》開始的美刺諷喻的傳統有直接的聯繫。如衆所周知的《離騷》中的香草以喻美德,美人以喻君子。這種象徵系統為中國的詠物詩奠定了思想和藝術基礎。梁啓超在《飲冰室詩話》中就曾經說到:“美人香草,寄託遙深,古今詩家一普通結習也”由此可見,詠物詩的寄託不但有其一脈相承的傳統也有著歷代詩人的創作實踐。歷代許多詩論家都很重視詠物詩的美刺功能。元代楊載在《詩法家數》中說到“詠物之詩,要托物以伸意”,這裡的“伸意”就是要借所詠之物而表現自己的寄託,也即美刺作用。也即沈祥龍在《論詞隨筆》所說的“詠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國之憂,隱然蘊與其內,斯寄託遙深,非沾沾焉詠一物矣”。
        詠物詩的特點是以物為題,表面上看,是詠具體的物,實質上是概括普片的人間情志。從具體特殊到普片概括,全用暗示。詠物詩在政治上的美刺,在中國的詩史中很受人們的重視,但多為借詠物以寓意,直陳其事、直抒其情 者絕無僅有。西方的古典詩也有寄託,基本都是公然而直接的抒發,缺乏情和景的交融。
        基於以上 觀點,古人在寫詠物詩時,是很注重借物以伸意的,不但古人,近人吳梅也說“詠物之作,最要在寄託。”清人袁枚說的更乾脆“詠物詩無寄託,便是兒童猜謎,”沈德潛也有類似的說法,可見,寄託在詠物詩中重要性。


2014-3-9 15:16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3-24 19:09 |只看该作者
梅老师的这种文章应该多发点,以供我们学习{: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3-24 19:12 |只看该作者
普片——-普遍?{:soso_e100:}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3-24 19:46 |只看该作者
端木 发表于 2014-3-24 19:09
梅老师的这种文章应该多发点,以供我们学习

那我得用心多写点{: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3-24 19:52 |只看该作者
咏物诗不好写。
我每次咏老虎,人家都看成了猫。{:soso_e120:}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3-24 20:04 |只看该作者
愁啊愁 发表于 2014-3-24 19:52
咏物诗不好写。
我每次咏老虎,人家都看成了猫。

{:soso_e113:}真有你的,不愧作家,幽默的紧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3-24 20:30 |只看该作者
我就想称你————老大,这字体能不能改改,想看看不懂哈。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3-24 20:43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这个好,习惯了简体字,但是繁体字才是文字的灵魂。尤其是用毛笔写出来的繁体字,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