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4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9-9-27 21: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无弦风 于 2019-9-27 21:50 编辑

       儿子上个星期三被老师赶出了教室。语文课不默写,老师问其理由,说:对语文不感兴趣。老师当场没有气晕。以他的逻辑,不学语文,那以后上语文课都不要在教室。他自觉拿着一本书就出去了。事后,老师叫他去办公室,他不去,班主任叫他去办公室,他还是没去。  为什么不默写呢?
  古文的学习占用中学语文差不多一半多的教学时间,基本上都要背要默。他认为化时间,而又没有必要。不学古文,只看现代文也一样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学习也是为了考试,不学古文,那么语文考试就少了二十多分。”
  “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学校的教育僵化,教学内容少。一点点内容老师重复来重复去,要等全班同学都明白。知识是自己的财富。钱够用就行了……”
  “……”气塞。
  他爸在一边接茬。我在一旁假装看书不出声。
  他爸说完,他说,妈妈你还有话说没有?我不由得笑了,说有。
  古文是中国文化的丰富宝库。妈妈正因为古文学得差,所以写字句的品位提不上去。古文学得好,句子才会漂亮。中国有名的文化人胡适,在上个世纪初推广白话文,至今才一百多年。但是古文在中国的历史几千年。比如诗经等。妈妈曾买过一些简本的古文书,比如老子,庄子,小窗幽记,等等。
  “你又不看的。”
  “看呐。我看的,不过老实说,我看不懂原文,就因为古文学得不够好。”
  现在的学习只是为了打基础。学校的学习与自我的学习,这两块,你不能放弃一块而只抓课外那一块。妈妈在中学,最好成绩是高一的时候得过重点中学全级前六名。但是后来,因为脑子里有对周遭的疑问,没有得到指导,就转看课外书--那时候的收获,当代这样的文学杂志,没有重视学校知识这一块,只考了一个一般本科。
  那时候,考完后估分,只估了四百六下几分,以为没有考取大学。外公他们也没有骂我,知道我心情不太好。后来通知书下来,还是考取了。
  前几年,我们住在旧房子里。我也想,倘若我没有考取大学,在农村,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我应该也有了一个小楼房吧。但是我还是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大学,给你不同的起点,新的视角。
  比如三姑,她没有文凭,但是她在开厂,做得比较成功。她没有文凭,不是因为她放弃读书的机会,而是没有条件,因为家境贫穷。如果是三姑,她会说:要读书还是不要读书?
  “那要想想她会怎么说。对了,她曾经说过‘如果书读得不好,就不如早点接触社会’。”
  “对,是书读得不好。但是你现在书读得如何呢?”他语文走出教室,一节课的时间,就把数学书的四个单元看懂了,还把练习做了。
  “只能是一般般。在普通中学全级前二十六名,只能说一般般。”
  比起他刚才的远大理想,这种说法是矛盾的。
  去看你校的排名,很厉害的。现在的排名不是你真正的学习能力。你自己刚才也有学校的教育对你来说偏后。现在来看,矛盾在哪里?你的学习与学校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数学课,可以在课堂自己学习数学课程。如果还有时间多,可以与老师商量自己安排时间。
  英语课,现在兴趣在英语上,教师罗嗦的时候,可以自己看书学习。
  那么数学与英语知识学习都与学校教育没有冲突。语文,现代文学习没问题,剩下古文。背古文比背政治有用的多。
  “政治我看都难得看。”
  把语文书拿来。一半内容是古文。有些也能背了,只是上一篇没有背。
  “你只在语文课或者课外用一点时间应付把它背,马马虎虎就可以,比如拿个六十分,或者七十五分,不会用你很多时间,总比完全放弃要好。”
  “那好,应付就行。”
  “你刚才不是说去书店看书的,现在还去不去?”
  “我想去找一本书,还可以去。”
  才七点多,时间还这么早啊。我说了这么久,真累呀。先去喝杯水.
  出门的时候,儿子说:“妈妈,我很喜欢你刚才说的一个词。”
  “什么词?”
  “马马虎虎。”
----------------
                           
2006-11-12 07:56:0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9-9-27 21:3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晚餐

   三天前我和语文老师一言不合翻了,主要是观点不同再加上我态度不佳(从老师的角度来讲,我并不认为自己这样有伤大雅),于是老师默认我了,条件是语文课不越雷池。

今天我仍没有向老师屈膝,所以连续站了三天,每次亦是我自主离开,不必提醒,因为我不是被抛弃的种子,而她才是我抛弃的园丁(多出于自我安慰与壮胆)。

回家路上我仍然不能自持,不能不想,不能不思,因为这并不能说对,起码不是上乘的方案。青春期的我事事力求尽善尽美,但事事却不近人意。就像不想学古文,老师却总是诸多阻挠,而学校总是剥着我的快速成发展的时间。

今晚我要出外和爸爸共餐,父亲的电话提醒了我。街上的行人为工作奔波忙碌,只有我在调整观念(人必须要调整观点才能有先进的想法),人人都非常疲惫。只有我显现神采奕奕。

我很快在视线捕捉到父亲的气息,他那与众不同的乐观神情和cheerful(笑容满面)使我很容易找到他的气息。

“*豪!”父亲叫我。我跑了过去。对于父亲我并不怕,只是留一点阴影阻塞“交通”。

“你看起来不怎么高兴。”父笑道。父亲爱笑。(我以前不喜欢他笑,觉得那是装出来的,只是用来嘲弄我和他人)。

“没什么,”我说。

“什么?被罚站两天怎么会‘没什么’?”我见父一语道破,不好再加掩饰。

只见几个精神饱满的同志坐在一起,一目就可以发现是同道人!(有思想与无思想的人一眼便可以看破了。)

“我家儿子在班又把老师搞得没脾气了!学生再有想法也要给老师下个台阶!我这傻儿子就不懂!”父对朋友直言不讳道。我见父又要道我的坏话,提议下去洗手,再上来父亲已讲完。

“我的儿子啊,叫他出门锁门他就是不听,我每天跟他说,他就是不听,最后我只能跟他说‘以后哇!,你先出门,我来锁门。’”(由于下了敞WC,没听全)。(谁在说?)

一片讨论后,父请我发言。我把最实际的方案提出来就是家里被盗一次,就一切解决了。

“被盗一次就惨啦!”甲(以下简称甲、乙、丙)“但,可以制造假象。”显然我的意见没被接纳。

视线再次移到我身上。

“我仍觉得我儿子做得非常好!我一直都保持这个观点,但是有些地方呢……还有待改进!”父说:“今天中午你没有写检讨吧?”

我点头。

“我也知道你不会写,但是你该给老师一个台阶对吧?”我点头。父亲把对话转到朋友不时指着我说:“我的儿子,不管你怎么说,他都觉得比你懂,语文老师骂他,他也觉得是错,自己是对的。”(我认为说话用手指指别是不对的,但是人人都能接受,也没必要讨论个对错了)。

我不能全然接受父亲的说法,正色道:“老师没错。”

“那就是你错喽?”

“我也没错!”

父亲不合逻辑:“那你为什么要站着?”

面对发此锐利的提问,我只好解释道:“那是因为语文课,语文老师是主宰!”

父亲不以为然:“你大可和老师翻脸,你有权在教室听课的。”

我对这个问题无所适从,你的雄辩很快地把我击败了。

“那你也不能那样直讳地说出‘你不爱古文’啊!”

“为什么不可?”

“那你为什么不爱古文?”

“没兴趣,就是没兴趣。”(早熟对科目有强烈的选择感)一个人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作出杰出贡献。”

“你作为学生的职责就是应付考试,所以你不爱也得学。”

“学习为了考试”我认为学习为了自已而不是为了考试。考试考不出人的真正水平。只是从古到今都是没用的科举制度。

“你作为学生,多数的目的也只为了应会考试而已。”

“吱……”我不禁笑道,在我眼里这是不合常规,违反原则的。但在坐的却没有感到惊奇,只见服务员慢慢把菜饭端上来,饭菜减慢了我们讨论的速度。大家说话的声音也伴着咬饭菜时的“嘶嘶”声。

“我可不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考试!”

“呵!你学校这个整体,你不为考试为什么?”父用那独立的社会经验劝告着我。“那么学校也是为考试而建么?”面对突出的问题,父也不好一口咬定“是!”

“那么是学校死板,我不认为考试能考人的真正实力!学校死板我有权拒绝!”我凌厉地讲这句话时,父亲已明显处于下风,无论说多么精彩的话,在座也无法忘却我这句。

我又含上一块滑鸡,美滋滋地品尝着鸡的香味,同时也给父一块鸡。父为此感到高兴与骄傲,这是摆在脸上的,因为我在一天天长大中已学会关爱他人(在我们班级里,我可能是唯一一个这样的人)。

“当然,”你掏着瓷碗里的饭边说:“你怎么可以拒绝,就像上学为什么要带校牌,为什么要穿校服?但是你又不能不穿。”

“我以此又没有影响。”

“这件事对你没有影响,但是当你大了,社会有更多的制度,你只有遵守制度才能生存!”我对此话不好反驳,因为这是事实,但是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大,根本的性质不同。

我和父争论结束了,我的滑鸡饭也吃得差不多了。然后到甲,乙,丙各自用生活经验来“教育”我了。我一味的点头。对长辈发自内的仍然保留着那敬意,只是胆识空前的大了起来,也越来越有主见,只是有点不羁。

突然间想起了我还有晚修。

“爸,几点啦?”

“还早,七点左右。”

我喝完甜品,便辞去了。

书包似乎轻了良多。或许是我把一肚子的道理全盘托出吧。一路上人们喧哗、吵闹,他们忍受不了寂静,而我仍然想着如何完善的解决语文老师的问题。

我很高兴我没有被父与朋友的生活以验打败,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是我的个性,只有这样的个性才能把原来的我鲜活的展现给他人,不管他人喜欢与否。

经过这一次丰富的晚餐,我与父的鸿沟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化作成前进的动力。我第一次被父理解,我也理解了他。沟通是人们交流的基石,当然对方若是父母的话,便需要更大的勇气了!

我回到教室,压抑不住兴奋把它告诉我的朋友,我才平静下来,写下此文。

                            2006-11-10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9-27 21:4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无弦风 于 2019-9-27 21:46 编辑

翻了一下博客,才发现没有一篇像样的。
对于子女的教育,总是觉得有遗憾,却不可逆。
曾经觉得竭尽全力,可是真的竭尽全力了吗?
什么才是好的教育,仍然有此疑问。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9-9-29 18:30 |只看该作者
温馨陪伴,引导教育,最终激发孩子的理性思考,有个性,未来掌握在他们手中。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10-1 18: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你写那么多,真难为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10-3 16:1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第一篇是我写的,第二篇不是我写的,看出来了没有?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10-3 18:19 |只看该作者
孩子还是幼稚,若干年以后,会因为缺少古文的底蕴而深感自身文字功底之不足。。
唐宋诗词,史记诗经,篇篇大著,如明月光之皎洁高远博大。还是缺少正确的引导,孩子没有感受到文言之美之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