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黄金时代 珠江八门:大湾区应申报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楼主: 童天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珠江八门:大湾区应申报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52
发表于 2022-6-13 11:23 |只看该作者

2、中国近代史从虎门开始

鸦片战争前,珠江口岸出口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深受欢迎,大量白银从欧洲流入中国。利润受损的英国竟然采用“荼毒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使中国白银每年外流达600万两,导致财政枯竭,国库空虚。

1839年,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公开销毁鸦片。1840年鸦片战争暴发。

中国近代史就从鸦片战争开始,从珠江八门之一的虎门开始。我们应将划时代的虎门,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可惜为了兴建虎门大桥,虎门炮台“被迫”挪开了原位。

建设与文物保护,为何不能协调?



1839年,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公开销毁鸦片,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2-6-13 11:07 |只看该作者




请老兄看看这破坏文物的施工告示,很虚吗?
我将责任单位记录在案。
一个退休知识分子、读书人这样作为,很虚吗?
欢迎老兄介绍自己干的实事,让大家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2-6-13 11:02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2-6-13 10:35
老童好,没来得及仔细看帖。
各个领域都有关心的人去做,利国利民的事,都是好事。韩国人似乎比我们更上心 ...



谢谢!
我人生第四次转型,重点研究大湾区文化,
这是第一篇文章,花了三个月时间写的。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2-6-13 10:35 |只看该作者
老童好,没来得及仔细看帖。
各个领域都有关心的人去做,利国利民的事,都是好事。韩国人似乎比我们更上心这种事。
我们这几十年都是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遗产之类的,应该由关心它的人去做。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2-6-12 23:26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的公号文章,此水闸要拆除时,我发表文章公开反对,很虚吗?
请教:老兄发表过什么很实,并且又有针对性的文章?请举网址。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2-6-12 23:17 |只看该作者



你是说“中华民族”这个概念?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2-6-12 13: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尽整虚泡,屁用没有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2-6-12 11:03 |只看该作者
首席防忽悠顾问 发表于 2022-6-11 17:49
欢迎 @首席防忽悠顾问  @论金  @八星老板  @晨牧 @绝对不主流 @呼啸的老鹰  一起讨论。


中国最牛的名字——“中华民族”,是我们广东大湾区人梁启超起的,有什么意见?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2-6-12 11: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2-6-12 11:05 编辑



二、中华民族划时代的珠江口
1、大湾区人创造了“中华民族”一词

      在很多外省人心中,广东虽然经济发达,却不过是“文化沙漠”。也有人说广东人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福建人在德国人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前面,加上“海上”两字,变成“海上丝绸之路”,确实了不起。

     但是,中国最牛的名字——“中华民族”,是我们广东大湾区人梁启超起的。

      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此之后,我们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装在这四个字里。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主体性,就是从“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开始建构的。



大湾区人梁启超,在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
  
      今天你乘坐小船,从崖门水道一直往里走,可以抵达新会茶坑村,那是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出生的地方。

      从崖门水道进入西江,再转江门水道,可以接近江门蓬江区白沙大道,明代心学奠基者陈白沙(陈献章1428—1500年)的故居就在这里。他是岭南地区唯一从祀孔庙的大儒,后世尊为“圣代真儒”、“圣道南宗”、“岭南一人”。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2-6-12 10:55 |只看该作者
首席防忽悠顾问 发表于 2022-6-11 23:26
没有啊,而且也有保护啊。只是重点不一样,你保护的是遗迹

我反对禁吃狗肉、保护粤语、闽南语也是一种保 ...



问题是,老兄在我这帖中这么多回应,竟然没有回应我的观点,离主题相当远。
你只是将自己心中的网友,作为批评对象,而不管这个网友发表了什么内容,
这难道不该反思吗?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根据帖中的内容进行批评回应?
或者这就是某种本质:你回帖主要针对人,而不是针对内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2-6-12 05: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尤美 于 2022-6-12 05:36 编辑
首席防忽悠顾问 发表于 2022-6-11 23:26
没有啊,而且也有保护啊。只是重点不一样,你保护的是遗迹

我反对禁吃狗肉、保护粤语、闽南语也是一种保 ...

你说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是另一码事。

满族是中国第五大少数民族,但是能说满文的人基本上不存在了,更小众的方言消失是客观规律。

但是像粤语、沪语这些方言,都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社交和人际关系的依托,不会消失。
不知道楼主后续是否会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就先不打岔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2-6-11 23: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首席防忽悠顾问 于 2022-6-11 23:31 编辑
童天一 发表于 2022-6-11 23:19
你反对保护文化遗产?

没有啊,而且也有保护啊。只是重点不一样,你保护的是遗迹

我反对禁吃狗肉、保护粤语、闽南语也是一种保护鲜活的文化遗产

揭西那边的客家话也慢慢一点儿一点儿消失了,以后估计不是潮汕话就是普通话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2-6-11 23:19 |只看该作者
首席防忽悠顾问 发表于 2022-6-11 17:55
你说的不是要保护文化遗产?



你反对保护文化遗产?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2-6-11 18: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现在再整什么海洋文化已经out了,现在是互联网、科技、资本创富时代。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2-6-11 18: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首席防忽悠顾问 于 2022-6-11 18:11 编辑

英文茶叶一词  tea ,估计来源于西班牙语 te或者荷兰语thee ,而西班牙语  te 和荷兰语thee,都是闽南语(与潮汕音同)发音,英国人没文化,单单看字母就改成了tea,其实发音完全不同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2-6-11 18: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对这些实则不感冒,商者无界,不可否认,泉州人就是喜欢漂泊行商,包括莆田人,潮汕人

你看看全世界的华商,是不是以福建潮汕为主?

广州其实是坐商,以前五邑华侨是卖猪仔,而闽潮人是海商海盗

澄海人还在泰国做国王,吞里武王朝,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2-6-11 17:5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童天一 发表于 2022-6-10 23:57
老兄前面的回应,是我反对的主题吗?
你都不知道我说什么?

你说的不是要保护文化遗产?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2-6-11 17: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2-6-11 17:0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2-6-11 16: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2-6-11 16:57 编辑



3、毁坏及毁坏中的历史建筑、遗迹和文物


泉州这次只凑够22处遗迹。粤港澳大湾区珍贵的国际海洋商贸和文化交流遗迹,又何止22处,至少有50处,上百处。可惜——
兴建虎门大桥时,虎门炮台被移了位置

“广州通海夷道”的起点黄埔古港,旁边的黄埔古村,一次又一次遭受“建设性破坏”。

1966年修建的四会龙江水闸,被称为年代久远,极度残旧老化,严重倾斜,无可修复,于2021年12月29日至2022年1月20日施工拆除。[1]笔者写作本文时正在施工。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兴建虎门大桥时,虎门炮台“被迫”移了位置



2021年12月29日——1月20日,围闭拆除中的四会龙江水闸


拆除施工告示牌



网友发黑白图到“小红书”致哀

      在宋元某个时期,泉州确实是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但不是在整个宋元时期。在唐代甚至更早,大湾区的珠江口是中国的世界贸易中心。在明清海禁时期,全国一口通商的珠江口,更是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中国第一关——粤海关,从清代中期开始,就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中外文献的海关资料。道光十九年(1839年),梁廷枏编纂完成了30卷《粤海关志》,其中皇朝训典1卷,前代事实3卷,口岸2卷,设官1卷,税则6卷,奏课2卷,经费1卷,禁令3卷,兵卫1卷,贡舶3卷,市舶1卷,夷商4卷,杂识1卷。[2]

       粤海关还有巨量的档案资料,过去一直保存于广州海关。20世纪60-70年代,粤海关档案移交广东省档案馆,是史学界公认的历史珍宝。

珠江边的粤海关
      

      石大泱在《粤海关档案记忆旧中国外贸沧桑》(《山西档案》2008年1期)一文说,广东省档案馆馆藏档案90多万卷,照片档案50多万张,缩微胶卷3000多盘,音像档案3000多盒,古地图档案400多张,科技档案2000多郑卷,各种印章、名贵字画和实物档案3000多件,馆藏资料16万册,是研究中国贸易史的第一手材料。多名专家呼吁,这些海关档案急需通过出版进行全面的抢救、发掘和整理。[3]


      福建人非常聪明,申遗项目叫“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注意“中国的”三个字,这样申报和审批容易得多,还强化了泉州是被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广东人应向福建人学习,大湾区要立即行动起来,急起直追。我们应将珠江八门,包括珠江三角洲所有涉及海洋文化的历史建筑、遗迹和文物,进行修整保护,一起打包申请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否则,它们将在大湾区快速发展中遭受“建设性破坏”。



[1] 小红书:《四会水闸要拆啦,你们打卡没有》,2021-12-31,网址: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 ... de10000000021038a18

[2] 广州大学:《2017’广州学国际论坛论文集》,2017年,P38

[3] 广州大学:《2017’广州学国际论坛论文集》,2017年,P42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2-6-11 10: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2-6-11 11:00 编辑



广州光孝寺,世界思想史上著名的“风幡论”诞生于此。
隐藏多年后,慧能在此正式剃度。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2-6-11 10: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2-6-11 10:53 编辑




达摩西来,当年在此登陆。


广州珠江边上西来初地——离江较远了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6-11 10: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2-6-11 10:37 编辑


惠能真身像


2、大湾区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


南朝梁·普通年间(520~526,一说南朝宋末),珠江口发生了一件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借海上丝绸之路,从印度来到珠江口。广州珠江边有个地名,叫西来初地,就是为了纪念达摩在此登陆。达摩上岸后结草为庵、潜心苦修的地方,建有西来庵,即现在的华林寺。

达摩后来北上,在少林嵩山洞中面壁,传二祖慧可,续传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神奇地传了一圈,又在唐代传到佛山南海一个樵夫身上——六祖惠能。为避追杀,得五祖真传的惠能,隐遁深山多年,后到广州光孝寺打杂

乾封二年(667)正月初八日,光孝寺主持印宗法师讲《涅槃经》,风吹幡动,一位僧人说是风动,另一位说是幡动,争执之际,打杂的惠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1]

光孝寺主持印宗惊喜,这不是苦苦寻找多年的六祖惠能吗?正月十五日,印宗亲自为惠能落发。禅宗由达摩传到惠能,再经众弟子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这个发生在珠江口的传奇故事,印度佛教转化成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故事,在唯一一部中国人写的佛经《六祖坛经》中有详细介绍。

能大师不识字,不会书写。如果弟子们不用文字记录惠能的言行,编写成《六祖坛经》,禅宗就不可能发扬光大,也不会有今天的世界性影响。

同理,珠江八门及珠江三角洲有关海洋文化的历史建筑、遗迹和文物,如果不去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就很难得到保护,最后我们自己都忘了,更不用说世界性影响了。



[1] 赖永海主编、尚荣译注:《佛教十三经·坛经》,中华书局,P1-31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6-11 00: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尤美 于 2022-6-11 00:48 编辑
首席防忽悠顾问 发表于 2022-6-10 23:51
没了,到处是普通话,小孩子也是普通话,因为学校里交流不准用粤语(不是授课)

方言中很多生动的表达,普通话无法代替。
普通话只是一种正式规范的语言,但不如方言多姿灵动。
粤语中很多惟妙惟肖都表达,普通话里头不一定有贴切不过对应。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6-11 00:23 |只看该作者
首席防忽悠顾问 发表于 2022-6-10 23:51
没了,到处是普通话,小孩子也是普通话,因为学校里交流不准用粤语(不是授课)

在上海也是这样,而且小孩回到家里也跟父母讲普通话,但小孩还是会讲上海话的,不至于丢掉,而且长大以后还都改回说上海话了。

估计粤语也是类似情况,小孩都是“双语”,有好处,但不会丢掉粤语。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6-10 23:58 |只看该作者
内容很多,明天继续连载。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6-10 23:57 |只看该作者
首席防忽悠顾问 发表于 2022-6-10 23:53
你的标题也是你的观点之一,至少,本来应该是核心观点

我批的没错



老兄前面的回应,是我反对的主题吗?
你都不知道我说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6-10 23: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童天一 发表于 2022-6-10 23:02
现在问题是,不通过申遗,进行宣传保护,重要遗迹就可能被毁了。
中国近代史是从虎门开始的。兴建虎 ...

呵呵,什么文化遗产都是假的,抵不住白左化

我跟你说吧,现代同质化严重,特别是发达地区,越同质化

包括人的思想,这是最无聊的一件事情

文化建设,遗迹就只真的是遗迹了,看看而已

没有传承载体人,都枉然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6-10 23: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童天一 发表于 2022-6-10 22:56
哈哈,为什么我没看出?这标题是我起的,我有明确用心。
老兄没有看内容,先批了再说。
应当自问: ...

你的标题也是你的观点之一,至少,本来应该是核心观点

我批的没错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6-10 23: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尤美 发表于 2022-6-10 22:31
公共场合和机构还是以统一的普通话为好,但是民间私下、街头巷尾、日常生活中,粤语不可能消失的。

没了,到处是普通话,小孩子也是普通话,因为学校里交流不准用粤语(不是授课)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