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红袖添香 【拈香楼】诗香词韵花未央
楼主: 花落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拈香楼】诗香词韵花未央 [复制链接]

5671
发表于 2022-8-22 08:40 |只看该作者
注释
⑴刘尚书:可能是指刘掾,公元838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卫河东节度使,工部尚书同平章事。与鱼玄机同时代。
⑵八座:指刘尚书。座,是官位的尊称。《通典》:“汉以六朝尚书并一令一仆为八座。魏以五曹一令二仆射为八座。隋唐以后左右仆射六尚书为八座。”
⑶汾川:水名。源出山西宁武县治西南之管涔山,西南流经静乐县,纳岚水,南经旧太原府境,纳晋水洞涡水,西南经旧汾州、霍州、平阳、绛州,诸府州境,会浍河,又西南由荣河县北入于黄河。
⑷晋水:水名。出山西太原县西悬瓮山,分三渠。
⑸囹圄:监狱。
⑹干戈:武器。
⑺子夜:晋歌女名,造《子夜歌》曲。《宋书·乐志》:“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
⑻红茵:红色车垫。一说地毯。
⑼小材:一作“小才”,鱼玄机自称。顾盼:左右看,指照顾。
⑽食鱼人:用《史记·孟尝君列传》典故。《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写冯谖寄食孟尝君门下,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使用道具 举报

5672
发表于 2022-8-22 08:40 |只看该作者
赏析/鉴赏
此诗首二句,写刘尚书镇守之处,老百姓一片歌颂之声。
三四句,写汾河一带春光明媚,大约即是刘的辖区。语句对偶。
五六句,写监狱里没人犯,武器长期不用,政绩出色。语句对偶。
七八句,连读书人、僧人、客人都在楼馆中观赏音乐演出,可谓歌舞升平。语句对偶。
九、十两句,赞扬刘尚书文化修养高,随身携带纸笔诗书。语句对偶。
最后两句,又赞扬他能接纳人才,似亦有攀附之意。
这首诗显系应酬之作,多溢美之词,语言尚称简练。

使用道具 举报

5673
发表于 2022-8-22 08:41 |只看该作者
酬李学士寄簟
朝代:唐朝|作者:鱼玄机
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
唯应云扇情相似,同向银床恨早秋。

使用道具 举报

5674
发表于 2022-8-22 08:41 |只看该作者
古诗简介
《酬李学士寄簟》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对李学士所送之簟非常珍惜,也表达了对李学士的感激之情,并运用班婕妤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李学士感情的清醒认识。
注释
⑴簟:古代一种竹席,坐卧两用。
⑵方流:滚滚而流。
⑶同:同什么一样。银床:指李学士送的簟。
⑷应:应对。云扇:这里是一个典故,指西汉女诗人班婕妤的团扇。班婕妤将自己比喻成团扇,秋至便被抛弃。

使用道具 举报

5675
发表于 2022-8-22 08:41 |只看该作者
赏析/鉴赏
女诗人鱼玄机在长安慢慢地有了人气,一些文人骚客闻香而动,“李学士”就是其中之一。李学士其人已不可考。“学士”是是一文官,或管理书籍,或替皇帝写点东西,应该说有前途。
李学士与诗人有了交往。男女交往中,男送女礼物多见不怪,至于背后有什么想法,只有送礼人知道,这位李学士就送给了诗人一个簟,簟是古代一种竹席,坐卧两用。
受人以物后,总该有所表现,诗人是麻木,还是感动,这首诗,给出了答案。
写这首诗时,诗人是清醒的。“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珍簟”,在诗人眼里,这礼物还是非常珍贵的。诗人并没有将之束之高阁,立马就用,“新”字就说明了这一点。诗人欣喜接受。新簟用上后,躺在上面,心中如泛起泓泓玉水,澄清荡漾,滚滚而流,女人的情思开始蔓延,感动了。“玉”,用这个字来表达一位女诗人的情思,很到位。“记”,诗人心里记下了李学士的好。感激之情如此巨大,诗人憧憬在幸福里,按说两人的心距应该更进一步。
没想到,有了下面这两句:“唯应云扇情相似,同向银床恨早秋。”诗人在与这位李学士的交往过程中,可能从他的一言一笑中体悟到了什么,话即使甜,情却未必真,自己只是他匆匆路程中的一幅风景,罢了,一朵花是万万留不住骚客狂蝶的,他还要去踩,去叮,去左顾右盼。
交往到一定程度的男女,情意的深浅外人无法察觉,当事人的感觉最精确,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不自觉的动作,对方会看在眼里,立即心领神会。装,在智商中上等的女性眼前,最好别这样。诗人是理智的,也是聪慧的,深知一旦迈出这一步,自己的命运就会是凉爽的秋季里,被抛的那把扇,被弃的这个簟。到那时再悔恨,就晚了。“恨早秋”时已无济于事。感激的心与爱没有交集。

使用道具 举报

5676
发表于 2022-8-22 08:41 |只看该作者
春情寄子安
朝代:唐朝|作者:鱼玄机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硐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
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使用道具 举报

5677
发表于 2022-8-22 08:42 |只看该作者
古诗简介
《春情寄子安》是唐代诗人鱼玄机的作品之一。诗人把自己的一片痴情,统统和泪写入这首情诗,寄赠子安。透过委曲体贴的诗句,可以看出一个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多才女子的痛苦遭遇和凄凉心情。全诗气局严整,思致绵密,述事陈请,从容流走,丝毫不露铺叙、转折、过接之迹。

使用道具 举报

5678
发表于 2022-8-22 08:42 |只看该作者
注释
⑴子安:李亿,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进士科的状元,曾任补阙之职。玄机大约十五岁时为其妾,十七岁时被弃。
⑵欹(qí)斜:倾斜不平。欹,通“攲”。石磴(dèng):山路的石级。危:高耸陡险的样子。
⑶行苦:《名媛》作“行路”,旅行的艰苦。
⑷硐(dòng):同“涧”,两山之间的流水。怜:喜欢。清韵:清脆悠扬的声音,比喻情人的声音。
⑸玉姿:洁白如玉的姿容,比喻情人的容貌。
⑹凡歌:指民间流行的庸俗的情歌。春病酒:即病春酒。春酒:酒名,指春时怍,至冬始熟的酒。病:指喝酒过度。
⑺闲客:空闲无事的客人。贪棋:过分喜好下棋,时间拖得太久。
⑻如松匪石:这里比喻对爱情的坚贞。《论语·子罕》:“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彤也。”《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这里用此二典。匪石:匪,通“非”。不同于石,比喻意志坚定,不可转移。盟:指夫妻二人立下的相亲相爱,永不分离的誓言。
⑼比翼:传说有比翼鸟,总是两鸟并列而飞,常以喻夫妻或恋人形影不离。连襟:喻心心相连,彼此知心。襟:指代胸怀。肯迟:哪里肯迟延。肯:怎么能。
⑽冬尽日:腊月将尽的时候。
⑾终期:最终希望。
⑿堪:值得。持赠:拿来送人。

使用道具 举报

5679
发表于 2022-8-22 08:42 |只看该作者
赏析/鉴赏
这首诗写于咸通初859年(大中十三年),鱼玄机与李亿婚后的第一个冬日。诗人时年十五岁,因不容于大妇(即李妻),被李亿哄骗,遣她南下,独自前往江陵,此诗即写于南下途中,是鱼玄机出家后写给李亿的诗作之一。

该诗七言排律,历来作者罕传,唐人也不多作,号称集大成的杜甫也只三、四首,玄机此诗却也堪入作者之林。
冬已尽,春将归,诗人独行于陡峭难行的山道上,看到那泉声泠泠的溪涧,白雪皑皑的远山,不禁联想起丈夫子安清俊的仪容、魁梧的身姿。于是,诗人以诗代书,写下了这封“情书”,侧面反映出了一个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多才女子的痛苦遭遇和凄凉心情。
首联开门见山,写了一个出家为道的女子的相思之苦。起句写崎岖不平的山路,高耸入云的磴级,为次句的“行苦”作铺垫。“相思苦”不仅使用了衬托手法,而且通过句内顶真更加强了相思苦况的表达,成为贯穿全诗的感情线索和结构枢纽。对于一个女道士来说,山路之险峻已经是够艰苦的了,但诗人并不以此为苦,而是“苦相思”。诗人把对子安的相思之情,以烘云托月的手法突显出来。
次联诗人紧扣“相思”二字,从眼前之景写起,直抒胸臆。诗人触景生情,回忆了丈夫的音容,自然转入“相思”主题。以“冰销远碉”和“雪远寒峰”来比喻子安的清韵玉姿,既表现了诗人对子安的时时不忘,更写出了子安的情韵风度,体现诗人不凡的想象力,也让人体会到其对丈夫的挚爱深情。“清韵”即情韵,既是谐音,又语意双关。这两句神驰思飞,乍看写景,实则言情,融情于景,以景传情,是诗人心中隐情的真实流露,也是对“春情”的具体描绘,形象鲜明,光彩照入,是全诗精华之所在,对仗工稳,用典艳秀,才媛功力,于此可见。
三联承上而来,从爱怜出发,写了对丈夫的关心和劝戒。诗人絮絮叨叨的嘱咐,殷勤致意,体贴入微,关心备至。既劝子安“莫听凡歌”,切忌“病酒”;又提醒其“休招闲客”,不要“贪棋”。这既可以看出往日夫妻的情深,也可以看出今日身分两地诗人对子安的挂念以及对其乐而忘情的担忧,也正由于有这样的担忧,才有了对昔日盟誓的回忆和对他日重逢的期盼。
四联直摅胸臆,使感情达到高潮。“如松匪石盟长在”写出了诗人对子安表白如松柏长青、比石头更坚定的盟约长期存在,当年的海誓山盟还响在耳边。“比翼连襟会肯迟”,写出诗人坚信自己跟子安当如比翼鸟长相聚、不分离,比翼连襟之期是不会很远的了。
五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幻想,水到渠成。离别是暂时的,随着时光流逝,冬去春来,还会在花好月圆之时破镜重圆、相爱如初的。然而,“终期相见”,未必能见,“月圆”之时,遥遥无期。所以,这只不过是这位痴情女子美好的憧憬而已,可见她的“相思”已经到了如醉如痴的着迷程度,这一句将诗人执着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末联关锁全篇,诗人决定把以上一切思念、爱怜、关怀、担忧、渴望之情,亦即一片痴情,统统和泪写入这首情诗,寄赠子安。“泪落晴光”,造语别致,内涵丰富。“泪落”是感情激动的表示,同李清照一样,李清照在写诗之前也是“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晴光”更具情态,眼泪夺眶而出,泪花捧在眼边,晶莹透亮,宛如晴空之夭光,这就把一个黯然伤神、幽柔钟情的女子的形象,如同雕塑一般地刻画出来,风流情韵,令人动容。与丈夫分别后,最值得相赠的东西就是诗人饱含泪水写的这首诗,到此珠圆玉润,圆满完成整首诗的艺术形象的塑造。
全诗气局严整,思致绵密,述事陈情,从容流走,丝毫不露铺叙、转折、过接之迹,胡应麟在谈到七言排律时曾有“唐惟女子鱼玄机酬唱二篇可选,诸亦不及”(《诗薮》)之说,在男尊女卑的文学界,此类评价足见鱼玄机作品功底之深。

使用道具 举报

5680
发表于 2022-8-22 08:42 |只看该作者
冬夜寄温飞卿
朝代:唐朝|作者:鱼玄机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使用道具 举报

5681
发表于 2022-8-22 08:42 |只看该作者
古诗简介
《冬夜寄温飞卿》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作品。此诗主要采用赋的手法,寄托了作者对温庭筠的无限思念,深刻表现了作者自身的凄凉心境

使用道具 举报

5682
发表于 2022-8-22 08:43 |只看该作者
注释
⑴温飞卿:指晚唐诗人、词人温庭筠。温飞卿与鱼玄机是忘年交。
⑵寒衾(qīn):冰冷的被褥,表示孤单。
⑶幌:帘幕。沈:通“沉”。
⑷未闲:不容。
⑸本来心;心愿未能实现。
⑹梧桐:传说凤凰栖于梧桐。比喻自己无处栖身。

使用道具 举报

5683
发表于 2022-8-22 08:43 |只看该作者
赏析/鉴赏
此诗是作者向温庭筠吐露心声,表明没有归宿感。
首联一二句,写作者的孤独、失眠,苦吟诗句。“苦思搜诗灯下吟”,是说心中的惆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苦”、“搜”,表明写诗并不随便轻易,“搜”字尤其好,说明诗人心里的思念不是普通词句能形容出来的。在灯下吟便更显出一种孤独哀愁。
颔联三四句,写寒风吹落树叶,月亮西沉,一夜过去。语句对偶。“不眠长夜怕寒衾”,“长夜”照应前句的“灯下”,不眠才觉夜长,衾寒是由于形只影单是说漫漫长夜没法入睡,夜越深越觉得衣服薄,越觉得冷,再次突出诗人的孤单。“满庭木叶愁风起”,诗的题目便说明是冬夜,所以树叶全部怕风来,风一吹树叶掉啦,便更显得萧条,触景伤怀。
颈联五六句,写无论闲还是忙,心愿始终未能实现。“透幌纱窗惜月沈”,“惜”字尤妙,无人可依,唯求月相伴,为月沉而惜,更显人的孤单。
尾联七八句,说是凤凰也好,是鸟雀也好,都没有栖宿之处,没有归宿。“盛衰空见本来心”,这句尤其有哲思。“幽栖莫定梧桐处”,凤栖梧桐,但她偏不落在梧桐上,写出了无处托身之苦。“暮雀啾啾空绕林”,“空”字道尽凄凉之境。
这首诗采用赋的手法,铺陈叙述,诗句娓娓而来,似怨似诉,深刻表现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使用道具 举报

5684
发表于 2022-8-22 08:43 |只看该作者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使用道具 举报

5685
发表于 2022-8-22 08:43 |只看该作者
东征赋
朝代:汉朝|作者: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使用道具 举报

5686
发表于 2022-8-22 08:43 |只看该作者
译文

  在汉安帝永初七年的这一年,我随赴任的儿子一起从京师迁往东边的陈留。时值孟春的阳春季节,选择了良辰吉日启程。早晨匆匆登车上路,傍晚时在偃师夜宿。告别了久居的京城,寄身于陌生的新地。

  心里充满了悲伤的情怀,天亮时仍然无法入睡。情知是内心徘徊不前,又无法与命运抗争。手捧着酒杯思绪万千啊!感叹压抑的心情无法排遣。实在是没出生在巢居击蠡的上古时代啊!只怕是再没有机会贡献自己的才力。姑且顺其自然、随同大流的趋势吧,听天由命等待命运的归宿。遵循崎岖的治国之道吧,想寻求捷径又能够听从于谁呢?就这样悄悄的从京师消逝吧,暂且让高傲的魂灵四处漫游。

  一路上历经七个城邑,又遭遇了巩县的道路艰险。眺望了黄河与洛水交汇的景象,见识了成皋县著名的旋门壮观。翻越了一座座险峻的山岗,跨越了赫赫有名的荥阳城。在原武县匆匆歇脚用过午餐,当晚露宿在阳武县的桑林之间。渡过了封丘河水马不停蹄的赶路,暗自感叹着思恋的故乡越走越远。地位低下的人难免思念故土啊,自书的叙传里有详细的记载。

  沿路前进走不了多久,就到了平丘县的北城边。进入名胜的匡郭之地忍不住思绪遥远,当年孔夫子遭受围困的情景如在眼前。那是个怎样衰乱的世道啊!难怪会有圣人被围困的事件。我久久地在站在那里惆怅徘徊,直到暮色降临而忘记回返。到了长桓县的地界,顺道察访居住在郊外的农民。目睹了蒲城县的古迹废墟,那里早已是荆棘丛生、灌木迷漫。我忧伤的向身边的人请教再三,思慕着子路当年的威望和神灵。卫国人都传颂他的勇敢和义气,到如今还无不称道颂赞。蒲城东南是贤能的蘧瑗的家乡,那里的老百姓也尊重他的坟地。

  人世间只有美德永垂不朽啊!身躯埋葬了还有名望长存。典范的著作里赞美不绝啊,人们敬重的是美德和仁贤。吴国公子季扎说过:“卫国君子多而无患”,他的话不但可信而且还很灵验。后来的衰落导致了患难不断,于是那里衰败,再也没有兴盛。我懂得上天主宰着人的命运,从此就身体力行接近仁贤。勉励自己实行高尚的言行,对人应尽忠孝、善于宽恕。亲善正直而无怨无悔,让神明知道我的精诚。愿神灵审查并监察我的言行,保佑我真诚善良的辅佐之心。

  下面是乱说:君子思考的问题,必定是称道的礼制;为何不各言其志,追慕古人呢?先父所到之处就会有佳作产生,虽然我才思不够敏捷,怎能不效法笔端?人世间的贫贱富贵是不能强求的啊!洁身自好、坚持正道,以此等待时来运转。长寿和短命在于天道,愚钝和聪慧来源相同。安心等待命运的安排,不管它是吉还是凶。敬业慎行不敢懈怠,牢记谦虚时刻反省。清心寡欲于平静,效仿孟公绰为楷模。

使用道具 举报

5687
发表于 2022-8-22 08:44 |只看该作者
赏析/鉴赏
赏析

  这篇征行赋作于汉安帝永初七年(公元113年),斯年班昭随儿子曹成(字子谷)去陈留赴任。本赋主要是抒写沿途的所见所感,注重四个方面:

  一是写离开京城的悲伤之情;当“去故就新”时,想到身寄异地,悲伤不已,彻夜难眠。随着行程的推进,离京城越来越远,而“怀土”念故之情越发沉重,由此表达了身不由已的悲情。

  二是写长途跋涉的劳苦之情。班昭历经七邑,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之劳,在所难免。赋文直言其事,既有巩县多艰,又有河洛险阻,更有桑间露宿。由此不能不追怀上古安居乐业的时代生活。

  三是写缅怀先贤之情。过匡地而同情孔子受困的厄运,过卫地赞美子路的勇义精神,过蘧乡时追怀伯玉的美德不朽。这些怀古之情,既是表明自己的情感志趣的高尚,也是借古人“衰徴遭患”的命运来宽慰自我,聊以解忧。

  四是写体察民难之情。这方面的文字虽然只有四句,而从蒲城丘墟、荆棘丛生的荒凉景象的描写,表明了东汉末年的时乱所带来的灾难。作者有意识的“察农野之居民”,可见班昭对灾难深重的农民是寄予同情的。

  时隔十六年后,蔡邕由陈留赴京,正好与班昭的行程逆向而动,但同样呼出“民露处而寝湿”的共同心声,这不能否认此赋所产生的影响。

  赋末“乱辞”直抒其情,强化了赋文的抒情主题,将个人富贵难求、俟时难得的命运,与东汉末年愚智不分、吉凶莫测的社会命运相联系在一起,其深刻性就在于,在交待自身遭受厄运的同时,透露了对社会的批判之情。

  本赋的语言简明畅达,一气呵成,读来感人至深。

  此外,其乱辞称:“ 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这表明班昭的《东征赋》是效法其父班彪的《北征赋》而作。赋中记叙自洛阳至陈留的经历,对于孔子、子路、 蘧伯玉等先哲前贤多有称颂,都是触景生情,发为感慨。和班彪的《北征赋》相比,《东征赋》的感情描写更为细腻,作者把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曲折而真实地反映出来,强自开解而又无可奈何,低徊往复,而又有古淡的文风。


讨论

  斑昭之子曹成,曾为长垣长(县长)。永初7年(公元113年)正月,班昭随其子到长垣就职。他们乘车从都城洛阳出发,经过偃师、巩义、荥阳等地进入了今天的新乡地界。他们先是到了卷城县(今原阳县),在原武(今原阳县原武镇)稍事停留,又往前行,夜间在阳武(今原阳县城)的桑间住了下来。第二天经平丘(今封丘县黄陵镇),进入匡城县(今长垣县西)。进入长垣以后,她想起了历史先贤们在这里的故事:孔子当年路经匡地,被误认为是阳虎而遭围困;子路是孔子的高足,治蒲有功后来却被冤杀;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因德行高尚而被尊为卫地的形象代表。田园,农舍、村夫、城墟使班昭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她将这一路上的见闻与感受,仿照她父亲班彪写的《北征赋》写成了《东征赋》。上文是对作品的创作年代和写作缘由的一种说法。

  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的金璐璐在《学术论坛》2010年6期发表文章称:“经梳理相关文献,对班昭《东征赋》的作年与主旨进行考证,证明《东征赋》作于永元七年;《东征赋》的主旨不是班昭随子东征经历的记述,而是欲以此赋诫子曹成为官应具之德、应做之事,以不负朝廷重托。《东征赋》在创作题材、体式与风格上皆突破了汉代女性文学的陈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上文对本作品的创作年代和创作意图给出了另一种说法。

  班昭所作《东征赋》一篇,被昭明太子萧统编入《文选》,保存了下来。李善注引《大家集》说,“子谷,为陈留长,大家随至宫,作《东征赋》。”又引《流别论》说:“发落至陈留,述所经历也。”

使用道具 举报

5688
发表于 2022-8-22 08:44 |只看该作者

江采萍(公元710年-公元756年),号梅妃,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玄宗宠妃之一。在今莆田亦称江东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
江采萍自幼陪颖,父亲极赏识,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九岁时,就能背诵《诗经》中记载周文王后妃事迹的《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十四岁,善吟诗作赋,自比晋朝才女谢道韫,不仅长于诗赋,还精通乐器,善歌舞,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开元中,唐玄宗遣高力士出使闽越,江采萍被选入宫。唐玄宗爱如至宝,大加宠幸赐东宫正一品皇妃,号梅妃[2]。
梅妃喜梅,气节若梅。后被杨贵妃贬入冷宫上阳东宫。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落逃没带冷宫中的梅妃,梅妃白绫裹身,投井自尽。

使用道具 举报

5689
发表于 2022-8-22 08:44 |只看该作者
梅妃楼东赋
朝代:唐朝|作者:江采萍
玉鉴尘生,凤奁[lián]香殄[tiǎn]。懒蝉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缘。苦寂寞于蕙宫,但凝思乎兰殿。信摽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风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

忆昔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宴,陪从宸[chén]旒[liú]。奏舞鸾之妙曲,乘画鷁[yì]之仙舟。君情缱绻,深叙绸缪[móu]。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

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想梦著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属悉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使用道具 举报

5690
发表于 2022-8-22 08:45 |只看该作者
古诗简介
出自《梅妃传》(陶宗仪《说郛》卷三十八),唐玄宗的梅妃江采萍所写。

使用道具 举报

5691
发表于 2022-8-22 08:45 |只看该作者
翻译/译文
镶玉铜镜上沉淀着岁月尘埃,龙凤宝箱的香气已经消散。冷落了理我乌鬓的精巧玉梳,闲放着裁我缕衣的轻盈白练。香草依依的宫中寂寞泛滥,兰芳袅袅的殿上凝思枉然。任凭梅花随风飘落,我被长门阻隔不得一见。更何况嫣红如心的花里飘荡出怨恨,眼眉一样的柳叶拨弄着愁情。暖风和煦地吹拂,春鸟啾啾地鸣叫。楼上又见黄昏,我聆听着柔和的风声回头张望;白云却逢日暮,我独对着洁白的月光凝眸远眺。温泉难以再到,我回忆着旧日拾翠羽的游乐;长门宫幽深紧闭,呼唤信誉美好的青鸾(传递消息)。

想到旧时太液池里的清波,水面光影浮荡;奏乐、歌唱、赏赐、宴会,我陪从在圣上身边。我吹奏使鸾凤起舞的曼妙乐曲,乘着描绘着鷁鸟图案的仙舟。君王情意深厚与我难舍难离,诉说如绸缪一样亲密无间的情话。向山岳海洋发誓(爱情)永远存在,像日月一样没有休止。

无奈(杨妃)恼怒嫉妒,夺走我的恩爱宠幸,把我贬斥到这幽寒的冷宫中。思念难以再得的旧日欢情,希望旧事能入梦来显露在朦胧之中。度过多少花朝月夜,已经没有面目也不愿意面对这春风了。想请一位司马相如一样的名家为我进献《长门赋》,无奈我不善于处理人情世故之事。这篇文赋还没有全部撰写完成,报晓的晨钟已然响动。只得白白地以衣袖掩面长叹,独自在楼东徘徊。

使用道具 举报

5692
发表于 2022-8-22 08:45 |只看该作者
赏析/鉴赏
这一首《楼东赋》乃江采萍之作,江采萍是乃唐玄宗的妃子,即梅妃。

740年,李隆基归纳儿子寿王的老婆杨玉环,江采苹渐渐失宠。皇帝对她还是没有疏远的意思,可是梅妃和太真两人却不和,连走路都互相避开。皇帝曾经把他们比作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这比喻不恰当,偷偷地当作笑话来看。杨太真忌妒又有心机,梅妃性格柔弱,没办法赢太真,最后竟被太真迁到上阳东宫去了。后来皇帝想念梅妃,夜里派小太监暗地里拿游戏用的筹码去把梅妃叫到翠华西阁,两人谈起过去的情爱,都抑制不住悲伤的心情。皇帝因为和梅妃同寝,睡过了时间,侍从惊慌地跑来通报说:“贵妃已经到了阁前,应该怎么办?”皇帝披上衣服,抱起梅妃把她藏在帘子夹层里。太真到了以后,问:“梅精在哪里?”皇帝说:“她在东宫啊。”太真说:“请把她叫来,今天一同到温泉沐浴。”皇帝说:“这个女人已经被赶走了,不要跟我们一起去。”太真语气更加坚决,皇帝眼睛却看向别处,不想回答她。杨太真大怒,说:“这里杯盘狼藉,床底下有女人丢下的鞋,夜里是谁陪陛下睡觉,让陛下到日出还不上朝?陛下去见群臣吧,我就在这里等陛下回来。”皇帝十分狼狈,拉起被子,脸朝里又躺下了,说:“朕今天不舒服,没有办法上朝。”杨太真气得不得了,径自回到自己住所去了。皇帝马上再到那个隐藏的地方找梅妃,她却已经被小太监送出去,叫她走回东宫去了。皇帝气得要命,就把那个小太监杀了。叫人把梅妃留下的鞋子和头上插的钗饰封起来送去给梅妃。梅妃问使者说:“皇上是坚决不要我了?”使者回答说:“皇上并不是抛弃妃子,实在是怕太真撒野。”梅妃苦笑说:“怕因为爱我会惹胖丫头不高兴,这不是等于抛弃我吗?”

梅妃拿一千两黄金送给高力士,请他找一个文人,像司马相如作《长门赋》①那样写一篇诗赋,想用来打动皇帝的心。高力士正在讨好杨太真,而且也怕贵妃的势力,就叫人告诉梅妃,说没有人会写赋。梅妃就自己写了一篇《楼东赋》。(注解:①《长门赋》相传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被贬到长门宫,陈皇后为了打动汉武帝,赠给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黄金百斤,请他写了一篇《长门赋》,表达自己的悲哀之情,果然打动了汉武帝,重新得到了宠幸。)

《楼东赋》主要内容大概是:

玉镜上积满了灰尘,妆匣中没有了香味。懒得梳漂亮的发式,懒得穿美丽的衣衫。苦于这寂寞和无聊,只好在冷宫中沉思;梅花一瓣瓣飘零,隔着长门宫,你却无法看到。花如有心,飘扬的全都是恨;柳若有眼,流出的全都是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黄昏独坐楼头,怎忍心去听笙箫吹奏;碧云伴随落日,只好对着明月凝怅。再也没有办法去温泉沐浴了,却回忆起拾翠羽时的游伴。成天关在这深深的长门宫里,嗟叹没有青鸟帮我传递消息。想起那太液池里的清波,水光浮荡,笙歌悠扬;陪从皇上,演奏《舞鸾》妙曲,乘坐画鸥的仙舟。君主情意绵绵,难舍难分。发誓要像高山大海那样情意常在,像太阳月亮那样恩爱永存。怎奈有人嫉妒成性,夺走我的宠爱,把我打入冷宫。再想要往日的欢乐已是难得,只能把无尽的思念放在梦中。空度过朝朝暮暮,无脸对秋雨春风。想有司马相如来献赋,无奈世上才子诗笔不工。表达愁闷还没有写完,却已响起报时的晨钟。空自长叹掩面哭泣,彷徨徘徊漫步楼东。

杨太真听说了,就在玄宗跟前告状说:“江妃太粗鄙下贱了,用隐语来发泄她的怨恨,请你赐她死。”皇帝却沉默不语。

一次,正好出使岭南的人回来,梅妃就问身边的人:“这是哪儿的驿使来了?莫非是送梅花的使者?”回答说:“是藩国给杨妃进贡荔枝的使者来了。”梅妃一听,心里难过,哽咽流下了眼泪。

有一次正巧外国使者来,皇帝派人包了一斛珍珠偷偷地送给梅妃。梅妃不肯接受,写了一首诗交给送珍珠来的使者,说:“替我送到皇帝那里。”诗写道: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皇帝看了诗,闷闷不乐。指示乐府为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取名《一斛珠》。这个曲名就是从这里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693
发表于 2022-8-22 08:45 |只看该作者
啰唝曲六首
朝代:唐朝|作者:刘采春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使用道具 举报

5694
发表于 2022-8-22 08:46 |只看该作者
林佩环,清代女诗人,名颀,字韵徵,号佩环,顺天大兴(今北京市)人,成都盐茶道林儁(字西厓,官至四川布政使)之女。
佩环系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张问陶继室。时张问陶正值功名受挫,命运乖戾之际。顺天乡试落第,发妻和长子又相继去世。林西厓仰慕张问陶才华,将其招赘入门;船山作《丁来九月赘成都盐茶道署,呈外舅林西厓先生》,有句“黄河九曲终千里,大鸟三年始一鸣。惭愧祁公能爱我,夜窗来听读书声。”知遇之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林佩环也不嫌其窘困,身心相许,结成连理。佩环工诗善画,其夫张问陶曾叹道:“一编尽有诗情味,夫婿才华恐不如”。林佩环画作今已不见,其诗现存一首《赠外》。胡传淮《张问陶年谱》《张问陶研究文集》,载有其事迹。

使用道具 举报

5695
发表于 2022-8-22 08:46 |只看该作者
赠外
朝代:清朝|作者:林佩环
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
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

使用道具 举报

5696
发表于 2022-8-22 08:46 |只看该作者
赏析/鉴赏
这位女主人公真够深谋远虑的!真是薛宝钗式“贤妻良母型”的角色。

使用道具 举报

5697
发表于 2022-8-22 08:53 |只看该作者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唐诗纪事》卷七八有云:“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使用道具 举报

5698
发表于 2022-8-22 08:53 |只看该作者
送韩揆之江西
朝代:唐朝|作者:李冶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使用道具 举报

5699
发表于 2022-8-22 08:53 |只看该作者
八至
朝代:唐朝|作者: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使用道具 举报

5700
发表于 2022-8-22 08:54 |只看该作者
结素鱼贻友人
朝代:唐朝|作者: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