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代父送人之新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代父送人之新安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23-8-8 15:53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不服不准走呀?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23-8-8 15:54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水磨的功夫。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2023-8-8 15:54 |只看该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5:53
我也看不过来,慢慢看吧!

可以。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23-8-8 15:55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5:52
好厉害,佩服呀

我说的都对,可惜没人听呀!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23-8-8 15:55 |只看该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5:54
哈哈哈,水磨的功夫。

学习不是如此吗?不能一蹴而就。锦衣非要把你培养成一个诗人,不然不罢休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23-8-8 15:55 |只看该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5:55
我说的都对,可惜没人听呀!

表面没听,实际听了的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23-8-8 15:55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5:53
哈哈哈,不服不准走呀?

一会游泳去,太热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23-8-8 15:56 |只看该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5:55
一会游泳去,太热了。

可以,我一会儿上课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23-8-8 15:56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5:55
表面没听,实际听了的哈。

一言难尽,很无语。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23-8-8 15:56 |只看该作者

尽力就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发表于 2023-8-8 15: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大家谈论得太热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发表于 2023-8-8 15: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谢谢水烟精彩解说与点评
……^_^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发表于 2023-8-8 15: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12、和《浣溪沙·渔父》

西塞山下江鱼肥,白鹭翩云自在飞。桃花风吹沁碧水。
渔舟载我一蓑衣 ,边饮醪酒边网鱼。细风细雨更润神。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发表于 2023-8-8 15: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浣溪沙·渔父

苏轼〔宋代〕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发表于 2023-8-8 15: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发表于 2023-8-8 16: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勾画出了一个典型的渔翁形象。“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着“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情调。下片还是采用“青”(箬笠)、“绿”(蓑衣)与白(雨)的色调相配,烘托出了苏轼此时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和谐,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发表于 2023-8-8 16: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发表于 2023-8-8 16: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发表于 2023-8-8 16: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欢迎赏评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发表于 2023-8-8 16:01 |只看该作者

你在书海终于抬起了头呀

使用道具 举报

201
发表于 2023-8-8 16:0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5:55
学习不是如此吗?不能一蹴而就。锦衣非要把你培养成一个诗人,不然不罢休的。

哈哈
如果每天跟读研究
长年累月下来会提高古文水平的
……^_^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发表于 2023-8-8 16:02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5:56
可以,我一会儿上课了。

正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发表于 2023-8-8 16:02 |只看该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3-8-8 15:59
原文。浣溪沙·渔父

苏轼〔宋代〕

这首耳熟能详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发表于 2023-8-8 16:02 |只看该作者

管好自己。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发表于 2023-8-8 16:03 |只看该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3-8-8 16:00
赏析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西塞山”配上“ ...

熟悉的看得特快。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发表于 2023-8-8 16: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云舟孤帆 发表于 2023-8-8 15:41
锦衣人挺好的,有才又儒雅,一直以为他是个女孩呢,问了好几次,他说不是女孩

云舟老友好
谢谢光临
…,…
我也喜欢喝酒,已经能够掌握不喝醉了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发表于 2023-8-8 16:04 |只看该作者

努力加油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发表于 2023-8-8 16:04 |只看该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3-8-8 16:02
哈哈
如果每天跟读研究
长年累月下来会提高古文水平的

我也如此觉得。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发表于 2023-8-8 16:05 |只看该作者

啥正好?正好偷懒呀?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发表于 2023-8-8 16: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6:01
你在书海终于抬起了头呀

我在欣赏你们对话
……^_^
水烟巧思慧语
小明对答若大珠小珠落玉盘啊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