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我的灌水贴
楼主: 闲过信陵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灌水贴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5-1-10 11: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5-1-10 11:47 |显示全部楼层
开的是寂寞 发表于 2015-1-10 08:08
单独发帖呗,放这里别人都忽视了

自己看,写东西需要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5-1-10 11:48 |显示全部楼层
星辰漫步 发表于 2015-1-10 10:03
你真是高人!高高人!实在是高!

微信上传的,没看过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5-1-10 11:49 |显示全部楼层
开的是寂寞 发表于 2015-1-10 10:27
最近忙了,有空来这里读读,昨天只读了一小段

年初计划,我也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5-1-10 18:04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5-1-11 12: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5-1-12 09:37 编辑

  宋经略.墓志铭
  
  南宋·刘克庄
  
  余为建阳令,获友其邑中,豪杰而尤所敬爱者曰宋公惠父。时江右峒寇张甚,公奉辟书慷慨就道,余置酒赋词祖饯,期之以辛公幼安、王公宣子之事。公果以才业奋历中外,当事任,立勋绩,名为世卿者垂二十载,声望与辛王二公相颉顽焉。
  
  公没且十年而积善之墓未题,其孤奉故左史李公昴英之状来曰:“先君交游尽矣,铭非君谁属?”
  
  宋氏自唐文真公传四世,由邢迁睦。又三世,孙世卿丞建阳,卒官下,遂为邑人。曾大父安氏(公),大父讳华,父巩以特科路广州节度使,赠某官,母某氏,赠某人。公少耸秀轩豁,师事考亭高第(弟)吴公雉,又编(遍)参杨公方、黄公干、李公方子、二蔡公(渊、沉),孜孜论质,益贯通融液。暨入太学,西山真公德秀衡其文,见谓有源流出肺腑,公因受学其门。丁丑南宫奏赋第三,中乙科。调鄞尉,未上,丁外艰。再调信丰簿。帅郑公性之罗致之幕,多所裨益。秩满,南、安境内三峒首祸,毁两县二寨,环雄赣、南、安三郡,数百里皆为盗区。臬司叶宰惩前招安,决意剿除,创节制司,准遣(遗)阙辟公。时副都统陈世雄拥军,兵不进;公亟趋山前,先赈六堡饥民,使不从乱。乃提兵三百,倡率隅总破石门寨,俘其酋首。世雄耻之,逼戏下,轻进贼;贼投覆诱之,兵将官死者十有二人。世雄走赣,贼得势,三路震动。公欲用前赈六堡之策白臬使,数移文仓司。魏仓司大有置不问闻,公主议衔之。公率义丁力战,破高平寨,擒谢宝崇,降大胜峒,曾志皆渠魁也。三峒平,幕府上功,特授舍人官。臬去仓揖挟仇庭辱,公不屈折,拂衣而去。语人曰:“斯人忍而愎,必召变。魏怒,劾至再三。不旋踵,魏为卒朱先所戕。闽盗起,诏擢陈公□为招捕(抚)使,陈公用真公言,檄公与李君华同议军事。主将王祖忠意公书生,谩与约分路,克日会老虎寨。王、李全师从明溪,柳、杨公提孤军从竹州,且行战三百余里,卒如期会寨下,王惊曰:“君智勇过武将矣!”军事多咨访。时,凶渠猾酋犄角来援,护军主将矛盾不咸。公外攘援,却内调奸误,先计后战,所向克捷,直趋招贤、招德,擒王朝茂,破邵武者也。杀严潮,降王从甫,与李君入潭州飞漈,百年巢穴一空,唯大酋丘文同挟谋主吴叔夏、刘谦子窜入石城之平固。公与偏将李大声疾驰平固,执文通、叔夏、谦子以归。招德贼酋余友文谋中道掩夺,并俘友文以献,大盗无漏网者。先是魏劾疏下,陈公奏雪前诬,复元秩。汀卒囚陈守孝严,樱城负固。陈公檄公与李君图之。既至,先设备,密抚抚定其榜。公与李军坐堂下,引郡卒支犒,卒皆挟刃入。李公色动,公雍容如常,命枭七卒,出旗榜,贷余党,众无敢哗。辟知长汀县。旧运闽盐,逾年始至。吏减斤重,民苦抑配。公请改运于潮,往返仅三月。又下其价出售,公私便之。再考朝家(廷)出二枢,臣视师,曾公从龙督江淮,魏公了翁督荆襄。曾公辟公为属,未至而曾公薨,魏公兼督江淮,遣书币趋公,宾主欢甚。悔曰:“赖有此客尔,结局独辟,赡家发路(费)黄金五十星。”通判邵武军,摄郡有遗爱。通判南辕剑州不就,杭相李公宗勉擢贰天府,除诸军料院。浙右(西)饥,米斗万钱,毗陵高守相,以公应诏。入境问俗,叹曰:“郡不可为,我知其晚矣!强宗巨室始去籍以避贼,终闭粜以邀利,吾当代其谋尔。”命使按诉旱状,实各户合输米,礼致其人,勉以济粜。折人户为五等,上焉者半济粜,次粜而不济。次济粜俱免,次半粜半济,下焉者全济之。米从官给,众皆奉令。又累乞蠲放,诏阁半租。明年大旱,祷而雨,比去(年)余米麦三十余斛,镪二十万,楮四十万。擢司农丞,知赣州。当路以要官勾致,公不答。迁劾,免。免后,要官果有坐附。起知蕲州道,除提点广东刑狱。名节制,摧锋年,实不受令。公请缓急,得调遣,从之。南吏多不奉法,有留狱数年未详复者。公下条约,立期程,阅八月,决辟囚二百余。移节江西,赣民遇农隙,率贩盐于闽粤之境,名曰盐子,各挟兵械,所到剽掠,州县单弱,莫敢谁何。公鳞次保护,讯其出入,奸无所容。举行之初,人持异议。事定,乃大服。谏者奏乞,取宋某所行,下浙右以为法。兼知赣州,盱属盗窃,发言者任咎保伍,经筵有为公辨明者,章格不下。蜀相游公侣大拜以公按刑广右,循行部内,所至雪冤禁暴,虽恶溺出所,辙迹必至。除直秘阁,核湖南。会陈公以元枢来建大阃,兼制广西,辟公参谋。以公手疏岭外事宜,缴奏宸翰。宋某所陈,确实可用。若能悉意助卿,保厘南土,旌擢未晚。鬼国与南丹州争金坑,南丹州言,鞭骑追境宜守,张皇乞师。公白陈公:“此虏无飞越大理、特磨二国,直捣南丹之地。”已而,果然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皆司臬事。听讼清明,决事刚果;抚善良甚恩,临豪猾甚威,属郭官吏以至穷阎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临其前。拔直焕章阁、知广州、广东经略安抚,持大体,宽小文,威爱相济,开阃属两。忽感末疾,犹自力视事。学宫释菜,宾佐请委官摄献,毅然前往。由此委顿,以淳佑六年(应为九年)三月七日终于州治,年六十四岁,秩止朝议大夫。明年七月十五日葬于崇乐(雒)里之张墓窠。娶余氏,继连氏,皆封□□□人。三子:国宝、国子乡贡进士,大□乡贡进士。秉孙正奏名,未对皆力。学美、济美二女,长适登仕郎梁新德,次适将仕郎吴子勤。三孙:宪、焘、湘,并将仕郎。
  
  公博记览,善辞令,然不以浮文妨要,惟据案执笔,一扫千言,沉着痛快,□健破胆。砺廉隅,峻风裁,然不(以)已之长傲扬,虽晚生小技、寸长片善,提奖荐进。寒浚吐气,每诵诸葛武侯之言,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其趣向如此。性无他嗜,惟善收异书名帖,禄万石,位方伯,家无钗泽,厩无驵骏,鱼羹饭,敝温饱,萧然终身。晚尤谦挹,扁其室曰“自牧”。丞相董公槐记焉:昔张禹、马融皆起书生,既,槐或后堂陈丝竹管弦,或施绛纱帐,列女乐。其尤鄙者,至以金盆濯足,甚哉!居养之移人也,惟本朝前辈宋宣献、李邯郸好藏书,唐彦猷好砚,欧阳公好金石刻,公似之矣。余既书公大节,久著其细行于末。
  
  公讳普(慈),惠父,字也。铭曰:“其儒雅则遵,觳也;其开济则瑜,肃也;其威名则颇,牧也;其恩信,则羊、陆也;敌将扼吾吭而干吾腹也;上方备邕,宜而忧襄,擢也。哀哉!若人之不淑也,求之,之难也,而夺之,之速也。脱车之辐而跎骥之足也。嗟后之人,勿伤其宰上之木也。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5-1-11 17: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15-1-11 17: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15-1-11 17: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5-1-13 10:49 编辑

  宋慈
  
  一
  
  2014年6月14日下午,我来到了闽北大山深处的建阳市崇雒乡昌茂村凤山岭,此行乃专程拜谒八百年前的闽北先贤——“世界法医第一人”宋慈的。车至墓园牌坊前停下,我抬头看见原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题写的“宋慈纪念园”五个大字,不禁肃然起敬。敛声迈步进入占地面积约一千平方米的“宋慈纪念园”,通往墓地的甬道两旁遍植柏树,遮蔽漫天炎日。接着是一片阔大的长方形荷塘映入眼帘,其时正值初夏——荷塘满是鲜艳的荷花盛开,灿烂夺目。虽没有“听取蛙声一片”,却也十分贴切地映衬出宋慈清廉自守、“出污泥而不染”的一生。而面对荷塘的,就是简朴的宋慈墓。
  
  据陪同的崇雒乡办公室主任罗德林介绍,现有石砌圆形的封土式宋慈墓,背倚西北朝向东南,直径约1.9米,高约1.7米,是1982年建阳县人民政府效仿杭州岳飞墓行制修复的。之前,宋慈的墓地长期不为人知,就连确切的地址也不知道。直到1955年5月和7月,建阳县人民政府响应热心的上海中医学院教授宋大仁(澳门归侨)呼吁,委派县文化科和卫生科进行两次普查,才由李忠群、黄启唐等人在崇雒乡昌茂坊凤山岭上数十座荒冢古墓中,找到了宋慈的“朝天墓”。同时,根据一个放牛娃发现的一段残碑——长0.97米,宽0.53米,中间刻有宋理宗亲笔御书“慈字惠父,宋公之墓”字迹,从而确认这就是宋慈之墓无疑。于是在1957年,由福建省政府拨专款修缮宋慈墓。同年12月,文化部指示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指名由宋大仁教授代撰重修宋慈墓的碑文。1961年,宋慈墓公布为首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12月,建阳县文化科又在宋慈墓旁增立了碑铭为“宋慈墓”的保护碑一方。
  
  此刻,我眼前矗立宋慈墓前的隶书“宋慈惠父之墓”墓碑,乃1982年6月建阳县人民政府第三次重修宋慈墓时新立的。第三次重修宋慈墓之前,建阳县文化馆和崇雒建筑社的几位专职人员先到了杭州西子湖畔,认真考察了与宋慈同时代的岳飞墓造型,学习相关经验。
  
  平心而论,宋理宗赵昀在位时,对晚年的宋慈是很重视的。不知是不是因为赵昀出身本不是皇子,更不是皇太子的缘故。赵昀乃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不是宋宁宗赵扩的亲生儿子。宋宁宗在位30年,先后有9个儿子出生,都在未成年时夭折了。宋宁宗先立养子赵询为太子,早夭。又立养子赵竑为太子。因为赵竑看不惯宰相史弥远专权,在宋宁宗赵扩驾崩后,史弥远就矫诏把太子赵竑给废了,新立宋宁宗的另外一个养子赵昀接班,即为宋理宗。这是运气好的赵昀赶上“天上掉馅饼”,“捡了一个大漏”。顺便加一句,宋理宗在位40年,也一生无子,遂立侄子赵禥(qí,同祺)为太子,是为宋度宗。
  
  所以,《洗冤集录》书成,宋理宗赵昀看过大为欣赏,击节赞叹,认为一个闽北大山沟里走出来的“提刑官”有此巨著颇为不易,马上下令颁行全国,要求办理刑案的官吏人手一册,奉为圭臬。不幸,《洗冤集录》问世仅仅两年,宋慈就病逝了。宋理宗为此十分惋惜,做出三个决定:一、表彰宋慈为“中外分忧之臣”;二、特赠“朝议大夫”(高级文职官阶);三、“御书墓门以旌之”。
  
  但是,应该说,更多的时候,宋慈的生前是寂寞的,默默无闻的,默默无闻到竟然在《宋史》里找不到宋慈的名字。虽然《宋史》内容因北宋详而南宋略,因而《循吏传》里,南宋没有一人在册,宋慈被忽视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其实,关键原因是,宋慈生前所从事的“提点刑狱”职业是不为人道的“贱吏”也。
  
  二
  
  由此之故,中国正史上关于宋慈的记载一直付之阙如。导致前面说了,二十四史之一的《宋史》:“对宋慈未著半字。”直到清陆心源编撰《宋史翼》,才把宋慈补入《循吏传》。清乾隆年间纪晓岚主持修纂《四库全书》,择要介绍了《洗冤集录》。清道光年间的《建阳县志》,关于宋慈生平,介绍不过百余字。甚至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中国通史》;20世纪90年代末,北京大学出版的《中华文化之光》,宋慈的名字也都付之阙如。
  
  所以,宋慈生前生后,多数时间是籍籍无名,默默无闻的。幸亏有一个宋慈的生前好友刘克庄在宋慈去世十年之后,为宋慈写下了《宋经略墓志铭》,让后人对宋慈的出生、人品、官品及政绩有了简略的了解和认识:
  
  “余(刘克庄)为建阳令,获友其邑中豪杰,而尤所敬爱者曰宋公惠父。时江右峒寇张甚,出奉辟书,慷慨就道,余置酒赋词祖饯,期之以辛公幼安、王公宣子之事。公果以才业奋,历中外,当事任,立勋绩,名为世卿者垂二十载,声望与辛、王二公相颉颃焉。公没且十年,而积善之墓未题,其孤奉故左史李公昴英之状来曰:‘先君交游尽矣,铭非君谁属?’宋氏自唐文贞公传四世,由邢迁睦,又三世孙世卿丞建阳,卒官下,遂为邑人。曾大父(曾祖父)安氏,大父(祖父)华,父巩,以特科终广州节度推官……公少耸秀轩豁,师事考亭高第吴公雉,又徧(施注:biàn,同遍)参杨公方、黄公榦、李公方子,二蔡公渊、沉,孜孜论质,益贯通融液。暨入太学,西山真公德秀衡其文,见谓有源流,出肺腑,公因受学其门。……”
  
  说起宋慈认识刘克庄,源自一个巧合。当年宋慈自京城(刚考取进士)回家为父亲宋巩奔丧,依制守孝,不意结识了时任建阳县令的刘克庄。难得两人皆怀忧国忧民之心,私下交往常抒慷慨悲歌之情,彼此结下深厚的情谊。以刘克庄年少论,尊宋慈为兄,对宋慈的为人见识、精深才学十分佩服。
  
  因为刘克庄的介绍,这才有了后人通过宋慈的墓志铭对宋慈产生窥斑见豹的认识和了解:
  
  “听讼清明,决事刚果,抚善良甚恩,临豪猾甚威。属部官吏以至穷闾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临其前。”
  
  提起宋慈,多数国人是从2005年央视热播的52集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知道的,该剧介绍了宋慈神奇破案的一生。我知道宋慈的名字要早20年——1986年,闽北作家王宏甲在鹭江出版社出版了《神验》,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详细描绘“大宋提刑官”宋慈坎坷不平的办案经历——最终成为“世界法医第一人”的长篇历史小说。由此,一直尘封于历史幕后的宋慈大名才慢慢为世人所认识。这是作为宋慈的闽北乡亲——建阳市乡党王宏甲的功劳。后来走出闽北大山,定居京城成为我国著名作家的王宏甲在推出《神验》20年后,于2006年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洗冤》,进一步宣传宋慈居功至伟的法医精术和为民请命的法官操守。王宏甲在序言中这样阐述创作初衷:
  
  “我写《洗冤》,是写一位一生都同‘洗冤’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写他高贵的精神、情感、人生追求和建树。他是我的故乡人,他在我的心中早已栩栩如生。……欧阳修在《准诏言事上书》曾写道:‘赏及无功则恩不足劝,罚失有罪则威无所惧。’说奖赏无功之人,恩泽再厚也不能起到激励众人的作用;罚无罪之人,再有威严也不能起到禁恶的作用。欧阳修还讲‘赏不足劝善,刑不足禁非,而政不成’。这是说赏罚不能起到作用,国家的政治就危险了。司法机构判错的案,就是处罚无罪之人,如果不为之洗冤,就不止是冤害无辜者,而会危害国家大政。”
  
  如此说来,无论《神验》还是《洗冤》,宣传和推介八百年前正直的法官兼法医宋慈,在中国老百姓普遍对公正丧失信心的今天,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榜样作用。下面,且让我们沿着宋慈的人生轨迹,探寻他功勋卓著、波澜起伏的一生。
  
  三
  
  宋慈,字惠父,今福建省建阳市童游镇人,生于宋孝宗赵昚(shèn,同慎)在位的淳熙十三年(1186年)。据宋慈墓志铭记载,宋慈祖上在唐代有一个名叫文贞公的,传了四代以后,从河北顺德县迁徙到浙江建德县定居。传到第三代世卿公,因为在福建做官,于是又从浙江建德县迁居到福建建阳县,遂为建阳人。所以宋慈的高祖、曾祖三代,都居住在建阳县。宋慈的父亲名巩,官至广州节度推官,病死任上。就是说,宋巩是负责广州刑狱的官员,宋慈后来从事的“提点刑狱”职业,可谓名副其实的子承父业。
  
  宋慈少年时,受业于同邑“考亭高第”吴雉(亦为稚)门下,受朱熹的“考亭学派”(又称闽学)影响甚深。宋宁宗赵扩在位的嘉定十年(1217年),31岁的宋慈考中乙科进士,即派任浙江鄞县县尉(类似县公安局长)。可惜宋慈未曾赴任,因为父丧,丁忧在家。直至宋理宗赵昀在位的宝庆二年(1226年),40岁的宋慈才出任江西赣州信丰县主簿(类似负责文书的主任科员),正式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应该说出道比较晚了。此后,宋慈先后任过福建长汀知县、福建邵武军通判摄郡事、福建南剑州通判、司农丞兼知赣州;一直到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53岁的宋慈被提拔担任提点广东刑狱,算是进入高干行列;后知常州军事、任直密阁兼提点湖南刑狱、进宝谟阁奉使四路(皆调查刑狱之事)、拔直焕阁知广州、广东经略安抚使等官职。至于宋慈的为官如何,请看宋大仁教授的《伟大法医学家宋慈传略》记载:
  
  “宋慈学问广博,智勇双全,招捕使陈韡羡慕其才能,荐他为长汀的知县。他在长汀县令任内曾替人民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比如说福建的盐,一向是溯流而至剑州,又自邵武溯流而上汀州,搬运很困难,故盐到汀州,不胜其贵,又要隔年才能运到。慈有见及此,乃请改变线路从潮州方面运来,往返仅需三个月,大大地节省了运费,因而售价亦低廉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正由于他能处处替人民着想,乃博得人民的爱戴。”
  
  四
  
  不过,宋慈的官声,主要不在为老百姓做关于柴米油盐的小事,而在为民请命,为民断案,为民申冤,为老百姓做主持公道的大事。请看宋大仁教授的《伟大法医学家宋慈传略》记载:
  
  “嘉熙三年(1239年)慈往广东任提点刑狱(施注:一省最高的司法长官),在他到任之后,发现广东的官吏多不奉行法令,有留狱数年的犯人,没有给他平其曲直。于是订了工作计划,在八个月内,处理了二百余人,并且时常亲自循行各部门。所到的地方,都是给人雪冤禁暴,虽恶劣处所,也必去视察。就这样阅历多了,逐渐积累了他的实际经验,这给后来编写洗冤录,是有很大帮助的。”
  
  以上所说,有史料为证。史称宋慈到广东上任后:“下条约,立期程,阅八月,决辟二百余。”证明宋慈不畏权贵,决事果断,经八个月的高效审理,处决了一批犯人,昭雪了一批屈打成招的冤枉命案,解决了一批疑案积案,铁面无私地惩处了一批贪赃枉法的基层执法狱吏。他这种“雪冤禁暴”的“四个一批”事迹,在社会上不胫而走,迅速在广东百姓中赢得了好名声,群众评价宋慈为“清官”。
  
  宋大仁教授提到洗冤录,说的是宋慈晚年于湖南任职期间,在四任提点刑狱的基础上,用了10年时间编纂,于1247年完成的法医名著《洗冤集录》。全书共分五卷:卷一载条令和总说,卷二验伤、验尸、验骨、验血,卷三至卷五详细记载各种伤、死情况及疑难杂说。包括人体解剖、检验尸体、检查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的方法等,内容十分广泛、完备。
  
  《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的专著,比西方国家最早于1602年问世的法医专著——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德利的著作还早350年以上。
  
  15世纪,《洗冤集录》首先传入高丽(朝鲜)。
  
  18世纪,《洗冤集录》传入日本。尔后经由日本流传到西方国家。
  
  1780年,法国人将以《洗冤集录》为蓝本的新编清代版本节译刊于巴黎的《中国历史科学艺术》杂志。
  
  1863年,荷兰人第吉烈氏将《洗冤集录》译成荷兰文于巴达维亚(今印尼首都雅加达)出版。
  
  1908年,法国人又将《洗冤集录》全文从荷兰文转译成法文,德国人再转译成德文。
  
  1950年,前苏联法医学教授契利瓦科夫写出《洗冤录研究》,随后在《法医学史及法医检验》一书中专门刊印了宋慈画像,并尊称宋慈为“世界伟大的法医学家”。
  
  此外,《洗冤集录》还先后被译成朝、日、英、俄等国文字,可见《洗冤集录》在世界法医史上巨大的影响与地位。而所有这些,宋慈寂寞的生前自然是半点也没想到的。
  
  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年3月7日(农历),宋慈病逝于广东经略安抚使(类似省长兼管军事)任内,享年64岁。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7月15日(农历),宋慈灵柩由广州归葬故里建阳县崇雒乡昌茂村。这是依照宋慈生前的遗愿办理的。宋慈乃建阳县童游镇人,生前到崇雒乡昌茂村舅舅家做客,看上了凤山岭的好风水,故而愿意百年之后安静地长眠于此。
  
  在宋慈病逝30年后,南宋被蒙古铁骑灭亡了,好在宋慈的伟大法医著作《洗冤集录》流传了下来。虽说宋本的《洗冤集录》而今是一本也找不到了,万幸我们可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室查阅到现存最古老版本的元版《洗冤集录》。用宋慈乡党王宏甲对《洗冤集录》的高度评价就是:
  
  “这是一部怎样的奇书?在13世纪,该书已详述了从辨尸、尸变、凶杀、奸杀、自刎、绳缢、服毒、火烧、水溺种种辨生前死后,真假伤痕诸方面的知识,博及医学内、外、妇、儿、伤、骨科,以及生理、病理、药物、急救、解剖诸方面的学问,灿若星罗,已然是法医学的知识体系!14世纪,没有任何别国的人写出法医学著作。15世纪,也没有。16世纪,还没有。”
  
  五
  
  《洗冤集录》奇就奇在,宋慈在处理狱讼时,特别重视现场勘验。他对当时传世的尸伤检验著作加以综合、核定和提炼,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办案实践经验,撰写成《洗冤集录》五卷,共53目,约七万字。在自序中,宋慈郑重提出:
  
  “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盖死生出入之权舆,幽枉曲伸之机括,于是乎决。”
  
  意思是强调,“大辟”——杀头是最重的刑罚,这种刑罚则是由犯罪事实决定的,而犯罪事实必须经过检验才能认定。所以检验的结果往往是生死攸关的——对待检验决不能敷衍了事,走走过场,而 “务要从实”。尤其对疑难案件:
  
  “须是多方体访,务令参会归一,切不可凭一二人口说,便以为信”。
  
  不仅如此,宋慈在《洗冤集录》卷一《检验总论》的开篇再次强调:
  
  “事莫重于人命,罪莫重于死刑,杀人者抵,法固无恕,施刑失当,心则难安,故成定狱,全凭尸伤检验。……倘检验不真,死者之冤未雪,生者之冤又成,因一命而杀两命数命,仇报相循,惨何底止,人命重狱,关系匪小。”
  
  正因为如此,宋慈对办案检验始终奉行认真负责的态度:“比对伤痕,件件明白,尸格挨次亲手填注,不得假手胥吏。”譬如宋慈采用的滴血辨骨肉办法,至今仍有亲子鉴定的启蒙意义:
  
  一、“父母骸骨在他处,子女欲相认,令以身上刺出血滴骨上,亲生者则血入骨非则否。……骨经盐水洗过,虽实为父子滴血亦不能入,此作奸之法,不可不预防。”
  
  二、“亲子兄弟或自幼分离,欲相识认,难辨真伪,令各刺出血,滴一器之内,真则其共为一,否则不凝也。但生血见盐醋则不凝者,故有以盐醋先擦器皿,作奸蒙混,凡验滴血时,先将所用之器,当面洗净,或于店铺持取新器,则其奸自破。”
  
  宋慈不但对人命关天的案件亲历亲为,对被伤害的受害者抢救也十分重视,特意列出有效的缢死、杀伤急救办法:
  
  “若缢,从早至夜虽冷亦可救;从夜至早稍难。若心下温,一日以上犹可救,不得截绳,但款款抱解放卧,令一人踏其两肩,以手拔其发常令紧;一人微微捻整喉咙,依先以手擦胸上散动之;一人磨搦臂、足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又按其腹。如此一饭久即气从口出,复呼吸、眼开。勿苦劳动(施注:做人工呼吸不要怕疲劳,要锲而不舍)。又以少官桂汤及粥饮与之,令润咽喉。更令二人以笔管吹其耳内。若依此救,无有不活者。”
  
  对此,原福建法学会秘书长罗时润在中国法医学会和建阳县人民政府于1986年12月15日至20日举行的纪念宋慈诞辰八百周年大会上提交论文《宋慈及<</SPAN>洗冤集录>》,肯定了《洗冤集录》对后人办案的帮助及“滴血辨亲法”的开创性作用:
  
  “《洗冤集录》虽然成书于七百多年前,但已具备现代医学的轮廓和基本内容。从它论述的范围和内容来看,也具备了现代法医学的初步知识,达到一定的科学水平。书中有关各种尸伤的检验、鉴别部分,不仅总结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的还描述得惟妙惟肖,见解卓越。……至于滴血辨亲法,虽不十分科学,但却开创了现代亲权鉴定血清检验法的先声。书中搜集急救自缢、溺水、中毒、中暑、杀伤、冻死等各种单方,仍有继续研究的价值。”
  
  罗时润对宋慈及《洗冤集录》的肯定,在福建省建阳市政府网上于2008年发表《宋慈:中国法医学鼻祖》一文,记载有一个实例为证——《洗冤集录》后来的增补版里,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湖南武陵县出了一起人命案:麓庵和尚打死了豁然和尚,并烧毁了尸体。于是邻县的龙阳县令带领仵作,押着麓庵和尚前往山谷共同检验麓庵和尚毁尸的洼坑,并查验发掘出来的豁然和尚的牙齿残骨,结果同当初武陵县令检验得出的结论毫无二致。于是龙阳县令便吩咐仵作按照宋慈主张的办法,先用木炭在尸坑里烧,接着把芝麻撒在坑里,然后用扫帚轻扫芝麻,由于烧尸时人体的油脂渗进土里,所以经扫帚轻扫之后,仍粘在地上的芝麻便呈现出人的形状。仵作测量了坑里的人形——身长4尺8寸,这一点得到死者哥哥的认可。死者头部偏左边有芝麻聚集,斜长1寸左右,宽4分多。脑后也有芝麻聚集,斜长1寸左右,宽4分多。仵作扫掉芝麻人形,再用猛火把土烧热,浇下酒糟水,洒上醋,然后再把红漆桌盖在坑上。停一些时间,再翻过桌面,只见上面有蒸气的熏痕,同人形没有两样,且头部偏左面及后脑的两处伤痕清晰地显现出来,证明死者确实是生前被打死后再烧毁的。仵作报告完毕,根据宋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之心”的要求,又进行一次检验,没有出现别的异常,才算彻底定案。
  
  在案例中,复核的龙阳县官令和仵作正是通过检验尸坑来确认尸体的。这种源于宋慈总结的验尸方法,在八百年前的南宋,不失为一种十分实用的检验尸体、侦破疑难案件的方法。
  
  六
  
  当然,《洗冤集录》也有不足之处,毕竟是八百年前的著作,疏漏及错误在所难免。复旦大学法律系教授杨奉琨在《<洗冤集录校译>前言》指出:
  
  “《洗冤集录》和其它文化遗产一样,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由于时代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不仅内容比较粗糙和原始,而且其中还有许多不符合科学的记述。如《验骨》中说:‘人有三百六十五节,按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又说:‘男人骨白,妇人骨黑。’……《自缢》中甚至说:‘若真自缢,开掘所缢脚下穴三尺以来,究得火炭,方是。’等等。诸如此类,都属糟粕,是必须加以扬弃的。”
  
  原福建法学会秘书长罗时润在论文《宋慈及<</SPAN>洗冤集录>》的文末也点明了《洗冤集录》文字艰涩难懂的缺陷:
  
  “可是这本书的文字相当艰涩难懂,致使许多司法工作者、法医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对我国历史上这一部法医名著不便于阅读和研究。”
  
  譬如上面提到宋慈的“滴血辨亲法”在《洗冤集录》里就写得概念不清,模糊难解:
  
  “父母骸骨在他处,子女欲相认,令以身上刺出血滴骨上,亲生者则血入骨非则否。”
  
  后人加以纠正的《洗冤集录》增补版就写得概念清晰,通俗易懂:
  
  “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
  
  但是,瑕不掩瑜。作为人类史上第一部法医巨著,《洗冤集录》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于此,1984年11月8日,中国法医学会成立大会筹备会的代表在宋慈墓的左侧树碑纪念:
  
  “献给伟大的法医学家宋慈——业绩垂千古,洗冤传五洲。”
  
  纪念碑后镌刻着34个参加中国法医学会成立大会筹备会代表的名字。
  
  1984年 11月6日至11日,全国公、检、法、司、教、卫六个系统的法医代表齐聚闽北建阳县,召开中国法医学会成立大会筹备会。会议由公安部第二研究所发起并主持,筹备小组组长由所长李伯龄担任。筹备会讨论通过了《中国法医学会章程》(草案),协商理事会的组成和人选。会上决定了三件事:
  
  1985年10月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中国法医学会成立大会;
  
  1986年在福建省建阳县召开纪念宋慈(1186-1249)诞辰800周年大会;
  
  1986年11月创办中国法医学学术刊物《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会成立大会的筹备会之所以放在闽北建阳县召开,是因为建阳县乃我国伟大的法医学鼻祖宋慈的出生地和安息地。因此,筹备会的内容之一就是为中国法医学鼻祖宋慈树立纪念碑。
  
  在宋慈墓的左侧,还有一块纪念碑人们不应忘记。它是2009年清明时节,当年插队崇雒乡的福州知青在祭扫宋慈墓,捐资修建宋慈牌坊时树立的纪念碑,碑后镌刻了21个捐款知青的名字:
  
  林松、林骥、胡道平、陈依春、陈榕生、陈学诚、翁毓彰、刘子明、林华、陈洪钧、黄萍、杨思生、刘锡辉、王强、李学书、郭桀、刘斌生、戴显群、许榕生、张学印、郑志敏
  
  这些知青还在“宋慈纪念园”内亲手种下广玉兰树种, 寓意着宋慈一生的清正廉洁。
  
  2014年5月26日,福州六个知青刘斌生、林松、陈榕森、陈洪钧、郭桀、刘锡辉为了表达对宋慈先贤的敬仰,再次捐款铸造了宋慈半身铜像。在当天举行的“福州知青纪念上山下乡45周年暨宋慈铜像落成揭幕仪式”上,几十个福州知青代表将宋慈半身铜像敬奉在新建的“宋慈纪念馆”大厅中央。据介绍,这尊铜像是目前全国惟一的宋慈铸造铜像,铜像含基座总高2.3米,重达120公斤。
  
  在宋慈半身铜像后的正面墙上,有世界著名的“神探”——国际刑事鉴识学专家、华裔美国人李昌钰(祖籍江苏如皋)题写的四个大字:“宋慈宗师。”
  
  是的,一代宗师宋慈是建阳人——中国人永远的骄傲。而作为“世界法医第一人”——宋慈和他的《洗冤集录》必将永存人间。
  
  2014、6、26——7、3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15-1-12 09:47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公宣子即

王佐,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宣子,号敬斋。生于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
王佐[1]卒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戊辰科状元。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15-1-12 09:4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5-1-13 10:48 编辑

王佐中状元后,授承事郎,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未及赴任,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当时秦桧专权,其子秦熺为提举秘书,众人纷纷趋附,唯独王佐未尝妄交一语,以至忤怒秦熺,被外放。秦桧死,王佐为秘书郎,领右司郎。不久,被台臣评罢。后经张浚荐举,王佐任职中书门下省。金兵南侵,丞相汤思退统领江淮,请王佐参预军谋,后汤思退离职,王佐亦被罢免。

淳熙中(1174-1190),王佐为建康知府,妖人朱端明挟军士以图谋不轨,王佐查知其阴谋,坐于帐中,捕为首者斩杀。不久,王佐又被削官。重新起用为发运使后,又因受他人牵连被贬。一年后,经王十朋,张浚再次荐举,王佐起知潭州,任上,讨平叛乱,得高宗诏令嘉奖,拜为显谟阁待制,历工部、户部尚书。因儿子与母亲病逝,王佐回乡举丧,服丧期满后,任万寿、上清两宫提举。绍熙二年(1191),王佐病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六岁。朝廷追赠银青光禄大夫。王佐在任典八州,知四府,所仕之处皆以德政著名。病故三年后,陆游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对其一生给予了很高评价。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15-1-24 21:20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找的素材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15-1-31 12: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流云一朵 发表于 2015-1-26 16:41
不是晒你女儿的画吗,咋捣鼓这么多古文。累死人啊。

妖精的尾巴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15-1-31 12: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15-1-31 12: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15-1-31 12: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书签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15-1-31 12: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15-1-31 12: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画的不错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15-1-31 15:00 |显示全部楼层
有福自然在 发表于 2015-1-31 14:44
这是死火? NO 吧的吧

是死火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15-2-3 20: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二张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发表于 2015-2-4 17:24 |显示全部楼层
青芜 发表于 2015-2-4 17:16
我试了一下不会传

发给我,我替你传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15-2-5 19:43 |显示全部楼层
有福自然在 发表于 2015-2-4 18:24
这谁谁啊,倒着长,会越来越年轻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15-3-10 09:09 |显示全部楼层
发几张汉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15-3-10 09: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小姑娘自己做的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15-3-10 09: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在网上买的布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15-3-10 09: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穷二日之功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15-3-10 09: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15-3-11 10:21 |显示全部楼层
青芜 发表于 2015-3-10 17:24
得瑟要死的节奏,群里得瑟完还要来这,你说说你,以后姑娘嫁了,你还上杆子赖人家女婿家不成???

记录,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不觉得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15-3-11 10:21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15-4-5 18:23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