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小梦读书贴——不断更新
楼主: 梦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梦读书贴——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1-7-21 22:1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芳紫陌


    谢谢紫陌
    晚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7-23 07:3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m 于 2011-7-23 07:43 编辑

    答客难 东方朔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固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孟;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也,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直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譬如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是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仪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之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鼩鼱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译文:
  
  有人诘难东方朔道:“苏秦、张仪一旦遇上万乘之王,就能身居卿相之位,泽及后世。如今你修习先王之术,仰慕圣人之义,诵读《诗经》《尚书》诸子百家的典籍,不可胜数。甚至将它们写在竹帛上以致唇腐齿落,烂熟于胸而不能忘怀。好学乐道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了;自以为才智海内无双,可谓博闻强辩了。然而尽心竭力旷日持久地侍奉圣明的君王,结果却是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恐怕还是品德上有不足之处吧?连同胞兄弟都无处容身,这是何缘故呢?”
  
  东方朔喟然长叹,仰面回应道:“这不是你能完全理解的啊。此一时,彼一时也,岂能一概而论呢?想那苏秦、张仪所处的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不朝,争权夺利,兵革相战,兼并为十二国,难分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所以游说之风大行于世。他们身处尊位,内充珍宝,外有粮仓,泽及后世,子孙长享。如今则不然:圣主德泽流布,天下震慑,诸侯宾服。四海相连如同腰带,天下安稳得像倒扣的痰盂。一举一动尽在掌握,贤与不贤如何区分呢?遵天之道,顺地之理,万物皆得其所。所以抚慰他就安宁,折腾他就痛苦。尊崇他可以为将领,贬斥他可以为俘虏。提拔他可在青云直上,抑制他则在深泉之下。任用他可以为老虎,不用他则为老鼠。虽然做臣子的想尽忠效力,但又怎知道进退得宜呢?天地之大,士民众多,竭尽全力去游说的人就像车轮的辐条齐聚车轴一样,多得不可胜数,被衣食所困,找不到晋身之阶。即使苏秦、张仪与我并存于当世。呀当不上掌故那样的小吏,还敢期望成为侍郎吗?所以说时异事异呀。
  
  虽然如此,又怎么可以不加强自身的修养呢?《诗经》上说:‘室内鸣钟,声闻于外,鹤鸣于高地,声闻于天。如果真能修身,何患不荣耀!姜子牙践行仁义,七十二岁见用于文、武二王,终于得以实践他的学说,受封于齐,七百年不绝于祀。这就是士人日夜孜孜不倦,勉力而行不敢懈怠的原因呀。就好像那鹡鸰鸟,边飞翔边鸣叫。《左传》中说:上天不会因为人们害怕寒冷而使冬天消失,大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险峻而停止其广大。君子不会因为小人发喧嚣而改变自己的品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走正道,小人谋私利。《诗经》说:礼仪上没有过失,何必在乎人们的议论呢?所以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冠冕前有玉旒,是用来遮蔽视线,丝绵塞耳。是为了减弱听觉。视力敏锐却有所不见,听觉灵敏却有所不闻。扬大德,赦小过,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弯曲的再直起,但应让他自己去得到,宽舒进而柔和,但应让他自己去进取。揆情度理,应该让他自己去摸索。大概圣人的教化就是如此,想要自己通过努力得到它,得到后,就会聪敏而广大。
  
  当今之贤士,才高无友,寂然独居。上观许由,下视接舆,谋似范蠡,忠类伍子胥,天下太平时,与义相符,寡合少友,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您对我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至于燕用乐毅为将,秦任李斯为相,郦食其说降齐王,游说如流水,纳谏如转环,所欲必得,功如高山,海内稳定,国家安宁,这是他们遇上了好时势呀。您又何必感到奇怪呢?俗话说,如果以管窥天,以瓢量海,以草撞钟,有怎能通晓规律、考究原理、发出音响呢?由是观之,就像耗子袭击狗,小猪咬老虎,只会失败,能有什么功效呢?现在就凭你这样愚钝的人来非难我,要想不受窘,那是不可能的。这足以说明不知通权达变的人终究不能明白真理呀。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1-7-23 07:3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m 于 2011-7-23 07:43 编辑

不解之处:
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孟,“带”

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并进辐凑者”

上观许由,下察接舆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1-7-23 07:35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1-7-23 07:45 |显示全部楼层
倒塌
视频好几处读错了
而且不全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1-7-23 07:52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朔:著名西汉词赋家,在政治方面仕途也颇具天赋,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汉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1-7-23 07:54 |显示全部楼层
俳优:paiyou
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   
俳优侏儒,固人主之所与燕也。——《韩非子·难三》
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   
《荀子·正论》:“今俳优、侏儒、狎徒,詈侮而不鬭者,是岂钜知见侮之为不辱者!”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辛公平上仙》:“殿上歌舞方欢,俳优赞咏,灯烛荧煌,丝竹并作。”
侯宝林 《我和相声》:“相声的历史,要从古时候的俳优讲起,那是很早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1-7-23 17:50 |显示全部楼层
  与相如诀别书   卓文君
  群华竟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木而亲,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啮,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于君长诀。
  
  译文: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绚烂的色彩掩盖了素洁的颜色。琴声依旧在响,但依旧不是原来的人在弹奏了。锦江中有游泳相伴的鸳鸯,汉宫中有交援伸展的枝条。他们都不曾离弃伴侣。慨叹世上的人,却迷惑美色,喜新厌旧。朱弦断,知音绝。明镜缺,夫妻分。朝露晞,缘分尽,芳弦歇,人分离。白头吟,伤离别。希望你吃的好好的不要挂念我。对着浩浩荡荡的锦江水发誓,从今以后与你永远诀别。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曰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竹竿何袅袅,鱼儿何簁簁,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1-7-23 17:5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m 于 2011-7-23 20:47 编辑

  卓文君的《诀别书》是《古文小品咀华》中唯一的一篇女性文章。
  
  知道文君与相如是源于那个滟涟了千百年的的凤求凰的故事,一句“凰兮凰兮从我栖”把爱情熨烫得无半丝褶皱。
  
  然,可叹男子皆薄幸。你侬我侬的百般缱绻,终有枕凉裘冷时,就算落到才女卓文君头上亦不过如此这般。明明那样心仪,明明万般珍惜,明明海誓山盟,为什么转瞬间就过期变味了呢?脚踏青云后的司马相如眼帘映入了别处美景,他要纳妾。他要,纳妾。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她决然地笑了。“朱弦啮,明镜缺,朝露晞,芳弦歇。”她连用四个排比比拟即将断绝的恩情,却又柔肠百结难断情思,“努力加餐勿念妾”,希望他吃好睡好,一切安好。
  
  口硬心软,唉,这就是女人哪!只恐夜深花睡去,只恐流年惊暗换,只恐君心独处时,怜君君不知。明知道他已有新欢,可眼底心底牵牵念念的还是他。
  
  记得张爱玲也写过:伫立船舷,望着滔滔黄浪,涕泣久之。胡兰成因为身世,因为局势,宛转与其他女子的庇护下,再也顾不上她了。可她呢?千里迢迢去看他,而且是还带了钱去看他。可看到了什么?只看到他辜负了白纸黑字的婚誓: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世上有多少人能与爱共舞一生呢?想来,一般都是相守相安即可。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张爱玲离开胡兰成后,与赖雅的余生,虽清贫虽低敛,却是真正的相濡以沫安然静好,更是凄凉世界里最后的一点安定喜乐。
  
  生活就是这般,今朝愁苦绕风霜雨雪三圈,明朝悠闲绕青山绿水三圈,荣辱悲喜反复交叠,单曲循环。
  
  爱情是一团烈烈火焰,砰然燃烧时,令人目眩神迷心旌摇曳,然而,如果没有焚身以火的决心,就千万别去做那只扑火的飞蛾。
  
  能躲则躲,如果躲不掉就好好将就吧,何必让自己的心皱了水色,老了山光,一路爬山涉水饱经风霜。
  
  所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纵然聪颖如文君、爱玲又能如何?
  
  所以,惟愿吾今生,既鲁且愚。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1-7-23 21:30 |显示全部楼层
1,古人云:縻不有始,鲜克有终。
2,今天坐地铁,看见窗外有一则广告:读书是一种信仰。

以上两句,小梦谨记 ...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1-7-17 03:43



————————————————
    读书是一种信仰。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1-7-25 12:51 |显示全部楼层
六星
拜拜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1-9-3 22:4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m 于 2011-9-4 17:09 编辑

    醉笑陪君三千场,这个固执多愁睿智博学的ID突然在六星消失了,在网络蒸发了。都说铁打的论坛流水的ID,如今的六星于往昔相比早就面目全非了。你方唱罢我登台,一片缭乱。
  
  早就全部删除了网友q友的我,无从得知事情的原委,以及他人的想法。退到论坛之外回头再看那些来自虚拟世界的纠结,如隔岸观花,云淡风清。
  
  惟暗自庆幸那日心血来潮特地打电话道谢。四哥问为什么突然说谢。我说,因为你要我读书,而我也从中读到了乐趣,谢。再,怕无端来临时,来不及言谢,所以谢。四哥闻之笑我傻帽。
  
  孰料,一语成谶。无端,这么快就来了。
  
  少了这个唠叨叮嘱我好好读书的亦师亦友,古文学史迟迟翻不过魏晋陶潜这一章节。文学史真乃故纸堆,在光阴里穿行过一个个世纪,熠熠生辉。人能与之相映,不论悲喜,都是奇缘。读史的感受如同弘一法师的绝笔——“悲欢交集”。
  
  心理学家说:活的久就是为了知道的多。而读书就是将人类的前额撑宽,向前凸起,显出万物之灵,使人类永远向前,不会回到树上海里。
  
  我现在唯一想坚持的,只是读书。完整系统地把文学史以及相关书籍好好读完。想来也算是不辜负四哥的一番教诲吧。
  
  泱泱网络,疏可走马。扬尘散土,洗沙留金,总有一些不舍与羁绊。我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人殷切勉励我好好读书,也不管以后是否有缘能与四哥再遇,咫尺天涯,铁硬冷,花芬芳,各自安生。惟祝平安。
  
  敲击键盘至此,搁笔。
  
  遂登陆了好久未去的博客,却见博友枕边书的一条留言:梦丫头,别来无恙?半半生老师骑鹤西去了……
  
  闷热,雷暴,骤雨,流短蜚长,这个夏季真是跌宕,起伏,多灾多难。
  
  哀。痛。回想起这群来自新浪的博友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寻思良久,回复:叔叔,我想过几天抽空来苏看望你们。
  
  一阵凉风夹杂细雨穿过绿纱窗至裸露的颈臂,浑身一激灵,秋来的好快呀。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1-9-4 17:1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0# 芳紫陌


    谢谢紫陌,各自为安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1-9-4 17:17 |显示全部楼层
   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史料的汇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以苏秦、张仪为代表俄纵横家为主的游士说客的活动,包括他们的谋议和说辞。著名的寓言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也都在其中。
  
  《秦策一》载:苏秦连横说秦惠王失败,狼狈而归,谁知“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家人的冷淡,是的苏秦更加发奋读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后来合纵之术成功路过家乡时,家人的态度有了天壤之别:“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自,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小梦读后感:
  
  嫌贫爱富世态炎凉人间百态,古往今来如出一辙也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1-9-4 17:1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m 于 2011-9-4 17:22 编辑

 《卫策》——卫新妇三言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
  
  车至门,扶,教送母曰:“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徙之牖下,妨来往者。”主人笑之。
  
  此三言者,皆至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
  
  译文
  
  卫国有人迎娶新娘。新娘上车后就问:“两遍拉套的马是谁家的马?”车夫说:“借来的。”新娘对仆人说:“鞭打两边拉套的马,中间驾辕的马也跑,可以免受鞭打之苦。”车到了新郎家门口,扶新娘下车时,她又对送新娘的老妇说:“把灶火灭了,以防失火。”
  
  进了新房,见舂米的左臼,说:“把它搬到窗户下面,免得妨碍室内往来的人。”主人觉得她可笑。
  
  新娘的这三句话,都是切中要害的话,然而不免被人笑话,因为刚过门就说这些,时之过早了。
  
  小梦读后感:
  
  哈!没想到《战国策》里还有如此诙谐喷饭的小品文。用词峭劲如精金百炼,一字一珠,细细揣摩,寓意深远也。
  
  抄王符曾点评:
  
  与《韩非子》参看,方知《国策》笔力,迥非他书可及。质言之,只是交浅言深四字耳。一经点染,便觉意味无穷,何也?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1-9-6 22:0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5# 凌云享耳


    谢谢凌云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1-9-8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梦m曾以自传而为世人知,
  
  (附自传:学文二十年,更攀珠峰三年,又习武,见擂鼓吏怠,一箭挂之,
  
  再学医,撰良方,吏卒愈,名闻天下)
  
  梦m的书贴,会联系十位女子的命运,
  
  (她有通灵之能,不经意写帖时,会无意中点及并展示)
  
  可惜,她的书贴不够,还缺最重要的帖子,我还无所依写,
  
  (这就是我之前两次在帖中委婉地请她再写读书贴的原因)
  
  可如今梦m不写读书贴了”
  
  那么无意,无意的不经意间居然看到有人在六星灌水版这么写我。如果不是因为想要告知麻花姐的文章被转载了,我还要过多久才会知道居然有人默默注意我?也许永远不会知道。素昧平生,我应该感谢还是感动?
  
  愿以为自己在泱泱六星渺若微尘,不想竟还有人惦念;原以为决然斩断一切纠结就能轻松拜拜了,谁知一个陌生ID的寥寥数语就让我心绪翻涌,五味杂陈。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雁过留声,人过留影。放不下,还是放不下。六星终究是自己注册的第一个论坛,时间精力投入最多的论坛,于情于理,总有一份牵挂与不舍。
  
  或许,应该把在六星的书帖续下去。不为什么,只是对自己的“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1-9-9 21:2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 青黛


    谢谢青黛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1-9-9 21:27 |显示全部楼层
梦,很高兴,你能再来续,“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说得好,俺也跟在你的后面,好好学习,静心品之! ...
芳紫陌 发表于 2011-9-8 19:04



    ——————————----
嗯嗯,也算是锻炼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吧
谢谢紫陌给我打气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1-9-9 21:28 |显示全部楼层
与小梦聊读书——醉笑陪君三千场

      今天看到小梦开始续写《读书笔记》,心下甚慰。
  
  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很爱读书,你读的这本《古文小品咀华》我没看过。我读什么书取决于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有什么书。
  
  我上学时没有认真学习,84年到管理干部学院当教师,李校长看我年龄太小,资历不够,不让我主讲《大学语文》,让我先做两年助教。我也知道自己读书不多,于是每天一上班就一头扎进图书馆,后来干脆在藏书室里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坐在书架边上看。有一天中午,看书入了迷,直到肚子饿了要吃饭,才发现自己被锁在藏书室里了:图书馆的老师下班时以为我早走了,锁上门回家吃饭去了,下午两点才来开馆。无奈,饿着肚子继续看书吧。事后我还写两句话凑成一副趣联,贴在藏书室那张书桌上。
  
  曰:少吃一顿午饭
  
  多看两本好书。
  
  有一天李校长看到藏书室里的那张桌子和对联,问管理员:谁的?
  
  基础课的小王老师。——我们学校姓王的老师有四五个,我是最小的一个。
  
  校长找我谈话,让我从下个学期开始,主讲《大学语文》。
  
  小梦,85年四哥第一次站在大专院校的讲台上的时候,你还没生呢,呵呵,我22岁,穿的跟现在一样:T恤,牛仔裤,运动鞋,不一样的是那时的我比现在要瘦的多,头发很长,没有这顶帽子也没有这一脸褶子。
  
  我当了五年教师,在图书馆读了五年书;我们学校是84年成立的,与文学有关的藏书不多,我几乎都读过了。
  
  小梦读书还挺严谨,从我的跟帖里指出我一个错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说成了“靡不有始,鲜克有终”;上次我把“一语成谶”的“谶”字,读作第二声,也是你帮我指出并纠正过来的。
  
  对此我有些感触,在这里一并说说罢,与你一起斟酌。
  
  89年离开学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好好读书,现在肚里这点东西,都是教书的时候积累下来的,上次你抄写《岳阳楼记》,我对照了一下,发现我背下来的有两处虚词与原文不符。
  
  这些错处,不是因为不知道:若是不知道,我一定会查字典,查资料,反而不容易出错。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就错在以为自己知道。
  
  佛学认为,人们已有的知识,往往会成为学习新知,认识“真知”,领悟佛法妙境的障碍,即“所知障”。
  
  所以佛家强调“虚、无、空,灵”;而禅宗认为佛性是与生俱来的,无需学习,只要自证菩提即可,就是“顿悟”,能够普度众生的所谓“大乘”佛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需知识的积累,相反,越是一无所知的空明心境,越容易“心领神会”:于是神秀和尚的“心是菩提树”便输给了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克服了“所知障”,却陷入“读书无用论”的另一个极端。
  
  但读书的确有个“所知障”的问题。有个小孩上学第一天,学会写一,二,三,以为数字都是这样写的,后面就不用学了,四就是四横,五就是五横。。。。。。这“一,二,三“就疑似“所知障”。
  
  当年,在师专上学的那年冬天,雷三哥带我们到窦双树子村另一个同学“编炕席”家玩,我们几个人中,只有雷三哥去过窦双树子村。东北农村,冰天雪地,小北风嗷嗷滴,雷三哥二虎巴拉滴领着我们骑着自行车跑到首山那边去了。。。。。。
  
  如果不是雷三哥硬装认识道儿,我们一路打听,怎么也不至于整到首山。
  
  王翔雨当场就给雷三哥的错误定性: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很多常识错误,并非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无知,大多是因为略有所知或所知不真,却以为自己知道,这就形成了“偏见”。再以这些“偏见”去格物致知,指导社会实践,是必然要犯错误的。
  
  所以从读书的角度上,解决“所知障”的唯一有效方法,是一生读书。
  
  《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一生不断的读书学习,并慎思明辨,就会在获取新知的同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肤浅和偏见;每当我们从书中读到自己原来不懂的新知识,特别是通过读书发现自己原来的认知是错的,都会感到无比喜悦和欣慰——读书会使人越来越精深,正确,越来越认识和接近真理:这就是读书的快乐啊。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读书更有益的事了。
  
  三年两年下来,至少在语言、文字上,可以上一个台阶。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由生到死,毫无意义,只不过是一场经历,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如爬山一样,每达到一个高度,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而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看到的风景,是否更精彩?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在山脚下晃悠了一辈子,岂不是白来了?
  
  一息尚存,就努力的向上攀登,登上更高的地方。不为别的,只为能够领略更美的风景。

  我觉得小梦现在这样的读书形式非常值得推广,读一篇,写一篇读书笔记。既学古文又练笔。赞一个。
  
  《古文小品咀华》选的篇目很好,但我觉得编者的评语有点罗嗦。颇有些“点金成铁”的味道。杜甫,韩柳的文章,早有大家品评,可以参考。

      1,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今天坐地铁,看见窗外有一则广告:读书是一种信仰。

           以上两句,小梦谨记。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1-9-9 21:29 |显示全部楼层
与小梦聊读书——醉笑陪君三千场

      今天看到小梦开始续写《读书笔记》,心下甚慰。
  
  我在 ...
梦m 发表于 2011-9-9 21:28



    ————————————————

四哥,你好吗?平安吗?
小梦为你祈祷
上帝一定要保佑我四哥平安无事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1-9-9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学史第三章、历史散文

小梦读后感  
  一、散文是具有广泛实用性的文学形式。最早的先秦散文包括:甲骨卜辞、周易、尚书、春秋。
  
  尚书即上古之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春秋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维护统一,反对僭越。这种思想倾向都在史事的记述以及用字选词中显示出来,往往以一字寓褒贬。
  
  比如“杀”的意思就分:有罪为“诛”,无罪为“杀”,下杀上曰“弑”。
  
  又如写“战争”,有钟鼓曰“伐”,无钟鼓曰“侵”,轻行掩其不备曰“袭”。
  
  这些用词都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用词之准确精妙着实令人赞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1-9-9 21:42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诸子百家
  
  诸子散文出现的时间大约是从春秋末到秦统一以前,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至战国初年有《老子》《论语》和《墨子》,分别代表道家、儒家和墨家。
  
  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战国后期有《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
  
  孔子,儒学学派开创者,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墨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先秦诸子中首开论辩风气的作家。
  
  孟子即孟轲。《孟子》在汉代就开始受到重视,唐以后,由于韩愈及宋代理学家的表彰,孟子的地位更加提高,被定为孔子道统的继承人。
  
  《离娄下》第二十三章,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离娄下》第二十九章,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於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他与庄子合成老庄,他的杰出贡献就在于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道”的学说。而“道”的本质属性是“自然”,他认为天地万物皆自然而然地产生,自然而然地存在着。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1-9-9 21:42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诸子百家
  
  诸子散文出现的时间大约是从春秋末到秦统一以前,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至战国初年有《老子》《论语》和《墨子》,分别代表道家、儒家和墨家。
  
  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战国后期有《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
  
  孔子,儒学学派开创者,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墨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先秦诸子中首开论辩风气的作家。
  
  孟子即孟轲。《孟子》在汉代就开始受到重视,唐以后,由于韩愈及宋代理学家的表彰,孟子的地位更加提高,被定为孔子道统的继承人。
  
  《离娄下》第二十三章,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离娄下》第二十九章,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於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他与庄子合成老庄,他的杰出贡献就在于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道”的学说。而“道”的本质属性是“自然”,他认为天地万物皆自然而然地产生,自然而然地存在着。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1-9-9 21:43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桑;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媮,质真芳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稀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译文:
    有志之人听到“道”后,必定立即勤奋地去实行;普通之人听到“道”后,则将信将疑犹豫不定;粗俗之人听到“道”后,哈哈大笑以为这是奇谈怪论。殊知如果他们不笑,那才算不上是真正的“道”。

    所以,《建信》上有这些话:真正明白了‘道’的人,反而显不出精明的样。真正有所进展时,反而会觉得是在后退。看似平坦的大道,说不定崎岖难行。真正有德行的人,却谦虚得有如空谷。太洁白的东西,反而最易染上污点。最完善的“德”反而似乎有不足之处。刚健的“德”行反而了似怠慢的样子。纯真的“德”质朴得有如假的。大得没有边的东西反而找不到棱角,最大的物器总在最后制成。最大的天籁之音反而就象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成为“无形”。“道”秘寄于万物之中,所以无法为它取名。

    正因为它是“道”,它才善于帮助万物而无所不成。

  
  庄子,即周庄。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重要学者。先秦杰出散文家。
  
  他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而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1-9-9 21:43 |显示全部楼层
秦汉文学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1-9-12 08:1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9# 潘霞


    霞,中秋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1-9-12 08:1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8# 芳紫陌


    紫陌,中秋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1-9-12 08:1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4# 凌云享耳


    凌云,中秋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1-9-12 08:1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暮雪


    暮雪,中秋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