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论坛事务 大理寺 切个瓜:千篇一律
楼主: 千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切个瓜:千篇一律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8-3-10 13:03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动物日渐多



文/那腰

不知道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算不算狗满猫满为患,左右,我也是养了一条狗。

1

08年时我养那条叫弗瑞的狗,纯属玩笑引起,不料这缘分,一结便已五年余。那时养狗的人也多,但不若现在满大街都是,甚者一家养了很多条,倒的确有些扰民了。

2

我不会因为养狗,就说养狗无弊,但关键的问题不在狗身上,而在人身上。既然养之,就要担负起最起码的责任,不管是对狗狗的照顾,还是对邻里关系的照顾,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照顾,都是付出更多的辛苦。这个是必须承担的。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责任心,那狗,不养也罢。为了一条狗,徒挨众骂也是不值得的。

很多人都在感叹居住环境越来越差,我也深有同感。特别是看到小区里到处都是不自觉的人任凭自家养的狗在公共场合乱拉乱尿而不负责清理,搞得环境脏乱不忍卒读时,真的觉得现在养狗的真是太多了。而人的素质却没因此而提高。

每每遇到自己正好遛狗时有人这样的不自觉,便觉得自己脸上发烧,好像那些错都是自己犯下的一样。而事实上,弗瑞童鞋只要出门,不仅要系牵引绳,而且随身携带的都有报纸和塑料袋,随时清理弗瑞童鞋造下的垃圾。即便如此,依然怕被别人嫌弃。总有愧对大家的心情在。

3

弗瑞童鞋是条已经五岁有余的狗,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个性,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着,已不好改变。

弗瑞晚上睡觉从来不进卧室,如此已经很多年。最近天气较热,卧室晚上都开着空调,便将她赶进卧室睡觉,但她并不领情,不停的在卧室里折腾,就是不睡。无奈将卧室门打开,她立即像被特赦了一样的冲出去,卧在卧室外的门口,顷刻呼噜声大起。就是这样个不知好歹的固执家伙。

4

昨晚下班回家,有只大白猫正在爬树,看到我回来,立即趴在树上静止不动的观察我。而弗瑞童鞋已经在楼上听到了我停车的声音,也立即开始狂吠起来。不多时,弗瑞冲下楼去向等在楼下的我跑来,那只猫便从树上一跃而下,躲在离我几米远的地方观察我和弗瑞。我觉得这只猫甚是乖巧可爱,便出声唤它,它似是听懂了我的善意,卧在地下冲我摆尾巴。我没养猫的经验,不知道猫摆尾是不是表示喜欢或信任。但它那懒懒的卧在地上摆尾的姿势,像极了弗瑞童鞋撒娇。一下便触到了我心里的最柔软处,一时不忍离去。

弗瑞童鞋果然警惕,发现了那只冲我摆尾的白猫,立时对着大白猫吼叫,没成想那只猫根本不做理会,依然卧在地下看着我。后来家长催促去遛狗,我们才离开。等遛狗回来,那只白猫已经不见了踪影,没来由的我在心里轻轻一叹。

5

前些时因为捡到一只走失的小猫而惊动了朋友,据他说,现在正是猫猫发情繁殖期,他一个在羽毛球场工作的朋友,已经收留了好几只小猫小狗,球场的一角已经成了小动物园。

更多的人,即便不养这些小动物,也是越来越善待它们了,而这些猫狗,不管是宠养的还是流浪的,它们混迹在人群中,日渐多起来。成为现今生活中的一景,或利或弊,都已经是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了。

6

江湖动物日渐多,人民生活很祥和。这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标签吧。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8-3-10 13:03 |显示全部楼层
把书心情:半江瑟瑟半江红

文/那腰
1
我上学的时候比较崇洋媚外,眼里只有世界名著和外文书籍。这与大仲马最先占领我内心的读书领地有关。要说,这也不是我的错,那些读书欲旺盛的年代,翻遍图书馆,几近找不到可耐心看得下去的闲书。那时对书的选择很挑剔,不是随便一本书就愿意去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的。当然,像巴金老先生的《家》、《春》、《秋》这类的书,上中学的时候就已经阅读过,每每想起,心中难免为书中人物的命运叹息。只是终究未生出再读细看之心。

在我上学的时候,推崇陈寅恪先生的不多,因为那时,我们都太年轻也太浮躁,更加的是太没文化也没碰上好的导师引导。

2
早些年,我曾酷爱过写诗填词,曾花费不少时间在这上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文学情结越来越淡薄,我便与诗词渐行渐远了。

第一次注意到陈寅恪先生的书,是在一个老哥的书柜里。面对他十几个庞大的书柜里陈列的书籍,(很多都是没开封的),我一眼就看到了这本在现代越来越大开页的书籍中显得像个小册子一样的书。这便是陈寅恪老先生的很有代表性的著作《元白诗笺证稿》,拿在手里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本书是我的了。也许,这便是书缘吧。

将这本书索回去后,我并没立时开始阅读,而是放置在了床头柜上随手可拿到的地方。后因与独醒客无意中谈起陈先生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话题,我才再一次想起这本书。晚上回家后立即开读。就是这一读,一发不可收的迷上了这种剖析历史的书籍和治学精神。

3
我始终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为什么与有些人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而与有些人总有无法阻隔的默契呢?应该还是应了这句话。

时过不久,我一多年好友燕掌门寄书与我,其中有本书叫《细说民国大文人》。此书中收录了一些关于陈寅恪先生生平的文字,令我更进一步的对陈先生有了了解。但那些了解,还都是皮毛。

后因对民国时期文化现象的关注,又接触到不少关于介绍民国文人文化的书籍,在所有这些文人中,陈寅恪老先生被首推为第一大家。纵观历史,当得起这一推崇的,也就陈老先生一人尔。

4
当你满怀崇敬的心情去走近一个人或者一本书时,很容易令人没有思维和感知,我便是这样。我总是带着这种崇敬的心情去阅读陈寅恪先生的著作,让我就完全沉溺在那种研史的氛围中难以自拔,继而爱屋及乌的对所有能潜心治学之人心生敬佩。

这种状态持续的足有两年余,再去看旁类书籍,已是看不进去。

5
近些时,再度受到燕掌门赠寄之陆键东先生所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这本书,又将我拉入历史的长河中。

此书涵盖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陈寅恪先生的生平作了最为详尽的解读。用燕掌门的话说,这本写陈寅恪的书,是他所见过的写得最好的一本了。他本人亦有收藏。鉴于燕掌门的学识,他说这话,我深以为然。

而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又犯了满怀崇敬之心的毛病,每晚睡前阅读,都要支起简易小书桌放置床上,将书镇及支书架摆好,找到一个可以长久坐靠不会犯累的姿势,开始一字一句的认真阅读。倾三日三夜之闲暇,才阅得125页。并且在阅读此书时,我数次按捺不住的去翻阅那本陈寅恪先生著述的《元白诗笺证稿》。以印证这些文中对陈先生极致的推崇。

6
从来没有过,看闲书看到如此投入的状态。每个年代表的出现和人物的显现,都会令我停下来去搜索脑子中对这一时期的人物的了解甚至再去翻阅相关书籍以印证自己的所知。

后与燕掌门聊起这本书时,曾发过若是当初选择致学这条路该多好啊的感慨。可历史,总是没有假设的,也同样不能反悔。

7
纵观这些年我读闲书之心态,真可谓用白居易的那首诗中的某一句来形容: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此套用这半句诗,也是我对此诗的最新解读,不知贴切否,左右,这是我的感悟和心情罢。

把书心情:半江瑟瑟半江红

文/那腰
1
我上学的时候比较崇洋媚外,眼里只有世界名著和外文书籍。这与大仲马最先占领我内心的读书领地有关。要说,这也不是我的错,那些读书欲旺盛的年代,翻遍图书馆,几近找不到可耐心看得下去的闲书。那时对书的选择很挑剔,不是随便一本书就愿意去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的。当然,像巴金老先生的《家》、《春》、《秋》这类的书,上中学的时候就已经阅读过,每每想起,心中难免为书中人物的命运叹息。只是终究未生出再读细看之心。

在我上学的时候,推崇陈寅恪先生的不多,因为那时,我们都太年轻也太浮躁,更加的是太没文化也没碰上好的导师引导。

2
早些年,我曾酷爱过写诗填词,曾花费不少时间在这上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文学情结越来越淡薄,我便与诗词渐行渐远了。

第一次注意到陈寅恪先生的书,是在一个老哥的书柜里。面对他十几个庞大的书柜里陈列的书籍,(很多都是没开封的),我一眼就看到了这本在现代越来越大开页的书籍中显得像个小册子一样的书。这便是陈寅恪老先生的很有代表性的著作《元白诗笺证稿》,拿在手里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本书是我的了。也许,这便是书缘吧。

将这本书索回去后,我并没立时开始阅读,而是放置在了床头柜上随手可拿到的地方。后因与独醒客无意中谈起陈先生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话题,我才再一次想起这本书。晚上回家后立即开读。就是这一读,一发不可收的迷上了这种剖析历史的书籍和治学精神。

3
我始终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为什么与有些人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而与有些人总有无法阻隔的默契呢?应该还是应了这句话。

时过不久,我一多年好友燕掌门寄书与我,其中有本书叫《细说民国大文人》。此书中收录了一些关于陈寅恪先生生平的文字,令我更进一步的对陈先生有了了解。但那些了解,还都是皮毛。

后因对民国时期文化现象的关注,又接触到不少关于介绍民国文人文化的书籍,在所有这些文人中,陈寅恪老先生被首推为第一大家。纵观历史,当得起这一推崇的,也就陈老先生一人尔。

4
当你满怀崇敬的心情去走近一个人或者一本书时,很容易令人没有思维和感知,我便是这样。我总是带着这种崇敬的心情去阅读陈寅恪先生的著作,让我就完全沉溺在那种研史的氛围中难以自拔,继而爱屋及乌的对所有能潜心治学之人心生敬佩。

这种状态持续的足有两年余,再去看旁类书籍,已是看不进去。

5
近些时,再度受到燕掌门赠寄之陆键东先生所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这本书,又将我拉入历史的长河中。

此书涵盖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陈寅恪先生的生平作了最为详尽的解读。用燕掌门的话说,这本写陈寅恪的书,是他所见过的写得最好的一本了。他本人亦有收藏。鉴于燕掌门的学识,他说这话,我深以为然。

而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又犯了满怀崇敬之心的毛病,每晚睡前阅读,都要支起简易小书桌放置床上,将书镇及支书架摆好,找到一个可以长久坐靠不会犯累的姿势,开始一字一句的认真阅读。倾三日三夜之闲暇,才阅得125页。并且在阅读此书时,我数次按捺不住的去翻阅那本陈寅恪先生著述的《元白诗笺证稿》。以印证这些文中对陈先生极致的推崇。

6
从来没有过,看闲书看到如此投入的状态。每个年代表的出现和人物的显现,都会令我停下来去搜索脑子中对这一时期的人物的了解甚至再去翻阅相关书籍以印证自己的所知。

后与燕掌门聊起这本书时,曾发过若是当初选择致学这条路该多好啊的感慨。可历史,总是没有假设的,也同样不能反悔。

7
纵观这些年我读闲书之心态,真可谓用白居易的那首诗中的某一句来形容: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此套用这半句诗,也是我对此诗的最新解读,不知贴切否,左右,这是我的感悟和心情罢。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8-3-10 13:07 |显示全部楼层
梦入烟水路  文中消魂处

文/腰
  1
  昨晚临睡前,看了几眼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之《关于幽闭型小说》这一篇。文章不长,短短不过两页多,我就记住了一小段话,并且觉得很受用。
  
  王小波在文中说张爱玲的小说写的很幽闭,“有忧伤,无愤怒;有绝望,无仇恨。看上去像个临死的人写的。”王小波这样说张爱玲的小说,是并没有恶意的。只是他个人对阅读完张爱玲的小说的一种感受,同时也是对幽闭型小说写作的一种思考。就是这样几句话,让我顿开茅塞。
  
  之前,我从未读过张爱玲,所以,我也看不懂电影《色戒》。我对张爱玲的小说也没有任何发言权。只是从张爱玲的小说的受追捧程度上,我感觉,一定是有她的过人之处的。就连王小波在文章开头也曾说过,张爱玲的小说写的很地道。当然,小说写的地道跟将她的小说划进幽闭型是两个概念。很多幽闭型的小说,写的很好很华丽很让人烦躁或者无可奈何。但这是作者内心正想表达的,同阅读者的喜好没有关系。
  想来前人总不会为着后来的阅读者而阿谀,因为他们一定明白不能取悦所有人的道理。
  
  2
  啰唣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起这两天同范闲交流过关于写小说的问题。而我正铺张着那篇《爱到筋疲力尽》。写《爱》并没什么目的,只是闲暇的时间多了些又懒得去做其他事,就随便敲些文字打发时间而已。也无意此篇作品会有什么样的一个结果,只是有些观感想要变成文字作为曾经思考过的痕迹。
  
  写作没有动机是件很操蛋的事情。王小波说自己是靠写作吃饭的。所以,在写作中他有很多的思考,甚至于很想另辟蹊径。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又不敢太那么明目张胆的去做。因为,出版的权利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更多的人不会理解关于反讽式的抵抗是对什么不屑。理解不了一个像他那样想要给文学反复的“贫”的现象兜头一盆凉水的人的良苦用心。于是,他不得不不厌其烦的借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言不及下三路的社会现象及地下文学盛行的现状并存的滑稽,来隐喻真该给类似红学类研究这样反复“贫”的现象当头一棒了。而他同时也说,他不能逆《红楼梦》而写,因为,更多的人不能接受。
  
  像王小波此类,都是有文化责任感的。很愿意将一种责任坦呈给社会,从而开一种新风之先河。他们有着深深的沉重感和使命感。这让他们于文字的把玩或者把握上,上下翻飞着激荡的思想。而我之写作,却得益这些启迪而流于柴迷油盐的俗事,全然没有任何的目的性。颇令自己午夜梦回时糊涂莫名。心下总是承认,人与人的差距真的就有这么大的。
  
  3
  从名人写到自己,突然很发笑。是因为自己竟无意间拿了自己同王小波及张爱玲去对比来发现自己的小。真是虽不妄自菲薄却很贻笑大方的事情。于是思维迅疾转回梦与文字的几世轮回中。不知名人们除了能将文字变成白银外,是不是也有过活着文字中的自由和惬意的感受。
  
  4
  许是打小我便神经衰弱的缘故?俗称神经病吧?!
  我每每睡觉都要做梦,并且每个梦都在醒来时清晰的记得。为此我也苦恼过,我之苦恼不是因为我总是做梦,而是因为我知道有些人从来不做梦或者很少做梦。有人告诉我,总是做梦睡眠质量不好,而我的人生始终奔波在追求更好的道路上。为此我去看过医生。医生给我的答复是凡是人都做梦,你没病。于是,我知道我不是神经病了,我又不苦恼了,但也没有沾沾自喜过。只是再后来,我开始沾沾自喜了。
  
  我现在很喜欢每晚都做梦。白天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梦中另一种无法把握的怪诞生活,如此我便活着两种生活中。想来,我这一生岂不活了两世?硬生生的就赚了一世白活。我为什么要不开心不快乐?!所以,我现在渐渐的喜欢上了做梦,甚至很想刻意的去做一些梦。虽然,梦总有不遂人愿时,但我觉得人生因此而丰满,我很是欣慰也满意。
  
  5
  爱上文字,这个应该不是爱上是天生的。因为我从没有任何记忆是我突然爱上文字的,而是从打我识字时起,便觉得文字与我是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从慢慢开始写东西的时候直到如今,我都没觉得我对文字有什么要求。但是,自我突然明晰做梦能让我多活一世开始,我便也明了,写作能让我再多活一世。
  
  每每在写写作时,(特指小说)我会慢慢的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爱所恨不知觉间写入进去。那些需要宣泄的情绪,那些平素懒说的话语,那些争与不争的现实,都可在文字中活灵活现。就好比自己活在文字中。于是,一个故事的结束,也是一段生活的结束,更是一些时光流逝的见证。因了此故,我便更加爱极了在文中隐匿自己。把活脱脱的一段生活,寄予文字中,便又如多活了那一世。如此这般的想来,我岂不是一世做了三世活?这令人惊喜交加的人生啊,这是这么的喜剧。
  
  6
  人之悲喜,其实都在自己心中那是一种冷暖自知的自我感受,无需说与旁别人听。所以,我常常把写作,当作一个自言自语的异空间。在那样一个空间里,只有自己。如果,幸好与活在异空间的另一个你或者ta相遇,互相叨叨几句,便也可当做是另一种异趣。我甚喜。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8-3-10 13:08 |显示全部楼层
沉默的大多数



文/腰



1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本杂文集。虽然王小波已作古人,但是,他生活的时代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所以,很多语境能让我产生共鸣。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其实就在心里面,因为从未去触碰过,所以一直被掩盖。从王小波的一些叙述中,能发现,原来自己很多时候选择的生活态度,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跟所生活的环境及接受的教育以及人生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而我们只是常常就这么混沌的活着,不去思考所以然。


我,便是这样一个混沌的人。


2
之前,即便是前两天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我还认为,自己对文字的喜爱是天生的,所以,才将文字视为情人,百般喜欢与呵护。因为,通过文字,我让自己多活了一世。


今又重读《沉默的大多数》的开篇,《沉默的大多数》,便又被触碰到了一些刻意被掩饰过的情绪,这些刻意,是被习惯改变成了刻意的。



于是,我便重新考虑了一下我为什么不喜欢说话而更愿意用文字去表达自己,并将文字放在开阔又陌生虚无的空间。那是因为我自己本来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人中的一个。用文字说话可以让自己不用直接面对活生生的人。也可以不去对周围的环境做理会。不用在意别人是如何对待和评价你这个人的。因为,你可以选择性的失明。



3
从打我懂事起,我被一直被代表着。我可以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有人可以代表我。我可以沉默不语,因为话语权根本不在自己手里。争与不争的结果从来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便被培养成麻木不仁的一代人了。当然,我们这一代很多人不似我这般的麻木和沉默。因为,沉默的只是大多数,还有少数是不沉默的。



我将自己的心思锁在沉默的匣子里。说着不着边际的话,无关痛痒的。我越来越不敢对人好,因为对人好,总是受伤害。我就对动物好,动物都知道你是对它好的。我总是很用心的对人好,但人很多时候不理解我的用心,便会去无端揣测我,让我受伤害。我便会很委屈,觉得自己的付出被误解很不值。于是,便会心情不好很长时间。然后,自己消化后开始敬而远之保持沉默。时间久了,我便越来越沉默。但是,我对动物好就不会有这样的委屈。它们很简单,也不需要多交流,在它们面前,你可以保持沉默。但是,你对它们好它们都知道,它们会依赖你并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感激你。于是你会发现,同样的沉默换来不同样的结果。于是,便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沉默。



4
上班的路上,打开收音机本来想听路况,结果又听到不幸的消息。因为电动车跟大卡车相撞,一死两伤。我没有继续听下去,我甚至不想去了解过程,因为我的心很痛。但我什么都不想说。



人们常常说,车祸猛于虎,而其实,我觉得,猛于虎的是人。所有的非天灾性灾祸,都是人自己造成的。当人们在探讨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要从根本上去想问题,而不是就事情的本身去看它的对错。如果人的思想这个根本的问题不能解决,任何事情说了也都是白说。



常常,血淋淋的场面都不能警醒很多人,语言,又能有多少的分量?



曾经在电视新闻里看到车祸的现场。行人违章横穿机动车道,不幸葬身车轮。而在血淋淋的现场,还有很多人继续毫无任何警醒的继续在横穿快车道,甚至协警拦都拦不住。当一场悲剧发生的时候,没有人从悲剧的根本考虑问题,都照样的犯着同样的错误并恶意相向善意劝阻的人。又怎能制止悲剧的再次发生?



说与不说,都是一样的结果,再怎样的痛,都改变不了什么。久了,还要怎么说?



我沉默着自己的沉默,慢慢的把自己变成了麻木不仁之人,却不想改变自己什么,仅仅是不想让自己痛的太狠了。



5
很多人说,这是个没有信仰的时代,其实,我觉得,这倒是个信仰开放的时代,只是,每个人都越来越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让信仰走进自己的心里罢了。把自己封闭成沉默的大多数。



我很爱看红剧。电视里所有播出过的红剧,我几乎没有落下过,有些还会反复的看。因为,我喜欢。我总是自己沉默着,却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不沉默的少数人身上。敬佩着他们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仰中抛洒热血。崇拜着他们面对生死,大义从容的英雄豪气。这样的时候,便能感知,自己的血也还是热的。



我很多朋友嘲笑我在胡编滥造的剧情里不能自拔的幼稚,我想,那也是因为我从来缄口不语我自己内心的悲凉。我需要这样荡气回肠的热血激情警醒自己麻木的神经,好让自己还能一直保有有颗良善之心及悲天悯人的情怀。不致在沉默中弥灭了良知。



6
更多时候,我都是缩在自己的角落,筑起坚硬的躯壳,把沉默刻意成常态,让此生就此淡薄。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8-3-10 13:10 |显示全部楼层
20130104,爱你一生一世
文/腰

      我喜欢听刀郎的歌,一直喜欢了十来年。

      前些日朋友来找我喝茶,我放了刀郎的专辑来听。其中《情人》这首歌,被我一直单曲循环播放着。我喜欢刀郎这种对爱的执着和沧桑的歌喉、疲惫的心。我总是在别人的故事中感动又感动。


      朋友发现我在单曲循环播放,少不了狠狠的批我一顿,在朋友们的眼中,我就是一个怪人。


      执着原本没有错,但是凡事多执着有时候就令人无法忍受了。我何尝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只是我总是按照自己的心意过生活,这样我才能找到生活中的快乐。


      爱上一个歌手的歌,可以十年不变的喜欢着;爱上一种生活习惯,可以十年不变的保持着;爱上一个人,可以十年不悔的追随着。无论生活还是网络,即便我可以分得再清楚,这颗执着的心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如果,你遇到了我这样固执的人,是不是很快就会厌弃了?什么时候相见,都是老样子,一成不变的性格,没有一点的新鲜感,这样的人,谁能受得了呢?


2
      最近这些时日,我固执的在反复阅读着王小波。我在波爷的文字中沉沉浮浮的,似乎生活中的沉闷,都能变成波爷那般的调侃,瞬间轻松下来了。


      我跟我的宝贝相隔很远,总是不能相见。有时候我会突然地很想念,想将他揽在怀里好好的爱抚着。可我总是知道,生活不会总是随我所愿,有些分离是必须的。于是我的生活中多了一种情感,那就叫做想念。


      波爷也有很想念人的时候,但他的想念即便再深刻,说出来也都是轻描淡写的。我总是在他的文字中愕然再愕然,波爷的情感世界浩渺如云烟,即便多么的深邃也能叙述地风轻云淡。


3
      刚才看到有人将20130104写成爱你一生一世。突然就诱发了我埋藏在心里最深处的敏感。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最爱。但很多的爱,慢慢的变得不是“最”了,到头来,或许只剩下说不清道不明的习惯,这些习惯在一个爱字面前,可能变得很轻淡。


      有没人,能相爱一生一世的?这个,毋庸置疑的肯定有,只是我相信,这样的爱即便可以一生一世,也早就没了激情的存在而变成了亲情的相待。这是一种亘古不变的爱。用波爷的话说,这样的事,古今无不同。


4
      忙完前一时,最近几天比较闲。我就发现这人一旦闲下来,难免就爱胡思乱想的。特别是像我这样闲暇时间靠看书上网打发时间的人,更容易对一个问题去钻牛角尖。


      昨晚无眠。夜里十一点弗瑞童鞋(狗)要下楼撒尿,于是我不得不离开正在玩的“暗黑”游戏,在寒冷的半夜得得瑟瑟的跟着她一起下楼。

      弗瑞已经四岁半,对于一个四岁半的狗狗来说,这四年多来能一直持续得到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应该也是她的福气吧。可从来人都说,福祸相依的。因为我的爱,弗瑞现在已经胖的不能行,超出正常狗狗一倍的体重。这样的肥胖很显然对她的健康是不利的。可我就是狠不下心来让她减肥。我总是抵不过她那看着人时纯洁无暇的小眼神。于是,只能让她继续的肥胖下去。


      之所以又提到那条狗,是因为我常常想,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就有厌倦时,而人和动物间的相处却是可以如此的亲密如此的不离不弃?如果我说我从来没讨厌过这条狗,也从来没有想要放弃她,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会信。不管有时候她多么的闹人,我都是一样的欢喜着。这一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不离不弃的相守,这每天里一见面就迫不及待的亲热,确是实实在在的将一人一狗牢牢的拴在了一起。相互喜欢着。

5
      如果说,对人,爱你一生一世我做不到,我可能不会感到惭愧。因为爱是相互的,如果有一方先不爱了,那么另一方即便仍然爱得死去活来,对于这种爱,也已经是毫无意义了。尽管执着可以无所顾忌,但是过分的执着显然也是一种错。


      而对于狗狗来说,却可以无怨无悔并且毫不厌弃的去爱她,一生一世不离不弃,我常想,这总是有一定原因的吧。


6
      我其实并不想深入去想人和人之间及人和动物之间的这些爱到底有什么不同。

      我只想说,既然爱了,就全心全意的好好爱。不要留下遗憾给彼此才好吧。

7
      明天,将是20130104,爱你一生一世。如此美好的祝愿,送给所有的朋友们。祝福圆满!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