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子贡问时 [打印本页]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12-29 10:09
标题: 子贡问时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
曰:“何劳先生?”
曰:“问时也。”
子贡见之曰:“知也。”
客曰:“年之季其几也?”
笑答:“四季也。”
客曰:“三季。”
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
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
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
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
子贡默然,继而愤,遂辞师。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1-12-29 11:36
跟读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1-12-29 11:38
论语外传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21-12-29 13:16
与蚂蚱人比,人是高阶生命,四季似乎比三季见识更广一些。但是否有更高阶的生命,认识到并不存在时间与空间,他们与人论时论空间,又会是什么感受?
我们引以为傲的凸点,或许正是凹点。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12-29 13:31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21-12-29 13:16
与蚂蚱人比,人是高阶生命,四季似乎比三季见识更广一些。但是否有更高阶的生命,认识到并不存在时间与空间 ...

你没认真读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29 13:39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21-12-29 14:33
君爱 发表于 2021-12-29 13:31
你没认真读

难道读一遍领悟不了其中主旨?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29 17:56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21-12-29 14:33
难道读一遍领悟不了其中主旨?

鸡同鸭讲,对牛弹琴。高山流水,子期死,伯牙终生不复鼓琴。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个资质听懂你的语言,如果有一个能听懂的,你都不会放弃言说。如果一个都没有,可以闭嘴。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

他问你一年几个季节?你答四个。他说:弄,你错了,仨。你坚持说四个,他坚持说仨。你去请教你师傅,怎么办?你师傅去了,回答他:就是仨。你百思不得其解,师傅告诉你:他只能活三个季节,因此只能看到三季。你非和他说有四季,白费口舌,浪费心力,何必?

论金和蓝草的争辩就是这样的。不同的是,蓝草的确看到了一些我们大多数人看不到的。他错就错在,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或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所有人都该看到的。

大多数人都是在盲人摸象,包括你我包括楼主。能看透所有真相,海阔天空一览无余的虚空境界,一般人还真修不到那一步。我们都有业障都有我执都有习气。

所以,都谦虚点吧,嗯,像我这样。天天装的比谁都不谦虚,其实我何止谦虚?我是谦卑,于内心深处。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29 18:07
就像我夸请君入瓮的贴子,飞梅读完说写的是老核一样。真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她回我个贴,表面上看是照顾我生意,实际上她是专门来气我的。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21-12-29 20:21
忽有故人心上过 发表于 2021-12-29 17:56
鸡同鸭讲,对牛弹琴。高山流水,子期死,伯牙终生不复鼓琴。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个资质听懂你的语言,如果 ...

我没看论金和蓝草辩论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29 21:47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21-12-29 20:21
我没看论金和蓝草辩论

他说的也不是他们,说不定说的是我。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21-12-29 22:06
忽有故人心上过 发表于 2021-12-29 21:47
他说的也不是他们,说不定说的是我。

哦,还有隐喻?难道不是字面意思?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29 22:08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21-12-29 22:06
哦,还有隐喻?难道不是字面意思?

字面意思,这么简单,类似于白话文,要我翻译一下?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12-29 23:17
标题: 1
本帖最后由 君爱 于 2021-12-30 18:40 编辑

1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0 06:47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21-12-29 22:06
哦,还有隐喻?难道不是字面意思?

我昨天粗心了,给你解释,漏掉了最后一句。但也基本是那个意思。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0 06:51
本帖最后由 忽有故人心上过 于 2021-12-30 07:19 编辑
君爱 发表于 2021-12-29 23:17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这句话,既是指路灯,也是陷阱。初学当以此为座右铭,不断精进;之后,到瓶颈处,如 ...


闻思到了一定的阶段,就要化繁为简,修是唯一通道和出口。

自己修习,容易走火入魔,也容易遇到较大违缘,且不是只闻与思就有排遣违缘的力量。只有回向、实修和守戒才可以使自己拥有排遣违缘消化违缘吸收融解违缘的力量(也只是一点或一部分,弄不好就会陷进去,被违缘困住,那是因为自己力度不够,或有问题),只有在实修的路上,有引领,有同伴,才有助缘。引领你的人必须是一地菩萨以上的人。

无论处于什么时代,什么环境,菩提心都不能丢。你不是为自己在学。

当然,你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谈道家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

修的最高境界是和光同尘。这个和光同尘,是已经爬到山顶,不是没爬,或爬到山脚,或爬到山顶,不愿意下来,卓然不群,以维持自己高于众生的高度为荣。

就像人生,无论爬到多高的地位,都要有一个平常心,都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否则,就会摔得鼻青脸肿。

因为人间即佛境,处处是道场。老百姓里,有比你阶位更高的人存在,处处时时人人都可以是。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0 07:24
一个读经书读了一屋子的人,一个天天实修的人,和一个从来没有修习过,然而却有菩提心有悲悯根子里善良乐于助人的人相比,前者不一定比后者高级。实修也不仅仅是指每天固定拿出三个小时专心做与它有关的事,实修包括晚上临睡前算一算自己一天中做了多少好事帮了多少人?什么都不做,只研究经律论,说不定一事无成。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0 07:30
另外,最重要的是,道是运动的,是遍在的,是恒在的。要与时俱进。环境不一样,条件不一样。像过去那种密不外传,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说等等,也要有一定的善巧方便。现在是网络时代,不面对面,以一面万,一亿个人可以拥有一个上师,皈依戒菩萨戒都可以不面对面所授,所以一些戒律也在通融中。固守千年以前的戒律,不看环境不看时局,也是不对的。

弹性这个东西,当然,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用。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0 07:43
学经典,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你绝对不是),学经典也不仅仅是了悟实相、穷究真理(你可能是),学经典是实践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即不仅仅是自己可以解脱,也想让更多的人和自己一起解脱。无论情况如何,无论自己怎样,这样的愿心不能灭。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1-12-30 07:45
忽有故人心上过 发表于 2021-12-29 18:07
就像我夸请君入瓮的贴子,飞梅读完说写的是老核一样。真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她回我个贴,表面上看是照顾 ...

笑死我了,我现在再照顾一下你生意,其实就是来气你的。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0 07:46
即愿菩提心,一定得有。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0 07:49
有些话是真的不能说,比如解释经典。有些话可以说,比如百度上到处都是的,百度可以说的,我们也可以说。但最好是不说。特殊情况下不得不说的可以宽容,比如今天我说的这些。一会就删。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1-12-30 07:54
本帖最后由 飞梅弄晚 于 2021-12-30 07:56 编辑

我想问问君爱兄,子贡为何默而愤,继而辞师?
原文是没有的,君爱兄加了这一段,等于是君爱兄否认孔子与三季人说三季、与四季人说四季之说,能否延展其中深意?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12-30 09:07
标题: 1
本帖最后由 君爱 于 2021-12-30 18:40 编辑
1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12-30 09:17
标题: 1
本帖最后由 君爱 于 2021-12-30 18:40 编辑
1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1-12-30 09:18
本帖最后由 飞梅弄晚 于 2021-12-30 09:19 编辑
君爱 发表于 2021-12-30 09:07
高考阅读理解真正的目的,不是让你理解作者与原文,而是让你理解出题者的意图,这才是阅读理解这四个字背 ...

如此说来,孔子是个大滑头。
一年四季是个常识,他却看人下菜,甚至不惜以错误的观点引导前来请教者,属误人子弟。
应该这样写,来者对镜:碧服苍颜,颇有蜢蚱之相。听夫子四季说,方知自己尚有一季,遂大悟,后涕零,再仰天笑,振衣出。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0 10:37
不删了,就这么地吧,忙~
作者: 有贤无垢    时间: 2021-12-30 10:41
古书中有不少伪作,甚至以假乱真到难以辨别。庄子啊列子啊这些书尤甚。。。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1-12-30 10:59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1-12-30 09:18
如此说来,孔子是个大滑头。
一年四季是个常识,他却看人下菜,甚至不惜以错误的观点引导前来请教者,属 ...

人际关系学的祖师爷,你以为是吃干饭的?
绝对不是。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1-12-30 11:01
君爱 发表于 2021-12-30 09:07
高考阅读理解真正的目的,不是让你理解作者与原文,而是让你理解出题者的意图,这才是阅读理解这四个字背 ...

不能再同意了。。。我们传统的语文教育就是这样的,
分析啊,分析啊。分析啊。。
尤其阅读理解这一块,多数都是瞎搞,
作者自己来回答,都不一定能得分,
这就是我们语文教育中最大的弊端,
可是教育考试这东西,他就最爱这么干。
所以学生只能跟着死记硬背,学套路。
时间长了,对语文学习首重厌恶情绪。
再也学不好。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12-30 12:09
忽有故人心上过 发表于 2021-12-30 07:49
有些话是真的不能说,比如解释经典。有些话可以说,比如百度上到处都是的,百度可以说的,我们也可以说。但 ...

要删是因为怕因果么?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12-30 12:12
君爱 发表于 2021-12-30 09:07
高考阅读理解真正的目的,不是让你理解作者与原文,而是让你理解出题者的意图,这才是阅读理解这四个字背 ...

潜意识的例证吗?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12-30 12:13
君爱 发表于 2021-12-30 09:17
学经典也不仅仅是了悟实相、穷究真理(你可能是)

这句话,说的很透彻,很给力。

我也是。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12-30 12:27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21-12-29 22:06
哦,还有隐喻?难道不是字面意思?

分析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1、试分析子贡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10分)
2、你怎么看子贡?(10分)
3、你怎么看孔子?(10分)
4、你怎么看作者?(70分)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12-30 13:56
分析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1、试分析子贡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10分)
2、你怎么看子贡?(10分)
3、你怎么看孔子?(10分)
4、你怎么看作者?(70分)

……………………
1.原文是子贡以为然,并无辞师之举。子贡是孔门十哲,利言善辩,为人通达,经商奇才,军事才能也很突出,所以不会出现愤辞之举。
子贡不识三季人,孔子做为老师识得而止辩,做为子贡应该折服老师的见识吧?他如果硬要愤辞,说明其认为孔子不讲原则?所以我回帖中说,四季没准都是错的呢,时间空间真的存在?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囿于自己的见识,所谓所知障吧。
2.论语中的子贡,是我不能仰望之高。我若生在那个时代,也就是贩夫走卒之属。而文中的子贡,是个凡人,可一起喝个茶,聊聊天气。

3.我对孔子看法与颜渊相同。《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一句话,圣人之心,我这俗人无从揣度,想学也只能得其皮毛。
4.论语作者,不可考吧?如果本文作者加那一句是他真实的想法,我不认识,也就一笑而过。如果是你的话,我会有点小失望。我猜不会是你。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12-30 13:58
我是没看懂,此文到底想说点什么?读者楞是给郭解读出来了她潜意识中的思想,就像无数红学家解读红楼梦一样,作者泉下有知,又如何印证真谬呢?
由一生发到无穷,是否偏离太远了?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0 14:13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1-12-30 12:09
要删是因为怕因果么?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12-30 14:31
标题: 1
本帖最后由 君爱 于 2021-12-30 18:39 编辑

1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12-30 16:09
君爱 发表于 2021-12-30 14:31
真理的终点在哪里?
在抵达终点之前,如日贯空,我们看到的,是同一真理在不同时辰下而显现出的不同的影子 ...

非常赞同。
傲慢真是修行大敌,我最近常常感悟到这一点,而傲慢却无处不在。我现在比从前好一点点了,但仍需要改进。
比如开车行进过程中,看不惯插车的,乱停的,开得慢的。与人相处过程中,常常好为人师,用自己的知见给事与人下定义,作评判;几个人一起活动时,爱拍板,少采纳他人的意见等等等等,都是傲慢的表现之一。
甚至有时什么也不做,心头浮上来的一些想法,就充斥着傲慢。比如认为某个人优劣,某建筑物美丑等等。以平等心视人与事,非常难。都是在一种知见上不断生发,叠加,离题越来越远。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12-30 18:30
标题: 1
本帖最后由 君爱 于 2021-12-30 18:39 编辑

1
作者: 大美丽    时间: 2021-12-30 18:36
君爱 发表于 2021-12-30 18:30
无明有两个极端:一是盲从,一是我执。
世俗知识少的人,出于对知识的向往与敬畏,容易盲从;世俗知识多的 ...

你是不是觉得精心编排文字,弄得这么玄乎其神的,显得很有权威?

不会,至少在我这里,适得其反。

好好说话更让人容易接受些。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12-30 18:38
本帖最后由 君爱 于 2021-12-30 18:44 编辑
大美丽 发表于 2021-12-30 18:36
你是不是觉得精心编排文字,弄得这么玄乎其神的,显得很有权威?

不会,至少在我这里,适得其反。

请勿动怒,以后不在这里发帖了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12-30 18:42
主贴无法编辑,请编辑掉或删掉均可。
不好意思,打扰了
作者: 大美丽    时间: 2021-12-30 18:46
君爱 发表于 2021-12-30 18:38
打扰了

切,生气啦?你说这么多,我就一句话就生气啦?还打扰了,群里说话撤回,论坛说话删除,可把你矫情的,要不要跪求不要生气啦?

作者: 大美丽    时间: 2021-12-30 18:47
君爱 发表于 2021-12-30 18:42
主贴无法编辑,请编辑掉或删掉均可。
不好意思,打扰了

就不。

作者: 大美丽    时间: 2021-12-30 18:49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1-12-30 13:58
我是没看懂,此文到底想说点什么?读者楞是给郭解读出来了她潜意识中的思想,就像无数红学家解读红楼梦一样 ...

楼主就是故弄玄虚,显得在此行学识高深很有权威的样子,装的装的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12-30 18:52
其实论坛来不来,无所谓的。即使上论坛,只会写这个,不会别的。

之前好多年没上过论坛,就是恢复以前的样子。不必因为这点小事,闹得不愉快。
就这样吧,真的没什么。
作者: 大美丽    时间: 2021-12-30 18:58
君爱 发表于 2021-12-30 18:52
其实论坛来不来,无所谓的。即使上论坛,只会写这个,不会别的。

之前好多年没上过论坛,就是恢复以前的 ...

你闹得不愉快了?抱歉啊,咋这么脆弱了?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0 19:32
要经得起刁难,别那么脆弱。
作者: 大美丽    时间: 2021-12-30 19:35
忽有故人心上过 发表于 2021-12-30 19:32
要经得起刁难,别那么脆弱。

闹着玩的,他没生气

只是很无奈而已。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1-12-30 23:18
飘红,你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容易听完或者听进别人的思考。你喜欢主观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判断对与错,当然我们也常常有。
如果有人觉得智慧的质不能用量来弥补,理解是对愿意理解的人和能理解的人去讲,化繁为简是大智慧,但是对大多数高智商的人来说,他觉得大众化会庸俗化,或者被曲解,被误解,造成的恶果更甚,寡言会不会更合适一点。
因果在,我执或者盲从都有自己的因果吧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1-12-30 23:46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1-12-30 23:50 编辑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1-12-30 13:56
分析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1、试分析子贡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10分)
2、你怎么看子贡?(10分)

分析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1、试分析子贡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10分)
2、你怎么看子贡?(10分)
3、你怎么看孔子?(10分)
4、你怎么看作者?(70分)

……………………
1.原文是子贡以为然,并无辞师之举。子贡是孔门十哲,利言善辩,为人通达,经商奇才,军事才能也很突出,所以不会出现愤辞之举。
子贡不识三季人,孔子做为老师识得而止辩,做为子贡应该折服老师的见识吧?他如果硬要愤辞,说明其认为孔子不讲原则?所以我回帖中说,四季没准都是错的呢,时间空间真的存在?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囿于自己的见识,所谓所知障吧。
2.论语中的子贡,是我不能仰望之高。我若生在那个时代,也就是贩夫走卒之属。而文中的子贡,是个凡人,可一起喝个茶,聊聊天气。

3.我对孔子看法与颜渊相同。《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一句话,圣人之心,我这俗人无从揣度,想学也只能得其皮毛。
4.论语作者,不可考吧?如果本文作者加那一句是他真实的想法,我不认识,也就一笑而过。如果是你的话,我会有点小失望。我猜不会是你。
--------------------------------------------------------------------------------------------
子贡是属于我们的少年,所有的对与错和原则都是绝对的,我是这样理解的,盲从我觉得需要,我执我觉得也需要,但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以下,如果是家国爱恨一些原则性的情境下,子贡的选择也许也是我的选择,我宁愿我执。
如果是一些完全消耗性的不是那么原则性的东西,我希望是盲从,这样不至于人际关系成为你的阻力,而你可以有时间去热爱你喜欢的
看作者,我觉得一个开放性的结尾,比一个绝对性的结局更好,每一种盲从或者我执,都有一个因果在等着。
我们悲伤,或者悲悯,是因为你知道那个结果,一定回来,
而君爱说的修行到打破无明,我确实还不能做到完全的空,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12-31 06:17
四手 发表于 2021-12-30 23:46
分析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1、试分析子贡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10分)
2、 ...

我给你打100分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12-31 06:19
君爱 发表于 2021-12-30 18:52
其实论坛来不来,无所谓的。即使上论坛,只会写这个,不会别的。

之前好多年没上过论坛,就是恢复以前的 ...

怎么了?最近心情不好吗?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1-12-31 07:23
四手 发表于 2021-12-30 23:46
分析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1、试分析子贡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10分)
2、 ...

我们悲伤,或者悲悯,是因为我们知道那个结果一定会来。

说得真好。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1 08:44
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做了一个抽样,全世界有宗教信仰的有62亿人,占总人口的84%,剩下没有信仰的十二三亿人,大多数在中国。

基督教徒23亿,占大头,其次是伊斯兰教徒18亿,印度教徒11亿,佛教徒5亿。近六年来,佛教信众剧增。西方国家佛教信仰者比中国增加速度更快。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1 08:50
本帖最后由 忽有故人心上过 于 2021-12-31 08:51 编辑

信仰,这个东西是人类特定必须。没有信仰的人是很可怕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自己,总之,都会有一个信仰。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向善的,这和共产主义信仰并不冲突。

任何一个宗教背后都有一定的哲学基础。虽然道教发展很不好看,但也是建立在道家哲学思想之上的。佛教沦为宗教,实属无奈。佛家哲学思想,是人类思想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亚于道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相互辉映,闪烁着人类智慧巅峰的光芒。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12-31 09:38
忽有故人心上过 发表于 2021-12-31 08:50
信仰,这个东西是人类特定必须。没有信仰的人是很可怕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自己,总之,都会有一个信仰。 ...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12-31 09:54
忽有故人心上过 发表于 2021-12-31 08:44
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做了一个抽样,全世界有宗教信仰的有62亿人,占总人口的84%,剩下没有信仰的十二三亿人 ...

有信仰的人,大多数比较有底线。民国前的中国人是祖先崇拜,一般家族都有宗族祠堂,有家庙。至不济,也会有个族长。因为要考虑到宗族的利益和他人的眼光,所以做事也有底线。建国后打破了旧的信仰,却未有新信仰填空,导致世风日下。
前几天看一个新闻,一个高校的女生没带饭卡,食堂阿姨可怜她给她打了饭,她回头去举报了阿姨,得到了5000元奖励。我身边发生一件事,一个大学毕业实习的孩子,第三天就遇了车祸,为了多得保险赔付就找实习单位给开了个高薪证明,老板很善良给开了,结果这份证明成了那孩子家人告这家公司的证明,老板为此赔了五六十万。刚成立一年的小公司,直接倒闭了。这学费真蛮高的。

这种他人即地狱式的理念,使整个社会变得冷冰冰。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1 12:18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1-12-31 09:54
有信仰的人,大多数比较有底线。民国前的中国人是祖先崇拜,一般家族都有宗族祠堂,有家庙。至不济,也会 ...

中国的年轻人普遍缺乏信仰,信仰共产主义要从小就抓,最起码得有“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信仰。

你说的那个学生太不是个东西了,简直是人间败类。
作者: 大美丽    时间: 2021-12-31 12:43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1-12-31 09:54
有信仰的人,大多数比较有底线。民国前的中国人是祖先崇拜,一般家族都有宗族祠堂,有家庙。至不济,也会 ...

这个我不赞同,感觉是信仰越专一的人越行为极端,因为他们坚定自己的信仰,又自认为正确。YSL,MSL,HMS,暴恐袭击,人肉炸弹,一般都是那些有极端信仰的人干的,这底线是低到地狱里去了吧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12-31 12:52
大美丽 发表于 2021-12-31 12:43
这个我不赞同,感觉是信仰越专一的人越行为极端,因为他们坚定自己的信仰,又自认为正确。YSL,MSL,HMS ...

你说得有道理,我的看法也有偏颇。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2-31 14:05
大美丽 发表于 2021-12-31 12:43
这个我不赞同,感觉是信仰越专一的人越行为极端,因为他们坚定自己的信仰,又自认为正确。YSL,MSL,HMS ...

宗教大体上是个好东西,基于人性的复杂性,有宗教信仰约束人类的行为比无信仰约束人类的行为要好一些。极端肯定不行,过犹不及。不仅仅宗教,任何事情极端都会出问题。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