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读《地老鼠的春天》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7 10:51
标题: 读《地老鼠的春天》有感
       这篇文字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暗喻,在于文字的不真实,细节上的不真实让人无法信服这些事情是存在的并正在发生的。

       首先,大三学生因贫困失学的可能性很低

        社会主义公立大学怎么会让学生因为没凑齐学费而退学,70年代以前的学生上大学是免费的,80年代以后的学生可以申请名目繁多的奖学金、助学金,可以申请勤工俭学、助教等机会,可以在校园送外卖、发传单、卖新生用品赚钱,有技术和能力的还可以接外包私活,况且大三下学期、大四开始课程几乎没有,正常的学生都是去公司实习的,实习赚的钱虽然满足不了在外租房,但支付在校费用是绰绰有余的。实在不行了还可以申请低息的助学贷款,不想背负贷款还凑不齐学费老师可能就会组织捐款了。大三学生因贫困失学,别说辅导员和班主任,宣传出去校长可能都要吃不了兜着走,这是跟国家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的大政策相违背的呀,这是其一。
        退一万步讲,你真的交不起学费交不起学校1000来块一年的房租,你在外面就交的起那么贵的房水电费吗?二线以上的城市两个月以上的房租就够一学期学费了吧,大多数房子是押一付三,那不是比上学压力更大?你这苦不是自找的吗?

        第二,女主的所有失败在于她的个人选择
        
        她选择退学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人生的悲剧,你明明再坚持一年就能完成学业,就能找到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偏偏要这个时候退学,自己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人生,这不是无奈这是作。你自己都拿自己的人生不当回事,还指望严酷的森林法则给你机会?
        她在人生困境的时候选择自杀,这是典型的逃避型人格,这点也是为将来逃离北京埋下了伏笔,一个人没有解决困难的勇气,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逃避,这才是她离京的根本原因,内因往往才是对一个人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她在被救后获赠几百块钱就嫁给了施救者,把感激当爱情,两个人门不当户不对,阅历不相同,三观不一致,这样掺杂着感激式的爱情,在现实中能有多少修成正果呢?好吧,我们暂且把两位都当做相当高尚的人,二人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但你仔细想想这场错位的婚姻是不是北上失败的诱因之一呢?一个心高气傲想去大城市闯荡一番,另一个又不具备在大城市立足的条件和能力,大概也因为女主的有更高的“眼界”,男主才选择跟随吧,总之他们只有一腔热血没有做好进京打工的准备。
        她选择先成家后立业,这样的选择本身就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又在没有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决定怀孕生子,作为一个准妈妈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选择。父母的经济能力社会地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未来,我不是说穷人就不配有孩子,而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去怀孕生子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另外,三个孩子的父母更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他们很可能就是把孩子当成养儿防老的工具,在此不做过多的批判。

        第三,作者对北京不熟悉

        作者选择让女主在北京复兴门附近租房子,复兴门是什么地方?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处西二环,众所周知,北京的东西城房价是全北京最贵的,二环的房子尤其贵。北京向来有东富西贵之说,这里的东富西贵并非指东西城房子贵,而是指富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区东部,而达官显贵主要居住在北京市区西部,而复兴门不仅位于北京的西部还在长安街上,这周围住的什么人可想而知。别说没有学历的外地打工仔、打工妹,北京本地人有体面工作的大学生、小白领、公务员能有几个租的起这地界的房子?又有几个租的上这地界的房子?你不能到米其林餐厅点方便面花了几百块,还嫌它只是个方便面吧?你在某如、某壳软件上随便找找长安街延长线同等价位住宅,居住条件更好的有的是,多坐几站公交车而已。
        还有北京大名鼎鼎的火车站,名曰“北京站”,而非“北京火车站”。北京最著名的火车站有三个分别是历史悠久的北京站,线路最多的北京西站,只有动车的北京南站。

        第四,女主作为贫困家庭的孩子过于娇气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我看到出身贫困的女主过于娇气,扛不住学费压力就去自杀,这说过了不再赘述。怀孕后就辞职在家休养,未免太过任性娇气了,而你爱人并不是腰缠万贯的土财主,你并没有娇气和任性的资本。你知道北京有多少家庭条件不错的女孩子挺着大肚子上班吗?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临产前几天还在公司加班呢,这是真事儿,她们不缺钱怕的是失去赖以生存的岗位,你知道那些女孩子为了守住自己的岗位有多努力吗?她们哪一个不比女主家庭条件好,工资收入高呢?更不要提住不惯半地下的房子了,北京土著有多少还在住小平房的呢,五口之家挤十几平的比比皆是。
        当然你说穷人的孩子怎么就不能娇气了,我也无话可说,毕竟人人生而平等,穷人也有娇气的权利,这个价值观我是认可的。
        
      
       作者无论流畅的文笔,独具匠心的设计,还是不炫技的写作态度都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此文初衷是为了让读者看到底层人生活的艰辛和痛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出路,从立意出发是高于其他众多参赛作品的,这也是本文得到评委和读者赞赏的原因。但未尽全力和未作正确选择后的失败,是否要归因于社会的残酷,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果作者能塑造一个拼尽全力的人物形象,再看此文,或可更能捕获读者的悲悯之心。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7 10:52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大妞,我给这篇文字7分。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1-9-7 10:59
本帖最后由 飞梅弄晚 于 2021-9-7 11:02 编辑

作者是应该对北京的地理结构,以及地下室集租地不太了解。

复兴门一带,说上天,最多有半地下室存在,就是小区下面半地下室的那种,窗户正常通风透亮。

真正的地下室,20年前是在磁器口周边,是多年以前的防空洞改成的租房,那里往地下延伸三层,厚重的大铁门,军事级别的水泥厚墙,惨淡的白炽灯,通风总带着一股尿味和湿味,还有一排像营地一样的水池。那里确实居住着一群来自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临时歇脚的,跑短帮的,卖菜的,扛包打杂的,等等。

但是,我知道那是20年前的北京。现在的北京,已经发展到燕郊了,类似这样的防空洞式的地下室,应该极少。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7 11:03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1-9-7 10:59
作者是应该对北京的地理结构,以及地下室集租地不太了解。

复兴门一带,说上天,最多有半地下室存在,就 ...

北京现在的地下室不让住人了,群租房也都腾退了,北京现在管的挺严的老旧小区很多都是刷脸才可以进入。

作者: 大玲小芳    时间: 2021-9-7 11:49
好文章!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7 11:52
大玲小芳 发表于 2021-9-7 11:49
好文章!

谢谢小芳的鼓励


作者: 猪哥哥    时间: 2021-9-7 1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猪哥哥    时间: 2021-9-7 11: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1-9-7 11:54
讲得非常好
作者: 猪哥哥    时间: 2021-9-7 11: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1-9-7 11:56
几个评委
不知不觉中
在评点作品的时候
带上政治色彩

作者: 古老传说    时间: 2021-9-7 11:59
支持北京大妞~
在北京住过几年才有发言权嘛。
京津地区别的不了解,但建筑工人的待遇我是清楚的,五险一金不能少,工资卡不能少,每月工资按时由地方的劳动监察部门代发,衣食住行条件甚至比甲方和业主的管理人员还优渥,早十多年前就这样的了。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1-9-7 12:00

本贴加亮但不加精。
加亮是鼓励探讨,不加精是代表版主组立场中立。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1-9-7 12:30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1-9-7 12:00
本贴加亮但不加精。
加亮是鼓励探讨,不加精是代表版主组立场中立。

几个意思

你们的操作标准是什么?
好贴就是好贴

好贴就是要加精
你们版主组的倾向,并不能代表网友们的贴子好与坏

综上所述,又吹黑哨了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7 12:49
猪哥哥 发表于 2021-9-7 11:52
文学来源于生活,没有真正的生活体验,是写不出好文字的。

这话说的在理,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应尽量合理真实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7 12:49
猪哥哥 发表于 2021-9-7 11:54
这种无病呻吟的写作手法,长江有一位代表,嘿嘿。

这我就不八卦了,就文论文,是朋友是对手都一个态度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7 12:49
贾若知 发表于 2021-9-7 11:54
讲得非常好

谢谢若知支持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7 12:51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1-9-7 11:59
支持北京大妞~
在北京住过几年才有发言权嘛。
京津地区别的不了解,但建筑工人的待遇我是清楚的,五险一 ...

谢谢支持,也谢谢补充背景知识,学习了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7 12:51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1-9-7 12:00
本贴加亮但不加精。
加亮是鼓励探讨,不加精是代表版主组立场中立。

理解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7 12:52
贾若知 发表于 2021-9-7 12:30
几个意思

你们的操作标准是什么?

若知别闹,不过是写了对文字的解读和感悟,谈不上精华,况且版主又加精华和不加精华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版主

作者: 古老传说    时间: 2021-9-7 12:57
花间可可 发表于 2021-9-7 12:51
谢谢支持,也谢谢补充背景知识,学习了

不客气,从温总理发声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开始,北京和天津地区是落实最给力的两个地方,落实到人头,业主工程款预先扣除一部分,专门支付人工费。重视劳动者的劳有所得,避免坑弱势群体。

作者: 暮霜晓阳    时间: 2021-9-7 13:04
阅。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1-9-7 13:07
花间可可 发表于 2021-9-7 12:52
若知别闹,不过是写了对文字的解读和感悟,谈不上精华,况且版主又加精华和不加精华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 ...

你就是一个善良的姑娘

我也不算是闹,是实话实说而已。

从你的文字及点评的要指,此帖必须加精

她们吹黑哨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9-7 13:17
小可爱居然写了这么长的帖子,顶一下。
其实我对那个帖子基本无感,为了写小说就瞎扯呗。怎么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9-7 13:24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1-9-7 13:25 编辑

借小可可的帖子说一下我的看法:

小说的结尾应该是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北京近郊现在有很多专门用来出租的单身公寓,条件相当不错。
北京贷款买房的也是年轻人居多。
另外,出苦力的基本不用自己租房,自己租房的都是高薪的。



作者: 兰陵侯    时间: 2021-9-7 13:28
解读得很好,没有真正的经历,凭空想象出来的只是无根之源。

作者: 兰陵侯    时间: 2021-9-7 13:31
本帖最后由 兰陵侯 于 2021-9-7 13:38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1-9-7 13:24
借小可可的帖子说一下我的看法:

小说的结尾应该是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八九十年干苦力的都是住工棚,或是在未建好的房子里随便打个地铺,只要不下雨睡房顶的都有。现在安全意识高,住的条件也相对好了。低薪打工族有集体宿舍可住。

作者: 兰陵侯    时间: 2021-9-7 13:32
贾若知 发表于 2021-9-7 12:30
几个意思

你们的操作标准是什么?

若知别吹黑哨了,赶紧去唱歌才是正事。上网寻个开心就好,别太认真。

作者: 兰陵侯    时间: 2021-9-7 13:36
古老传说 发表于 2021-9-7 11:59
支持北京大妞~
在北京住过几年才有发言权嘛。
京津地区别的不了解,但建筑工人的待遇我是清楚的,五险一 ...

现在确实,农民工待遇很好了,工资也比较高了,不像八九十年代,十多块一天,工地受伤或是死亡也没个说法。有时辛苦一个月还有领不到工资的,被小包头卡了,有的小包头更是卷款潜逃了,那时这种事情比比皆是。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1-9-7 13:57
兰陵侯 发表于 2021-9-7 13:32
若知别吹黑哨了,赶紧去唱歌才是正事。上网寻个开心就好,别太认真。

侯爷,我的嗓子还没有完全好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9-7 14:18
有道理~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8 08:54
暮霜晓阳 发表于 2021-9-7 13:04
阅。

谢谢阅读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8 08:57
贾若知 发表于 2021-9-7 13:07
你就是一个善良的姑娘

我也不算是闹,是实话实说而已。

若知太较真了,我的文字写出来是给别人看的,又不是为加精的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8 08:59
知音 发表于 2021-9-7 13:17
小可爱居然写了这么长的帖子,顶一下。
其实我对那个帖子基本无感,为了写小说就瞎扯呗。怎么引 ...

那个不会是知音姐写的吧?我都不敢评论了,匿名太别扭了,不匿名可以直接夸自己朋友的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8 09:01
本帖最后由 花间可可 于 2021-9-8 09:04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1-9-7 13:24
借小可可的帖子说一下我的看法:

小说的结尾应该是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北京房子太贵了,我贷了140多万,首付还掏了大多数,压力山大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8 09:02
兰陵侯 发表于 2021-9-7 13:28
解读得很好,没有真正的经历,凭空想象出来的只是无根之源。

不要说的那么狠,万一是朋友写的,以后见面连话都不好说了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8 09:03
忽有故人心上过 发表于 2021-9-7 14:18
有道理~

谢谢临帖~~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9-8 09:05
花间可可 发表于 2021-9-8 08:59
那个不会是知音姐写的吧?我都不敢评论了,匿名太别扭了,不匿名可以直接夸自己朋友的


我是绝对不会写 烧死三个孩子的,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8 09:06
知音 发表于 2021-9-8 09:05
我是绝对不会写 烧死三个孩子的,

那我就放心了,这人也忒狠了

作者: 卿离    时间: 2021-9-8 10:45
此篇读后感精辟入里,目光敏锐。支持!
文学评论当如此。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8 10:54
卿离 发表于 2021-9-8 10:45
此篇读后感精辟入里,目光敏锐。支持!
文学评论当如此。

亲爱的,这夸的有点夸张了,么么哒

作者: 卿离    时间: 2021-9-8 11:35
花间可可 发表于 2021-9-8 10:54
亲爱的,这夸的有点夸张了,么么哒

确实说到要害,完全不夸张。

作者: 卿离    时间: 2021-9-9 23:30
花间可可 发表于 2021-9-8 10:54
亲爱的,这夸的有点夸张了,么么哒

夸的恰如其分好吧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1-9-10 08:52
卿离 发表于 2021-9-9 23:30
夸的恰如其分好吧

哈哈亲爱的你都回复过了,是不是忘记了又回复一遍

作者: 卿离    时间: 2021-9-11 22:44
花间可可 发表于 2021-9-10 08:52
哈哈亲爱的你都回复过了,是不是忘记了又回复一遍

哈哈,是哒,有时候犯糊涂。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1-9-11 22:53
楼主可能是00后,80年代虽然学费低,但是书本费,住宿费和伙食费一点不少,真有家庭负不起。
90年代教育市场化,学费升天,那时候美团创始人都还没有上大学呢,除了麦当劳肯德基,你基本找不到兼职。家教市场也不像2000以后那么蓬勃,基本都是学琴学美术的,功课辅导没有那么多的需求。
作者: 天干物燥    时间: 2021-9-11 23:08
这样的读评才是有积极意义的读评,尽管我不赞同你的观点。
作者: 天干物燥    时间: 2021-9-11 23:11
本来就是虚构的童话,不必过于较真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