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七岁那年 [打印本页]

作者: 你说我记    时间: 2016-8-30 17:27
标题: 七岁那年
      有些记忆可以抹去,而有些记忆永远在脑海里印记着,家乡有句俗语:宁可得罪一个的老头,不要得罪走路的娃娃。这句话有多大的分量没有计较过,但可以计较记忆。七岁那年,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儿就是挨打的那一次。
      家乡有个风俗,不过二月二不兴剃头,剃头这词古老得几乎从词典里找不到了,如今兴起的是理发,美容之类的优雅词。开年出门也要讲究七不出门八不走,三六九好兆头。那年是初六的一天,是我远房老舅爷带着两个儿子担着剃头挑子来我村剃头的第一天。老舅爷是第三代剃头的,这真是代代相传的手艺。
      那是一个上午,天非常的冷,坡地凹处有些微未化的雪,麦地还处在“冬眠”中,我穿着一身棉衣。老舅爷的剃头挑子就在生产队喂牛院里一座牛屋里停放,这里就成了他们的临时工作地点。我和村里四五个小伙伴们一个个剃了个葵花顶头。
      我们站在喂牛的院里,一个哥哥小声对我们说,我们一起喊“张三慌”,喊了就跑。在小伙伴里我最小。于是,我听到一二喊的声音,亮出大嗓门高喊着张三慌——,等我拉长的声音结束后,左右看看一个人也没有啦,我呆呆的看着空旷的院子,似乎是那样的静止。此时此刻,老舅爷从牛屋里朝我冲出来,我看势头不对,跋腿就跑,老鹰叼小鸡是上面感触,现在体现到了。我刚刚跑到麦地里,老舅爷就追上我,把我摁倒在地,一手拍着我的屁股,嘴里叫着:我让你在喊……我大声的哭着,其实老舅爷打的并不疼,我被吓哭的。老舅爷拉着我站起来说,以后不许喊,滚吧。我就这样哭了两声撒丫子跑去。
      等我找到小伙伴儿,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我举起手挨个儿打他们,他们一动不动的,我说,就我一个人喊,你们没有喊就跑了,不够意思。
      老舅爷剃头是游乡,他包了二十多个村庄,每年生产队给50斤粮食,每到一村家家户户轮流管饭。这一次正好是我家。中午回到家里吃饭,看到老舅爷坐在堂屋,吓得我躲到院里,母亲看到我说,你躲什么躲,看把你小表叔吓的。
      事后长大了,才知道“张三慌”绰号是什么意思。剃头的属于下九流,是不务正业的行当,只有没有本事的人才干这行当,张三慌意思是指,老舅爷姓张,三慌指没有正当的行业。小表叔比我大八岁,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看到他剃头。
      八十年代中期,剃头改成了理发,老舅爷不在游乡,他先后教的四个徒弟在两个乡里开起了理发店,之后有一年回县城,小表叔在繁华的一条街开起了门面,上面写着“顶点理发店”。
      这件事过去了很多年,一直埋藏到心里,长大后一直告诫自己,人闭起口,我闭起心。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6-8-30 17:30
回去了,到家仔细看。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8-30 17:48
有些记忆可以抹去,而有些记忆永远在脑海里印记着,家乡有句俗语:宁可得罪一个的老头,不要得罪走路的娃娃。
============
我家乡没这句。我就知道一句:宁可得罪小人,不可得罪女人。o(∩_∩)o 哈哈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8-30 17:50
老舅爷是第三代剃头的,这真是代代相传的手艺。
=========
剃头的,磨刀的,我也还有印象。感觉那时候的小贩,好像都是走街串巷的。回忆起来,吆喝声特别有时光的感觉,亲切。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8-30 17:53
童言无忌吧。有时候,来自小孩子世界的,对小孩子的伤害,确实影响蛮大的。书记能这么回忆过往,让我想起鲁迅那篇《风筝》~~~
作者: 梦飘零    时间: 2016-8-30 19:14
问好书记
作者: 风花    时间: 2016-8-30 19:34
儿时的记忆抹不去,虽然挨打了,可还是觉得童趣依然,是吧
问好书记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6-8-30 22:05
我被人追着打的情景,小时候也有,跑的时候总觉得要摔倒的样子。

跑的时候越怕腿越迈不开。
作者: 你说我记    时间: 2016-8-30 23:06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8-30 17:30
回去了,到家仔细看。

感谢思归到来,即兴来潮忘指点,拿出豆豆精神。

作者: 你说我记    时间: 2016-8-30 23:08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8-30 17:48
有些记忆可以抹去,而有些记忆永远在脑海里印记着,家乡有句俗语:宁可得罪一个的老头,不要得罪走路的娃 ...

俺现在有一句话:碰瓷有风险,谨防女司机。

作者: 你说我记    时间: 2016-8-30 23:10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8-30 17:50
老舅爷是第三代剃头的,这真是代代相传的手艺。
=========
剃头的,磨刀的,我也还有印象。感觉那时候的 ...

还有卖葫难当的

作者: 你说我记    时间: 2016-8-30 23:12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8-30 17:53
童言无忌吧。有时候,来自小孩子世界的,对小孩子的伤害,确实影响蛮大的。书记能这么回忆过往,让我想起鲁 ...

童年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而今想起来很有借鉴学习。

作者: 你说我记    时间: 2016-8-30 23:17
梦飘零 发表于 2016-8-30 19:14
问好书记

深夜问好你。

作者: 你说我记    时间: 2016-8-30 23:18
风花 发表于 2016-8-30 19:34
儿时的记忆抹不去,虽然挨打了,可还是觉得童趣依然,是吧
问好书记

有些时候儿时挨打是必要的,现在想想得借鉴。

作者: 你说我记    时间: 2016-8-30 23:20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8-30 22:05
我被人追着打的情景,小时候也有,跑的时候总觉得要摔倒的样子。

跑的时候越怕腿越迈不开。

我除了父亲母亲打我不跑,其他打我见缝插针的跑。还有老师我从来没有记恨过。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8-31 06:39
你说我记 发表于 2016-8-30 23:10
还有卖葫难当的

是甚么?我没听说过呢。。。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8-31 06:41
你说我记 发表于 2016-8-30 23:18
有些时候儿时挨打是必要的,现在想想得借鉴。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小孩子被父母修理总好过进入社会被社会修理。

作者: 慕容锦上    时间: 2016-8-31 09:09
那时候也挺奇怪哦,为嘛剃头的还受歧视,没啥不好啊。
作者: 你说我记    时间: 2016-8-31 11:11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8-31 06:39
是甚么?我没听说过呢。。。

葫浪担。河南普通音太浓了。就是跳着担子走村串户,打着不浪鼓(小鼓),卖小东西的。

作者: 你说我记    时间: 2016-8-31 11:13
慕容锦上 发表于 2016-8-31 09:09
那时候也挺奇怪哦,为嘛剃头的还受歧视,没啥不好啊。

解放前唱戏的,剃头的等等,下九流不能入大堂吃饭。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8-31 11:36
你说我记 发表于 2016-8-31 11:11
葫浪担。河南普通音太浓了。就是跳着担子走村串户,打着不浪鼓(小鼓),卖小东西的。

呃呃。这个我知道。我也挺喜欢的,拨浪鼓~~~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6-8-31 18:11
人闭起口,我闭起心。俺的理解是三缄其口,三省吾身的意思吧。。。。。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