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风情冬日游海南(8):热带雨林槟榔谷的黎家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6-2-12 10:51
标题: 风情冬日游海南(8):热带雨林槟榔谷的黎家人


[attach]389371[/attach]



    在五指山下,有一处神秘的热带雨林叫槟榔谷,那里居住着海南黎家人和海南苗人的鼻祖蚩尤部落。如果不是旅游业的开发,这些原始部落的人们,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正因为这些近乎荒蛮的人群,原始森林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没有遭到文明世界的破坏。

    无论是黎家人,还是蚩尤部落,都崇尚神牛,在他们居住的村落里,到处可见这种图腾的迹象,就连槟榔谷景区的大门顶上,都是一副牛角的雕像。旅游业给这些原始部落带来收入,远比过去的贫穷落后要进了一大步。他们的后代,已经不似前人,年轻人早已融入导游、出售旅游商品和各种表演的行列,也穿起了牛仔裤,玩起了手机,吃起了肯德基。尽管如此,村寨里还是一贫如洗,政府为他们把电送到家门口,他们却因付不起电费而拒绝使用。

    槟榔谷顾名思义就是盛产槟榔的地方,这里处处都种植着高高细细笔直的槟榔树,在山谷中形成茂密的槟榔树林。据说海南的几大怪中,至少有三大怪发生在槟榔谷:短衣穿在长衣外;阿婆爬树比猴快;六十的阿婆像妖怪……这最后一怪,是黎家人的习俗:凡年轻貌美的黎家少女,在成年前,都要黔面纹身,一种说法是以纹身为美,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美而故意把她弄丑点,不至于招惹是非。这种习俗有点像过去汉人妇女裹足的习俗。纹身时,用一种植物的刺扎出图案,再用配置的颜料涂抹其创处,少女苦不堪言。

    在景区,可以看见很多纹身的老妇人,正在用黎家的编织方法,忙于手中的活计,看见游客,互相说一声:“modai”,表示“您好”。如果你想与她们合影留念,她们会很乐意奉陪。据说海南黎家的编织是黄道婆的师门,黄道婆就是在这里学会了编织,才演绎成著名的编织家。可现在的黎家女孩,已经不再像她们的先人那样受到纹身习俗的约束,也没多少人去承袭海南黎家编织的技能,更多的是去享受现代文明给她们带来的快乐。

    几乎所有的与游客接触的黎家年轻人,无论什么衣着,都头戴一顶尖尖的斗笠,颈套一副沉重的银饰,腰际挂一只编织小篓。原本以为那是装槟榔或者烟叶什么用的,结果出乎意料地发现,里面装的是随身用品和纸笔,后者用来记录一天的工作量。原来那小篓的作用,有点像我们平常背的包包。

    这里的黎家人不但能歌善舞,还有用鼻孔吹笛子的绝技,全都是原生态的民族技艺。他们的乐器很独特,与牛不无关系, 比如“牛铃”、“牛角郎”,还有“叮当”。为游客表演节目的黎家少男少女们,身着黑色红边的民族服饰,小伙子露出半截腰,姑娘们则穿着超短裙,光腿光脚,显得十分青春亮丽。此外,制作银饰品、编织品和牛角制品也是黎家人的拿手好戏,商店里出售的旅游商品,不外乎都是这些琳琅满目的物件,充满着黎家人的民族特色。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2 12:52
先问候。文字抽空看。塔塔,快乐幸福。。。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2 23:04
对槟榔的最初印象,来源于那首歌曲: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谁先爬上我替谁先装……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3 15:10
这些原始部落的人们,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正因为这些近乎荒蛮的人群,原始森林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没有遭到文明世界的破坏。
————
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也是如此情形。想想文明所到之处,为嘛就不能顾及到环境保护呢。。。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3 16:58

    无论是黎家人,还是蚩尤部落,都崇尚神牛,在他们居住的村落里,到处可见这种图腾的迹象
——
这种图腾有什么特殊含义吗?最初的来源是什么?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4 11:35
尽管如此,村寨里还是一贫如洗,政府为他们把电送到家门口,他们却因付不起电费而拒绝使用。
————
这说明帮贫不到位。。
作者: 沈正虎    时间: 2016-2-14 16:10

作者: 风花    时间: 2016-2-14 18:51
没去过五指山。据说当年孙悟空就被压在那山下,真的像五个手指头吗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5 07:29
据说海南的几大怪中,至少有三大怪发生在槟榔谷:短衣穿在长衣外;阿婆爬树比猴快;六十的阿婆像妖怪……
——
这是从云南18怪演绎而来的?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5 16:43
凡年轻貌美的黎家少女,在成年前,都要黔面纹身,一种说法是以纹身为美,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美而故意把她弄丑点,不至于招惹是非。
=================
如果是前者无可厚非,如果是后者,那也太残忍了吧。我想起来了,记得从前看过一则非洲边远地区的风俗,是把女孩子的乳房熨平了,免得招摇啥的~~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5 16:47
这种习俗有点像过去汉人妇女裹足的习俗。纹身时,用一种植物的刺扎出图案,再用配置的颜料涂抹其创处,少女苦不堪言。
========
生活中那些文眉、纹身的,为了美是可以忍受的,但若是成为一种习惯,必须每个人都承受,就有点负累了——比如像我就特别怕刺这里,穿那里的~~~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5 16:49
    在景区,可以看见很多纹身的老妇人,正在用黎家的编织方法,忙于手中的活计,看见游客,互相说一声:“modai”,表示“您好”。
===============
独特的风景~~~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5 16:51
可现在的黎家女孩,已经不再像她们的先人那样受到纹身习俗的约束,也没多少人去承袭海南黎家编织的技能,更多的是去享受现代文明给她们带来的快乐。
=======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谁也不能停留在原始社会,这样的改变也在情理之中~~~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5 16:59
几乎所有的与游客接触的黎家年轻人,无论什么衣着,都头戴一顶尖尖的斗笠,颈套一副沉重的银饰,腰际挂一只编织小篓。
===============
这服装打扮有特色~~~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5 17:02
腰际挂一只编织小篓。原本以为那是装槟榔或者烟叶什么用的,结果出乎意料地发现,里面装的是随身用品和纸笔,后者用来记录一天的工作量。原来那小篓的作用,有点像我们平常背的包包。
===========
那个篓子是地方特色,在海南那里使用包包,估计反而显得不伦不类,而我们呢,若是不背包包背篓子,肯定也是笑话(*^__^*) ~~~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5 17:04
这里的黎家人不但能歌善舞,还有用鼻孔吹笛子的绝技,全都是原生态的民族技艺。
============
这个多好啊。我就喜欢这个,哈。
作者: 金戈戈    时间: 2016-2-15 17:06
为游客表演节目的黎家少男少女们,身着黑色红边的民族服饰,小伙子露出半截腰,姑娘们则穿着超短裙,光腿光脚,显得十分青春亮丽。
==================
电视里看见过这种装饰,感觉挺干净利落的~~



此外,制作银饰品、编织品和牛角制品也是黎家人的拿手好戏,商店里出售的旅游商品,不外乎都是这些琳琅满目的物件,充满着黎家人的民族特色。
===============
好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是银饰、编织品,还有牛角制品等~~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6-2-17 06:46
看见游客,互相说一声:“modai”,表示“您好”。如果你想与她们合影留念,她们会很乐意奉陪。
——
丽江古城有个纳西族老人,跟人家照相是要收费的。内蒙古金帐汗那边,有个守蒙古包的打扮得像祭师的,我忘记是否要收费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cn/) Powered by Discuz! X3.1